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天堂
2013-10-21王桂环
王桂环
当我读完《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以下简称《细节》)一书时,“一花一世界、一书一天堂”这句话便映入脑海。
宗白华先生曾说:他看一枝花、一块石、一弯清泉,都是在那里表现一段诗魂。这寥寥数语便点出了其艺术创作的精髓之处:以小见大。
历史研究亦然,历史中不单有宏大叙事,同样有无数妙趣横生的微小故事;不仅有波涛滚滚,一样有微澜漪漪;不光有沟壑般的延长线,也有群山般的横断面。
作家丁玲就说过:“历史本身是一部宏伟的巨著。但一些人以为反映历史就需要一部、几部长篇大作……我以为一篇散文也能就历史中的一页、一件、一束情感,留下一片鲜红,几缕馨香。”
而《细节》正是选取历史中的“一花”、“一石”、“一泉”、“一页”、“一件”、“一束情感”着墨,从细微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借一滴水、一朵浪花倒映出一段历史长河。
如果说从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到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断代史,那么《细节》截取每一次党代表大会中的一个个细节,便恰如这部断代史中的一个个精彩绝妙的“列传”,紧紧地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一大的13位代表是怎么推选出来的?为何党的诞生纪念日定为7月1日?三大为何选址广州?四大中有哪些趣事?遭到严厉批评的陈独秀为何仍连任党的总书记……一个个细小的问题,如一串串不断漾起的涟漪,连成一片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
1921年,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期间,由于中途一个陌生男子突然闯入,而被迫停止转至浙江嘉兴南湖,几十年过去了,这名陌生男子到底是谁?这个细小问题似乎已经被人们淡忘在了历史长河中,但《细节》却通过考证给出了答案,他是法租界政治探长程子卿。
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央局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当时共产国际要求提前做代表工作,统一口径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但最后有一个人并没有投陈独秀的票,这一点可能不为人知,这个人是谁?他又将这宝贵的一票投给了谁?《细节》经考证得知这个人是刘仁静,他将这一票投给了李汉俊。这小小一票,折射出当年选举的一些特色,证明了党即使在刚刚诞生之时对共产国际也并非唯命是从。
忠于史实,秉笔直书,历来是史学界最崇高的美德,也是评价“良史”的重要标准。《细节》深知这一点,全书努力做到言必有据,持皆有故。
通读全书不难发现,《细节》为了追求史实的可信度,以第一手资料为主,大量材料来源于当事人的回忆记载,如对于党的一大中13位代表如何推选出来的问题,长沙代表的具体情况引自谢觉哉的日记记载;武汉代表的情况取陈潭秋之回忆;广州代表的情况由陈公博的回忆佐证。而类似于这样的回忆资料在书中举不胜举。
全书不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回忆材料,而且为了确保真实可靠,不取一家之言,不凭孤证,常以几家回忆进行对比,作客观分析,进而得出可信结论。如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央局的人选很简单,共三人,即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但周佛海在《往矣集》中却说一大“选举陈仲甫为委员长,我为副委员长,张国焘为组织部长,李鹤鸣为宣传部长”。这与会议记录和其他当事人的回忆有出入,于是《细节》引用张国焘的《我的回忆》作解释说:“大会旋即一致推举陈独秀任书记,李达任宣传,我任组织。在陈先生还没有返沪以前,书记一职暂由周佛海代理。”经过这样的对比不难发现,周佛海的回忆并非空穴来风,但也有自抬身价之嫌。
对于毛泽东是否参加了二大,《细节》也将毛泽东的个人回忆与各种档案文件记载相左的地方,一一详细指出。除了在史实上力求可信,作者还对人物及事件尽可能给出客观评价。有记载表明,在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陈独秀曾公开批评过自己和张国焘。《细节》认为陈独秀作为当时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全国代表大会上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乃至性格上的缺陷,这充分显示了他的勇气与民主意识。而对于他批评张国焘另立“小组织”分裂党的说法,《细节》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充分考证,认为此说法有些言过其实。
《细节》力求事件的完整,回归事件的本原。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向大会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后报告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毛泽东本人作了修改,其中有一段关于利用外资的论述被整段删掉。《细节》从《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中摘出这重要的一段,并分析了删去这一段的具体原因。且深刻提出,正是删去的这一段,可见毛泽东早在七大时就提出利用外资的问题,表明他的思路很开阔,思想很开放。
《细节》的作者妙笔生花,给人们留下了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留下了对那个时代极为宝贵的情感回忆。《细节》在叙述时,将人物对话、甚至人物神态、情感的细腻描写融入其中,画面感十分强烈,每一段历史都在其笔下像电影一样重新上演一遍,那生动有趣的画面能深深地印在读者脑中。
比如,对于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闭幕仪式,书中做了這样的描述:“下午6时,夜游消夏的游船逐渐增多,南湖水面上渐渐热闹起来。在这黄昏之中的桨声灯影里,张国焘宣布会议闭幕,并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闭幕仪式。在庄重的气氛中,代表们轻声呼喊:‘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代表们走下画舫来到岸上的时候,湖面上已经暮霭沉沉、渔火点点。”这段文字就如一个远近结合的电影镜头,将13位代表轻声而又坚定的宣誓场面重新拉回到读者眼前。
1971年8月24日晚,党的十大在北京开幕,毛泽东拖着病体最后一次参加了党代会,其中一个细节感人至深。当会议结束时,本想先行离开的毛泽东却因身体原因,无论如何都无法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明原因的代表们掌声不息。身边的周恩来发现这种情况后,他先示意毛泽东坐着,然后让代表们先行离开会场。面对仍然不肯离去的代表们,毛泽东说:“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周恩来赶紧接着说:“毛主席要目送大家退场。”于是,毛泽东显出笑容,在周恩来的陪伴下,看着代表们一个个地退去。《细节》借助于身边人的回忆、简短对话的描述,将两位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老人晚年人生的那种境遇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酸,让人感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细节》也难免留有一些微瑕:相较于中共一大到八大叙述描写得丰满,九大以后的记叙显得薄弱,似可进一步充实。但是,瑕不掩瑜,给人耳目一新的这部书,仍像一股清泉流入心田,让人感到几许甘甜。
责任编辑:戚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