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图书馆参与社群信息服务的能力分析*

2013-10-23吴汉华山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图书馆建设 2013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学馆长社群

吴汉华 (山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民间图书馆指的是由民间力量自发建成、面向普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图书馆,民间力量包括个人力量、公益组织力量和其他非政府力量[1]。民间图书馆的办馆群体一般由退休者、农民、有职业者、学生、残疾人等构成,他们既可直接办馆,也可与其他人共建图书馆。

1 样本分布

本文以社区民间图书馆为主要调查群体,也调查少量学校民间图书馆和民间专门图书馆,故本文能近似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图书馆建设的整体状况。自2008年9月至2011年底,笔者对网络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民间图书馆进行了检索,共检索到338所民间图书馆,它们涵盖了社区民间图书馆、学校民间图书馆和民间专门图书馆。本研究所使用的检索工具为百度与谷歌,检索关键词约50个,访问网页超过18万个。在338所民间图书馆中,笔者对地址有效的民间图书馆发放调研问卷,问卷发放总量为140份,发放时间为2011年6月5日至9月29日。问卷发放方式主要为会议发放(2011年北戴河民间图书馆论坛)和信件邮寄,在馆长收信困难的情况下也使用电子邮件发放问卷。回收调研问卷115份,问卷回收率为82.1%,除去1份无效问卷,总有效问卷为114份,问卷有效率达99%。

表1反映出取样的民间图书馆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状况,其中山西、山东、河北、浙江等地的民间图书馆在全国所占百分比均超过6%,表明上述省份民间图书馆的建设程度处在全国前列。本研究抽样框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研究结论可近似地揭示出我国民间图书馆参与社群信息服务的现状,所提发展建议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民间图书馆研究综述

关于民间图书馆的研究,国内外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成果。1934年,美国学者托马斯·爱德华·基斯(Thomas Edward Keys)以《美国殖民时期私人图书馆和半私人图书馆》作为硕士论文题目,利用创办人传记、私人图书馆介绍、馆藏图书分类和高借阅率图书等指标对私人图书馆进行了深入分析:早期私人图书馆的创办人主要由神职人员和殖民地政府官员构成,神职人员所办的图书馆以收藏神学类图书为主,政府官员所办的图书馆则收藏政策教育类图书较多[2]。2003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曼利(K. A. Manley)分析了苏格兰历史上出现过的流通图书馆和会员制图书馆,上述两类图书馆实质为社区图书馆,它们由私人筹资创办,面向普通民众开放,能影响到距馆舍几英里远的居民[3]。是年,格雷戈里·弗朗斯多夫(Gregory Frohnsdorff)提出:17世纪90年代末,英国牧师托马斯·布雷(Thomas Bray)开始在英国海外殖民地建立图书室,他在安提瓜办馆花费最多,不仅花费了100英镑购买图书,而且还另外花费10英镑购买其他办馆的辅助材料,他所建的图书室以满足牧师传道需求为主要目的;1830年,安提瓜民间图书馆协会成立;1854年,安提瓜民间图书馆协会由政府接管[4]。上述研究可归结为对民间图书馆史的研究。

表1 取样民间图书馆的地理分布状况

1921年,杜定友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对私立图书馆进行了划分,他认为:私立图书馆是就图书馆经费来源而言的,可分为个人私立图书馆与团体私立图书馆[5]。有些个人私立图书馆停止开放后,其图书便移赠至公共图书馆,其运行方式变为私人创办、公家维持[5]。团体私立图书馆则由社会团体出资开办与维持,不由公家辅助的图书馆[5]。2009年,王子舟和吴汉华对国内报道过的私人图书馆进行了问卷调研:民间私人图书馆在农村所占比例已达89%,其创办人主要集中在农民、退休人员、有职业者三类;民间私人图书馆创办人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经费缺乏、书刊短缺是困扰民间私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6]。然而,上述研究未能对民间图书馆参与社区信息服务进行深入分析。

2.2 社群信息学研究综述

关于社群信息学的研究,国内外已有非常多的研究成果。2002年,Bieber和Gurstein提出了能涵盖社群信息学、虚拟社群信息学和社群实践的“新社群信息学”。社群信息学应使用通讯技术来促进社区发展、实现社区目标,如消弭数字鸿沟,向偏远地区居民提供互联网服务,创立开发社区兴趣的在线平台[7]。社群运筹学能从社区信息化的成就中获得发展,利用各种信息化设备来促进地理空间更广的社区成员开展更深入的互动;社群信息学研究者们能从社群运筹研究过程中的干预试验获取一些经验,他们还可运用社群运筹学中多元化的问题结构分析法来分析社群信息服务中的问题[8]。Kate Williams博士认为:社群信息学与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具有很强的互动关系,社会资本对提高弱势群体信息素养的影响非常大[9]。2008年,Kate Williams博士提出,4种重要社会变革促进了社群信息学的发展,它们都为社群信息学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4种重要社会变革为:(1)社会结构的变化,即互联网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能影响到本地社区;(2)社会文化的变化,如电脑黑客伦理的提倡;(3)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变化,图书馆能自主开发社群信息服务系统;(4)社会不平等的改变,如数字鸿沟等;社群信息服务需要符合社会需求的信息技术[9]。信息技术是社群信息服务的主要工具,它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2010年,闫慧分析了美国社群信息学的研究状况并指出,社群信息学是为社群提供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和技术3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以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领域,是探索社群信息和知识的形成与共享规律的科学领域,将关注ICT与社群的互动和平衡,是利用ICT实现公民权利的“第四空间”[10]。2011年,胡立耘对国外社区信息学专业教育进行了分析:海外社区信息学教育正伴随研究实践逐步深化,它们正在发展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学科[11]。2012年,李刚等人对美国社群信息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学术研究上,应用性社会科学应紧密联系社会实践,适应社会需求,应对社会重大变迁非常敏感;社群信息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包容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社群信息学的研究与实践是我国实现数字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持续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12]。总之,社群信息服务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民间图书馆立足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知识服务,这种服务方式也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这些表明民间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知识服务实质上就是社群信息服务。

3 民间图书馆参与社群信息服务的现状

3.1 馆长信息技术能力

一般情况下,民间图书馆位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薄弱地区,这些地区贫困落后,因政府财政投入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有限,便需要民间图书馆弥补其服务中的不足。在这些地区,社区居民能接触到的信息设备主要是手机和电脑,馆长信息技术能力主要指馆长电脑操作能力。从调研数据也可以看出,民间图书馆馆长的信息技术能力非常弱,完全不会操作电脑或仅知道如何开关电脑的馆长占70.8%,民间图书馆的社群信息服务能力整体上处在偏弱位置。笔者利用方差分析法对馆长电脑操作能力进行分析发现,馆长电脑操作能力与馆长年龄呈反比例关系。这种反比关系在t值比较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完全不会操作电脑的馆长的年龄要长于仅知道如何开关电脑的馆长(t=4.214,df=72.9,p<0.05),仅知道如何开关电脑馆长的年龄要长于会编辑文档的馆长(t=2.526,df=64,p<0.05),会编辑文档馆长的年龄要长于能独立处理各种电脑问题的馆长(t=2.674,df=29,p<0.05)。馆长电脑操作能力与其年龄均值关系如表2所示,从表2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民间图书馆馆长的电脑操作能力总体偏弱,但正在逐渐增强,年轻馆长的电脑操作能力要强于年长馆长。

从表2也可以看出,超过70%的民间图书馆馆长几乎不会操作电脑,但这并不能决定馆长开展社群信息服务的意愿;近92.2%的民间图书馆馆长愿意接受电脑知识培训,这些表明馆长的电脑操作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间,他们是有文化的知识人,学习能力强。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民间图书馆馆长信息技术能力快速提升的时期,他们的发展更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社会公众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表2 馆长电脑操作能力与年龄均值的比较

3.2 民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民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指的是民间图书馆信息技术的使用状况,其衡量指标为:电脑普及率、电脑联网率及网费占比等。民间图书馆电脑普及率为55%,在拥有电脑的民间图书馆中,电脑数量在2台及以下的占82%。这些表明:民间图书馆开展电子阅览服务的能力仍然比较弱,要让民间图书馆提供常态化的社群信息服务仍有相当大的困难,这种困难不仅表现在设备供给上,更表现在设备维护与软件使用培训上,如有馆长认为“电脑坏了没有人会修”是其电脑不能使用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社会公众向民间图书馆捐赠电脑等硬件设施之后,还应关注馆长电脑技能培训,为他们传授简单的电脑故障处理技能。

电脑联网状况是衡量民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另一指标,笔者采用电脑联网率来综合衡量民间图书馆的电脑联网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电脑联网率=联网的电脑台数/电脑总台数

电脑联网率能反映出电脑联网的民间图书馆的百分比,即某所民间图书馆只要有一台电脑联网,则认为该馆所有电脑均处在联网状态。民间图书馆电脑联网率为77.6%,这表明有22.4%的民间图书馆拥有电脑,但未能接入互联网。在所有民间图书馆中,能提供电脑联网服务的仅占42.7%,远低于乡镇基层图书馆电脑联网状况,我国大部分基层图书馆的电脑已接入互联网,如长春市有95.3%的基层图书馆电脑接入互联网[13]。民间图书馆入网率低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馆长无钱购置电脑或馆长无钱支付网费,高达91%的民间图书馆馆长表示网费由自己支付。民间图书馆的网费支出与馆长家庭年收入呈中等强度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1,p<0.05)。民间图书馆办馆人一般为社会底层知识分子,其家庭收入微薄,要购买维持民间图书馆正常开放的图书就已力不从心,再拿出额外费用来开通因特网则更显困难。笔者以民间图书馆电脑联网状况作为因变量,以读者日均到馆人次作为自变量进行逻辑斯蒂克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未能揭示出电脑联网状况与读者日均到馆人次间的因果关系〔Exp(B)=1.028, p=0.252〕,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民间图书馆中,每年缴纳电脑网费不足1 000元的占76%,最少的是168元,为浙江省上虞市丰惠镇南村村民陈加泉创办的“加泉图书馆”;最多的达到4 000元,为北京市居民马克强创办的“北京精彩艺术馆”。在民间图书馆电脑网费支付方式中,自己支付网费的占91.8%,公家支付或社会赞助的仅占8.2%。为了更清晰地揭示出馆长电脑网费支付的困难程度,笔者引入“网费占比”这一概念,即上网费用在馆长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网费占比=上网费用/家庭年收入

民间图书馆的上网费用在其家庭年收入中所占比重差别巨大,最大值为26.40%,最小值为0.15%,平均值为4.73%,中位值是2.75%,众值为6.00%,标准差是4.75%,这些特征值反映出网费支出在馆长家庭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信息产业部2007年发布的调查表明,中国普通家庭网费占比的平均值为11.1%[14],每月网费支出为83.5元[15],民间图书馆馆长家庭每月网费支出的平均值为77.8元,低于2007年全国平均值。网费支付数额高,说明网络运营商能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民间图书馆网费支付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了民间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能力还比较弱。

笔者对与网费有关的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民间图书馆所缴纳的网费数额与馆长家庭年收入、电脑数量、馆舍总面积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见表3)。馆舍总面积与馆长家庭年收入、网费数额等因素相关系数高,表明家庭年收入高的馆长,他们更有能力改善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如扩大馆舍面积、开设分馆、接入带宽高的因特网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能提高民间图书馆自身的信息服务能力。

表3 与网费有关变量间的相关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s)

表4 网费数额的回归模型

笔者在表3的基础之上进行回归建模分析,以“网费”作为回归方程的因变量,具体分析模型如表4所示。

在表4中,第(5)、(6)模型的p值均小于0.01,但方程解释能力非常弱,不能作为最终回归模型。在第(4)模型中,笔者以“馆舍总面积”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为0.247,即方程具有24.7%的解释能力。通过对“馆舍总面积”与馆长“家庭年收入”间的回归分析,笔者最终获取了图1的通径模型,该模型能反映出馆长家庭年收入对网费支出的影响状况,这种影响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通过馆舍总面积传递的间接影响,但总影响为0.63,即馆长家庭年收入对网费支出状况具有63%的贡献度或影响能力。

回归模型(4)解释能力低的具体原因可能是馆长家庭年收入隐私性太强,以致于馆长不愿意提供真实数据。笔者与某位民间图书馆馆长交谈,他讲自己的家庭年收入“至少有8万元”,但在调查问卷中,他的家庭年收入仅为2万元 ;某馆长在北戴河民间图书馆论坛分会场讨论过程中,他讲述自己家庭年收入有18万元,但在问卷中却未作答。

图1 民间图书馆网费支出的通径模型

3.3 民间图书馆信息设备开放状况

电脑是民间图书馆最主要的信息设备,因此信息设备的开放状况指电脑对外开放的状况。电脑对外开放的民间图书馆占91.5%,其中完全免费开放的占89.4%,读者利用电脑上网查资料的占72.2%,这些数据表明:民间图书馆正承担着公益性信息技术服务的职能,正发挥着公益社群信息服务的作用。

4 民间图书馆电脑普及状况的回归分析

民间图书馆电脑普及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笔者以电脑普及状况作为因变量进行逻辑斯蒂克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在回归模型(5)中,书架架数的回归系数值为-0.042,p值为0.053,近似于0.05,故本研究采用模型(5)。

笔者利用“发生比率”(即某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成数比)对模型(5)进行通径分析,具体如图2所示。

图2传递出如下信息:在民间图书馆信息化过程中,应优先培训年轻馆长,他们更易于接受电脑知识;民间图书馆的创办年份、馆长出生年和书架数量对电脑拥有状况的影响较大。在创办年份早的民间图书馆中,它们已具备成熟的管理运营能力、自我生长力及适应读者服务需求的能力。从图2也可看出,书架数量是一中介变量,受馆长出生年及馆长受教育程度影响,书架数量多的民间图书馆规模大,服务运营能力强,他们更有能力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表5 电脑普及状况的回归模型

图2 电脑普及状况的通径模型

本研究未能发现民间图书馆电脑拥有状况对读者日均到馆人次所产生的明显影响,这可能与民间图书馆信息设备落后、馆长信息技术能力弱等因素有关。民间图书馆电脑拥有状况对其每次开放时间具有微弱影响力,其影响关系的回归方程为:

每次开放时间=9.388+1.26*电脑拥有状况

(R2=0.03,p=0.08 )

方程确定系数表明:民间图书馆电脑拥有状况对每次开放时间的影响力还有待深入观察。

5 本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的不足主要有:①样本选取与应答不足,笔者只能通过网络收集信息来建立民间图书馆名录,对于网络中未出现的民间图书馆,笔者无法进行采样分析;在问卷填写过程中,馆长知识背景的差异会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影响问卷分析的结果。②问卷设计过程中无成熟的参考指标可资借鉴,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民间图书馆调研问卷可供参考,国外也未找见可供本研究参考的量表。

6 民间图书馆参与社群信息服务的建议

6.1 加强馆长信息技能培训

馆长在民间图书馆社群信息服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信息技术能力的强弱影响着民间图书馆参与社群信息服务的效果,对馆长进行培训将最直接地提升民间图书馆参与社群信息服务的能力。从图2也可看出,馆长受教育程度对民间图书馆电脑拥有状况的影响作用也很大,做好馆长信息化技能培训将增强民间图书馆社群信息服务的能力。

6.2 完善民间图书馆信息化基础设施

国内民间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步伐滞后,很多馆长在来信中多次提到缺乏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是增强民间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的必备条件,如电脑设备、因特网接入、数字馆藏资源建设等。

6.3 注重培育年轻的办馆人

从图2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馆长年龄对民间图书馆电脑拥有状况的影响程度最大,年轻馆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他们进行信息化培训比较容易,效果更好。年轻馆长精力充沛,他们有较强的能力学习信息技术并开展信息服务。例如,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镇八村村民丁国顺,他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利用自学的电脑知识就能为村民提供数字信息服务,也在网上建立了玉田县农技员交流社区。

在知识服务方面,民间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所担任的角色是一样的,两者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产权属性层面。当民间图书馆发展到一定程度,一部分民间图书馆将变为公共图书馆,转为国家产权;另一部分还会继续保持民间图书馆的公益产权身份运营下去,但两者在社群信息服务能力方面的差别微不足道。

[1]吴汉华.中国民间图书馆事业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12:1.

[2]Keys T E. Private and Semi-Private Libraries of the American Colonies[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Graduate Library School,1934: 1-5.

[3]Manley K A. Scottish Circulating and Subscription Libraries as Community Libraries[J]. Library History, 2003(3): 185-194.

[4]Frohnsdorff G. ''Before the Public'': Some Early Libraries in Antigua[J]. Libraries & Culture, 2003(1): 1-23.

[5]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96-97.

[6]王子舟,吴汉华.民间私人图书馆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4-13.

[7]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irtual) Community Informatics:Electronic Support for Communities-Local, Virtual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EB/OL].[2013-08-01]. http://is.njit.edu/vci-www2003.

[8]Petkova O, Petkov D, Onofrio M D. What Lies Beyond Virtual Community Informatics-Expanding a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006(1): 49-63.

[9]Williams K,Durrance J C.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Rethinking Theory in Community Informatics[J]. The Journal of Community Informatics, 2008(3):1-31.

[10]闫 慧.社群信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2010(4):53-55,99.

[11]胡立耘.海外社区信息学的专业教育与研究现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11-18.

[12]李 刚,孙建军,傅丽萍.促进社会包容:美国社群信息学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40-50.

[13]吴汉华,胡 洁,宋家梅.我国10省市基层图书馆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21):16-21.

[14]阚凯力称中国上网费严重偏高,批信产部袒护国企[EB/OL].(2007-05-21)[2013-04-02]. http://it.sohu.com/20070521/n250137255.shtml.

[15]中国上网费并不高?世界各国上网费大比拼[EB/OL].(2007-05-17)[2013-05-08]. http://it.sohu.com/20070517/n250074998.shtml.

猜你喜欢

信息学馆长社群
鸡NRF1基因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社群短命七宗罪
初论博物馆信息学的形成
农民“馆长”李铜
中欧医学信息学教学对比研究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2014年信息学与计算国际会议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