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中穿梭的独行者——浅析导演姜文的艺术创作心理定势
2013-10-26李婷
◎李婷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朝阳 100024)
从在1995年拍摄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第一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到七年磨一剑但因触及敏感题材而被封杀的《鬼子来了》,再到票房惨淡带有魔幻主义结构色彩的《太阳照常升起》,一直到2010年票房破8亿的商业大片《让子弹飞》,这便是导演姜文带给我们的铿锵四部曲。虽然他用十六年的时间只拍出四部电影作品,但每一部影视作品的艺术思想是沉甸甸的,每一部都能引起电影界对姜文电影的大讨论。
艺术意象就是指作品中带有强烈隐喻色彩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集体。“艺术意象的心理分析,就是要对艺术意象所包含的主观与客观、情与理、确定性与模糊性之间的多层关系以及影视作品中各种具体意象的心理内涵,进行深入、具体的心理剖析。”姜文影片中的艺术意象很丰富,他通过艺术意象的象征与隐喻来完成自己表达的欲望,与观众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期引起共鸣。
一、艺术意象之军人
在他所有的影片中,都会有军人的影子。比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有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军队;《鬼子来了》中出现的日本军队;《太阳照常升起》中虽然阿辽沙没有出现,但他也是军人的背景。《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带领着的弟兄,也是带有军队的影子。在导演姜文的影视作品中,处处充斥着“军人情结”。之所以会如此频繁地运用这一艺术意象,这是与导演姜文的生活背景分不开的。童年的他是在军区大院中长大的孩子,天天可以看到军队的影子,而姜文的父亲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时期的体验是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这一时段的体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导演姜文会把儿时的记忆与体验投射到自己的影视作品当中便是他童年时期潜意识的表现。
二、艺术意象之外来文化
在导演姜文的所有影片中,都会有外来文化因素的浸入。比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是穿插着苏联文化和一点即过的朝鲜文化;在《鬼子来了》中体现的是日本文化;《太阳照常升起》表现了苏联和西洋文化;在《让子弹飞》中体现的是日本文化和西欧文化。导演姜文将不同的文化融入到其电影中,首先,电影中外来文化的写入与导演姜文在北京的生活体验分不开。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与国外的交流甚为密切。导演姜文作为在北京长大的孩子,由于眼界宽,见多识广,外来文化便潜移默化地进入到他的思想中。当他在进行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时,潜意识里对外来文化的认识便理所当然地运用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去。其次,影片中外来文化的浸入,还与他本人的性格、旨趣和文化素养有关系。关于影片《鬼子来了》,有很多人质疑姜文对日本人的态度太过谄媚,影片中爱国主义渲染得不够强烈,并被他人指骂为卖国。姜文回应时说:爱国主义不需要唤起,只要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就会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整天说要走向世界,其实,只要迈过日本,我们自然走向世界。从姜文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和对民族意识的觉悟,我们看到了姜文个性中沉重的一面。
总体而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导演姜文的人格属于理智型。他的影片中充斥着的是对民族和人类生存的拷问和对自己内心的审问。在他的影片中虽不缺乏娱乐性,但通过对其艺术意象更进一层的挖掘发现,他更注重的是实用性和影片对人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在青少年时期生活的环境和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乍看起来是可笑,但影片中可笑点的背后却是令人深思的人生和社会问题;影片《鬼子来了》中,他用黑色幽默的手法,独特的视角并结合自己对历史的敏感度,更是触及到了对两个民族之间的考量;在《太阳照常升起》中,他演绎出了一位中年人对生命的追问;《让子弹飞》中他则以隐喻的方式表现出对过去电影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电影的批判。
“很明显,对于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理解,必须通过对这一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之后才能完成,然而,如果在分析时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做指导,对这个复杂整体的认识就连一步也不能深入下去。”一位导演,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我们要从他生活、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进行分析才能完整。而在分析时,我们可以借助他的艺术作品作为指导,从其艺术作品中发掘对导演的深一层认识。
本文结合导演的四部作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姜文的艺术创作心理定势进行了分析。在他所有的影片中,他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童年时期的人生体验,本人的艺术观、艺术个性和艺术创作经验以及导演本人的性格、旨趣和文化素养综合运用到其影视创作中。从他的影视创作中,我们读解到姜文是一位热爱思考,用艺术来表达真我的真性情的导演。导演姜文用极度风格化的叙事,完美的影像构成和深刻的思想独自在影像中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