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的“生活化”
2013-10-21吴月婷
吴月婷
一、活动内容的 “生活化”
生活就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源泉,成因科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启于我们的生活,也就是幼儿的科学教育扎根于幼儿的一日常规生活之中。因此,在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抓住幼儿身边的事物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像我曾组织过的《小纸条跳舞》、《纸张变变变》、《谁的力气大》等,都是利用幼儿身边常见的扑克牌和废纸组织的科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扑克牌、各种纸张幼儿经常见到,而且幼儿对这些常见的材料充满了好奇,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观察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科学活动内容,幼儿产生兴趣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使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观察力得到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二、活动时间的“生活化”
在一日常规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利用大量的时间准备材料,还有备课和制作教具等等,可是教育活动的效果并不一定如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再生动的教学方法也比不上泥土里一条小蚯蚓更能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废掉那些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把孩子的身和心从固定的时间中解放出来。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尽量给他们“鲜活”的教育,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的科学引导。幼儿的科学教育本就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说一说、想一想的过程中让幼儿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幼儿的教育就是一日的生活,哪个时间段去做哪个事情,入园、晨谈、活动、游戏、入厕、排队、交流、吃饭、睡觉均是科学教育活动,在各个环节中找教育契机,完成幼儿科学的发展和学习。
三、活动导入的“生活化”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往往来源于生活,并且要找准活动的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的“切入点”。其实,科学的活动导入就像是优美乐章中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富有艺术性,而且又能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便能引起幼儿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起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所以,要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导入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会使整個科学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神奇的扑克牌》中我以自己为魔术师利用扑克牌变了一个小魔术,不仅吸引幼儿的眼球,还能激发探索的欲望,从而使幼儿好奇的种子萌芽,开花,结果。
四、活动过程的 “生活化”
活动过程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让整个过程幼儿参与、体验、感受,从而得到认知和发展。虽然在生活中幼儿是自由的,不受各种常规的约束,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想、随心所欲地去说、随心所欲地去玩,然而老式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教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反复地去观察和讲解,幼儿也就很少有机会去亲身体验了。活动过程组织的要贴近于生活,也就是密切的联系幼儿的生活,要以幼儿的真实体验为中心,从创设合理的情景着手,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共同搭建幼儿生活体验的一个新平台,以深刻的体验为基石,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过程要像孩子的认知一样从简单到难,让孩子跳一跳摘到桃子,而不是孩子不用跳就能摘到,也不是怎么跳也摘不到,这就要求在科学目标的前提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得到发展。
五、活动结束的 “生活化”
科学活动的探究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神奇的扑克牌”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在老师的小结中,自然会联想到生活中高大的建筑,建构区的搭建怎样才会更完美,了解事物的多变化和一物多用的内在科学道理,使孩子在活动结束后,能对科学探究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我们也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给幼儿建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尽情地去想、去探索、去创造,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