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岛纪行

2013-11-05撰文摄影何晓玲

浙江林业 2013年2期

●撰文 摄影/何晓玲

曾经在鼓浪屿的礁岩上眺望过台湾。透过镜头,依稀可以看到宝岛的倩影。如今,在2012年岁末之际,终于真实地踏上了宝岛之旅,也因此成就了一个长长的梦。

飞越海峡

梦之路总是既漫长又短暂。从杭州到台北,90分钟航程,仅仅只需越过一个海峡,实在是近在咫尺。然而,这1小时30分钟的行程,我们却曾经用了整整30年的等待。好在等待已成过去,飞越海峡,已然梦境成真。

尽管是第一次亲近,但踏上宝岛,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却油然而生。由于地域上的接近,从物相上看,台湾和浙江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陌生感,毕竟同宗同源,血脉相连。但深入了解、仔细体味,却仍有其独特的品质所在,其中最令人迷恋和倾心的莫过于是台湾的海。

眼下国人大概都知道有个著名的白酒品牌蓝色系列,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似乎蓝色从来就是个浪漫而充满幻想的色彩,而台湾海最让人心动的正是这种醉人的蓝。台湾四面环海,东靠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东西海域的拐角便是最南端的垦丁鹅銮鼻。站在垦丁海奇异的珊瑚礁上,湛蓝色的大海犹如镶嵌在天地间的一颗蓝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海浪拍岸,翻卷起朵朵浪花,又洁白如玉;海滩上是碧绿起伏的大草坪,有高大的椰子树、槟榔树和开放着的花草点缀其间,似一幅南派北风的风景画卷;远处,海天一色,由蓝色渐变成一抹神秘的紫气,飘忽弥漫。这天然的层层色相,浑然一体,大气磅礴,令人震撼。面对这样的大海,会被它的气息所感染,仿佛内心也变得丰富而强大。

垦丁海有一个景象颇为独特,就是紧邻海边的一片原始森林。因为是林业团,所以我们有幸穿越了这片茂密的海岸森林。虽然临海的一边林木常有被海水浸没的遭遇,但走入林间,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仿佛这里早已远离大海,甚至听不到海浪的声息。穿梭于间,各色花草竞相争艳,树木生长交错,藤蔓攀缘缠绕,时而还有鸟鸣声声,彩蝶纷飞。这种海与森林共生并存、相辅相依的生境,清晰地揭示了人类生命的起始,从而又让人多一份对自然的敬畏。

要说敬畏,来到台湾,最让人敬畏的自然当属浩瀚的太平洋。我们沿着海岸线从北到南,再从南绕行东线往北,一路倚靠着太平洋前行。这是条险峻而又极美的海景公路,就是常常能在新闻里听到的苏花(苏澳到花莲)公路。一路上,透过车窗,从悬崖上端可以俯瞰太平洋波涛汹涌,听海风呼啸擦肩,观海水由绿变蓝;间或看白色如练、漫长弯曲的海岸线由远而近,由近及远,不停地变换着角度、舞出不同的弧线。随之,自己也仿佛成了这美丽景致中的一个运动点,融入到了这幅气势雄伟的巨作之中。人说海纳百川,经过了海的洗礼、海的熏陶,人的心灵会豁然开阔,更何况是面对这世界第一大洋。

飞越海峡,纵然是梦里见她几百度,却依然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尽享天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台湾四面环海,漫长的海岸线是她最独特的地形特征,也因此带来独特的气候季相。受周年海洋性气候影响,使得水汽充足,气候温暖,物产丰富,这也是作为宝岛的基本条件。

到台北的第一个晚上,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夜市,去感受热闹的市井风情。除了各色小商品,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鲜美欲滴的时令果品。虽然已是冬季,但那些在大陆只是偶尔拿来尝鲜的高档水果,在这里却是家常果蔬,莲雾、凤梨、木瓜、杨桃、红心芭乐,样样都有致命的诱惑力。而且摊主服务周到,每样都切块装杯,可以现买现尝。我们尽情地挑选了多个品种一一品尝,像是要一下子填补回往日对自己的亏欠。品尝结果,一种叫“释迦”的最为可口,因形如释迦牟尼的佛螺髻发而得名,既好吃又好看。当然,各种原生态的鲜榨果汁也随处可以尝到,生活在这里真是太有口福。水果产品的开发中,要数凤梨酥最为成功,一只小小的菠萝,现在已成为产值几个亿的台湾支柱产业,去台湾的游客没有不带凤梨酥回家的,它已成了赠送亲友必选的“伴手礼”。

巴西野牡丹

创意

树屋

岂止是口福,还有眼福。台湾气候温暖,无论大街小巷、乡村城镇、商店居家,长年都有开放着的各色鲜花,五彩缤纷,形态各异。台湾之行,留在镜头里最多的,恐怕就是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靓丽花卉了。在埔里农庄的时候,还有幸拍到了“昙花一现”。台湾可称得上是动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名不虚传,最著名的是台湾桧木,也被称为阿里山神木,现在常被用来开发成工艺品及高档精油等。台湾也是许多兰花和蝴蝶的原产地,分布有许多特有种,所以好多台湾歌曲中都会唱到。榕树在台湾也很常见,极像福建。在台南的安平老街,我们看到了保存完好的榕树与古屋共生的景象。强大的树根体系附墙而长、穿墙而过,两者融为一体;垂柳一样的气根飘飘荡荡,拂面擦肩。穿梭在古老的屋舍和遮天蔽日的树林之间,仿佛时光正在倒流,感觉着实玩了把穿越。

台湾还富藏矿产,最名贵的是台湾玫瑰石。离开垦丁前,我们在一家宝石经销行欣赏到几件玫瑰石饰品,纹脉逼真,栩栩如生,黑色、灰色、白色、粉色,自然分布成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画,似乎能分辨出上面有山脉、河流、树影、人物,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据说当年马英九送给胡锦涛主席的礼品就是一块台湾玫瑰石。在台东的花莲,我们还经过了气势恢宏、蜿蜒50多公里、以天然大理石岩层组成的立雾溪峡谷。下车俯身细看岩壁,可以清晰地看到赭色、黑色、白色等层层叠加的大理石肌理,这种不加任何雕饰的天然石材,没有哪家建材市场可以找到。

真是物华天宝,台湾的宝岛之名实之所归。

做客农家

初到台湾,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台湾的城乡差别并不大。下了飞机,一路坐车赶往市区,几乎无法分辨出哪是乡村,哪是城区,中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和过渡。即使是真正的农村,也都以社区划分和管理。在南投县,我们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去走访了水里乡大雁村的涩水社区。70多岁的老村长为了迎接我们大陆来的客人,特意作了精心安排,亲自为我们做导览。

这是个在1999年台湾大地震中靠村民自救而重生的台湾新农村,几乎没有花政府一分钱。走进村里,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屋舍宽敞,作物茁壮;在小路及岔道处,常常能看到用原木牌刻制的导览图、指示牌、解说文,很有特色,像是风景点。

漫步在清净又散发着泥土芳香的乡间步道,远离都市的喧嚣,不时会与房前屋后盛开的各色鲜花邂逅,与羽翼漂亮不知名的小鸟打个照面,与造型别致的趣味园林小品来个合影;看高大的槟榔、密匝的甘蔗、宽叶的芭蕉郁郁葱葱,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风格各异的农家屋舍,有的保存了地震前土屋的原始风貌,有的则建成完全欧式的别墅式小楼,不少还拿来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入住,称为民宿,相当于我们这几年兴起的“农家乐”。

最值得借鉴的是,他们把农家的传统文化特色完好地保存下来,发扬光大,培育成吸引游客的亮点和农民致富的增长点。随意地在村里走访,我们在一家农户门前看到一排用当地陶土制成的原生态陶艺作品可供选购,虽然简朴,却也生动。据女主人介绍,这是家里的老阿婆70岁以后,在村里组织的培训班上学起来的手艺,连家里人都不敢相信她居然还有这方面的天分。走进农家大嫂自己开设的乡间茶楼,从屋棚的搭建,到室内装饰,到桌椅板凳和茶具器皿,都就地取材、多用原木或石材做成,原汁原味,古朴而天然;在茶楼小憩,喝一口村民自制的台湾乌龙,尝几块农家小点心,吹吹凉风,好一副闲情逸致、世外桃源。走过村头,我们和一位正在芭蕉地里干活的老伯攀谈起来,自从两岸实现“三通”,他已只身前往大陆多个地方旅游观光,看到我们便十分亲切地侃侃而谈,而且普通话说得挺溜,从生产生活到人生经历。末了,还放下手中的农活,热情地邀我们去他家做客,并拿出刚摘下的新鲜水果盛情请我们品尝。和大陆的情况相仿,台湾农家大多也只有老人留守,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所以老伯独自居住在一栋二层楼的屋子里。但看得出,老伯心情豁达,不仅身体硬朗,干活麻利,还挺有思想。我们在他家墙上的记事纸上,赫然看到写着的一幅帖子:“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很有哲理,想来这大概是老伯的座右铭吧。

农民、农业、农村,考察台湾三农,对那里的农会组织印象深刻。其机构之完整、组织之严密、职能之强大、管理之规范、制度之健全,相当于一个小政府。它的管理体系和影响力渗透到广大农村的每一个社区和社员,几乎涉及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和领域。走在任何一个城区、乡村,到处可以看到农会开办的金融机构、家政公司、销售市场、配送中心,甚至医院、学校。农会还有专门的培训中心,开设的课程有产销班、农事研究班、妈妈教室等,教授农业技术、经营门道、手工制作、厨艺花艺等内容,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方面。组织机构中有农权会、老人会、渔会、消费合作社、青果运销社等等,只要感兴趣就可以自由报名参加,随时可以组织。在台北的农训中心,我们也有幸接受了两天的交流学习,受益匪浅。

做客农家,了解三农,对台湾的新农村感同身受。

难舍乡情

像是两个一母所生的亲兄弟,长大后一个留在故土,一个漂泊海外。终于有一天再次相见,感觉既陌生又亲切,原来很多东西依然如故,从来不曾割裂。大陆和台湾,尤其是浙台两省,就犹如这样的兄弟。

走进台湾绍兴黄酒厂,从发源和历史,到黄酒酿造的原料、程序、工艺、包装、品牌,活脱脱一个原产地的翻版;加饭、善酿,女儿红、状元红,会稽山、古越龙山……一应俱全。而且这里对酒文化的挖掘和对产品的开发,比之浙江绍兴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衍生产品之多,让我们这些来自黄酒故乡的人都感到惊讶。

位于台湾地理中心埔里的中台禅寺,被誉为佛国净土。其建筑风格之独特,体现了中西合璧、包容圆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就在这样的佛门重地,我们却意外地看到了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顿时倍感亲切。原来这是灵隐寺和中台禅寺两位方丈交流的成果,把一个缩微的西湖搬到了中台。说到与西湖的渊源,还有互相结为“姐妹潭”的台湾标志性景区日月潭。两湖风格相近,面积相仿,近年来交流频繁。不仅与西湖,若仔细观察,对于我们这些熟知浙江地理的人来说,日月潭的景致还与蒋公老家奉化溪口极为相似,湖水清澈,庭宇精致,绿荫环绕,难怪这里曾经是蒋公夫妇在台湾的最爱。

再说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这个重量级的文保单位,馆藏了多少奇珍异宝,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聚集地和展示所。其中的很多珍品我们都再熟悉不过,经典的龙泉青瓷,半璧的《富春山居图》,还有镇馆之宝王羲之的《兰亭序》等等,无不与浙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在这里一睹真迹,真是件幸事。而且它们还曾经演绎过多少感人的故事,最轰动的莫过于前不久举行的、两岸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全景展出。如今,富春山水依旧,残卷得以重逢,若黄公有灵,也会感到欣慰的。只可惜我们没能赶上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盛事。好在两岸的交流还会继续,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杭州再次等到美图的归来。如今,由一枚小小的邮票和一张薄薄的船票勾起的离愁别绪已悄然散去,以至于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也感叹地说到:“我已经没有乡愁,现在要写的更多是返乡的感受。”

乡音、乡情,正如一味心灵鸡汤,滋养和温暖了两岸同胞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