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财政人眼中的财政补贴

2013-11-07秦书越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年10期
关键词:财政补贴补贴财政

秦书越

编者按:

笔者从政府采访到企业,又采访到农民,对财政补贴这个名词,每个阶层的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感触。平心而论,好坏五五开。

但采访到财政补贴的主要执行者,即财政人群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对这个词讳莫如深。甚至有财政人对笔者说,财政补贴这东西,不在其位,不敢评论啊。

好在最后终于有一个老财政人同意说说这些东西。按他的话来说,事多钱杂,真要说起来,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说完。其实财政人不敢说也不愿意说的,无非就是这些事之间的利益纠葛。

以下为该老财政人的叙述。涉及部分地名、人名已做处理。

问题一:谁决定补给谁?

谈财政补贴之前,我想先确立一个定义:财政的钱,不是财政的钱。

听起来很奇怪,但事实如此。财政的钱,从定义上来说,是百姓的钱;从投入主体上来说,是政府的钱;从法律上来说,是纳税人的钱。所以说,财政是掌柜,财政不是东家。有人说财政领导要作为政府的CFO,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实际上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财政就是政府的运钞车司机,让你给谁你就给谁,给不好,你的错。给不到,你的错。不给,自己留下了,当然还是你的错。

但是接下来就不讲道理了:我给完钱了,他们不按照既定的方式花,也是我的错吗?我给钱了,他们嫌少,也是我的错吗?我明知道这个人不应该给钱,我拒绝支付,也是我的错吗?对,就是你的错。听起来很无理,但这就是财政部门面临了这么多年的实际情况。

现在我们来说财政补贴。首先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导式的定义,财政并没有决定补贴给谁的权力,政策制定不是财政,事前研究也不是财政,补多少,补给谁,都是当地政府,甚至是上级政府确定的。所以如果我来定义的话,应当叫做政府补贴。

所以我们才说,财政是掌柜,而不是东家。说回到实例,我国的政策都不能分割开来看,很多政策,你只看现在这一个阶段,都感觉很没有道理。比如农业补贴。为什么有全体农民性质的农业补贴?要往前倒多少年,农业还有农业税的时候,有三提五统的时候,甚至有交租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农民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所享受的社会福利,都是低于社会平均福利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要保持农民福利不能过低于一条假设的红线。所以我们逐渐取消了农业税,逐渐有了一点点的补贴,而且这些补贴都有明文规定的,每年都要以一个比例上调,这个比例,发展较快的地区要高于发展较慢的地区。

所以这笔钱存在的意义如果说是改善农民生活,不如说更大的意义在于保持农民阶级的稳定,也就是维稳。一些专家学者说要取消这种补贴,要农业产业化等等,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站在更高的层面讲,取消这种补贴才是真正的短视。所以财政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的保证这些钱按时足量的拨付到位,这才叫以财辅政。

也有人说了,农业补贴实际上是一种政策性补贴,我们理解,那么补给企业的那些补贴呢?这里面是不是财政要有一些作为,减少寻租空间呢?那好,我们来谈第二个问题:这些钱,是谁补给谁的。

问题二:谁补给了谁?

我们来探讨一下企业接受财政补贴的原理。这里面主要问题在于,为什么我要给他补贴?多数情况下,财政对于企业的补贴,实质上是对于产业的补贴。它并不以定点补贴的方式存在,比如我省有四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上面下通知一定是《关于某某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财政补贴的通知》而非单独针对某家企业。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某些垄断性行业,能源行业,就这一家那没办法,但是写的时候,也要写产业,不能写企业,为了不落下话柄,说政策有偏向。

那为什么给他补贴?有几种原因。第一,纳税大户,我们要保证它的利润在一定水平,利润高了,税收才有保证。因此如果它利润有所下降,我们就要给一定的补助做技术研发,另外也有一些地方收了实质性的过头税,也要以这种方式在第二年甚至第三年退还给企业。第二,小微企业,但它的利润很高,属于潜在税源,这样的补助非常多,但分配到每个企业上就不多,几万到几十万的都有,基本上都是通过银行给贷款贴息,不会直接给钱。因为财政也就两只眼睛,没办法看着所有的企业。万一赶上一个皮包公司卷钱破产跑了,后面的累赘全部都要财政负担。第三,产业园区刺激性补贴。现在每个城市都在建产业园区,一个比一个优惠,给地给贷款给厂房,当然也就有给资金的。由于僧多肉少,一些产业园本身建设就不科学,当地政府又着急要政绩,就也有直接给钱的。当然也有那种给了钱了,企业也落地了,特别大一个厂子一年下来产值就几百万,为什么?人家总部在北京,在上海。那这个时候财政就要吃哑巴亏了,你总不能让人家迁走。而政府反正有政绩了,年终报告上一写,全球五百强企业落户我市,他才不管财政赔了多少。

还有一种完全不计后果的财政补贴,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城市改造补贴。地方主官好大喜功的居多,比如一个城市原来有一个垃圾场,其实填埋清理可能仅仅需要三个亿,但多数地方肯定不那么做,一定会请德国的设计师,美国的设备,欧洲的工程队,用日本的技术打造成一个中国一流的大园林,然后完全免费开放。这种工程的补贴其实是最坑财政的,不仅一分钱都回不来,之后即使请了物业公司,整个的维护开销肯定还是全部财政买单。

问题三:为什么不敢说?

说了这么多,从舆论方面,对于农业、社保、医疗这些基础方向的补贴都是一边倒的要增加,这和当前的财政政策都是相符的。多数问题都出在这些产业补贴和工程补贴上,一些专家提出预算公开,他们不服的地方并不在于给这些企业补贴,而在于补贴了也没告诉他们。在下面走访的时候,有将近一半的企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申请财政补贴,就更不用说人大代表了。而财政不敢太过于张扬这些政策的原因,有节省政府资金的原因,也有工作量的考虑。

并非因为我自己在财政部门工作了一辈子,所以我才这么说。财政作为政府资金的流转中枢,就算仅仅是个掌柜的,现在的工作人员也实在太少。第三方平台的工作能力又十分有限,仅仅一个财政补贴的资料收集工作,就已经远远超过一个处室三五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量。而工作中的错误量和工作量是成正比的。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如果一个地方要以实体经济作为支撑,那么对于税源的培养和维护就理应是地方财政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们很多地方政府,眼光显然重点并没有放在这些上面。这些浮躁,短视,急功近利的想法,才是财政补贴和其他本应优秀的财政政策以一个并不完美的状态展现出来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财政补贴补贴财政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