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场域中加强和重视社会建设
——后国际金融危机的视角
2013-10-24叶志坚
叶志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福建 福州350001)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复苏轨道,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来描述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在被冠名为“金融”的国际危机中,中国的金融业健康稳定,对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毫发未损,但在其他领域却遭到巨大的影响与冲击。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方式、对外经济依存度高等因素外,我们还必须反思社会建设方面存在的欠缺与不足,因而,正视社会建设的滞后与差距,大力加强社会建设,这不仅是我们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所应采取的有效手段,更是中国今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明智选择。
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社会建设的欠缺与不足
当我们探究中国此次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原因时,就发现问题主要出在传统发展方式上。传统发展方式的弊端,概括起来表现为“四重四轻”的倾向,即“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1]上述弊端中的“轻国内需求”、“轻自主创新能力”、“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社会建设方面的欠缺与不足相关联。
第一,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所关涉的是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本来在就业方面,政府应加强引导,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来扩大就业规模;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的合理布局,完善就业结构,从而实现充分的就业。然而,正是因为存在着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的弊端与倾向,使得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并不巩固,当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中国的就业形势陡然严峻,我们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就软肋尽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一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一带的一些外贸型企业被迫停产或倒闭。对于倒闭的企业而言,不仅农民工失去了就业岗位,而且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也失去了就业岗位,从而加大了城市劳动市场的新增劳动力供给压力,使劳动力在一段时期内总量供大于求的宏观就业矛盾进一步加剧。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与影响,集中暴露出我国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中的弊端,以及就业战略方面的不足与欠缺。
第二,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所关涉的是收入分配问题。此次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出口制造业和外贸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是传统发展方式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所带来的恶果。本来,推动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的齐驱并进,然而,传统发展方式弊端的存在致使国内消费未能给予经济增长以有力的支持与拉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内需不足之窘境,尽管国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开出不同的“药方”,但最后几乎都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作为重中之重,其中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更多的固定收入转化为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甚至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成为强烈的呼声。但是,在2007年以前,国内基本收入分配制度的提法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2]分配重视效率并没有什么错,但在现实中却是效率与公平的失衡,加上政府过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政策中的缺陷与不足,实际上助长与放任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三,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所关涉的是教育问题。目前,国际产业分工呈“U”型曲线,一端是高利润的研发设计、标准的制定等;另一端是高利润的品牌、销售和服务,中间是低利润的加工生产。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来料加工,还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按照“走出去”发展战略而形成的所谓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中国在国际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中国产品低廉的价格,而保持价格优势的重要原因是劳动力价格的低廉。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传统产业中,我们依然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八亿条牛仔裤换一架波音飞机”是众所周知的严酷现实。究其根源,就在于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我们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就必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产业链核心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达到上述的目标要求,就必须以厚实的教育为基础,但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却很难担当得起。尽管这些年我国的教育投入总量在逐年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持续增加,但是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少数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低的国家之一。从国际范围看,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将该指标设定在4%~6%之间。该指标早在1993年就得到我国官方认同,并提出了4%的目标,但因财政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一目标到了2012年才得以实现。
第四,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所关涉的是社会保障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600美元,社会财富急剧增加。截至2009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0772亿元,较2008年的217885亿元增加4万多亿元。为什么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又存在居民消费不旺,根本症结在于老百姓有各种各样的后顾之忧,如养老、医疗、教育、就业、购房等等,中国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老百姓普遍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正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10年8月23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所作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的:“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目前在制度建设上,还存在四个空白点或薄弱环节:一是城镇非就业的老年居民没有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在新农保制度开始试点后,这一群体的问题凸显出来;二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实行原来的单位退休养老制度,与社会化的社会保障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还缺乏顺畅衔接的机制,劳动者和公民在制度转换上还存在障碍;四是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缓慢,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3]
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加强社会建设是明智选择
新中国诞生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300年,才使10亿左右人口进入工业社会;中国仅用了60年,就将13亿人带入工业社会,演绎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而如今,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我们已进入现代化的“下半场”,如何走好未来的“下半场”之路,对我们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从当前甚至更长远的“下半场”之路来说,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
第一,从发展方式转变来看,必须重视社会建设。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来看,曾经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少,但真正能够推动现代化进程持续不断进行下去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国家并不多。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但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
党的十七大就已经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为“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4]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010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强调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然而,就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不抓紧解决与其相关联的问题,就会出现以往就已出现的“久推难转”、“转而不快”的问题。如上文所述,传统发展方式的弊端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社会建设的不足、欠缺、滞后相联系的。例如,我们近些年也一直强调要扩大内需,但总体收效甚微,这主要就是与国内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密切相关。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创建的用以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一个社会的基尼指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到底是多少?人们众说纷纭。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终于给出了官方数据,2012年是0.474。0.4是国际警戒线,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官方也认为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比较高,收入差距问题相当严峻。正是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就使得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偏低。中国居民40%左右的低消费率,尽管2009年的上半年在国家多次扩大消费政策的刺激下,最终消费贡献率曾达到50%,但即使如此,不仅远低于2008年1月76%的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居民消费率就高于55%。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多年来投资和出口增长快,消费增长慢,居民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甚至出现我国投资占GDP 比例全球最高,而我国居民消费比重世界最低的状况。如果我们不注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那么扩大内需就无从谈起。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们要特别注重在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上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把社会建设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和“安全阀”。
第二,从历次危机经验来看,必须重视社会建设。经验证明,每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往往也是社会保障事业大发展的时候。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酝酿于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经济萧条期,肇始于19世纪80年代俾斯麦政府的统治时期。俾斯麦执政的德国政府为了其统治阶级自身利益,先后颁布了以法律形式强制实施的三项法案: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和1889年《老年和伤残保险法》。这三项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阶级关系,弱化了贫富差距导致的矛盾,为现代工业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奠定了基础。
与德国类似,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开始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调控不仅反映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同时还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方面。罗斯福总统根据当时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和实施了新政,其中就包括一整套的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美国制定的《社会保障法》,首次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经济危机而加剧的劳资冲突,保障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并通过政府福利开支,借助有效需求的扩张来干预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全面复苏与高涨,成为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稳定器”和“安全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建立“三条保障线”,实行“两个确保”,加快形成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为了促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发挥有效作用,国务院还于1997~1999年间集中出台了一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法规,这其中就包括“两个确保”的政策。正是这“三条保障线”和“两个确保”的实施,不仅使我们成功地抵御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而且也为我国成功应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下岗失业高峰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再次体现了经济危机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伴生关系。这一年,中国出台了诸多的社会保障政策,其密集程度、社会反响、工作推动等是多年所未见的。2009年4月6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出台,标志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疗改革方案全面实施。2009年初,国务院决定在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重庆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国务院决定,2009年新农保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镇),以后将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加强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加强社会建设不仅是后国际金融危机应采取的有效手段,更是中国今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明智选择。要围绕社会建设主要内容实施有效策略,在结合他国经验和本土国情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并增强社会建设的实力和能力,以此促使社会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一,围绕社会建设主要内容实施有效策略,促进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上文所述,传统发展方式所表现的“四重四轻”的倾向,是与社会建设中的就业、社会分配、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欠缺与不足相关联的。因此,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们就必须着重围绕社会建设主要内容实施有效策略,促进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关于就业问题,必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更高质量的就业包含了人们劳动环境的改善、劳动报酬的提高、劳动安全保障的加强等方面的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通过劳动者、市场、政府三方面协同努力来提高就业率,同时,针对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养,使就业更加趋于稳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改进就业服务体系。关于收入分配问题。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5]这就为克服以往我国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方向。关于教育问题,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的六项任务的首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八大报告强调素质教育要得到全面实行必须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同时必须兼顾教育公平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负面影响突出的“择校”问题,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主要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我们必须把社会保障视为一把大伞,这把大伞起着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6]的新目标,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第二,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将社会建设作为重点。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在短短的十多年内,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均GDP 从400多美元提升到1000多美元,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然而,“拉美奇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加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则出现了持续的衰退。而这就是被人们通常称为的“拉美陷阱”。“拉美陷阱”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这就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注重经济建设、财富的增长,而且应该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重视社会建设;在重视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财富的分配,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成果。
第三,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来说,它应该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和整体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必须指出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错,但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是既重视经济建设,又重视其他方面建设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当前及今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和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我们当前现实中却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从而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如果我们现在不注意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社会治安等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幸福指数就会越来越低,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对抗事件乃至非理性暴力事件就会增加,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增加和积累社会财富,增强社会建设的实力和能力。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国家的财富也在快速地增长。即使是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与影响,但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相当可观。2010年7月8日《社会科学报》刊发的一篇时评文章“谁对中国8万亿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率负责”一文就指出:“就在全球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以1%左右的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政府财政收入354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362亿元,增长30.8%,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成为全球第二富裕政府。不过,这一数字可能还是有所‘隐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认为,按照大部分国家将所有政府收入都视为财政收入的惯例,中国的财政收入还要加上基金收入1.8万亿元,国有资本收益421亿。如果按照这一口径,中国的财政收入绝不止8万亿。”[7]其实,我国这些年的财政收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2011年,我国的财政收入是10.3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24.8%。而2012年,我国的财政收入是11.7万亿元,又比2011年增长12.8%。那么,这么多的财政收入有否更多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在医疗领域,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的医疗支出只占GDP的1.2%,实际上,其占财政收入和GDP的比重在过去15年间一直呈下降趋势。财科所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杨良初说,中国社保方面的支出占GDP 的12%,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通常都在30%以上,甚至有些国家一半的财政收入都用于社保。”[7]的确,不少社会秩序比较好的国家,社会事业的投入都高于50%。今天,在我们国家财富和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之时,我们的政府有责任担负起把这块“蛋糕”分配好的重任,让社会财富为广大的人民所分享。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8]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1]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EB/OL].(2010-03-01).http://www.gov.cn/jrzg/2010-03/01/content_1544300.htm.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8.
[3]尹蔚民.第四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实录[EB/OL].(2010-09-01).http://www.sinoss.net/2010/0901/25242.html.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7]谁对中国8万亿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率负责[EB/OL].(2010-06-28).http://yc-jwl.blog.163.com/blog/static/65648945201052874747925/.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