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文献综述

2013-11-04张芯子琪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7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

张芯子琪

摘要:在福利改革日益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对孤残儿童的照顾方式从机构照顾向家庭寄养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国内外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方面的文献,主要从模式探讨、模式绩效及完善对策的角度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结论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家庭寄养工作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不断推进,家庭寄养作为一种新型的孤残儿童养育方式在国内逐步推广起来,许多城市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模式。但家庭寄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着缺乏完善的评估机制、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加强家庭寄养工作管理,完善家庭寄养过程中的不足,切实提高其实施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

一、家庭寄养模式探讨的角度

目前,国外家庭寄养比较典型的模式是“英国模式”,国内比较典型的模式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和“香港模式”,国内学者在对家庭寄养模式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不仅对模式本身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也注重了不同模式间的比较。如张诚学在《英国、香港、上海家庭寄养比较》一文中,通过对三地的服务理念、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的作用、服务的形式和流程、社会工作专业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寻找推动寄养工作发展的有益启示。

随着家庭寄养模式的不断发展,国内许多城市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如李迎生《一种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一文对“昆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进行了介绍,该模式是在昆明附近的几个农村开辟寄养点,将孤残儿童安排由农村家庭寄养,同时在市福利院内设立管理机构对寄养家庭进行支持与管理,形成了一种城乡结合的、相对集中的寄养救助模式;周菊平《依托社区促进孤残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中介绍武汉在家庭寄养管理上融入社区环境,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依托社区力量帮助孤残儿童融入社会,从而形成了一种社区式家庭寄养。

家庭寄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可见我国孤残儿童的照顾方式已呈现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的趋势。相对于机构照顾,家庭寄养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如满足孤残儿童普遍的情感需要、促进孤残儿童的全面发展、推动福利院功能的发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等(王先进,2007)。可以说,家庭寄养模式为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注入了新的内容,符合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方针,因而这种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家庭寄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我们应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批判地吸收国外家庭寄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注重国内不同城市模式间的比较和借鉴,不断提高我国家庭寄养工作的水平。

二、家庭寄养效果评价的角度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寄养模式对寄养儿童成长的多方面均有显著影响,且多表现为更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吴鲁平对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的寄养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效果,表明家庭寄养不仅给被寄养儿童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如生理状况得到康复、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等,也给寄养家庭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家庭更加和睦、家庭成员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均有所提高等。

综观研究,学者对家庭寄养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为以下几个角度:(1)对孤残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王子才对上海124例寄养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得出结论寄养开始年龄小,寄养时间长,儿童的智力发育较好。(2)对孤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平均调查指出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与寄养初期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且在生活技能、排泄习惯、语言表达等方面最为明显。(3)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影响。曾凡林对上海市的70名家庭寄养及31名在院的孤残儿童进行测量,发现被寄养孤残儿童的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在院孤残儿童,表明家庭寄养有助于孤残儿童的适应能力的发展,而且传统的隔离式孤残儿童养育方式向融合式转变是成功的。

总之,家庭寄养模式的发展,适应了孤残儿童的需要。家庭父母的关心与照料,使孤残儿童与寄养父母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了情感依恋,弥补了心理的空缺;家庭环境为孤残儿童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同时家长给予一定的教育与示范,为其生活技能的恢复和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家长及邻里的交流,扩大了孤残儿童人际交往网络,有利于其融入社会。大量实践表明,家庭寄养模式是有利于孤残儿童身心发展、帮助其回归社会的最佳养育模式。

三、家庭寄养效果提升的角度

家庭寄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提高寄养效果,完善寄养机制,也是国内大量研究的重点。

1.加强寄养家庭的招募与筛选

目前孤残儿童寄养家庭的招募方式主要有:通过政府的招募、通过媒体的招募以及通过亲戚朋友、组织机构的招募等。实践证明,招募到合适的家庭是保障寄养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应考虑多方因素,做好寄养家庭的招募与筛选工作。但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规范性文件只有2003年民政部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在实际实施家庭筛选的过程中,许多标准难以规范与把握,如家长寄养孤残儿童的目的等。因此,在招募和选择寄养家庭时,除了经济利益吸引寄养家庭外,还应让寄养家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照料质量,促进寄养儿童的健康成长(曾林凡,2003)。

2.构建家庭寄养评估机制

评估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从多方面审视家庭寄养工作的绩效,从而有效加强家庭寄养监管,规范家庭寄养行为,提高寄养效果。构建家庭寄养评估机制的核心是确立评估体系。家庭寄养工作专业评估体系是由评估框架与评估标准体系构成。评估框架包括寄养儿童、寄养家庭、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三个版块;评估标准体系是根据每个板块中的具体内容确定不同的评估点,依据每个评估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标准(章淑萍,2002)。此外,家庭寄养评估体系应贯穿寄养过程的始终如陶隽主张建立包括寄养前对孤残儿童及寄养家庭的全面评估、寄养过程中的各项评估、终止寄养关系的终结评估在内的评估体系。总而言之,寄养前对孤残儿童的评估主要表现为身体、心理状况的评估,以了解其是否适合被寄养,对寄养家庭的评估表现为家庭成员素质、家庭环境、照料能力、教育能力等方面的评估,这两项评估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家庭寄养的匹配程度,为保证寄养效果奠定基础;寄养过程中对儿童的身心恢复状况、智力发展情况、环境适应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将对寄养行为起到有效的监督与敦促作用,提高寄养效果;寄养终止时的评估可帮助寄养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3.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寄养工作

在美国,儿童社工已有近百年历史,社工在家庭寄养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满小欧在《论美国儿童寄养体系中社工的角色与职能》中介绍到,美国儿童寄养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主要为个案管理和社会心理诊断,包括为寄养儿童寻找寄养家庭、参与移交儿童的重要决定、将儿童安置到寄养家庭并进行监督、与寄养家庭合作、与儿童原生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以及为儿童及原生家庭提供离开寄养体系后的照料。国内社工职业化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大量学者已对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家庭寄养体系进行了探析。如李细香通过分析我国家庭寄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我国家庭寄养工作的介入空间,着重阐述了从寄养家庭选择工作、寄养家长培训工作、家养中断工作、资金问题与社会支持网络建立问题四个方面的介入。再如朱孔芳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研究个案,试图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理念、过程、方法、技巧等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寄养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建议。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在家庭寄养工作中有着较大的介入空间,应灵活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等社会工作方法,推动家庭寄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综观国内外研究,基本侧重于对家庭寄养模式本身的介绍与比较、模式实施效果以及完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对模式存在的问题、先进经验等方面的探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家庭寄养工作,应健全家庭寄养管理机制,深入分析家庭寄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并注重典型个案经验的总结与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家庭寄养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诚学.英国、香港、上海家庭寄养比较[J].社会福利,2003(10):4-7.

[2]李迎生.一种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昆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评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3(05):60-62.

[3]周菊平,李剑华,陈刚.依托社区促进孤残儿童回归主流社会:记武汉社区式家庭寄养[J].社会福利,2009(05):50-51.

[4]王先进.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看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的转变[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6-9.

[5]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5(06):31-40.

[6]王子才,唐彩虹,钱冬梅,朱佳静,王季鸿.上海市内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智力现状评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1(05):300-301.

[7]银平均.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原因分析:云南安宁市草铺农村家庭寄养儿童调查报告[J].思想战线,2002(02):117-120.

[8]曾凡林,昝飞.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J].心理科学,2001(05):580-582+ 639.

[9]章淑萍,李玉山,鲁容芳.家庭寄养工作专业评估体系框架构想[J].社会福利,2002(07):21-23.

[10]陶隽,蒋技科,陈源茂,江秀娜.构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评估体系[J].社会福利,2009(11):50-51.

[11]满小欧,李月娥.论美国儿童寄养体系中社工的角色与职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1):60-64.

[12]李细香,阳海霞.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空间[J].社会工作;学术版, 2011(02):68-70.

[13]朱孔芳.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探析: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28-33.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
基于WOS数据库的近十年教育游戏文献分析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