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产生的负面问题及遏制策略

2013-10-30王晨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场馆赛事

王晨宇

1.Department of P.E.,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 450015,Henan;2.Post- 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Sports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58,Fujian,China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既能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又对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美国的亚特兰大因举办1996年的夏季奥运会,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一跃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从此跻身于世界大都市行列。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在带来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引发一些负面问题。当数十万甚而数百万世界各国的运动员、裁判员和游客齐聚同一个城市时,必将带来的超量二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人满为患造成的交通、垃圾、能源、用水等环境问题。尤其是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后,大型体育赛事出现过度商业化的迹象,它造成的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赛后场馆闲置等负面问题日益突出,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亟待人们有效地解决。

1 大型体育赛事引发的负面问题类别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城市综合症”非常关注,“奥运会城市综合症”是指在奥运会结束后,举办地的生态破坏和调节能力降低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个负面问题,国际奥委会还专门成立一个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它的职责就是为举办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开发保护。如果按照赛事举办时间的先后顺序,“奥运会城市综合症”可分为三类:赛事举办前带来的负面影响;赛事举办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赛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1.1 赛前场馆建设对城市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举办综合型体育赛事,需要众多种类不同的场馆并与之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举办城市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土地使用可能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众多的比赛场馆、运动公园、旅馆、餐馆、道路、停车场等各种设施要占用大量绿地,使城市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面积比例严重不调,而且严重的土地表面的丧失将破坏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环境自净能力大为降低。其次,为了合理布局场馆设施,必然会考虑不同类型的场馆与区域建筑的整体性,或者考虑到场馆日后的使用效率,也必会把各类场馆有序地镶嵌到城市中,场馆的建设难免进行城区拆迁改造,如果考虑不周,将会破坏城市文化遗迹及文化生态风貌。再次,众多的建设和拆迁垃圾如果处置不当,将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

1.2 赛事举办期间引发的问题

国际大型赛事期间,各类参与人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次,这些激增的流动人口超出举办城市的容载力,引发举办地的各类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第一,造成举办地的空气污染。大型赛事期间的经济生产、城市交通、生活燃料以及运动员和观众在运动场所吸烟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它们进入城市大气后引发空气污染。第二,水源污染。场地用水、生活用水的激增也超出举办地最大污水的处理能力,这将造成城市水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污染。而且,有些水上项目直接污染水源,造成比赛用过的河流、湖泊和海滩上随处可见垃圾、油脂残留物。第三,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难免导致举办地生活垃圾剧增,加之现代城市本身急剧扩张引发的垃圾处理能力下降,这些超量垃圾的堆放对土地资源造成二次和长久污染。第四,噪声污染。比赛期间球迷的喇叭声、呐喊声、汽笛声引发噪声污染,严重影响比赛场馆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第五,交通拥堵问题。激增的人口超出城市公共交通最大承载能力,将造成交通拥堵问题。

1.3 赛后场馆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

那些为比赛大量修建的场馆,在赛事结束后有很多出现闲置的情况,而且场馆维护还需要花费巨资,因此,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结束后,如何利用好这些为比赛修建的场馆是个世界性难题。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兴建了大量比赛场馆,花费超预算15亿美元。当时蒙特利尔市政府仅考虑满足比赛的需要,对赛后如何经营管理这些场馆考虑不足,结果造成这些耗费巨资的体育场馆,在奥运会后利用率极低,资金回收困难,使蒙特利尔持续20多年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3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比赛场馆大都处于荒废状态,因此这一现象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

但是,人们对蒙特利尔陷阱感受不深,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很多城市在主办一次大型赛事后,场馆运营都会出现困境。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虽说组委会在场馆设置问题上一直非常谨慎,最终使用了70个比赛训练场馆,但是投资72.48亿元的12个新建场馆在比赛结束后出现利用率偏低问题,甚至还有个别处于闲置状态。

一些为2008年北京奥运而建的体育场馆未得到充分利用。如皮划艇场地几近荒废,赛艇场地通常只飘着一些小船,五棵松棒球馆逃脱不了被拆除的命运。有人认为这三项运动在中国不普及是造成它们被闲置和拆除的直接原因。然而,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为两个建筑史奇迹的“鸟巢”和“水立方”,虽因其漂亮而致游人如织,但其经营情况并不乐观。“鸟巢”虽多次承办过足球比赛或者田径比赛,也曾是“冰雪欢乐季”活动以及大型演唱会的主办场地,但“鸟巢”管理部门评估说,按照目前的速度,还需要30年才能收回30亿的建造成本,而临近的“水立方”在2011年就损失了1100 万[1]。

在中国,政绩工程催生各地兴起建造体育中心热潮,截至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体育场馆总资产大概有两万个亿左右,95%亏损运营,只有5%盈利[2],体育场馆闲置是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棘手难题(见图1、2、3)。

图1 广州亚运场馆大门深锁

图2 南京投资5亿元的赛马场成停车场

图3 安徽巢湖体育场变菜地

2 大型体育赛事造成的负面问题特点分析

2.1 隐蔽性

城市的复杂结构和大型运动会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使城市的调节能力增强,故城市生态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容易觉察,这些负面问题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但如果其危害一旦爆发,将造成持续的生态灾难。如第16届冬奥会,法国阿尔贝维尔市为建造大量的比赛场馆毁掉了450多亩森林,虽在当时并没有带来生态危机,但是,在许多年后引发的生态灾难令法国民众至今历历在目[3]。

2.2 单向性

大型赛事不仅需要建造众多体育场馆,而且还需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这可能毁坏山林、湖泊、古迹等,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动植物物种和历史文物的消失,这些东西的消失具有不可逆特点。因此,2000年悉尼第27届夏季奥运会考虑到奥运村的建设可能会导致绿色金铃蛙灭绝,悉尼政府决定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在对奥运村的规划进行大幅调整的同时,并将其保护在奥林匹克公园里。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因在原选址地发现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后果断地改变铁人三项运动场址[4]。如果大型体育赛事在历史文化名城举办,场馆建设需要大量城市土地,有些场馆还需要考虑其日后的高使用率,这样难免会选择人口密集的文化遗迹附近,这势必要对该地段进行拆迁,那些被拆去的文化遗迹就是选择重建也失去原来的意义,所以修建大型的体育场馆,一定要考虑对稀有物种、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

2.3 连锁性

作为区域和社会经济中心的城市,它在人类生态环境体系中必然处于中心位置,如果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将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以修建高尔夫球场为例。首先,高尔夫球场的兴建,往往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一般而言,兴建一个高尔夫球场需要约100亩的草地,这样的土地规模不仅仅在发达国家难以获得,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亦缺乏这样有待开发的草地。因此,发展商不是在城市附近的农村进行新一轮的“圈地运动”,便只能把森林夷平改成草地,结果造成耕地与森林资源的破坏,使生态平衡恶化。更严重的是,为了使球场的草地更绿,发展商得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甚至使用3倍于普通农用化肥施用量,而这些化学品最终会流往河流、湖泊与海洋,对动植物和人类均造成极大的损害。以日本为例,在发展高尔夫球场的过程中,已发现了950处的水源因此而受到污染,间接导致了日本成为世界上进口海鲜的主要国家。再者,发展高尔夫球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再加上其他高级酒店、游乐场等设施,使得附近地区地价居高不下,结果是加重了普通市民的负担[5]。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奥运村周边的房价要高于北京同等地段的房价很多,生活用品价格也高于周边地区,这给在这里生活居住的人和打算在这里生活居住的人额外增加了经济负担,可能造成他们生活质量的下降。为了展示绿色的形象,悉尼奥运会组委会虽是煞费苦心,但澳大利亚的老百姓并不完全领情。据1999年9月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澳大利亚悉尼市民仍选择在奥运会期间离开悉尼,不少人离开的理由依然是担心奥运会时,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会破坏悉尼的环境[6]。

3 遏制策略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既给城市发展带来机遇,又会带来很多棘手的负面问题。但不能因为举办大型赛事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就因噎废食,我们不仅赞同环境保护,也要在环境保护和开展体育赛事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进行规划建设,那样既能保护环境又将负面效应尽量最小化。

3.1 制定周密的赛事环保计划

为了避免生态环境灾难,制定周密的赛事环保计划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赛事组委会应根据生态环境现状与预期目标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规划并将目标公开化。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范。悉尼奥运会能够在环保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第一归功于他们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目标,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发展目标进行筹办。第二,围绕环保目标制定明确细化的指导方针,这些指导方针又在法律上得到保障;第三,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它要求赛事开发商定时对环境情况进行上报,这样确保赛事的各项工作都按照环保目标进行。

3.2 合理规划比赛场馆建设

比赛场馆合理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土地有限性特点、举办城市地理特点、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运动项目在城市普及程度、场馆规模、分布区间等因素。比赛场馆的布局要将工作因素、商业因素、生活因素融于一体,把各类活动放在同一相连的空间进行,这样能节约土地,降低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利于举办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场馆建设也必须考虑城市地理特点,不能逆天进行场馆建设。如奥运帆船帆板项目,在内陆城市就不能建设,必须考虑在沿海城市建设。场馆建设时也必须考虑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满足当前经济水平的基础上,也要与将来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做到立足当前,考虑长远。体育场馆建设时也要考虑运动项目在城市的普及程度,如果运动项目普及发展良好,场馆建设规模可以大点,如果不普及就考虑缩小规模,或在此项目发展良好的另一城市建设。

在注意以上各点的同时,还要建设新的环境保护区,实施森林重建计划,这样就会减少由于新建体育场馆设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还可以修建临时体育设施,待比赛结束后拆除以恢复原来的自然生态景观,但这种措施对于经济发达的国家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而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这方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悉尼奥运沙滩排球场位于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出于对当地自然环境保护的需要,沙滩排球场从设计提出的那天起,就一直遭到环保人士和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有些抗议人士甚至翻过警方设置的栅栏,把自己埋在沙子里以阻止排球场的修建,直到最后悉尼奥运组委会承诺奥运会结束后将场馆拆除,才平息抗议。按照此前的协议,悉尼奥运组委会在比赛结束后即将排球场拆除,恢复自然原貌的邦迪海滩。

3.3 充分利用节能环保技术

节能环保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必须考虑这个发展趋势。举办城市应该在场馆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上下功夫,而不能把精力放在追求宏大气势上,要让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成为举办城市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比赛场馆和基础设施的修建中,必须充分使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能源供给上尽量使用太阳能光电、风能、地热能等来减少碳排放量,而且环境保护应体现在每个建筑细节中,真正做到将环保理念和创新科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4 加强举办地环境治理

为了应对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举办城市应加强环境治理,可采取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加强城市绿化。绿化不仅可美化城市,也起到净化水质和空气,防止土地沙化,增加土壤水分等作用。第二,重视大气污染的防治和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主要通过减少城市污染源,如关停或搬迁化工、钢铁、煤炭、火力发电等对城市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城市应主供优质清洁源能源,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对于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第三,完善城市污染处理系统,提高城市污染处理水平。

3.5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纵观世界生态灾难,都是由于参与者缺乏生态保护意识造成的。因此,要从根源上解决大型体育赛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提高相关参与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举办各种环境生态问题研讨会,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尤其在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通过标语、站牌动画等形式进行强化教育。不仅要加强体育赛事直接参与者的环保生态意识,也要激发普通民众的环境保护参与热情。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举办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比获得的经济效益更具有长远意义。

3.6 提高赛后场馆的使用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修建不仅仅为了满足当时比赛的需要,还要预为之谋,考虑以后的使用情况,要在选址、修建规模上统筹安排。对于目前出现场馆闲置情况较严重的地方,首先尽快制定开放方案,尽早度过场馆使用的过渡期和培育期;其次,采取多元化的经营,包括引入职业体育俱乐部,依靠职业联赛吸引大量的主队支持者前来观看,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再次,如果政府部门不知道怎样盘活这些闲置的场馆,不如交给市场,招标一些专业的公司运作,因为公司投入的是自己的钱,它们会想尽办法来让场馆热闹起来,这样一来,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财政投入可以早日回本,实现公司有钱赚,市民有地方运动的多赢机制。

[1]广州亚运场馆大部分闲置72亿投资莫打水漂[OB/EL].http://sports.sina.com.cn/o/2011 -11 -14/08515828076.shtml

[2]运动场上无运动[OB/EL].央视《新闻1+1》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 -09/08/c_123688904.htm.2012 -09 -07.

[3]罗艳蕊,董翠香.环境保护与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584.

[4]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编.百年奥运,中华圆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许宝强,汪辉,选编.发展的幻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7.

[6]吴燕波.国际奥委会环保政策对申奥城市评估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1(22):17 -19.

[7]张红兵.浅析十一届全运会后济南市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11(1):85 -88.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场馆赛事
本月赛事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场馆风采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