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3-10-30杜冬琴

黄山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县级市小城镇志愿者

付 蕾,祁 红,杜冬琴

(合肥工业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230009)

小城镇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小城镇体育吸引相当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优先发展小城镇,实现其拉动农村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当前小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追求生活质量转变,人们渴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小城镇体育发展己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群众的健身活动最好由社区来组织,对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社区体育,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目前对小城镇社区体育研究的不足具体体现在对小城镇社区的界定不清楚、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形式不确定等。本研究以安徽省5 个县级市,56 个县,905 个镇,357 个乡为研究对象,把社区体育作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着眼点,全面了解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的现状,为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全面分段多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截止2010年底,安徽省共有17 个地级市,5 个县级市,56 个县,905 个镇,357 个乡。在这17 个地市中随机各抽取1 个县(含县级市),每个县再按县属镇或乡随机抽取1 个地域的居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在搜集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编拟调研问卷和专家问卷调查表各一份。采用再测法检验问卷信度。结果表明,问卷的每个选项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可信性显著。同时,请12 位专家对问卷效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8.25 分。

向安徽省小城镇居民发放调研问卷(各县发放50 份,县属镇或乡各发放30 份)共1360 份,回收1243 份,回收率为91.4%,有效问卷1179 份,有效率为86.7%。向县教体局体育科领导、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企业工会领导、宣教办主任、文体站站长等发放专家问卷138 份,回收138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31 份,有效率为94.9%。

1.2.2 数理统计法

研究涉及的数据采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法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工具为SPSS13.0for Windows 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统计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呈现于报告中。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城镇社区的定义

小城镇的界定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费孝通老先生曾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给小城镇定义为:“我早年在农村调查中就感受到了有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社会实体存在,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在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方面,他们都具有与农村相异的特点,却又与周围的乡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我们把这样一个群体用一个普通的名字加以概括,称为 ‘小城镇’”。[1]《辞海》中对小城镇的界定是:“介于城乡之间,在农村中发展起来和建立起来的,具备城市的一些基本功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型社区。包括县城、县城以下较发达的集镇或乡级行政机关、文化中心所在地,以及在大城市周围郊县建立的卫星城。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服务中心,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本课题将其研究的小城镇社区界定为县城、县属镇或乡,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比城市社区低一层的社区。县(含县级市)是县政府或县级市政府所在地;县属镇或乡是县城以下较发达的集镇或乡级行政机关、文化中心所在地。小城镇社区包括县城以街道、企事业单位、小区等来划分的社区和县属集镇或乡以街道和乡镇企业来划分的社区。

2.2 安徽省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小城镇社区实际存在的数量非常有限。县(县级市)的社区主要是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家属区、街道社区,县属集镇或乡主要是街道社区和厂矿区。

2.2.1 社区体育组织的形式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是集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也称非营利组织)”三者于一体。[2]调查发现,安徽省现有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设立的体育行政管理机构,还包括各种社会体育组织以及商业性体育组织。县(含县级市)主要由县(市)教体局负责,县属镇由教科文卫办和文化站负责,县属乡由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社会体育组织主要包括小区业主委员会、街道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工会、体育团体和体育活动点(站)等。

表1 社区体育组织情况

调查发现(见表1),政府部门设立的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社区体育活动仅占县 (含县级市)体育活动组织的11.4%、县属镇和乡体育活动组织的13.3%,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不利。县(含县级市)17.6%、县属镇和乡17.2%的群众选择商业性体育组织,这说明市场提供的私营性体育活动占有一定的比重,缓解了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服务需求。体育活动点(站)和体育团体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体育组织形式,县(含县级市)39.9%、县属镇和乡22.6%的群众在体育活动点(站)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点(站)得到稳步发展,成为社区体育的主流组织形式。由体育团体(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各种非营利体育组织)组织体育活动的仅占到县(含县级市)体育活动组织的7.9%、县属镇和乡体育活动组织的11.8%,各体育团体的发展呈自由式状况,并未形成有效的行为组织规范。县(县级市)和县属镇和乡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新建了大量的商业住宅小区,然而以居住小区业主委员会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仅占到县 (含县级市) 体育活动组织的9.5%、县属镇和乡体育活动组织的5.9%,由此可见这种体育组织形式还没有成熟起来,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单位工会和街道居委会组织小城镇社区体育活动占有一定的比列,是目前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开展的主要形式。

2.2.2 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人员

2.2.2.1 体育工作人员(体育干部)情况

社区体育组织的体育工作人员承担着社区体育经费的支配、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等社区体育事务。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只有22.9%的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拥有专职体育工作人员,在这些拥有体育专职工作人员的社区体育组织中93.3%社区体育组织只有一名体育工作人员。这反映了专职体育工作人员数量的奇缺,难以保障社区体育各项工作有效地开展。

表2 专职体育工作人员人数情况

2.2.2.2 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我国发展较晚,自1994年颁布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国家级、各省一级、各地市二级和县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全面展开。[3]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虽然有70.2%的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拥有3 人以上的仅占7.6%,这反映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不足,对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有限,使得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健身知识不能有效地传授给居民;而参加体育活动无人指导的人口比例为71.2%,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希望有人指导的人口比例为64.7%。

表3 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2.2.2.3 社区体育志愿者情况

社区体育志愿者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社区体育志愿者不仅包括“体育指导志愿者”,还包括“体育经营志愿者”(指体育团体、俱乐部的管理)。“体育指导志愿者”主要从事指导、裁判及助教等工作。“体育经营志愿者”主要从事事务、会计、机关杂志等工作。[4]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58.8%的社区没有社会体育志愿者为其服务,32.8%的社区平均每月有1-3 位社会体育志愿者为该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仅有8.4%的社区平均每月有3 人以上的社会体育志愿者为该社区体育活动服务。社会体育志愿者的数量虽非常有限,但可以为指导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减负,然而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志愿者培养和使用的问题。

表4 社区体育志愿者人数情况

2.2.3 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

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县(市)教体局、县属镇的教科文卫办和文化站、县属乡的社会事务办公室是领导机构,行使宏观管理职能;街道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工会、居住小区业主委员会、体育团体和体育活动点(站)是实施机构,行使业务管理职能,负责社区实际体育事务。通过调查社区体育工作者,48.1%的人认为社区体育工作应该由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制定体育活动工作计划、专门的社区体育组织负责组织。2004年全国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的调研报告指出,11.4%的县 (县级市)、56.8%的乡镇成立了社区体育协会;但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框架还没有完善,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5]调查发现我省小城镇的社区体育组织建设也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因此要将这种设想落到实际工作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安徽省现有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是政府部门设立的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和商业性体育组织并存。

2.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对小城镇社区体育活动组织不利。市场提供的私营性体育活动在小城镇社区体育活动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3.体育活动点(站)、单位工会和街道居委会是社区体育的主流组织形式。体育团体的发展呈自由式状况,以居住小区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还没有成熟起来。

4.专职体育工作人员奇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社会体育志愿者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3.2 建议

1.按照一定的人口规模和小区性质来界定小城镇社区,社区尽量按照商品房小区、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家属区、街道社区、厂矿区来划分。

2.在政府部门中设立负责开展小城镇社区体育工作的专门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小城镇社区体育开展的工作计划;安排体育专项财政支出的分配;指导和督促小城镇各社区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借助大众传媒宣传小城镇社区体育;协调小城镇各体育组织间的关系;做好社区体育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3.运用社区建设的理论来建设社区体育组织是社会体育发展的强烈需求,在街道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单位工会、体育活动点(站)、体育团体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社区体育组织,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日常体育工作;开展经常性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提供社区体育服务;加强与小城镇各社区体育组织的沟通和联系。

4.市场提供的私营性体育活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是居民体育健身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弥补政府投入不足、社会体育组织建设不完善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服务需求的不足。社区体育组织可以与商业性体育组织合作,在他们意愿承担费用的范围之类提供体育活动服务,这为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5.社区体育组织要有专职体育工作人员分管体育工作,全面领导社区体育组织的体育工作,保证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6.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区体育组织的重要人力资源,政府要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业务培训的机会及经费支持;制定相关的奖励机制;着重培养退休人员和学校体育教师这两支潜力队伍。

7.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培养相结合,学校在初中、高中、大学的入学条件中考察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情况,这对促进体育的社会化、推动志愿者活动的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政府制定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奖励体育志愿者的制度是开展体育志愿者活动的重要保证。

[1]张治军.山东省小城镇社区体育开展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7-8.

[2]汪波,李慧萌.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J].体育科学,2011,31(2):5-11.

[3]何敏学,都晓娟.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6):33-35.

[4]艾俊.西方国家培养体育志愿者的概况及启示[J].体育学刊,2005,12(2):130-133.

[5]苗大培,王蒲,高元义.我国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调研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10-14.

猜你喜欢

县级市小城镇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江苏某县级市放射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基层女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一个县级市的调查
义乌 全国唯一一个承担国家级综合改革任务的县级市
义乌 全国唯一一个承担国家级综合改革任务的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