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转变航空装备维修能力的必由之路

2013-11-06

军工文化 2013年4期
关键词:工厂航空装备

■ 向 巧

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管理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实现各创新要素相互支撑、有效聚合,持续推进一体化全面创新,是航空修理工厂加快转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生成模式,实现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准确理解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持续推进理念创新,以理念创新引领发展

理念创新,要强化学习武装,推进理论创新,用理论指引实践。一是深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是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军事创新理论。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是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理论创新必须在党的军事创新理论的指引下开展。三是深刻学习领会国民经济建设大政方针。作为航空修理工厂,主动抓好国民经济建设大政方针在企业理论创新中的运用与转化是应有要义。

理念创新,重点要主动顺应形势,推进战略创新。航空修理工厂作为我国航空产业和空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实践者,尤其应当认清大势、顺势而为,在新的起点上制定战略、谋划发展。一是服务空军转型建设。新世纪新阶段,空军建设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战役战术型向空天战略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航空修理工厂应当深刻认识自身在空军装备大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作为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中坚力量,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真抓实干。二是探索军民融合道路。航空修理工厂应当在机制融合的基础上,推进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产品融合,走出一条航空修理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三是贡献航空产业发展。过去,航空修理工厂曾经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今天,更要抢抓机遇、有力作为,做出新的贡献。

理念创新,关键要发挥导向作用,推进文化创新。在传承弘扬先进军事文化、空军装备文化的基础上,提炼汲取自身文化营养,实施文化再造,汇聚成具有深厚底蕴和军队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起推动建设发展的正能量。“姓军为军”是航空修理工厂与生俱来的文化自信,“不穿军装的军人,不拿枪的战士”是航空修理工厂基因血脉的文化自豪,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航空修理工厂文化创新的自觉担当。传承空军装备文化是航空修理工厂企业文化的母体,推进文化创新应当与空军装备文化建设一脉相承,在维修保障中延伸和发展空军装备文化。同时要弘扬优秀历史文化,航空修理工厂的发展与空军的发展相生相伴,有着光辉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注重准确识别、保留和发扬原有的优秀因子,予以符合时代特征的科学诠释,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切实吃透掌握新型号新装备蕴含的新技术,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支撑发展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体系中的主导因素。应当以自主创新强化竞争实力,以攻关创新破解保障难题,以协同创新聚集发展力量,为建设发展奠定坚实能力基础。

在技术上创新,立足自主创新、打造核心优势是根本前提。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首先要建立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自主创新体系。按照“专业化分工,系统化管理”的思路,建立完善以企业各类资源为基础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调动优质资源向创新集中,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主要途径。同时,应注重抓好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建设,充分发挥其先锋地位和带动作用;其次要规划以前沿高端为目标的自主创新路径。敏锐跟踪分析航空技术发展态势,探索突破航空装备前沿高端修理技术,正确处理探索研究和积累跨越的关系,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尤其要高度关注、积极参与航空技术方面国家重大科研专项,通过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形成以型号项目为载体的自主创新模式。树立“技术催生型号,型号牵引发展”的自主创新思路,通过新装备、新型号、新项目来开发、运用、检验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形成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相互作用的良好局面。坚持稳中求进、以点带面,有计划地将自主创新技术成果逐步运用到修理保障中去。

在技术上创新,着力攻关创新、解决故障难题是要害所在。掌握能够有效解决故障难题的修理技术,具备满足维修保障任务需要的厂内、外场排故能力,是修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准备做在平时,抓好针对故障难题的攻关创新。首先是抓好重大典型故障研究。重大典型故障机理复杂、过程难以复现、发生概率不高,但危害性极大。此类故障攻关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吃透故障机理上,系统分析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修理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切实弄清故障原因,从根本上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其次要抓好多发常见故障研究。多发常见故障一般是由于设计制造问题给航空装备造成了“先天”缺陷,而修理技术、工艺针对性不强,无法有效解决造成的。此类故障攻关研究应以转换解决问题的思路为重点,大胆运用先进技术,从设计、材料、加工等方面入手,科学稳妥进行改进。第三要抓好战伤抢修预研。主动结合执行外场排故保障任务,适时组织战伤抢修演练,探索新技术、检验新成果。

在技术上创新,实施协同创新、融合政产学研用是重要途径。融合利用各方资源协同推进修理技术创新,是航空修理工厂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先进航空装备修理技术研究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要求航空修理工厂必须积极主动融合政产学研用,推进协同创新。一是融合政府资源,辐射地方经济建设。有效利用国家和地方促进科研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能够创造有利的财税、土地、设备等资源条件;申报国家和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等评选,能够获得政策支持,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参与国家和地方产业、区域经济规划,能够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二是融合工业部门,辐射装备研制源头。建立“跟研跟制跟学”机制,是航空修理工厂与工业部门合作的新形式、新抓手。通过“三跟”,能够同步掌握新装备研制情况,预先储备修理技术,实现装备维修保障“前伸”,确保新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与作战能力同步形成。同时,能够促进生产厂对装备设计制造进行一定的改进;三是融合高校院所,辐射科技领域前沿。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科研课题攻关;建设实践基地,共同培养科研技术人才,是航空修理工厂与高校院所合作的两个主要方面;通过深化合作,既能够加快形成技术创新成果,也能够有效扩大在高校院所中的影响力,为更好地引进人才奠定基础;四是融合部队用户资源,辐射新型装备维修。始终关注空军装备建设发展动向,积极争取新型航空装备修理能力建设任务,是航空修理工厂推进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维护与部队用户的良好关系,拓展航空装备的维修和再制造市场,是航空修理工厂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充分研究认识新方法新工具带来的新效益,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推动发展

以模式创新助推能力建设,以机制创新盘活人力资源,以方法创新全面提升效能,为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推进管理创新,必须着眼系统解决,在模式上进行创新。当前,老旧装备的维修保障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型航空装备的维修保障需要。航空修理工厂必须深刻认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积极主动推进维修保障模式创新。首先要构建柔性化修理模式。柔性化修理模式是航空装备基地级维修保障的变革方向,是新形势下航空修理工厂有效应对新型航空装备“多品种、小批量”特点,执行多样化维修保障任务的基本模式。要以柔性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方法为统揽,对维修保障的组织、流程和业务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柔性化渗透和整合,实现在动态不确定和多样化保障任务条件下“基于效果”的柔性维修保障模式;其次要构建主动化服务模式。随着空军航空兵部队战训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场服务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航空修理工厂应当以外场服务站点为基本依托,在做好传统外场服务保障的同时,针对需要,为部队用户提供外场排故教学资料,专用工装等地面保障设备;利用企业培训资源,为部队用户培养装备保障技术骨干;建立厂内专家支持系统和远程技术支援系统,24小时响应部队用户需求;主动为部队用户提供系列增值服务;三是构建信息化经营模式。信息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益、质量、效率和竞争力,是航空修理工厂推进“四项基础性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建立完善ERP系统功能和推进航空装备修理三维数字仿真为抓手,建设“数值化工厂”,大力推进信息化经营。

推进管理创新,必须激发内在活力,在机制上进行创新。“人”是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最根本、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应当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员工内在活力,有效盘活人力资源。积极建立科学化用人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关键在用。要立足现有员工队伍,坚持“赛马”与“相马”并举,通过综合考评、项目攻关、岗位轮换、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用好人才。坚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集智借脑,高度重视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端人才的合作,建立和扩大不在册的专家队伍,为企业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积极建立自主化管人机制。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员工的自我管理。推行全员自主管理,是航空修理工厂建立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积极建立规范化育人机制。在员工职业生涯中实施全阶段教育培训,是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环节。应当从建设多功能培训基地,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素质较高的培训师队伍、完备的课程体系入手,建好企业培训中心这一培育人才的主阵地。针对不同岗位对员工能力素质的不同要求,开展全员分层次全覆盖培训。

推进管理创新,必须博采众家之长,在方法上进行创新。一是推进质量管理方法创新。质量安全是航修事业永恒的主题。应当运用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及应对系统,准确识别风险,有效应对风险;重构以故检为中心的工艺体系和作业体系,引入适航认证,持续完善质量体系;持续改进检验工作,使“自检、互检、专检”道道把关,“本工序、上工序、下工序”质量信息反馈层层生效;二是推进现场管理方法创新。以“标准化、精细化、可视化、形迹化、信息化”为路径,通过深化看板管理、优化定置管理、创新拉式管理、规范外委管理、物料精确配送等方式,推进修理现场管理方法创新,形成适应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要求,保周期、保质量、保效益的修理现场管理新方法;三是推进安全管理方法创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细化量化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效果验证;深刻认识先进技术手段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先进技防设备、监控设施、管控手段,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军车管理安全和行政管理安全。

猜你喜欢

工厂航空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防晒装备折起来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