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3-11-02刘宇峰曾玉荣臧春荣

台湾农业探索 2013年5期
关键词:闽台创业园福建

刘宇峰,曾玉荣,黄 颖,臧春荣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产业管理处,福建 福州 350003)

当前,福建农业发展正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福建省委省政府顺应发展新形势,创新工作思路,适时提出建设福建农民创业园,并将这项工作措施列入2012年1号文件。苏树林省长在2012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借鉴台湾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福建农民创业园。陈荣凯副省长对此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部署,要求认真借鉴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经验,进一步细化建设方案,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福建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本课题组针对这一省委省政府关心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走访了20多个农民创业园和示范基地进行调研,与创业园管理部门、入园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创业农民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探讨。调研发现,福建农民创业园自2013年1月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各部门鼎力扶持,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课题组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期冀能为福建农民创业园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1 福建农民创业园的概念界定与建设必要性

1.1 概念界定

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以农民创业园为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为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的亮点和增长点,树立示范典型和样榜,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进而推动全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福建农民创业园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园区,即在具备一定农业产业优势的地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带动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创业增收为目标,由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由政府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运作,在一定时期内投入相对集中的技术、人力、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按照“省级统筹、县级负责、部门协同”的管理格局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原则,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农民创业孵化等活动,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新机制、农业生产经营新方式、农民创业增收新模式,发挥明显的示范引导作用[1],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农业科技、农民创业、农民增收等有效融合、协同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式,致力于打造成福建省现代农业的重要示范窗口。

1.2 建设必要性

福建省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些问题将更为突出。因此,有效解决农业“结构、质量、效益”矛盾,紧跟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福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供重要的发展平台,已成为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3]。

台湾农民创业园经过多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生产模式与经营理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4],在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点上,适时建立福建农民创业园,为福建农民参与、分享农业现代化,促进福建农民创业增收,在八闽大地上形成“闽台”农民创业园(“闽台”农民创业园指台湾农民创业园和福建农民创业园共同发展的局面)遥相呼应、“两条腿走路”的闽台农业合作新格局,让闽台农业合作真正走进市场经济,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推动闽台农业合作形成“往下沉、朝市场走、向效益看”的农业产业合作新局面[5]。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决定了福建山区省份的显著特征就是“地少”,要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就必须发展高优、高效的现代农业,而创业园的持续有效建设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建设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和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客观需要,也体现在闽台农业合作的深化推进,更重要的是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现实需要。创业园建设能够推动7个方面的工作成效:(1)增强创业园示范引领作用;(2)提升特色产业优势水平;(3)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4)推动农业优势品牌建设;(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6)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7)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上述内容正是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的关键抓手和有效载体[3]。

2 福建农民创业园发展概况和特征

2012年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多次调研和征求意见,形成创业园创建方案,广泛听取有关建设创业园政策措施的建议意见,并最终形成《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政 〔2012〕67号)》,并于2012年12月30日正式发布,全文分三大部分、十八条内容,其中目标任务七条、政策措施八条、组织管理三条,同时选择福建省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组织领导力量较强的县份,成立第一批9个省级农民创业园(表1)和10个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名单。2013年1月16日,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启动会议在福州召开,标志着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正式启动[6]。通过对福建农民创业园及文献资料的实际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福建农民创业园存在园区建设布局全覆盖、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功能多元化、参与主体多元化、要素投入相对集中、全产业链发展、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等主要特征[7]。

表1 第一批省级农民创业园名单

2.1 建设布局实现全覆盖

7月16日省政府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名单,共计40个示范基地。至此,福建共建有省级农民创业园9个、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50个,实现全省范围的覆盖,园区涉及的主导产业有11个(表2、表3)。

表2 福建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创建数量和主导产业汇总表

2.2 园区功能多元化

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根据创建区域所在地的资源禀赋,园区功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到示范展示、加工贸易、教育培训以及休闲观光等各个领域,很好地发挥了现代农业多功能的特性,绝大多数园区实现了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8]。

2.3 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过程中,由于政策的有效实施,很好地调动了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从农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等多元主体都体现出较强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政策制定的立体性较好、政策含金量较高、资金扶持力度很大、考核和补助形式新颖等是创业园建设有效推进的重要因素[9]。

2.4 示范效应持续增强

福建农民创业园是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新模式的主要平台,对带动农业整体水平提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9月省级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培训农民共计120万人次。

2.5 财政补贴鼎力扶持

到2015年,省级财政每年补助每个创业园500万元、每个创业示范基地200万元,重点扶持园区内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业园和创业 示范基地生产建设[3]。

表3 福建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主导产业分类汇总

3 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大半年的建设,福建农民创业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但由于园区规划体系和管理体系的缺乏,建设时间短、执行力度不够、项目建设成效不佳、创业孵化较慢等原因,其建设或多或少存在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选择的趋利性造成的同质化、部分创业园产业集中度不够、创业园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创业园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空间规模较大造成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7-10]。

3.1 创业园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农民创业园发展与当地产业经济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结合不紧密。但从当前一些园区的建设情况来看,园区在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技推广,产业集聚,农民创业孵化等方面,推进力度不够大,示范作用未能凸显。从而导致园区功能单一,层次不深,科技含量不高,工业化程度不够,绝大多数仅集中在生产和一般展示功能上,服务、研发、生活、教育、培训等功能严重缺失。创业园功能定位不清晰造成产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几乎所有的创业园和示范基地都规划推进一、二、三产业,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园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三产之间的结构比例设置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不仅不能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相反这种缺乏科学性的盲目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可能对原有特色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副作用,有悖农民创业园的设立初衷,同时也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产业选择的趋利性造成的同质化

福建农民创业园在产业选择上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难以获取差别效益。从9个农民创业园的主导产业选择来看,产业同质化还不明显,基本是选择了各个区域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但综合分析9个农民创业园和50个示范基地的数据来看,产业同质化现象就非常突出,蔬菜、畜禽、水果和食用菌4个产业分别占到创业园主导产业的 27.1%、15.7%、15.7% 和12.9%,选择这4个产业的园区数量占创业园总数的32.3%、18.6%、18.6%和15.3%,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福建农民创业园产业选择同质化现象的背后是园区发展的趋利性,尤其是蔬菜产业,这几年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规模化企业获利丰厚,加上省财政的持续扶持,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蔬菜的积极性相对很高。部分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在选择产业时并没有选在所在区域的优势特色产业,而是选择了非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发展,因此,不同区位园区的特色难以凸显出来,差别效益也难以体现,从长远看,也不利于福建现代农业的产业布局。

3.3 部分创业园产业集中度不够

部分创业园经营的农产品品种过多,没有核心产品,造成了园区的优势产业不突出,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园区示范带动功能无法体现。例如,武夷山农民创业园选择茶叶、蔬菜、白莲3个产业,蔬菜和白莲没有过多的特色和优势可言,未来也不具备产业深度发展的可能性;再者,连江农民创业园选择海产、蔬菜和特色畜禽3个产业,蔬菜和特色畜禽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此外,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在申报园区主导产业时随意性很强,往往是根据创建区域内某一家企业的需求进行申报,缺乏系统严谨的论证和规划,园区建设目标定位不明确,难以形成真正的农业产业集群,没有很好的发挥创业园的孵化器功能。

3.4 创业园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据调查,目前农民创业园建设过程中,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度还不够,科研院所与创业园在人才、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缺乏实质、有效的合作,参与的系统性、延续性、创新性不够。农民创业园创建之初,虽然省农业厅组织成立了由省农科院、省农业厅和农大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建设专家顾问组,结对联系相关创业园和示范基地,针对创业园及示范基地主导产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决策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参与建设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并为规划实施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但是这种松散型的专家团队只是发挥了宏观指导的作用,并没有深入到园区建设中,发挥更为具体的实践作用。目前全省持续多年,坚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项目只有福建省农科院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该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积极鼓励科研人员下乡服务,践行“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科技服务理念,4年来取得了很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由于资金、机制等问题,科技人员下乡往往是根据科研项目的需求,短期行为比较多,没有固定的科研经费支撑,专家队伍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全省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与相关激励机制缺失,科技下乡服务还处于松散型状态;二是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较慢,科技下乡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深层次问题未能解决;三是农民创业园的管理机制有待改善,缺乏邀请多元主体参与创业的内在动力,因而现阶段农民创业园也难以形成农民创业的孵化器。

3.5 创业园建设缺乏文化内涵

从福建农民创业园运营模式来看,大多数园区和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和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园区重点项目,实行龙头企业开发模式和示范推广模式,园区中主题特色表达同构化现象较为明显,几乎都朝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方向挺进,但是进度缓慢,缺乏有效的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创业园只注重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缺乏对创业园主题文化的营造,没有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忽视园区载体的多功能表达,园区建设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难以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亦难以吸引消费者驻足。由此,造成创业园可参与性不够。在9个省级农民创业园中,只有平和、安溪等少数几个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民创业园将农业观光、旅游、培训的功能凸现出来,为参观者提供了较好的可参与性项目,而其他大部分创业园缺乏具备主题文化特色和内涵的项目。

3.6 空间规模较大造成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

一般来说现代农业园区是一个完整和相对的经济空间,应该有明确的空间界限范围;但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决定了福建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不能像长三角地区那样集中小范围区域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建设创业园,创业园一般选择3个乡镇作为创建区域,示范基地选择一个乡镇作为创建区域,因此多数园区空间面积较大,没有明确的范围边界,由此给园区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加大。农民创业园需要完备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才能体现其现代化特征。9个农民创业园和50个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参差不齐,范围太大,投入力度不够。

3.7 闽台合作的成效借鉴不够

近年来,闽台农产品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3年1—9月,福建累计新批台资农业项目45个,合同利用台资1.1亿美元,实际到资6800万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位居大陆各地首位。2013年1—8月,闽台农产品贸易额达7.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8%,贸易额继续居大陆各省市首位;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增长,1—8月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出口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苏树林省长在2012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借鉴台湾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福建农民创业园。2013年福建省政府为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意见》,从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深化农业产业合作与对接、突出品种技术引进示范推广、鼓励农业科技合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行财税扶持、提供用地优惠、强化金融保险服务、完善合作机制等9个方面做出部署,将闽台农业合作推上一个更深层次的合作阶段。但实际上,福建农民创业园在借鉴闽台农业合作成效方面还做得不够,主要存在闽台农业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农业产业合作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与递进,区域农业开发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与调整,对台优势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发挥等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11-13]。

4 福建农民创业园发展对策

随着《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福建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正加速从传统数量型向现代高效型农业转变。作为代表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民创业园,必须坚持面向市场、依靠技术、创新体制、营造环境的指导思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3,6,14]。针对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现状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4.1 通过科学规划做到定位合理、产业结构布局合理

规划是创业园建设发展的指导纲领,科学编制好创业园建设规划是事关农民创业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据统计,目前9个创业园和第一批10个示范基地的建设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实施;第二批示范基地还未开始编制规划,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督促,加紧推进规划工作。功能定位是农民创业园高标准、高起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在对园区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产业关联度、区域优势的原则,从产业、技术、市场、主体等多方面进行准确定位,合理、合适的选择和布局。经济发展较好的闽南和福州地区可以实施“强一接二连三”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经济相对落后的闽西、闽北和闽东地区应该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一产、二产,个别园区可结合地方旅游优势适度发展第三产业;在主导产业选择方面,要围绕“福建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的布局,从长远角度考虑,选择性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避免短期趋利型产业布局,尽量减少创业园之间的产业同质化现象[15-16]。

总之,9个省级农民创业园和50个示范基地,在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和产业选择上应有所侧重,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具备较强的产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3,6,17]。

4.2 让创业园成为福建现代农业网络体系的重要棋子

“福建农民创业园”的适时提出和59个县(区)的迅速布局,实现了半年内福建省全覆盖。应依托福建农民创业园,构建福建现代农业网络体系,促进创业园间的协调发展,搭建区域间农业交流合作的桥梁,有效发挥创业园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省政府67号文件中提出的配套服务体系扶持内容和目标要求,突出农业科技服务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区域间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原则,做好公共技术支撑、公共信息平台、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三方面的基本服务,促进园区间协调有序发展,有效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引导作用,让创业园和示范基地成为福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棋子和有效载体[3,18-19]。

4.3 让创业园成为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载体

官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开发多元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成功尝试。建立科技依托,官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模式应始终贯彻农民创业园建设全程,鼓励科研院校与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共建产业创新联盟、农科教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技术研发战略合作联盟,实现官产学研对接,推动成果转化。创业园要高度重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改良和推广应用,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撑,针对深加工产业遇到的共性或关键的技术难题,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实现利益共享;鼓励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研发高附加值产品,综合开发产业化系列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科技攻关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做好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目前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技术依托单位主要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议省财政持续支持福建省农科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让这项持续多年的科技下乡活动为福建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为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应用的力量[18-20]。

4.4 让创业园发展成为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力量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创业增收的必然选择。通过农民创业园持续不断的建设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配套服务业向特色产品种养优势区域集中,因地制宜选择发展冷冻保鲜食品、旅游休闲食品、方便即食食品、功能性产品、生物制品等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业物流、观光、休闲、文化等方面多种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有效促进农民创业园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一体化经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21]。

4.5 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

苏树林省长在2012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借鉴台湾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福建农民创业园。一是加强台湾农民创业园和福建农民创业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快闽台农业合作重点示范项目入驻园区,培育园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园区特色品牌,促进台资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深化农业产业合作与对接,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学习台湾农业经营管理经验,推动福建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与台湾农业产销组织开展产业对接与交流。三是突出品种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支持台湾农业企业进入福建农民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创业发展,探索创新台湾农业良种和技术引进的奖励机制。四是强化闽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与优势互补。将闽台农业资源与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产业分工、优化合作产业结构,充分开发高档次、高质量、高价值、高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通过资源互补合作,有效促进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22-25]。

4.6 强化组织管理和建设绩效考评

有效的组织管理、完善的运作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考评是创业园实现规划目标的制度保障和关键所在。为保证创业园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有序建设和运行,应成立福建农民创业园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创业园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确定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及年度实施计划,协调落实相关政策,要做到“中期有规划,年度有计划,项目有目标,进度有跟踪,效果有评价”,及时解决创业园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业园主管部门要负责做好农民创业园的建设绩效考评工作,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从项目建设成效、政策措施、组织领导、创建工作等多个指标对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对考评好的给予奖励,对考评差的园区要予以调整。各级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真正把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建成名副其实的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经验,推动福建省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农村社会和谐建设、农民持续增收。

[1]张琳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战略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百翎,陈春华 .福建现代农业发展大有作为 [N].国际商报,2013-08-29.

[3]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政 〔2012〕67号)[R].2012-12-30.

[4]刘宇峰,王海平,曾玉荣 .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概况及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广东农业科学,2011(18):193-197.

[5]翁伯琦,曾玉荣,郑百龙,等 .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思考与对策 [J].台湾农业探索,2008(4):1-7.

[6]张立先 .在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启动会上讲话的通知 [R],2013-1-16.

[7]徐胜,姜卫兵,翁忙玲,等 .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J].江苏农业科学,2010(3):465-468.

[8]徐胜 .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及规划研究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9]黄修杰,史亮亮,黄丽芸,等 .广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J].广东农业科学,2009(7):247-249.

[10]吴冬梅 .温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1]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意见(闽政 〔2013〕33号)[R].2013-08-06.

[12]刘宇峰,王海平,周琼,等 .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编制方法与实践分析 [J].台湾农业探索,2012(5):10-15.

[13]曾玉荣,刘宇峰,周琼,等 .新时期促进福建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J].发展研究,2012(12):125-128.

[14]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N].福建日报,2013-09-05.

[15]王树进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9-21.

[16]刘旭,赵方田 .中国农业园区与现代农业 [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235-238.

[17]季国军,赵荷娟,伍冠锁,等 .南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417-419.

[18]张文娟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专访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 [J].中国农村科技,2012(12):30-32.

[19]张宝文 .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2(7):7-8.

[20]陈文静,吕姗,李晗林,等 .福建省农科院“双百”下乡的SWOT分析 [J].台湾农业探索,2013(4):47-51.

[21]回良玉 .在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 [N].农民日报,2012-08-16.

[22]新华网 .福建将借台湾经验建农民创业园 [EB/OL].[2013- 04 - 03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fj.xinhuanet.com/news/2013-02/15/c_114680878.htm.

[23]翁伯琦 .新时期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J].亚太经济,2009(6).

[24]郑百龙,翁伯琦,曾玉荣,等 .发挥双赢互利优势 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J].台湾农业探索,2008(4):21-28.

[25]曾玉荣,姜梅林,郑百龙,等 .台湾农业发展成效与闽台农业合作再思考 [J].台湾农业探索,2008(4):8-12.

猜你喜欢

闽台创业园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