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3-11-11付加国
付加国
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及习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肺癌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世界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患者占多数,而其中约80%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理类型属于非小细胞肺癌[1],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致死率较高。目前手术依然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2],术前需要准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正确的病理分期,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对于手术治疗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与非小细胞肺癌开胸手术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男76例,女24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7±6)岁。50例胸腔镜手术病例入选标准:(1)临床诊断为周围型肺癌;(2)相关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征象;(3)心肺功能良好,可耐受手术;(4)既往无开胸手术病史,无放疗病史。分型:腺癌24例,大细胞癌3例,其他1例。合并症: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23例,心脏病5例。术前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确诊,根据国际肺癌分期确诊为Ⅱa期26例,Ⅱb期52例,Ⅲa期22例,鳞癌72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5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依据患者的病理分期开胸后对肿瘤的大小,部位及淋巴结清理来决定手术范围,全肺切除26例,肺叶切除74例,均对肺门及纵膈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术后排净呼吸道分泌物,并给予术后呼吸功能的支持治疗。胸腔镜手术治疗组50例:在第6和(或)第7肋间腋中线进行,置入胸腔镜系统,沿第4肋间7 cm的切口,用作放入残端闭合器和取出标本之用,按传统手术方式处理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开胸手术治疗组50例:患者采取后外侧切口,探查后决定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解剖病变所属肺叶的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切除标本后常规清扫肺癌患者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
1.3 效果评价标准[3]临床缓解:手术切除后的组织标本切缘在镜下未见肿瘤组织,仅见纤维组织增生及坏色组织;部分缓解:手术切除后的组织标本切缘在镜下可见很小的残留肿瘤组织或较大的坏死肿瘤病灶;无效:手术切除后的组织标本切缘在镜下可见较大的残留肿瘤组织。总有效=临床缓解+部分缓解。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量、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2组1、3年生存率。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2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胸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与开胸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P <0.05或 <0.01)。见表2。
表2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n=50,±s
表2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n=50,±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清扫淋巴结(个) 引流管留置时间(d) 术后镇痛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131 ±34 121 ±34 12 2.4 ±1.1 1.7 ±1.2 9 ±4开胸手术组 116±24 312±26 13 4.4±1.2 3.2±2.4 13 ±4 t值胸腔镜手术组>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98 3.32 1.024 3.98 3.36 4.44 P值
2.2 疗效比较 胸腔镜手术组总有效率94.0%,开胸组总有效率9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n=50,例(%)
2.3 术后生存期比较 胸腔镜手术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0%、64.0%;对照组为 92.0%、60.0%,2 组 1、3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术后生存期比较 n=50,例(%)
2.4 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胸腔镜手术治疗组无术后并发症,开胸手术组术后3例出现肺部感染,胸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全社会共同要战胜的疾病,医生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肺癌病灶的大小、有没有肺门淋巴结转移、有没有远处转移,我们把肺癌分成4期,分别是1A、1B、2A、2B、3A、3B、4期。目前我们把1期列为早期肺癌。另外,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型,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方法,指的是非小细胞肺癌。现在针对早期肺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病灶小于3 cm者首选肺叶切除,是目前的标准手术方式,同时要做淋巴结的清扫[4]。另外,随着肺癌筛查项目的开展,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很多患者没有症状就去看病,发现一些小于3 cm,甚至小于2 cm的肺癌,这个情况能不能用肺段切除来解决问题。肺癌是一个老年病,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疾病,有的合并慢性的肺部疾病,还有些合并心脑血管的疾病或者糖尿病。这些患者大概能占到20%,因为自己的内科疾病而不能做手术。肺癌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大量出血,感染,肺炎,循环系统并发症,甚至在极少数情况下患者会因严重并发症造成死亡。如果患者的肺功能良好,除了肺癌之外没有其他病症,那么,即使行左全肺或右全肺切除,患者也能很快恢复正常的活动。但是,如果患者合并有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那他们有可能长期呼吸困难。如果采用的是开胸手术,患者在手术后有较强的疼痛感,并且在1~2个月内行动都会受限。
近年来,外科治疗越来越微创,电视胸腔镜手术被视为20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从技术层面上看,电视胸腔镜手术是通过2~3个“钥匙孔”,在电视影像监视辅助下完成过去由传统开胸进行的操作手术。由于切口很小,术后患者痛苦较轻,恢复快。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这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与小于(3.8 cm)的肿瘤。采用这种方法的治愈率和常规的开胸手术一样,但对手术医生的技能要求较高。本研究中胸腔镜手术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开胸手术组总有效率9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胸腔镜手术治疗组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94.0%、64.0%;对照组为92.0%、60.0%。2 组1、3 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胸腔镜手术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治疗组(P<0.05或<0.01);胸腔镜手术治疗组无术后并发症,开胸手术组术后3例出现肺部感染,胸腔镜手术治疗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表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纵隔各组淋巴结,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该手术方式已成为肺癌外科治疗今后的发展方向。
1 李晓林,游庆军,常建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4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8,48:108-109.
2 Lo CK,Yu CH,Ma CC,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imary non-smallcell carcinoma of lung with synchronous 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local experience.Hong Kong Med J,2010,16:186-191.
3 解明然,张旭,林鹏,等.非小细胞肺癌肺叶袖状切除术手术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分析.癌症,2009,28:868-871.
4 Ibe T,Shimizu K,Nakano T,et al.High-grade neuroendocrinecarcinoma of the lung shows increased thymidylate synthase expression compared to other histotypes.J Surg Oncol,2010,10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