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冲试井的低渗透油藏井间连通性分析
2013-10-27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4
聂 晶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514)
基于脉冲试井的低渗透油藏井间连通性分析
聂 晶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514)
脉冲试井是井组(至少2口井)间开展的一种试井技术,其测试的难度远高于常规、稳定或不稳定试井。进行脉冲试井能检验井间是否连通、检验井间断层是否密封、求取不同方向的渗透率、对于裂缝性地层或水力压裂地层,可大致确定裂缝的走向、评价工艺措施后的效果。以ZZ油田Z70-X断块为例,利用脉冲试井对其井间连通性进行了分析。
脉冲试井;低渗透;连通性
1 问题的提出
脉冲试井[1]是干扰试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指的是试井时,以一口井作为激动井[2](脉冲井),另一口或数口井作为观测井,周期性地改变激动井的生产状况(开井与关井),使其产生一系列短时压力脉冲,在观测井中下入高精度的测压仪器,连续记录由于激动井生产状况的改变所造成的压力变化,根据压力变化资料和对比脉冲资料解释,可以解决相关的油田开发问题,可以判断一个井组的连通性、渗透率、导压能力及注采方向等特点。
Z70-X断块位于ZZ油田南部,ZZ油田主要发育席状砂,主力层连片。Z70-X井区2011年基建10口,其中油井7口(包括水平井1口),水井3口,孔隙度21.0%,统计试油井资料,葡萄花油层地层压力13.16~14.26MPa,平均13.57MPa,压力系数为0.9。地层温度63~68℃,平均65℃,平均地温梯度为4.55℃/100m,为正常温度、压力系统。为了探索超前注水在水平井井组的效果,在该井区开展超前注水试验。
表1 肇70-21井区测压井监测结果表
2011年12月区块水井陆续投注,计划累积注水2595m3,油井投产前累计注水10003m3。超前注水过程中,由于同一区块2口压力监测井压力差异较大,油井Z71-23井地层压力24.12MPa,怀疑天然裂缝开启,使油井压力迅速上升,导致肇71-23井产生异常高压力现象(见表1)。油井肇70-21井地层压力,连续测压数据偏低且持续走低,怀疑油水井之间砂体不连通或连通差,为了搞清油水井之间储层连通状况,同时评价区块压力保持水平,选择肇70-21井组开展脉冲试井。
2 脉冲试井方案
1)试井目的 合理评价肇70-21井超前注水试验井区地层压力水平,搞清注入井及采油井之间连通情况。
2)测试井号 肇72-斜22井、肇71-斜25井、肇70-21井、肇71-23井。
3)实施要求 4口井同时关井测压,测压10d后,注水井肇72-斜22井开始激动注水,激动井激动量为30m3/d (可根据实际井情况调整,越大越好),脉冲周期为4d,2d开关一次,测1.5个脉冲周期后关井;肇72-斜22关井5d后,肇71-斜25注水井开始激动注水,激动井激动量为30m3/d。 (可根据实际井情况调整,越大越好),脉冲周期为4d,2d开关一次,测2个脉冲周期;脉冲波前后,激动井及反应井做好相关记录。测试结束,恢复油水井工作制度。
图1 肇70-21井组脉冲试井测试结果图
2012年6月27日,4口井同时关井测压,7月9~13日肇72-斜22井脉冲注水,7月18~27日肇71-斜25井脉冲注水,8月15日起出最后一口井仪器,完成整个脉冲试井测试。施工过程中,周期激动量保持了相对稳定。2口注水井得到相对较好的压力变化曲线,肇70-21井获得了非常完整平滑的脉冲曲线。肇71-23井由于某些原因失去部分压力曲线资料,但后期曲线恢复正常,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3 脉冲试井测试结果分析
油井肇70-21井与肇72-斜22井连通,但在肇72-斜22井以30m3/d激动注水期间,肇70-21井压力恢复未见任何反应,分析认为两者连通性差或不连通(见图2)。
在脉冲试井过程中,肇71-斜25井以30m3/d激动注水期间,肇71-23井有明显的压力波动,证明肇71-23井与肇71-斜25井连通性好,但是肇72-斜22井脉冲注水过程中,由于肇71-23井压力曲线缺失不能判断其连通性(见图3)。
图2 肇70-21井脉冲试井测试结果图 图3 肇71-23井脉冲试井测试结果图
4 结论及认识
(1)根据测压结果来看,超前注水试验目前达到方案设计要求,油井可以投产。
(2)肇70-21井与水井肇72-斜22井不连通,说明砂体规模有限,后期加强微相识别,搞清连通关系。
[1]刘振宇.利用脉冲试井方法研究低渗透油藏的连通性[J].石油学报, 2003, 24 (1): 73-77.
[2]邓亨建. 脉冲试井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及实例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5(5):120-122.
2012-12-25
聂晶(1978-),女,硕士,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测井曲线厚度划分和参数解释方面的研究工作。
TE353
A
1673-1409(2013)10-0136-02
[编辑] 洪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