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2013-10-21张维贤
张维贤
如何处理教与学的问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教学之道,开创了教学法的先河。工作之余,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首先收入眼底的是《教学合一》一文。细细读来,感受颇深。陶老的教育观念之超前性,高瞻性令人折服,是现今教育观念所不能比拟的。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总之,我们要为了学生而教,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践能力,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学能力,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一切为了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继续学习和工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