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中国当代教育问题的窗口——读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

2013-10-24吴义勤

博览群书 2013年6期
关键词:历程学院发展

○吴义勤

铁流、徐锦庚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是全面追踪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民办教育现状的首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作者既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国民办教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成败得失,从而呈现出一种“史”的叙述视野,又从微观角度以典型学校、典型人物、典型现象、典型经验为考察对象,详细呈现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细部景观,留下了详尽、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不断扩大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规模,给广大适龄青年学子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在大力加强对公办教育投入的同时,也想方设法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教育。民办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上应运而生,对公办教育构成了有效的补充,既满足了很多青年学生上大学的需求,又极大地缓解了公办大学的招生压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飞跃式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同时,作者对民办教育所遭遇的困境及发展的瓶颈也有清醒的认识。他们指出,无论从国家的综合国力,还是从中西教育的比较来说,中国的民办教育发展都极端落后,与中国的地位远远不匹配。在当代中国,民办教育虽然有过短暂的发展时期,但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它并无成熟的经验、模式可借鉴,从纯粹民办、公办民助、中外合办到大学内大量独立学院的出现,它一直都走在探索的路上,不仅深刻地受制于经费、师资、生源、分配等诸多问题的制约,并一直经历着受歧视、被质疑、融资难、被极度边缘化的命运。所以,在作者看来,如何做到全社会真正重视民办教育、公平对待民办教育,并给民办教育以教育的尊严,这是当今中国教育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

《中国民办教育调查》问题意识鲜明,可读性、批判性和震撼力强。两位作家采取“抓大放小”、“一正一反”、“人事相衬”等写作方法,在构思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抓大放小”指的是侧重关注、书写大事件,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几个学校、几个人物为分析个案。“一正一反”指不仅书写成功者的风采,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也详细考察失败者失败的过程、原因、教训。“人事相衬”指的是以人与事为书写的中心和线索,即不论是对民办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还是对学校发展历程的介绍,都是以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为叙述的中心和线索。

两位作家重点考察了嶷山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翻译学院、河南黄河科技学院等民办高校的办学历程,并把它们视为三十多年来整个中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正果”。它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来,既显示出了作为“正能量”的榜样作用,也担负起了促进中国教育合理发展的社会责任。

作者对民办教育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事例均作出了极为客观、冷静而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如对南洋教育集团创办人任靖玺曾经辉煌但终归走向悲剧的人生历程:“我认为导致他真正失败的,是他的价值观念,是他游走于改革不完善之处的灰色投机行为。我不否认现行教育体制有缺陷,但中国教育必须以公益性、平民性为主体,精英教育为辅助。这在全世界的今天,即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教育涨满投资人腰包的事情,也是不允许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管南洋教育集团曾经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它在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中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却不是短时间内所能消解的。这种批判和反思,无论在今天还是将来,都会具有警醒作用。

艺术上,《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也呈现出了鲜明的风格。作者有着对于真实材料的呈现与挖掘,又有着对于材料的提炼、加工与文学化的处理。全书依赖大量的原始现场采访记录创作而成,但在行文中,两位作家并没有一味地堆砌这种记录,而是尽可能以文学的笔法,将之转换成对话、心理、情绪的描写,通过对“那时那地”场景的生动还原,既凸显了人物的在场感及在文本中的中心地位,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可读性。这明显借鉴了小说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但又绝然迥异于小说的虚构性。它本质上是“非虚构”的,严格遵循客观事实,但表现手法上则借鉴了小说的技巧。

此外,《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的语言也富有特色。作品叙述语调客观、冷静,作家很少主观评价,而是尽可能还原生活和人物的本真面貌,语言风格既不雕琢,也不花哨,而是通俗易懂、朴实、流畅,体现了较强的语言功力。

猜你喜欢

历程学院发展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色起义》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