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尝试
2013-10-21周淑娴
周淑娴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开展广泛的教学改革探索。许多研究者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教与学的改革。因此,基础教育教师必须掌握和善于运用创新性教学艺术。那么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创新性教学的探讨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在数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
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必须让学生有广泛的兴趣,教师必须明确怎样教,怎样引导和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接受新东西。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靠学习者自己领悟和实践得来,而不是单靠教师的传授与灌输。
同时,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计算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者转变为主导的参与者,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参与意识,从而激活课堂气氛。
例如,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这些活动可以是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的机会越多,他们的兴趣就越浓,越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人格、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技能。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求异思维
创新性教学反对形式化,体现在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上。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尽量采用新奇、独特的方式。
1.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热情。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中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数学情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述初中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美丽小岛的录像。录像画面:海洋、小岛、海岸线。
画外音:当地政府为了开发小岛,使得小岛上的资源能够运送到内陆,内陆居民方便到小岛旅游,想在海岸线上建一个码头,不考虑其它因素,码头应建在哪,才能使得码头到小岛的距离最短?
2.给学生以成就感,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形成宽松的环境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讲究与学生交际的艺术,成为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课程。同时,运用各种活动形式给予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并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他们会用极大地热情与老师配合。以各种方式给予学生鼓励,从而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和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全方位、多途径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知识传授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要想激起创新思维,培养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否则,创新就失出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水准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或态度进行定向迁移,诱发创新思维。
2.在改进数学教法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获得顺利完成。
要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变范式教学为创新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双向互动,在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的同时,教师也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真实过程,相互交互,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思维的训练。
3.在参与数学实践性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目前,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自由地、有选择地吸收知识,能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探索,以及对多种思维方式的借鉴。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当地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成为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
创新性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一种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认识论心理学原理,从教学过程自身的规律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具有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河北赵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