APP下载

寒门再难出贵子?

2013-11-12刘晓庆

校园足球 2013年11期
关键词:阿方寒门农村

文/刘晓庆

PREFACE

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高考升学率低,但仍旧让寒门子弟心怀憧憬。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1998年,北大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在20%-40%之间,19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期,三成多北大学子出自寒门。彼时,中国正值社会结构松动,社会阶层流动活跃,底层成为这一阶段社会变革中的受益者。南方周末的报道中称:寒门英杰辈出,是那个时代最温暖人心的变迁。

“寒门出贵子”中,寒门即贫寒百姓家徒四壁者,贵子则是金榜题名之人。如今在物质快速增长的语境下,我们再来定义这个词时,不妨可以理解为“寒门”即是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普通家庭,而“贵子”也就是考上大学的学子。整体的翻译也就是我们的主题“农村孩子再难考上大学?”

数据:

10月12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教育与未来中国30人论坛”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受邀发言,他分析北京考生2010年高考成绩后发现,父亲在农村还是城市,考生成绩差别巨大。父亲在农村,考生文、理科的平均成绩分别为433.8分和471.4分,父亲在城市,文理科的成绩则高达456.0分和494.8分。同样情况发生在西部一个省份。农村考生文科成绩比城市考生低24.3分,理科成绩低38.7分。

高考成绩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能在怎样的大学读书,文东茅以“寒门难出贵子”对上述现状进行概括。在这个不是招生季也非毕业季的当下,这一发言让大学农村生源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引发关注。对一些学校尤其是重点高校来说,农村生源比例是重要指标。北京大学今年首次公布农村新生比例,在录取的3145名新生中,农村生源比例为14.2%,这还是在去年基础上提高1.7个百分点的数据。而在两年以前,北大的农村新生比例仅在10%左右。

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广东省内高校的顶尖专业中,岭南学院是中山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学院之一,今年录取的346名本科新生中,农村学生只有24个,占7%;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建筑学专业,81名新生中,农村学生只有13人,占16%。北京大学存在的农村生源比例倒挂现象普遍存在。中国农业大学农村新生比例2011年跌破三成,今年更是只有24.34%,再次降低。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增加2万人,在计划覆盖的省份,重点高校录取农村户籍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8.5%。记者据此推算,中西部贫困省份农村学生2013年上重点高校的人数约在25万人左右,占录取总数的3.6%。

背景:

相信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写过一篇命题作文叫做:《在逆境中成长》。所有人都相信这一朴素的道理,拿出一个个读来或者听来的典故,比如“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寒门出贵子”。长大后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仍能看到穷人的孩子“学而优则仕”。特别是从古至今,除了个别暴君痛恨文化外,多数帝王是愿意通过各种渠道选拔人才建设国家的。考试就是最通用的形式。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考的确成为了不少穷人家的孩子向社会上层流动的一条“捷径”。人们看到的不少贵子均出身寒门,家底为豪门的贵子相比要少得多,这仿佛印证了逆境出人才的箴言。

就在几年前,一位中学老师linyang2000在网上发帖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大利亚参加夏令营。“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linyang2000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linyang2000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北大湖北招生组负责人朱怀球表示,“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争?靠什么改变命运?”然而这也只是其中一面的原因。

Tell a story说一个故事

农村孩子雷磊在南方某报上发文《走到只剩我一个》讲述他的求学故事,他总结说,在农村想考上一个好大学,必须具备N个条件:首先你得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可以供得起你上学的花费;其次你的父母要有很强的意愿培养你成才;而且你得在高中之前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门心思学习;最后,你还得有个聪明的脑子。“要同时具备所有条件,你才有可能在那种环境下考上一二本的院校,差一个都不行。”我们找到一个“很庆幸自己的父母一直让读书”的姑娘阿方,她出生于1990年,大学刚毕业于一所普通二本院校,但是读书依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离开了那片土地”。她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一路的求学故事,而她的故事仿佛恰好印证了雷磊所做总结。

阿方和她的小伙伴的故事

阿方二十三岁,大学刚毕业便进入北京的一家传媒公司成了一名菜鸟记者。小伙伴们每每听说阿方要去采访哪位名人时都纷纷赞叹和羡慕,对于她来说这个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却是自己梦想路上起步的一站——她想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而现在的状态远远不足以让自己满意。不过,她和所有人意见一致并且羡慕嫉妒的是:她幸运的走在自己理想的职业追求的路上。有一次采访碰到自己母校的校长,校长关切的问:“你家是北京的吗?”阿方说不是,我家是山西的。校长说:“那在北京找到工作,不容易啊!”阿方默默叹气:我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新绛县是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一座普通县城,国家在1994年时将其纳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官家花园、鼓乐钟三楼鼎力格局、“科学未解之谜”的龙兴宝塔、荀子故里等等都是官方引以为豪但鲜有外地游客专程而来的现实。老城在历史里迷失、消逝着,新城在另一片土地崛起,不到五分钟的车程便是两个世界:这边街道拥挤混乱、街边商店音响一个高过一个,两排茂盛的杨树是很好的守护却掩盖不了街边时时出现的小堆垃圾;另一边道路宽敞、小区规划整齐,大部分住户并还未入住,县里的中学早早搬迁,新城最多的便是学生。

我们泥巴味儿的童年

阿方和她的小伙伴们生长在新绛一个叫符村的中等农村。村里大约1200个人,居住分散。村里绝大部分人家务农,靠种植蔬菜、作物为生。在农村春节那几天,摆满了“康帅傅”、“吃好点”、“路露”等等这样的假冒商品,让人觉得可笑又心酸:很少自己消费这些商品的村里人是无法分辨真假的。

“幼儿园和小学是一起的,大班和小班又是在一个教室,老师给大班的孩子上完课,再来管小班,如此反复。”1997年的时候幼儿班只有一排排的木板作桌子,孩子们上学得自己带着小凳子来。阿方是她奶奶强扭着来学校的,放学后只有她一个人把板凳又抱回了家,第二天奶奶又把哭哭啼啼的她送来了。她也不明白小时候为啥不愿意去学校——后来的她可是一直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之一。

符村小学当时从幼儿班到五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只有一个老师,教所有的科目,也就是语文数学,到了高年级有自然和社会课。这两门课程由村里的老校长专门教。一年级的音乐课她学会了第一首歌是罗大佑的《童年》,老师是阿方的本家姑姑,姑姑念过初中,还是校长的外甥女。姑姑第一天来学校时,还是一年级的阿方带她来的。那时候,她觉得念过初中的老师已经很厉害了。学校里没有电铃,上下课的信号钟挂在校园里,由四年级的女孩们轮流负责敲打,每个人买个塑料的小手表戴着,尤其在值班时,小女生们上课不时盯着看——她们掌管着全校同学的上下课。上课是悠长的一声响,下课是欢快的两声,每天放学时是轻松的连敲三声。阿方负责星期五的敲钟。她让全体同学早下课过,也晚放学过,但是终究并没有人来追究这些人工的误差。

村子里除了寒暑假,还会在秋季放“麦假”,就是麦子熟了的时候,老师放假去收割麦子,大一点的孩子们就帮自己家里干农活。三年级的时候,有个小男孩学会了一个词“hello”,调皮地用这个洋气的词语跟班里女孩子们打了一圈招呼,女生们像是被表白一般的全都满脸通红。

阿方的家里经营着一个玉米醋作坊,她的父亲母亲两个人就可以完成酿醋、卖醋的整个工序。平日里,父亲开着破旧的、轰轰响的三轮车将醋送往乡里、县里的各个饭店和代销点。不完全依靠土地的营生让阿方家在她9岁的时候便建起了村子里第一批两层小楼。

城里的学校还有电脑课!

2000年的时候新绛县城里开始办起了第一批民办学校,也就是俗称的私立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四年级的时候阿方和她的五个小伙伴进了城读书。

在新学校里,每个班不仅有班主任,每一个科目都有不同的老师教,而且除了语文数学课,更有英语课、电脑课、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劳动课、影视欣赏课等等新鲜但是规规矩矩安排在课表里的安排。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阿方在不会读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情况下,强迫自己记住了IS 这个发音,它和新绛方言中的“香皂”的发音相似。而等到两年后阿方可以唱完整的英文儿歌时,她曾经的小伙伴才开始学起abcd,英文发音和拼音读法的区分对小伙伴们来说,很难。

当时在村里读书,每学期书费加上学费大约150元足矣,而在私立学校每学期的学费、书费、住宿费等等费用加起来大约3700元。阿方觉得她在花巨款上学。

在没过两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这个农村来的小女生一下子考了全年级第一名,第二名是新学校校长的女儿。自此以后阿方没有考过第二名,但有件事对她打击很大。五年级的时候班级推选学校“十佳学生”,成绩好、人缘好的阿方被同学举报“体育课连跑步都不会”而落选。确实,生性害羞的她对城里的体育课紧张又害怕。她怎么都放不开:“我不会玩游戏,不会放松。”

但是幸福的事情还是更多:相比她那些还在农村上学的小伙伴,她有机会去春游、去学电脑操作、去代表班级参加故事大赛。这所新办学校在雄心勃勃的校长的带领下,素质教育普及的确实不错——至少对于那个小县城来说,太棒了。学校在每个下午弄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组织了三十多了兴趣小组,类似于大学里的社团活动。每个学生几乎不分年级大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小组,每天下午去不同的场地学习或者玩。古筝、航天模型、生物标本、美术、舞蹈等等。阿方的语文老师带领着一个校园小记者团队,她说阿方作文写得好,来记者组吧。于是,阿方第一次接触采访和新闻写作是十二岁,而这一选择,影响了她之后的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

跟她一同来城里上学的其他四个小伙伴中晶晶学了古筝、丹丹和亚茹学了英语,一个男孩子鹏鹏学了足球。而此时曾经的伙伴们依然不懂记者是什么。

“为什么女孩比男孩多这么多?”

“嗯,可能是小学时期女孩子比男孩学习好一些吧,学习好的孩子家长就支持吧!”

婉婉的妈妈总嘲笑:我家女儿都挣钱了,你们还在花钱读什么书?

初中本都是就近选择的,而要读县里优秀的初中,来自农村的阿方需要交额外的一笔择校费,还要负担在学校附近租房的费用。阿方的父母毫不犹豫的为她选择了城里的中学。晶晶、丹丹、亚茹和男孩鹏鹏也都继续留在了城里。而村里的小伙伴们多数都去了符村所在的橫桥乡中学。

婉婉就在其中,这个漂亮女孩小学时在班里学习也不错,她还有一个妹妹。婉婉的母亲从来都喜欢在这些“花那么多钱把孩子送出去”的家长跟前笑说:女孩子家,学那么多有什么用,最后都是要(嫁)给人家的啊!这些在橫桥乡中学就读的小伙伴们,大约有一半读到初二便辍学去打工。一些女孩子的家长觉得读书无用,另一些是孩子自己觉得学不下去了,此外跟乡里中学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这个不断没落的初中实在招不进来一个本科以上学历的老师,甚至是小地方师范毕业的老师都不愿意去,每一年能有两个学生顺利考上县城的中学都要拉横幅大肆庆祝。这所公立的乡中学就这么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口号下,尴尬的存在着。婉婉在勉强读完初三后,去了城里的服装市场卖衣服。

父母托关系让她读了一所尚未施工完成的好学校。

阿方小学的底子不错,一入初中便在第一次考试中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她不是努力刻苦的类型,跟她一个班的丹丹倒是个刻苦努力的孩子。阿方所在的那个班级有些混乱,七八十个孩子常常乱作一团。很快她的成绩就往下掉。对于那一年她印象最深的是教师节时,她的妈妈想给班主任老师送点蔬菜,阿方别扭着不让。

2003年时新绛县教育局决定成立一家职业教育中心,听上去与普通中学并无关系,但校领导采取“先召集一批优秀初中生来打响品牌”的策略,于是阿方上初二那年,父母托关系让她转学到这个食堂依然在修建中的学校。之所以托关系是由于新学校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当时只招收全县考试前一百名的学生,阿方的成绩并不在这当中。阿方的父母是农民,并没有多大的人脉,找的这个人情是村子里一个在教育局上班的年轻人。关系比较容易打通是有原因的:对于县里那些尖子生在本校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为什么要中途转入一个刚刚成立、校舍都在施工中的学校?很多家长并不太信任这个许诺配备最好的师资、打造最好的班级的新学校,于是阿方就有了这个机会。刚开学的阿方坐在新教室里诚惶诚恐:“感觉周围坐了一帮天才,而自己可能是最差劲的一个。”

这次转学无疑是成功的,这个六十人左右的班级不断创造着新绛县历史上的考试成绩,每次统考,班级的各科平均分都遥遥领先。阿方的成绩基本在二十名左右,丹丹留在原来的学校,成绩在前三名的时候也不如阿方。如今十年已经过去,阿方最好的朋友里多半都是这个班级的同学。她觉得这群优秀的孩子影响她最大。

中考时,阿方超常发挥,考到了全县前二十名,山西省重点高中康杰中学拟录取了她,这次父母却以“离家太远,孩子身体不好”选择了县重点新绛中学。而她的好朋友樊蓉去了康杰中学;樊蓉的父母都是重点高中的资深教师,他们不管远近,女儿一定是要上最好的学校的。之后的好几年里,这个选择都被阿方视为人生最大的错误,她不怪父母,总觉得大概命运如此吧。

第一次高考结束,她去了梦寐以求的省重点高中复读。

三年后,樊蓉顺利考取211院校西南大学;阿方对她的高考结果也很“满意”——高考失利却挤上了去康杰中学复读的末班车——这个学校对来复读的学生是有一定的分数要求的,阿方只比人家要求的多两分,当场交了6800元费用开始了复读生活。在山西这个高考大省中,历年来形成了一种高中要读四年的恶性循环,复读大军将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再提高,应届生的机会少之又少。阿方第一年的高考中,班级无一人达到二本分数线,全年级除了几个重点班还保证着数目不多的升学外,能够登上大榜的绝大多数都是复读生。而如果不复读,不坚持要考大学,她可能会随便读个专科或者在亲戚的建议下花钱进部队当兵。

此时的故乡符村,二层小楼已经起来一栋又一栋,阿方家的房子已经被设计更漂亮的房子遮挡。这几年,阿方的弟弟也一直在读私立学校,家里每年所做的教育投资一直保持着村里前几的状态。父亲只读过初中,母亲甚至小学都没念完,但是父母都爱看书,阿方从小安静却也极爱书。书本、杂志打开了从乡村通往外界的路,让她的父母认定一定要把孩子送出去。但是父亲对她从来都是要求极其严厉的:小学时她总是学校第一,父亲说县里那么多孩子呢,学校第一不算什么;中学时她所有的考试试卷,父亲都会帮她分析一遍,当然除了完全不懂的英语;高中她成绩下降时,无能为力的父亲曾恨铁不成钢的多次狠狠批评她,父女俩曾一度三个多月没有讲话。

离开县城,从鸡头变凤尾的滋味,实在难受。

班级里来复读的很多都是考上一本大学的,甚至只是被重点高校录取到一个不理想的专业都要来复读。复读的近十个月,是她人生压力最大的时候,班里挤挤攘攘的六十多个人,她怎么努力都只能排在第五十名左右:“前面仿佛有一堵墙,密不透风,稍不留神就可能被超越。”来自省重点高中的同学们在各个学科都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对比之下,阿方在高中三年所学的政治、历史、地理这三科平时的平均成绩也就在及格线上,而像康杰中学这样的学校都是绝对优秀的平均成绩。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阿方英语成绩不差,但是她来省重点复读后,从来不敢在课堂回答老师问题:她发现她的口语发音比起班上的同学,真的是太土了。

同学聊起天时,她发现和她一样,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这个城市的同学寥寥无几:几乎所有同学都有多次出省、甚至出国的旅行。

除此之外,阿方惊异的发现周围的同学都说他们从初中到高中,几乎每个假期都有在补课——奥数、英语为主,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等等任何科目都有。每个假期所花费的补课费用约在5000元左右,甚至有同学每天上完课后,家里都有家教开小灶。而阿方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唯一补过的课是在小学升初中时,在村里张老师家和小伙伴们边玩边学的基础英语,每天五个小时,一天两块钱,一个假期过去也没用到一百块。

蓦然回首,曾经的小伙伴都已经不见了。大家都在那片故土啊,可怎么都不见了。

第二次高考后,阿方被录取到沈阳一所普通高校。一直在新绛县读高中的发小(即小伙伴)丹丹去了运城学院——一所刚从专科升级为本科不就的本地大学。一起读私立学校的晶晶和亚茹上了省里的专科学校。那个男孩子鹏鹏在高中时由于叛逆没有继续读下去,后来他的父亲花了很多钱让他读了军校。而在这个假期,漂亮的婉婉要嫁人了。男方是附近村子的人,经人介绍认识。对方家里很富有,一大家人早已离开村子,在北京开店做生意,有房有车有资产,然后那一年,婉婉也算是离开了那个村子,带着她妈妈笑开花的脸。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四年以后,亚茹专科毕业后嫁给附近村的同学,两人依靠公公婆婆的生意在临近的侯马市里开了服装店;晶晶读的师范学院,在县里教师编制的考试中没有通过,暂时在另一个村里的小学当着英语老师;丹丹一贯是学校有名的学霸,她不甘于在在本地大学读书,终于考研考到了华南理工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孩子;军校读完的鹏鹏不知为何原因回家帮着家里人干一些农活;阿方呢,在这个“最难就业季”,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开始北漂,她需要自己还清助学贷款两万多元;城里的小伙伴樊蓉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生。而其他的农村小伙伴们,几乎都已结婚生子。

有人问阿方,你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吗?阿方愣了很久,她在思考命运是什么?它有好坏之分吗?但是终究,她十分感恩自己的父母一直让自己读书。回家时,阿方多数时候只能宅在家里,在符村的小伙伴们要么已远嫁他乡,要么已成家。而父辈聊天的内容都是哪种肥料效果好、哪家卖的的种子产量高、张家的儿子说不下媳妇天天愁,而张家儿子此时不过刚有19岁。说到最后,他们会好奇这个大城市回来的姑娘阿方,将会嫁给一个多有本事的人呢?

儿时的伙伴,走到最后只剩她们两三个,走着走着,故乡,就怎么也回不去了。

知道现在的读书成本时,她惊愕:再晚几年出生,我还上得起学吗?

阿方现在最关心的是刚刚读高中的表妹。大姨家务农,在村里同龄人都在盖房子时,大姨在辛苦的供着两个孩子读书——阿方觉得她的“走出去了”给了大姨一家信心。但大姨总会表现出犹豫,总吓唬表妹:你学不好就不让你读啦!

近年来,县城里私立学校凭借优厚的待遇请来越来越多优秀的老师,加上严格的管理,成绩也越来越好,近七八年来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港大等等名校。与此同时,学费疯长。想要入读高一,在成绩达到分数线的基础上(分数线甚至已经高过了县里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每学期学费加生活费等费用合计约7000元。达不到分数线的学生,差一分多交一万,即便如此,每年都有来自全省各地的父母带着三四十万现金要求让孩子入学。

相比之下,公立的县重点每学期学费仅仅一千元,但是这至少十几年来都没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了。阿方的表妹最终只能读县重点新绛中学——勉强供她在海泉中学读完初中后,家里负担不起两个孩子一起读私立学校了,她的弟弟此时上初中了。

如果,她的父母也是纯粹的靠天吃饭的务农,没有别的任何经济收入?

如果,阿方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学习并不起色?

如果,在还有一个弟弟的情况下,父母认为女孩读书无用?

如果,她一直中规中矩的按学区规划读一般的学校?

如果,在想上一所好初中时,没有那一点点微薄的“社会关系”?

如果,因为没有读到理想高中,她就自暴自弃了?

如果,在复读的大潮中,她被压力压得崩溃了?

这些都没发生,这样看来,她是极幸运的。

分析:寒门为何再难出贵子?

一、上升通道:乡间小路比不上城里的罗马大道。

张千帆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解释: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误区或盲区,那就是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却看不到普遍严重的招生歧视。广大考生最关心的是能否获得录取,而录取机会首先取决于招生体制;如果在招生环节上歧视不同地域的考生,那么考试设计得再合理也没用。实际上,在招生歧视的基础上改革高考体制很难取得实效;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过去一二十年的高考改革成效有限。诸如山东、河南等农业比重大的省份考生基数也相当大,因而往往成为京、沪等地大学招生的歧视对象,农业为主的省份得到的招生指标远低于其考生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再加上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不发达,农村考生在高考面前本来就处于劣势。他更是强调:“众所周知,北京大学不是北京的北大,而是全中国的北大,但是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机会却要比山东、河南等省的考生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上海、江苏、浙江、武汉等地的招生地方化甚至远比北京大学严重,诸如复旦、浙大、武大、南大等国家重点支持的“985大学”在本地录取考生达到招生总量的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高达50%。”

【现状放大镜】

除了高考这个向“所有考生开放的”升学通道,各大高校均有保送生、自主招生、艺术特长、文体特长、国防生、定向生等其他通道,而这些优惠的、宽容的特别通道,又有多少是惠及农村考生的呢?

据杭州日报的曾报道:山东一所高中正在进行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和清华领军计划的选拔:12名成绩拔尖综合能力强的同学,从该校1400多名高三学生中脱颖而出,入围面试。据考生回忆,面试分必答题、选答题、英语辩论3个环节。面试题目灵活开放,比如十八大上刚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也成了面试问题。此外,网上最近热炒的“中国式接送”成为面试考场上,学生们竞相作答的选答题之一。

每年的自主招生之后,各大高校的奇葩题目便能引起网络热议。天文、地理、时政、网络现象和词汇等等,让每天泡网的网友都惊呼不明了,这对于农村来的,接触网络、接触时事杂志、报纸很有限的孩子,更是难以作答。当然也许在本校的内部选拔中,他们已经被思维活跃、见多识广的城里同学给挤掉。艺术特长、文体特长?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都是成本高昂的投资,走上这条路的农村孩子数量一直都是微乎其微。

二,平行阶层里:光脚的拼不过穿鞋的。

社会的大背景是城乡贫富差距的扩大、是中国人的办事靠人脉和关系,仅仅这两个方面,就让农村孩子在一个平行阶层上处于劣势。

【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不仅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还要有富裕的家长。】

“我们的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却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4万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1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2003年南京某大学以“新建的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这就意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6万元。6.6万元对于一个南京城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不仅是成绩优秀的同学,而且还要有富裕的家长。”

这段文字是一篇很火的网络帖子《我奋斗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中的一部分。这个来自农村的作者真实的陈述了自己的状况而又不失一个乐观上进的孩子的希望:我的父母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南京工作。但是说起来,这个农村的孩子还是还是花了十几年的、全家人的奋斗才换来了一个“你们与生俱来的城市户口”,才能“和你们坐在一起喝咖啡”。

【你为孩子上学拉关系、找老师请客吃饭送礼的吗?】

在任何一个网站输入“上学,找关系”,下拉出来的列表里是来自家长们的讨论热帖:想问问孩子上XX小学找关系送礼得花多少钱?小孩上学要找人找关系才能上;小学分班了,送多少给老师合适?你的孩子找到公办学校上学了吗?托关系花了十万把孩子送入XX小学。

有钱没有关系照样不行。行得通的还得是“条子生”,也就是后门生,在升学中某些具有特殊社会关系和背景的家长总能行使一些“规则”,凭职权开的“条子”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满意的升学机会。

权与钱主导下,别说寒门学子了,城市户口的孩子有的也无法享受他们希望的教育资源。近年来越多的年轻人感慨:回不去故乡了,小地方凭关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城市,条子生都如此,那么在偏远一些的城乡,孩子是否能上一个重点幼儿园、重点中学,打通关系那是更是“有关系的人”一句话的事儿。没钱也没关系的、光脚跑的孩子,在这个大网中,怎么和穿鞋的孩子比赛?

三,屋檐下的纠结:读大学有用吗?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高考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放飞梦想的开始。但对于一些农村考生,却意味着要做出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放弃”。早在200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为750万人,84万人没有报名,也就是说84万高中生放弃了高考。而在今年,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预计在900多万人。放弃高考的考生人数也可能以数十万计。

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栏目采访到了一位高三学生冯苏飞。冯苏飞是安徽歙县北岸中学的高三学生,今年的高中毕业会考后,小冯就离开了校园,跟随父母到江苏打工。“主要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还跟不上大家的步伐,我觉得参加高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就算去上大学了,只能给家里借钱,所以就决定高三就不读了,出来打工赚点钱。现在学一门手艺比在大学里混日子会好一点,而且赚点钱自己也可以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上了大学也前途渺茫,这是摆在许多农村考生和家长面前的现实问题。一位来自河南的学生家长在接受央广夜新闻节目采访时,说出了放弃高考背后的考虑:“学习不好,他几个堂兄弟都出去打工了,我看着不错。考走了,考上大学,在外面还没有学了技术打工挣钱多。”

【专家:大学已不再具备改变命运的影响力】

这位家长的观点或许反映了多数"放弃者"的心声。而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让孩子高中毕业直接进入社会,恰恰说明我们的大学已经不再具备改变命运的影响力。放弃高考,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实际上它背后有一个根字,就是在他的家庭和考生本人认为所能上的大学不能改变他的命运。而进三本院校,一个学生每年要交的学费在1万-3万之间,这些学校在生活保障或者其它的保障方面又比重点大学差很多,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认为进重点大学的校价要远远高于进三本大学的校价,这样一来他们就选择不上,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关键还是要提高我们大学的质量。

四,大环境:农村的义务教育普及现状。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历时数月,先后到黑龙江、辽宁、内蒙、宁夏、新疆、西藏、陕西、等16省市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农民负担沉重,乡村学校校舍简陋破败,县乡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后债台高筑,都折射出农村教育的现实窘况。

【贫困】在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学困】据潘云良介绍,从辽宁省黑山县、彰武县、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调查的情况看,三地农民实际家庭年均纯收入大致都在5000元至20000元左右,从全国看应属中等水平。几乎所有儿童都有经济条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完成三年初中教育的学生比率很少,大致不超过30%。调查发现,如此多的孩子放弃接受初等教育,不纯粹由于经济原因中途退学的孩子都是自愿的。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中学布局根据现有生源情况一般为一乡设一所学校。这样一来,多数学生无法像小学时一样在家门口的村小学校上学,很多孩子因交通不便而放弃学业;农村小学教育水平低、学习条件差:小学毕业生大多难以适应中学以后的系统学习,学习失去兴趣,再加上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对教师实行量化管理,这样一来,老师排斥差的学生,使学习差的学生在班级抬不起头来,不得不离开学校。

【校困】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模式是城市教育由国家负担,而农村以县级统筹为主。由于目前中国大多数县属于"吃饭"财政,能够投向教育的资金十分有限,造成很多农村学校难以为继。其次是拖欠教师工资。据中国教育工会1999年上半年调查,中国有2/3省、自治区、直辖市拖欠教师工资,目前累计已拖欠100多亿元。即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从1996年至1999年已拖欠教师工资6.4亿。据课题组调查的情况看,虽然现在情况要好一些,大部分县都能保证基本工资的及时发放,但不能足额发放却是普遍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严重的“师困”和“前景贫困”、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办教师人心思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使农村基础教育雪上加霜。更多的是因为看不到上学能带来什么好处,前景无望才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难以巩固的深层原因。

寒门英杰辈出,期待这“最温暖人心的变迁”重来。

一,政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在2012年11月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主题为“中国的教育公平”的网络访谈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近年来教育公平已经在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是健全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8000万人次,资助金额98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启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路费资助项目。

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一方面,对中西部采取特殊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如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另一方面,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如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提升中西部高考录取率,组团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扎实推进教育援疆、援藏工作,扩大内地高中班、中职班招生规模等。

三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近两年来,中央财政投入350多亿元,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实施特岗计划,共招聘30万名毕业生,其中80%留在当地从教。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还有面向农村教育的志愿服务计划。

四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近年来,主要通过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办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将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一起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战略任务,推动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二,师范高校:引导师范生到基层去

在2010年,教育部公布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师范院校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覆盖全国每个大区域。实施办法中明确要求: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把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作为评价师范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部属师范大学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

在相对应推出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中,解决了老师的保障: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由有关省级政府统筹,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就业方案,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指导、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派遣和接收工作;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人事接转工作;省级机构编制部门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编制;省级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

三,民间公益:守望麦田与田野上的希望

在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CTA)网站,有个支教教师写到:“我愿作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安静地守护在孩子们的左右,看他们嬉戏玩耍,看他们犯错误流眼泪,一旦哪个孩子一不小心离开了伙伴跑向旁边的悬崖,我就把他拉住,送他回去……”

从这个窗口透出来的光,大暖人心。它详细的登记了“寒暑假支教”、“长期支教”、“国家支教”、“支教预备役”、“支教百科”等等不同的类型,很大程度上规避了零散、无组织支教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同时在长期储备支教人才,以快速、便捷、高效的为缺乏老师学校寻求到支教老师。除了教学,图书募集、村小药箱和学校求助信息也被列在第一页面。

有组织的公益团队更是多达近五十支,以其中有名的滴水公益为例,或许我们可以看到这扇窗所透出的其中那一道阳光。

滴水公益是一个纯民间公益组织,一直致力于社会的和谐创建并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服务。至2010年底已帮助过的贫困弱势人员50000多人次,长期救助的云、贵、川、浙等地的贫困学生1200多名,帮助过的学校170多所,并对国内云南、四川、河南、陕西、贵州、西藏、河北等地开展支教、爱心食堂、送冬衣、助学等爱心公益活动。

目前滴水公益的主要公益项目有:

绿色园丁支教项目(为西部贫困地区输送支教老师)

春苗爱心食堂(为西部未解决温饱地区建立爱心食堂提供爱心午餐)

和谐之光助学基地(为西部落后村小建立救助基地)

滴水未来班(以“励学敦行、止于至善”为班训开展班级整体帮扶)

爱心1+1助学(结对救助家庭贫困学生)

春天的约会环保项目(环保宣传和维护)

希望图书室(为条件落后的学校建立图书室)

拯救希望大病救助(救助大病贫困学生)

“衣心衣意”旧衣服捐赠(为西部贫困地区捐赠衣物、棉被)

四,寒门的冬天:为自己生一堆炉火。

节选自罗宽海《权贵时代,寒门学子唯有突出重围才有出路》,有删减。

我并不认同如今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没有春天。不认可的理由其实很简单,穷人家的孩子只要没有丢掉理想,没有失去抗争之勇气,春天终究会来临。

旭日阳刚翻唱的《春天里》有这样一句歌词;“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春天里。”读来让人既心酸,又不失鼓舞。旭日阳刚用他们沙哑、低沉、忧郁的歌喉唱出了底层人的无奈和对春天至死不渝的渴求。我敢相信,寒门弟子即使用一辈子的生命没有等到自己人生的春天,他们也会把这种对春天的渴求传递给下一代。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今寒门子弟的现状,我想起了李国文先生的一部小说的名字:“冬天里的春天”。

当前,寒门子弟正遭遇“越来越窄的向上通道”,整个社会正在形成“上品无寒门”的趋势,且于近年越来越严重。譬如,“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寒门子弟已与名校无缘,譬如,招考公务员时的“萝卜”招聘,几千年来形成的读书人靠念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升官发财之路几乎被堵死。质而言之,当今社会,寒门子弟想要在权力场、商场有所作为,无非常手段,恐怕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说寒门子弟处在“冬天里”应不是危言耸听之语,因为在板结化的社会中,寒门子弟很难咸鱼翻身。

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寒门是否出贵子,而是寒门已无退路,必须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一个人有没有春天,不取决于他是否进过名校,也不取决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有渴望“春天”的志向。因此,寒门子弟,可以不要财产,也可以不要权势与地位,但不可没了尊严和志向。

我以为,为今之计,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给自己生一堆“炉火”过冬,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对理想的执着,做一个理想的自持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其实是自己。因为在当今时代,惟有自己突围,才会有退路,否则,就会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在寒冷的冬天孤独地死去。

更何况,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寒门子弟的突围,不然就会失去活力。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时刻都需要补充新鲜的血液,否则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我以为,寒门子弟无疑是社会中最有潜力、最有活力的人群。因为所谓的豪门子弟从小养尊处优,不懂感恩,不愿付出,不懂得尊重人,更不愿接近底层社会,长此以往,这些所谓的豪门子弟,往往以炫耀财富和权力的方式在社会中发出自己刺耳的声音,他们注定被多元化的时代所抛弃。寒门子弟则不同,他们继承了父辈的淳朴、务实和农民式的各种智慧,能适应各种生存条件;最为可贵的是,他们来自于民间,懂得民间疾苦,了解民情,知道社会最需要什么,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他们就会发出自己独特的时代强音。

是的,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冬天的确已经来临。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没有了康庄大道,只剩下权贵集团与经济集团联盟所形成的高墙峭壁之间的一丝缝隙。对此,寒门子弟已无退路,惟有在缝隙中,酷寒的环境中慷慨地走出属于自己的崎岖而艰辛的小路。或许这条小路,在别人看来,不足为道,但谁又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寒门子弟所开拓出的这条崎岖小路又不是大道呢?

猜你喜欢

阿方寒门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让寒门出“贵子”也出“人才”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如何实现从寒门学子到寒门贵子的华丽变身?
路过人间的姑娘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新农村 新一辈
那段青春,我几近迷失
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