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概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2013-10-30操国胜
章 清,操国胜
(池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安徽 池州247000)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革本身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实效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的实施。
一、《概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的主渠道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要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就得搞清楚其主要对象和落脚点、内容及目的。这三方面皆能揭示《概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的主渠道。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和落脚点是“大众”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我国18—22 岁的青年人中,每3 到4 人中就有1 人在读大学,截止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308.5 万人。大学生群体在当代中国的数量不断增加,且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决定了将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因此,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确定《概论》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从内容上分析,《概论》的教学内容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持高度一致。因为《概论》课正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武装在校大学生,使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才能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解决人的理想信念问题
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群体中有部分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丧失和信仰迷茫。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只有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学生自觉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树立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概论》 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理想,做出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概论》课教学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它认为,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事实上,这两方面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和特征。其中,方向是“三大特色”即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特征分别是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鉴此,并考量传统教学模式之不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一)应用风,实践化
毛泽东曾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即要发挥其应用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靠什么?靠的就是实践。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概论》课教学提出了实践化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感知相结合,说服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变纯粹呆板的宣传教育为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教育,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新知,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性,使其真知真信真爱真懂,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拥护者、热情的传播者、积极的践行者。针对这一要求,《概论》课教学就要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按照“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将讲台设置在户外,结合不同学科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边看边教,边走边学,在实践中让学生自觉地了解国情,开阔眼界,从内心感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在身边,从而增强《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二)时代风,通俗化
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体现时代性的特点。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主渠道的《概论》课教学就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即是说,教学中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总结国家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用新经验、新观念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解疑答惑。在此过程中如何使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中国有句古话:“话须通俗方传远”。列宁也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因此,《概论》课教学必须反映通俗化的要求,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借鉴《百家讲坛》的成功经验,要在教学中将深奥的内容进行成功解读,就必须变教材语言为教学语言,包括学生非常熟悉的网言网语,使学生听得懂又形象。凭借语言魅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生动形象,从而感召学生,使其自觉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
(三)民族风,普及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一特征便是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即普及化。要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就必须具备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首先就是民族的特色。所谓民族特色,就是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格,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只有反映出民族的特色,才能使文化具备普及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民族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也充分照顾民族特点。毛泽东说:“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为此,《概论》课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反映民族风,时刻站在民族特色的立场上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爱国情感,主动去了解当代中国彰显民族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从而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目的。
三、全力推进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
(一)分层分类,明确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又称为学习者,高校的教学对象便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既是教学对象的客体,又是教学活动中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由于存在城乡、区域差距,大学生群体入学前教育环境各异,因而大学生个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也出现差异,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论深度也各有不同,这就直接影响进校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此外,人文类、理工类、艺体类等学科类别的不同,导致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再加上不同年级不同目标大学生个体自我要求的不同,在学习兴趣和态度上也有差别,这些都导致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存在差距。中国自古就强调“因材施教”,《概论》 课教学同样要贯穿这一理念,这也是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必需。如何针对复杂又庞大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教学、分层达标便是一种可行之道。
1.教学对象分类
《概论》课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实施分类教学的必要性。只有采取分类教学,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概论》课教学方能事半功倍。所谓“分类教学”,就是打破系别专业年级的界限,将所有在校学生作为一个教学整体全盘考虑,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合理分流与科学组合。结合《概论》课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特征,大致可以进行三种分类:
第一,按认知层次不同分类。由于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个体入学以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及认知水平呈现差异。因此,在实施《概论》课教学前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或者网上试卷答题来大致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程度。根据认知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以便实现后来的分类教学和分层达标目的。
(2)首先,自动机A接受安全属性的否定,也就是接受的是坏前缀,所以M中的接收状态集F′是系统的不安全状态.其次,在M构造过程中删除了从初始状态不可达状态以及与监控属性无关的状态,而这些状态相对于φsafe来说是安全状态,因此t时刻系统安全性的概率Prt(M
第二,按学科层次不同分类。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导致了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存在较明显的层次性。一般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生由于学科体系中一直有相关课程的存在,所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相对其他学科学生来说普遍较好。
第三,按要求兴趣不同分类。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学习历史以及互动教学,特别佩服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崇拜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都给当代大学生提出了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些难点热点问题成为了热血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试图从《概论》课教学中找到答案,期望结合理论去深入分析现实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一部分学生毕业时选择考研,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第一选择。因而,这些学生主动学习《概论》课,可以为今后考试做好准备。
对教学对象进行分类,其最终目的是开展分层教学,分层达标,真正实施因材施教。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2]233进行分层教学相应的也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即“分层达标”。也就是说,在分类设班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各自的教学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目标的设定可以多样化,出于管理和实施方便的考虑,可以简单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纳入两大教学目标:专业特色班和能力拓展班。结合这两大目标来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教学技术和考核方式,指导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
第一,专业特色班。针对理工类、艺体类学生群体,教学对象摸底考查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层次较低的学生群体,以及对课程兴趣不高、要求较低的学生群体,可以开设“专业特色班”。所谓“专业特色”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概论》课本身就具备了自有的课程特色。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住课本理论知识点,去应付考试,而是解决人的理想信念问题,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这些仅靠教师理论灌输和学生被动学习是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的;另一方面,目前相当部分学生甚至包括某些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一定的偏见。他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学习价值,抱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数太多,占用了专业课时间。孰不知《概论》课的专业特色还体现在包容性上,体现在对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指导意义。
针对这两个方面,《概论》课的“专业特色班”在教学形式上应重实践轻理论。当然,不是说不要理论,而是要学生主动学习理论。任何实践都需要理论来指导。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要真正掌握理论,就得活学活用动手动脑。而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则是推动《概论》课理论内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专业特色班,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改变灌输的传统思路,以学生自身的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丰富实践教学活动形式,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缩小理论讲解课时数,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引发对理论知识点的思考。同时,我们还应结合不同专业的专业特色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概论》课和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亲历实践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会发现自身理论知识的匮乏,从而自主学习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远比教师课堂上卖力地讲解理论、学生却被动接受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能力拓展班。针对认知层次较高基础较好以及学习兴趣和自我要求较高的学生群体,我们可以开设能力拓展班。相对于专业特色班来说,能力拓展班对理论掌握的要求要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于理论知识讲解更深入,专题讲解更透彻,为进一步学历深造和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便捷通道。除了完备的课堂知识讲解,能力拓展班还要发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快速便捷的特点,开设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讲坛、微博、读书空间等形式来辅助教学。
在考核方式上,无论是专业特色班还是能力拓展班都要打破原有的“一考定乾坤”的弊端。通过分类教学分层达标,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进行考核方式的配套改革,扭转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将考核分为两大块: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开放式考试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选择综合性较强的主观试题,开放式考试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布置不同研讨题目,撰写调研报告并要求学生做PPT 演示和讲解,由学生和老师组成评委团现场直接打分。闭卷考试可以采取机试,考试内容选择知识性识记的客观试题。能力拓展班的学生还可以采取面试的考核形式,教师团队形成评委团,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形成性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实践教学任务完成两块以1:1 的比例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率、纪律表现、互动参与来综合给分,实践教学任务完成考核以每次实践教学活动完成情况的平均成绩来考核。在终结性考核过程中将表现突出的学生评为优秀学员(原则上控制在5%的比例之下),进行表彰,对其实行免试,并可以参加校外实践考察活动。
总之,分类教学分层达标的新模式,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上,从教学目标的层次定位上,全面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了教与学,个性与共性,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深入浅出,整合教学内容
《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课本提供的章节内容,由前到后,面面俱到地讲解,这种方式由于学时的限制,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忽略了理论内在的联系性和体系的完整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系统性把握。所以有必要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采取专题讲授。一方面,整合教学内容要做到“深入”。具体做法是将《概论》课的十五章内容设置为几大专题(见图1),
图1 十五章内容专题分类情况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从头讲到尾的授课方式,组合专题授课团队,团队成员按设置好的专题进行合理分工,将每个专题与各位成员的研究方向、专长相结合,既要保证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又要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精炼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整合教学内容要做到“浅出”。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教师要将教材体系变为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高深晦涩的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道理。
(三)推陈出新,优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概论》课的教学。在对课程体系实施改革的基础上要推陈出新,优化教学方式。我们得摒弃以往的说教型、封闭式的教学方式,着力构筑“教”与“学”的新型良性互动平台,实施开放型的主动建构式教学方式。首先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由过去的局限于课堂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教育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使过去的对立型、依赖型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寻路者”与“引路人”的关系。目前很多高校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提出项目教学法,它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概论》课可以结合项目教学法创新教学方式,变过去验证性教学为体验式教学,大胆采用“团队体验式”教学方式。所谓“团队体验式”即运用情境化、项目化、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是在项目教学法的指导下,从个体走向合作,发挥团队精神,针对设计好的各个项目,师生团结合作,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的做法分为三大阶段七个步骤,(见图2)所示:
图2 团队体验式教学方式具体做法
按照这3 个阶段和7 个步骤,结合教学内容便可逐一安排每学期的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其操作流程是:第一步即准备阶段。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上,授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学期本门课程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名称,并以实施活动的时间段依次将项目编号。同时,将学生组成数个活动小组,小组的设定可以按寝室、学号等形式来设定,每组人员数以6 至8 人为佳,并从中选取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和授课老师联系。第二步即实施阶段。我们以单个实践活动来说明。首先,教师必须提前组织各组长集中讨论,明确该次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将小组各成员任务进行分配,决定实施的具体时间。紧接着各组长集中各组成员及时将任务传达。各组员在任务带动下自主学习理论和收集资料。教师和各组长需定期联系,一方面有助于时刻了解活动进度,另一方面可掌握各组实践活动是否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给予及时指导,从而保证活动最终顺利地开展。第三步即总结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各组将实践活动成果统一展示,制定评审标准,成立由学生代表和教师组成的评审团,对各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审,按比例推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最后,由授课教师将所有优秀的实践活动成果整理归档。由此可见,“团队体验式”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真正的引路人、指导人。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团队成员的地位平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同是学习者、参与者、探索者。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促进《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提高,更进一步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的实施。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