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深爱着这片土地——追忆农业科学家陶述先

2013-11-12新疆陈慧琴

吐鲁番 2013年2期
关键词:试验田作物工作者

新疆 陈慧琴

当一位科技工作者把自己投身到生产实验中去后,他的生活便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常常置身于一种忘我的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境界中,一种动力吸引着他去发现去探索去钻研。高级农艺师陶述先就是这样一位农业科学家,他喜爱他所学的专业,从年轻直到走入生命的彼岸,他几乎没有一天离开过他所钟爱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的良种培育。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献给了他所从事的事业,献给了承载他累累成果的托克逊县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用武之地

陶述先是安徽人,出生于1908年,1943年毕业于前金陵大学农艺系,1949年参加革命,曾应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之聘,先后在新疆迪化农场、新疆农业厅综合农场、昌吉农场试验场、自治区农业厅种子处工作。1964年调托克逊县工作,曾任县良种繁育场场长和农科所所长。

托克逊县位于吐鲁番盆地西部,是区内有名的“风城”,夏季气候酷热,极端最高温达到48℃,干热风强烈,且风大沙多,建国以来小麦产量一直很低,无力突破。陶述先到良种场之前,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繁育良种和培育良种的工作几乎没有开展过。小麦品种混杂,产量极低。托克逊炎热、干燥、多风的气候特征在作物品种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即所谓“进不来,出不去”,培育一种适合地域生长的小麦品种一直是托克逊县乃至吐鲁番地区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1964年春末,陶述先这位有才华又有钻研精神的农业人才得到了当时被吐鲁番地区科技工作者称为“知音”和“科技工作者挚友”的吐鲁番中心县委书记李嘉玉的重视和支持。他亲切地鼓励陶述先发挥个人专业才能。也是由于这种重视和支持,让当时还是托克逊县良种场技术员的陶述先迎来了他一展身手的科技的春天。要想在作物品种上闯出一条增产的路子,必须走自繁自育的道路。他的目标就是实现吐鲁番地区小麦稳产高产!他开始有了自己的育种试验田和自己组建的良种繁育小组,他发现一种外来品种产量相对较高,老乡们都叫这种品种“萨尔布特”,经过比对,实际上是前苏联的“红星春麦”和“波字2115”的混杂体,这个品种就可以作为基础品种加以试验。从此他一心扑在试验田里,进入了培育抗干热风小麦新品种的研究实验中。

艰难孕育

实事求是是一切科学工作者的共性。陶述先对待科学态度异常严谨,上世纪60年代,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他不辞辛苦,徒步到五、六十里以外的公社深入群众,调查当地品种情况。甚至将良种场周围方圆几十里的庄稼地一一踏遍,从土壤性质、墒情到农民的耕作、管理方式他都详细了解记录。

科学家的行为有时不被人理解。他个性内敛,不爱说话。他负责的试验田有50多亩,几十个品种的作物。从种到收,他就像着迷一样出入在田地里。每个环节都不落,一定要亲自参与。每天天一亮就下地,观察、记录、管理、耕作。其他农工上工时他早已在地里操劳多时,收工时却走在最后。在托克逊漫长的像火烤一样的夏季里,他常常像入魔了似的只带点干粮,背上水壶,独自到试验田中,日夜守候在麦地里观察小麦开花的全过程。尤其刮干热风时他横卧田埂观察大风对农作物的影响和麦株的抗风能力。在高达四十七八度的酷热中他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汗如雨下,衣如水洗,观察小麦的叶、茎、穗各部分的细微变化。别人劝他休息,他总是笑笑说:“越热,风越大,才能观察作物的生长变化,才越是鉴定小麦抗干热风能力的好机会,错过了这个大好机会就不能培育出抗干热风的品种。”

他的一切时间都属于试验田,常常一进入农田就忘了一切。但不爱说话的他却爱跟农民聊天,了解作物种植和管理情况,给他们技术上的指导,向他们传授科学种田的知识技术。良种繁育场的农民们都非常喜欢他,只要陶所长走到哪块农田里,哪块农田里就围满了人,听他讲解作物生长规律,请他帮助解决作物生长中的问题。农工们都亲切地叫他“陶先生”。他的指导使良种场连续十几年无亏损,他的美名在那个时代的农民中传扬。1976年,县委决定调他到农科所工作,良种场的农工们联名坚决要留他,而他也离不开良种场的群众和他的试验田了。最后他作为农科所的蹲点人员留了下来,继续负责良种培育工作。

他的住房就是实验室,妻子是他工作上的得力助手。他家的陈设异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但是墙上、地上到处都是成袋成捆的种子,这些种子上面都标了记号,能插得上脚的地方也都摆的是实验器具,这些实验器具也大都是自己掏钱购买的。育种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要求一穗一穗地脱粒。怕伤着胚芽,他和妻子就坚持用双手搓麦种,每年要搓数以万计的麦穗。每育一个品种,手上就要搓掉几层皮,因此他和妻子的手总是非常粗糙。陶述先对科研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真令人称奇,他害怕鸡吃粮食种子,家里从来不养鸡,但却养了两只猫,以防老鼠践踏。为了避免种子混杂,种子收割、打场等每道工序他都必须参加,看起来和普通农民没有差别。他亲自负责种子库房的保管工作,种子入库分放时,他甚至一眼就能看出种子间细微的差别。

破茧而出

为了考察一个作物品种,他常常是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整理记录。一丝不苟,常年如此。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大的科研机构都在轰轰烈烈搞运动时,老陶在托克逊这偏僻的一隅,有信任和喜欢他的群众保护,不受任何干扰,两耳不闻窗外事,以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执着和热情,只埋头搞他的品种培育。在他辛勤执着的努力下,1969年他终于培育出优质、丰产、早熟、抗干热风的托1号春小麦品种,使每亩产量提高了20%,当时该品种被中国农林科学院列为全国小麦优良品种之一,推广各地,仅吐鲁番地区就推广了10万亩。1976~1990年15年间累计在吐鲁番地区推广面积达220万亩,增产优质小麦5500万斤,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

此后他的科技热情被大大激发,一发不可收拾。托1号培育之后,从1968年到1972年他又在较短的时间内育成了具有抗旱、抗热、耐地薄的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的托2号和抗倒伏、耐肥的红6号春小麦两个品种。托2号品种亩产可达350~400斤,生产期为105天。

70年代,吐鲁番地区棉花原主栽品种高感染枯萎病已被列为再不适宜种植利用的作物。陶述先不甘心,为了解决抗病问题,他又开始新的尝试,经过几年如蚂蚁啃骨头般的艰难试验,1976年,他又成功培育出优质抗枯萎病的72—69长绒棉品种及新品种7亚系,亩产皮棉突破百斤,为吐鲁番、鄯善、托克逊提供了适合本地区生产条件的长绒棉品种,部分解决了国家亟需的长绒棉。这些新品种在吐鲁番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推广时间最长。仅1979~1984年累计推广6.5万亩,总产达650万斤。

白高粱是吐鲁番地区另一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产量一直上不去。他又精心培育高粱杂交新品种。1971年终于培育出雄性不育系高粱,全国许多乡镇农科站、吐鲁番农科所和青海省遗传研究院都推广引进陶先生培育的高粱并进行大面积种植。

痴心不改

他培育的良种成果令人称羡,而他为培育良种付出的心血更令人赞叹。在二十余年的育种工作中,他从来都是一身农民装束,他的心也始终和农民连在一起。为了搞清楚县境内农作物品种资源,他常常步行几十公里以外的村子调查和了解小麦和棉花的品种情况,困难时期组织上为了照顾他,要给他供应少量细粮和清油,但他从来不要,他不要与农民不一样的待遇。到离良种场20公里的县上开会他也从不要场里给安排的拖拉机或毛驴车,总是早早起身步行去,一路上只要能看到田地禾苗就是他最高兴的事。直到后来他当选为县第三届政协副主席、常委和自治区政协委员仍然如此,质朴的品质从未改变。

他的成就也为他迎来了许多荣誉。1978年,陶述先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79年12月,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颁发全国劳模金质奖章一枚;1983年7月国家民委、国家劳动人事部、全国科协为他颁发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的荣誉证书。

1986年陶先生退休了,但是他却没有退出试验田。除了对自己钟爱的育种、试验工作外,他对金钱、物质好像没有任何兴趣。获国家科技工作者给他奖励的一辆212车他也拒绝了。县上给他分配了一套住房,配置了简单的家具,他去世前安排家人全部归还给组织,清贫地度过了一生。

1994年6月,陶述先在托克逊县溘然长逝,他将自己一系列科技成果留在了托克逊这片他爱得深沉的土地上。

猜你喜欢

试验田作物工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揭示大塑料和微塑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健康的潜在影响
为什么要多元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地下作物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