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中应用的效果
2013-10-31董鲁平
董鲁平
胫骨骨折是一种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胫骨浅居皮下,缺乏肌肉附着,所以骨折后很容易刺破皮肤,导致创口外露,造成感染风险增加。若是发生在中下段的骨折,则容易引起延迟性愈合甚至是不愈合,重定不好的话,还会产生创伤性关节炎[1]。近年来我院在治疗胫骨骨折方面采用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固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就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做出相关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16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组)和对照组(传统髓内钉组),每组80例,均符合胫骨骨折的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经X光确诊为胫骨骨折,排除标准为严重粉碎性骨折者;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严重心衰患者、严重肺部疾病患者及不适合手术者。160例患者中,观察组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7.5±0.2)岁,平均体重(60.2±0.4)kg,平均身高(160.4±0.1)cm;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 27~60岁,平均年龄(45.3±0.2)岁,平均体重(59.7±0.1)kg,平均身高(161.1±0.3)cm。两组从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清创之后,行全身麻醉术,患者采取仰卧位后,选取合适长度的传统髓内钉手术治疗胫骨骨折。
1.2.2 观察组 清创之后,行全身麻醉术,患者采取仰卧位后,选取合适长度的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两组手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观察手术中出血量、两组均随访半年评价其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术中出血量,随访半年后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评判。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对比。得出结果之后,数据经过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血量,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为50~100 ml,平均为(73±5)ml,对照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为80~150 ml,平均为(113±7)ml。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评判,观察组中80例患者,优40例,占50.0%,良31例,占38.8%,优良率为88.8%;对照组中80例患者,优 30例,占37.5%,良 25例,占 31.2%,优良率为 68.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和表2。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比较(ml)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半年后比较(例,%)
3 讨论
胫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而胫骨中下段1/3处的形态转变是胫骨容易发生骨折的原因。胫骨骨折,即使是没有移位的稳定性骨折,胫骨的承重功能也已经丧失,而骨折端的出血和组织反映,会造成局部肿胀明显[3]。
传统的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方面,由于不便于髓内钉的插入和拔出,而且锁定的可选择平面也不够多,所以国际上一直在寻找一种合适的髓内钉来治疗胫骨骨折。找到合适的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是广大骨科医生一直以来的追求。
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由于采用了与传统髓内钉不同的设计,使得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在功能上优于传统髓内钉。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不仅可以获得更加的稳定骨折端效果,而且设计上更为符合人体解剖,利于髓内钉的插入和拔出,方面了临床医生的操作[4]。加上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增加了锁定的可选择平面,所以其的生物力学性能更为稳定,从根本上减少了发生断钉的可能性。正是由于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的优良特性,所以现在临床上在胫骨骨折方面推荐使用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5]。而许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使用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可以让患者有更好的预后[6]。
虽然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方面有着传统髓内钉不可比拟的优良特性,但是在使用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的时候,临床医生应该注意,在选择钉入髓内钉的钉点时,不要打开关节的滑膜囊,以免侵扰关节腔,并且应该要确保钉点的位置不会导致已有的骨折块移位。
[1] 刘小刚,朱建国,张曦,等.Expert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在胫骨下1/3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6):561-562.
[2] 张华俊,王树金,王遥伟,等.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TN)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43-44.
[3] 周栋,农鲁明,徐南伟.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41-43.
[4] 林成寿,刘寿坤,吴锦清,等.AO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外科杂志,2010,12(6):520-522.
[5] Gueorguiev B,Wahnert D,Albrecht D,et al.Effect on dynamic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interfragmentary movement of angle-stable locking of intramedullary nails in unstable distal tibia fractures:abiomechanical study.J Trauma,2010:15.
[6] Krishan A,Peshin C,Singh D.Intramedullary nailing and plate osteosynthesis fo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metaphyseal tibia and fibula.J Orthop Surg(Hong Kong),2009,17(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