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山水风景画鉴赏比较
2013-10-26曹静波
◎曹静波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一、中西山水风景画中意识形态之比较
中西方绘画无论在绘画的题材、形式,还是技法等方面,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深刻差异。
在绘画题材上,中国绘画反映了儒家文化认为人与自然、主客观相统一,认为艺术的标准是善与美的统一,把艺术功能与塑造完美人格的理想统一起来的思想。而大部分西方古典绘画描绘的是宗教题材,反映了西方基督教统治下的宗教文化特点,认为上帝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是分离的。在绘画形式上,中国绘画反映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念的模糊性。而西方传统绘画往往利用光、色、空气来造型,注重模仿自然,刻意追求写实,反映了西方“天人相分”、主客观相对立的哲学观念的清晰性。中国画的绘画技法特点,反映了中国时空合一、以时统空的时空意识基础上的人文思想,而西方的绘画技法特点反映了西方物我对立的时空观基础上的人文思想和它强调平等自由观念和平等地位以及个体的独立创造意识。概言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与发展轨迹,继而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西传统绘画的不同特点。
二、中西山水风景画中观照自然之比较
中国传统绘画是感性与情的产物,以充满感情的、融洽的眼光关注自然,其关注自然的态度与自然是相统一的、和谐的。西方传统绘画则是理性与感性的产物,以理性的分析、揭示的眼光关注自然,其关照自然的态度与自然是对立的。
就关照自然的方式而言,中国绘画是超越自然表象、取其本质的,而西方绘画则过分注重自然外表特征的描摹。在中国山水画中成为主流的山水画写生法则为:“远山取其势,近山取其质”,这一法则已超越了在绘画中合理的透视所带来的种种限制,使画家在表现上更能把握自然山水的内在精神风貌。荆浩在《笔法记》中写道:“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作为一个山水画家要了解体察山水性情,也就是山水的性格、本质,才能与自然共融,契合一体,把握住自然的各种形态特征,性格本质。当然,不是说西方绘画在关照自然中是完全沉醉于自然表象的。西方绘画发展到印象派之后,加之照相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写实主义绘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画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世界各地的民族美术,从中汲取营养。从此,西方绘画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艺术样式。这些绘画流派尽管各有各的主张和追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满足于仅仅对自然现象的真实写照,而是加强了主观意识、强调对自然表象的超越,显示出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的反叛精神。
三、中西山水风景画中时空观念之比较
透视,是一种研究实际空间的物象如何转换到平面上反映物象的一种理论,我们称之为“透视学”。
西方的绘画比较遵循“焦点透视法”,它是指作者从一个固定的视点去描绘一个固定方向所看到的景物。因为视点是固定的,因而看到的景物是很有限的。这时,画面中所体现的空间是绝对的,静止的,缺少变化的有限空间。这符合人们常规的视觉现象和习惯,能真实再现人们在某一固定点看到或感受到的某一特定景物。
中国的透视绘画理论自魏晋以来便开始逐步形成,自成一体,也曾对“焦点透视”进行过一些探讨,但由于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传统,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视点的移动最终成为中国绘画的核心。“动点透视”又称“散点透视”,打破了固定视点对视野的局限,构图布置不再受拘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作者经常可以根据自己对对象的理解和感悟,从情感需要出发,灵活地处理时间和空间,常常采用运动、鸟瞰式的散点式构图。观察时主张“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其实,这是中国人造型思维中由来已久的“游”的方式,是在流动中从多角度观察。“透视学是研究人站在一个固定地点看出去的主观境界,而中国画家、诗人宁采取‘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的看法,以达到‘澄怀味像’。这是全面的看法。”后世中国画家运用的正是这种时空观念。
综上所述,中西绘画确实存在着许多差异,究其原因:第一,材料工具与绘画技法的限制;第二,文化历史和审美趣味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对中西绘画作进一步的了解,进而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绘画,吸取西方绘画的精华,创造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