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关于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思想及启示——从《给代表大会的信》谈起

2013-11-09吴韵曦

理论导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列宁领导

吴韵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一、《给代表大会的信》的背景和内容

1.列宁健康不断恶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列宁饱受疾病折磨。1922年12月,他第二次中风,右半身瘫痪,丧失了独立工作能力。列宁迫切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对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提出看法。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他口授了一批书信以及《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史称“列宁遗嘱”。

2.党内斗争日趋激烈。俄共(布)中央围绕革命和建设问题出现过多次分歧。列宁熟知各位领导人的特点,运用崇高的威望和出色的技巧从中调停,使他们服从大局、各尽其能。内战结束后,俄共(布)的威胁主要是敌对分子的破坏、工农联盟的瓦解和中央委员的分裂,尤其是国内外敌人“把赌注押在党内最严重的意见分歧上”。“稳定性的问题基本在于像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这样的中央委员。”[1]744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党的分裂会“突然来临”。因此,列宁认为有必要说出“最重要的”、“使他焦虑不安”的想法,希望俄共(布)主要领导人取长补短,维护团结大局,实现集体领导。正如克鲁普斯卡娅所言,“信中对这些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曾长期与之共事的同志毫无不信任之意”,“信的目的是要帮助活着的同志们沿着正确轨道工作” 。[2]

3.权力集中逐步显现。列宁患病期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有意忽视或取消了人民委员会的一些决定,管理了越来越多的事务,为斯大林垄断权力提供了便利。[3]斯大林担任总书记之后,书记处由负责日常党务的辅助部门逐渐成为拥有实际决策权、人事权的领导机构。他通过审查党的干部并提出调动意见,掌握了全党的干部任免乃至党代会的代表推选权,从而培养了层层对上负责的金字塔体系,拥有了其他领导人无法比拟的“无限的权力”。列宁对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没有把握”。[1]745

二、优秀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

表1 《给代表大会的信》的背景和内容

领导干部的素质指领导干部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的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最基本的特征及其所达到的水平。[4]在《给代表大会的信》等著述中,列宁客观评价了俄共(布)中央的六位主要成员,阐述了一名优秀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

1.坚定的政治立场。“十月的那件事”指十月革命前夕,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不同意立即举行武装起义,并在半孟什维克倾向的《新生活报》上发表《加米涅夫谈“起义”》的短评,泄露了革命的机密。虽然“此事不大能归罪于他们个人”,但反映了他们在紧要关头和重大问题上的摇摆性。列宁曾经指责这是“前所未有的工贼行为”,要求把二人“开除出党”。

政治立场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其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崭新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更是要经历漫长、曲折的历史时期。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带头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困难环境不退缩,关键时刻不动摇,“不怕承认任何困难,不怕为达到自己郑重提出的目的而进行任何斗争”。[1]786

2.扎实的理论功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和实践的指南,理论上的成熟则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列宁强调,“没有理论,革命派别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5]他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是提供“总的指导原理”,“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而“原理的应用”在各国并不相同。所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6]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万能的教条,而是实践的指南。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学到的东西真正深入血肉,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学而不用,或只会讲些时髦的词句”。[1]786

3.过硬的业务素质。国家机关领导人的基本方面是具有吸收人才的高超能力,以及检查他们的工作的相当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1]752社会主义事业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事业。领导干部要有组织才能,懂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列宁曾经称赞斯维尔德洛夫“一个人就完全领导了要一批人才能领导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一些最大的工作部门”。[7]712他“能够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用于工作,用于考察人,善于判断他们的品质,善于把每个人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去——这种本领就是一个组织家的主要才能”。[8]领导干部还要懂专业知识。列宁说过:“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有特殊的本领。”[1]105领导干部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熟悉业务,有所专长,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内行。

4.良好的大局观念。大局观念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列宁指出,“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1]419无论是“对机关情有独钟”、“对政治却一无所知”的托洛茨基,还是“急躁和喜欢采取行政措施”、“根本没有头脑”的斯大林,都难以像列宁那样从政治上、战略上准确把握全局。

管理和政策的全部艺术在于要适时估计到并了解应该把主要力量和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9]90面对纷繁复杂和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分清轻重缓急,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集中精力发现和解决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5.优秀的个人品质。领导干部的个人品质是个人魅力的重要源泉和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对待自己,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为“并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的错误不太大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加以纠正的人”。[10]16

对待同志,要宽以待人,豁达大度。列宁十分善于团结和运用禀赋各异、意见不一的人才。相反,“只会做辣菜”的斯大林“爱报复”,“对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意见都容忍不了”。[11]托洛茨基则“不掩饰他对地位比他低的其他领导人的蔑视,经常处于与大多数中央委员的对立之中”。[12]

对待青年,要正确引导,注意保护,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尽快成熟起来。列宁十分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在他的影响下,“从来没有完全理解辩证法”、“左得愚蠢”的布哈林逐渐克服了政治错误和理论弱点,为继承和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待人民,要全心全意,同舟共济。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性质与过去完全不同,其领导干部不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而是负责任的社会“公仆”和“勤务员”。领导就是服务。领袖、政党、阶级、群众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掌好权、用好权”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对待组织,要恪守纪律,服从大局。即使处于革命和战争的严峻时期,列宁仍然严格遵循党内民主的程序,妥善解决布列斯特和约等分歧较大的问题。对于调离斯大林等最高领导层的人事变动,他也仅仅提出个人建议,希望交给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即党的代表大会来讨论与解决。

三、提高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途径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共产党人领导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拓。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决定着这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学习、领会列宁关于干部问题的丰富论述,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严格选人标准是提高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前沿关口。从建党开始,列宁就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只能吸收最先进、最有觉悟的分子,保持党员入党的素质和革命性。他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1]51他指出,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与其匆忙从事而毫无希望得到优秀人才,倒不如再过两年甚至三年好些。”[1]786

坚持干部选拔的高标准、严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列宁说:“党只能按党员的觉悟、忠诚、坚定、政治上的成熟、革命的经验和自我牺牲的决心的程度来区别党员,而根本反对按任何其他标志(上级和下级、知识分子和工人、民族标志,等等)来区别党员。”[13]另一方面,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做到民主选举、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扩大党员和群众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人事机制。

2.加强培养教育是提高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有效手段。培养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列宁说:“要管理就要懂行,就要精通生产的全部情况,就要懂得现代水平的生产技术,就要受过一定的科学教育。”[9]240为此,他提出了不断学习的任务,“为了革新我们的国家机关”,“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1]786

领导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变革的要求,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学习现代管理的知识和规律,努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驾驭全局、应对风险的能力;要拓宽视野,善于批判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10]299

3.注重实践锻炼是提高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重要方式。“管理的艺术并不是人们生来就有,而是从经验中得来的。”[7]481列宁回顾斯维尔德洛夫的成长历程,指出“他的卓越的组织才能是在长期斗争中锻炼出来的。”[14]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才。实践是提高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课堂,也是他们经受考验和展示才华的舞台。社会主义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领导干部、挖掘优秀人才。

列宁特别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希望他们在条件艰苦和情况复杂的环境中去接受锻炼,尽快成长。“正是应当通过这些工作让有组织才能的人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并且把他们提拔上来,参加全国的管理工作。”[7]383他还要求“深入下层,大胆起用新人……把无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放到重要岗位上去,而且不断提拔他们。”[15]

4.完善监督制度是提高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根本保障。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6]333从列宁最后政治改革的总体设想和要旨来看,调开斯大林的建议不应理解为只是针对他个人的,而是意味着党的任何一位主要领导人都不能个人专权和滥用职权。[17]列宁认为,为了防止无产阶级领导干部从为民服务的“社会公仆”蜕变为脱离群众的“社会主人”,有必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在和平年代和长期执政的背景下,领导干部掌握着众多的资源,更要时刻受到制度的有力约束,十分谨慎地行使权力,自觉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上级与下级、党和政府、党和人民的关系,才能一直保持公仆意识和谦虚作风。

完善监督制度,要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要实行分权制衡,建立健全各级领导集体的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和表决规则,增加权力运作的透明度,营造党内集体领导、民主讨论的氛围;要实施干部问责,推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政绩考核,对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者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结语

总结历史,不是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18]经过残酷的政治斗争,斯大林最终成为了俄共(布)的最高领导人,托洛茨基等人则遭到清洗。重读口述于90年前的《给代表大会的信》,其光辉思想至今发人深省。在感慨列宁生命过于短暂之时,更应该吸取沉痛的教训:把党和国家的命运完全寄托于极少数精英是难以持久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6]272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季正矩.列宁传[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356.

[3][美]路易斯·费希尔.列宁(下册)[J].彭卓吾,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703.

[4]何孝瑛.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0.

[5]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3.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2.

[8]列宁.纪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M]//.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8.

[9]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福法诺娃.回忆录[M]//[苏]安东诺夫·奥弗申柯.斯大林时代的谜案.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32.

[12][俄]尤·瓦·叶梅利亚诺夫.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通往权力之路)[M].张捷,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397.

[13]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8.

[14]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0.

[15]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17.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史(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8.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2.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列宁领导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抉择
人民出版社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