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渣微粉粉煤灰双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2013-11-06仝佩鑫

山西建筑 2013年5期
关键词:微粉抗压矿渣

仝佩鑫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矿渣微粉是炼铁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废渣,如果不给予妥善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同时还会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一种废渣,不仅污染大气和地下水源,同时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1],因此提高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利用率具有很强的意义,矿渣微粉和粉煤灰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活性,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含量的矿渣微粉和粉煤灰不但可以节约水泥,而且可以在某些方面改善混凝土的性能[2]。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水胶比,不同的矿渣微粉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混凝土中二者的适宜掺量,为双掺混凝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材料

试验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1;采用粒径为5 mm~25 mm连续级配碎石;砂子为中砂,细度模数为2.9,含泥量为3.8%;S95级矿渣微粉,其物理性能见表2;粉煤灰采用郑州热电厂的Ⅱ级粉煤灰,其物理性能见表3;自来水;外加剂为河南省建材院生产的JKH-1型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8%~26%,适宜掺量为 0.5%~1.2% 。

表1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

1.2 试验方案

本试验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和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4]测定,抗压强度试验采用边长为100 mm的立方体试块,每组3个;劈裂抗拉强度试验采用150 mm立方体标准试块,每组3个;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采用150 mm×150 mm×300 mm棱柱体试块,每组6个。以上试块均在养护室按标准试验条件进行养护。

表2 矿渣微粉物理性能

表3 粉煤灰主要物理性能 %

本次试验水胶比分别为0.50,0.32,采用等量替代法来研究矿渣微粉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其中每组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掺量均相同,二者掺量之和变化为0%,15%,30%,45%。混凝土配合比见表4。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二者掺量之和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7 d龄期时,掺有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均比不掺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基准混凝土低,且掺量越大,抗压强度越低,60 d龄期时,掺量为15%的双掺混凝土强度发展较快,且超过了基准混凝土,掺量为30%的双掺混凝土抗压强度也已接近或超过基准混凝土,90 d龄期时掺量为30%的双掺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超过其他掺量的混凝土强度。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二者取代部分水泥以后,早期强度是越来越低的,但随着龄期的增长,各掺量的双掺混凝土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掺量为30%左右的双掺混凝土强度明显增加。

表4 混凝土试验配合比

2.2 劈裂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随双掺掺量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两个系列中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整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7 d和28 d龄期时,各掺量的劈裂抗拉强度均低于基准混凝土强度,60 d和90 d时,掺量为30%的双掺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明显高于基准混凝土强度,适宜掺量可达到30%。

图1 矿渣微粉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2.3 静力抗压弹性模量

28 d龄期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随矿渣微粉掺量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该强度曲线是一个明显的凸曲线,且最佳掺量在15%左右。

3 结语

1)双掺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随着二者掺量之和的增加而下降,后期抗压强度增长较快,且后期掺量为30%的双掺混凝土强度增加明显;

2)双掺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早期增长不明显,后期增长较快,且适宜掺量最高可达到30%左右;静力抗压弹性模量中适宜掺量为15%左右;

图2 矿渣微粉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图3 矿渣微粉掺量对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

3)双掺混凝土各掺量前期强度增长不明显,后期强度增长较快,适用于长龄期的强度设计,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水工混凝土的设计中。

[1] 刘关宇.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前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8):26-27.

[2] 杨华全,李文伟.水工混凝土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4] SL 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

猜你喜欢

微粉抗压矿渣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黏土的单轴抗压特性
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S75级矿渣微粉工程应用的试验研究
排便训练前 先训练你的抗压神经
超细矿渣粉在预制箱梁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钢渣和高炉渣微粉技术研究
矿渣粉、改性矿渣粉对发泡EVA充填改性效果的研究
SAC-粉煤灰-再生微粉发泡体系的性能
高炉渣制矿渣棉工艺及其产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