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仲勋对西北革命与建设的卓越贡献

2013-10-19徐友龙

观察与思考 2013年11期
关键词:习仲勋西北同志

□ 徐友龙

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习仲勋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①李建国:《在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6日。这段论述高度评价了习仲勋同志的一生。

一、开辟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基础

习仲勋早年参加革命,出生入死、转战陕甘,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接受革命思想,参加进步学生团体。在民族危亡和家庭苦难中出生成长的习仲勋,从小就向往光明进步,立志改变旧中国面貌。13岁的习仲勋,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15岁时,因参加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被关押。在狱中,他立场坚定、斗争坚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②齐心:《忆仲勋——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8日。

1930年初,习仲勋受党组织委派到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后任中共营委书记。1932年4月,他组织发动了“两当兵变”,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队委书记。“两当兵暴最终归于失败……严峻的现实,对年龄还不足十九岁的队委书记习仲勋来说,精神上的负荷是沉重的”③《习仲勋传》(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89页。。1932年 8 月,习仲勋到照金杨柳坪找到刘志丹、谢子长,刘志丹鼓励道:“干革命还能有不失败的时候?失败了再干嘛!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失败的次数比你多得多。”①习仲勋:《陕甘高原,革命征程》(油印稿),1986年8月14日。听完刘志丹的话,习仲勋受到巨大的鼓舞。刘志丹、谢子长率领红军陕甘支队撤离照金时,把游击队第二大队特务队留下来,让习仲勋参与领导,开展游击战争。不久,习仲勋任特务队指导员。1932年9月,他进入渭北革命根据地,任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指导员。②王新生:《习仲勋与照金苏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1933年2月,他任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从事武装斗争、农民运动和青年工作。同年3月后,与刘志丹等同志创建先后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3年4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雇农周冬至当选为主席,习仲勋当选为副主席。此后,他历任中共陕甘边特委委员,军委书记和共青团特委书记,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团长的王世泰在六十五年后评论说:“仲勋是陕甘边区特委军委书记和总指挥部政委……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他去过问。凡熟悉这段历史的同志,都为习仲勋同志扎实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品德、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动,认为他是搞地方工作的一个典范。”③王世泰:《习仲勋同志坚持陕甘宁根据地斗争片段》(油印稿),1997年4月22日。阎家洼子会议以后,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根据特委指示,着手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筹备苏维埃政府,习仲勋负责筹备,他意识到,要开好工农兵代表大会,首要问题是做好出席大会代表工作。有人质疑大会代表能否选举好,习仲勋解释说:“志丹同志说,原始社会都知道选有能力、有本领的人做首领,何况现在的人。先由村上选代表,再选乡代表,再选政府组成人员。”④习仲勋:《纪念志丹同志九十诞辰》,载《刘志丹》,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大会采纳了这个意见,确立了代表选举办法。1934年11月,他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他才21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⑤齐心:《忆仲勋——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8日。。他参与领导苏区的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多次“围剿”,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不断排除内部“左”的和右的思想干扰中,壮大了红军武装,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他以极大精力领导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为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1935年春,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战争中连成一片,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习仲勋为中共西北工委领导成员,并继续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9月,他和刘志丹同志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错误肃反中被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执行者关押。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到达陕北后及时过问,他们才得以释放和平反,从而挽救了西北这块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二、主持西北局工作,为夺取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革命胜利做出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重托,习仲勋先后在关中、绥德地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把守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和‘北大门’。他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作出的贡献,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和赞誉。”⑥齐心:《忆仲勋——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8日。1936年1月,习仲勋任中共关中特委常委、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他到关中后立即根据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纠正执行土地政策问题上的偏差。“当时由于在土地政策上侵犯了中农利益,在经济政策上没收了商人一些东西,以及‘左’倾机会主义的‘肃反’政策,造成了关中苏区群众的相当恐慌,对外形成赤白对立。党中央到陕北后,即进行对错误政策的纠正。由于干部不能很好掌握政策,在土地政策上又犯了右的倾向。”⑦习仲勋:《关中党史简述》(油印稿),1943年1月8日。同年6月,习仲勋随红军西征,先后任中共曲环工委书记、环县县委书记。习仲勋在环县工作两个月,便迅速打开了局面。1936年9月,又受中共中央委派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长达6年。9月起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游击队政治委员。他重点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即苏区与友区的区域谈判,争取民团并展开对民团的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他十分重视关中特区的少数民族工作。⑧《习仲勋传》(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7-250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习仲勋先后担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专员公署专员、军分区和关中警备区第一旅政治委员。在习仲勋档案中存有一份西北局高干会议期间党组织当时对他所做的鉴定:“习仲勋是关中分区特委书记、专员及部队的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关中的党政军民,坚持保卫边区和建设新关中,曾获得显著成绩。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由于这一切,使得仲勋同志成为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 习仲勋在关中分区的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和党中央、毛泽东的充分肯定。习仲勋曾回忆说:“以后的工作主要是巩固内部,加强边区民主建设,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①习仲勋手稿,1967年9月28日,转引自《习仲勋传》(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5页。1942年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党校校长。他组织领导分区军民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斗争,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赢得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1943年1月,毛泽东亲笔为他书写“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题词,予以表彰。习仲勋曾回忆说:“毛主席亲笔在一幅约一尺长、五寸宽的漂白布上写了八个大字,上款写‘赠给习仲勋同志’,下署‘毛泽东’。这个题词,我长期带在身边,成了我努力改造世界观的一面镜子。”②《习仲勋传》(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34页。齐心同志深情地回忆道:“党总支派学生党员代表到地委请示汇报工作。这时,仲勋亲自接见了我和白树吉。在仲勋宿舍兼办公室的窑洞里,我第一次看到挂在墙上的毛主席给他的亲笔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那题词是用毛笔写在漂白布上的。”③齐心:《忆仲勋——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8日。同年2月,他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米脂警备区和独立第一旅政治委员。“为五十二万群众服务”,是习仲勋在绥德工作期间经常用来告诫自己的一句话。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培养典型,总结经验,领导大生产运动,增强了当地的经济实力,为巩固和发展“三三制”政权做出了很大成绩。在整风审干和“抢救运动”中,他抵制和纠正“左”的偏向,保护了干部和群众。“在仲勋的直接领导下,绥德地区审干整风的甄别工作进行得扎实、果断、有力。仲勋在作整风报告时说:‘对党要忠诚,不要说假话,说假话就会起到破坏运动的作用。’他还说:‘我们党讲党性,我看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他写报告给中央和西北局,建议立即停止‘逼供信’,纠正‘左’的偏向。这在当时的形势下,是要冒政治风险的,实属不易。”④齐心:《忆仲勋——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8日。

习仲勋当选七大代表时,还在关中分委担任书记。1945年6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仲勋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其间,曾担任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参与领导了著名的爷台山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反顽斗争的重大胜利。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要选择一位年轻的同志担任西北局书记,就是习仲勋。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⑤《习仲勋革命生涯》,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1945年10月,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并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这一年,他刚刚32岁。

习仲勋长期主持西北局工作,为夺取西北地区革命胜利、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夙兴夜寐、忘我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习仲勋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兵团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他受毛泽东指示,领导策动了横山起义,接应王震率三五九旅中原突围返回延安。1947年3月中旬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他协同彭德怀指挥了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陕甘宁边区的战役,相继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和陇东、三边战斗的胜利。齐心同志回忆说:“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同志和仲勋的指挥下,正确运用‘蘑菇’战术,在取得延安保卫战胜利后,又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使蒋介石‘三个月解决陕北问题’的企图化为泡影。”⑥齐心:《忆仲勋——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8日。

习仲勋作为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和彭德怀、贺龙同志,或转战西北战场,或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等军队政治工作,或组织后方支前,战胜了十倍于我的国民党军队,为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习仲勋在主持西北局工作中,和林伯渠一起,为建设陕甘宁边区呕心沥血,付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在陕甘宁边区土改中,他深入调查发现:“土改一到农村,就发生极左偏向。凡是动起来的地区,多去强调‘贫雇农路线’,反对所谓‘中农路线’,都是少数群众(不是真正的基本群众)起来乱斗、乱扣、乱打、乱没收财物、乱扫地出门。”①贾巨川:《习仲勋:陕甘宁边区土改纠偏》,《百年潮》,2008年第6期。他提出了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政策和纠正“左”的偏向的意见,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并转发全国各解放区。毛泽东在转发电报上特别批示:“完全同意习仲勋同志这些意见,华北、华中各老解放区有同样情形者,务须密切注意改正‘左’的错误。”习仲勋从土改实际出发的工作建议,不仅对1947年的土改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也发挥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三、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为巩固新生政权,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殚精竭虑

新中国成立后,习仲勋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委员,长期实际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实现了他“当好西北人民的忠诚勤务员”和“人民的长工”的诺言。②《习仲勋传》(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8页。

“当时西北广大地区还未解放,彭德怀在前线指挥第一野战军挺进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贺龙奉中央之命入川……这一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实际上由习仲勋主持全盘工作。”③《习仲勋传》(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8页。他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从实际出发,正确地、积极稳妥地领导了西北地区5省的城市接管、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反和“三反”“五反”及抗美援朝等重要工作。当时,“千头万绪,百废待兴。习仲勋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以非凡的气魄和智慧推动着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④《习仲勋传》(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8页。

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在西安成立。这是“西北区各省市高一级的地方军政领导机关,并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地方政府工作的代表机关”⑤《西北军政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1950年。。担任副主席的习仲勋在就职典礼的讲话中明确阐述了新生政权的施政理念。他说:“西北解放战争已经结束,我们就要进入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期。西北有三百三十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汉、回、维、藏、蒙等十余个兄弟民族二千三百五十万人口,有广大的农、牧业和一定的工矿业基础,有丰富的地下蕴藏,这些都是建设新西北的极好条件。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的,困难也很大,但依靠我们各族、各界人民的大团结,依靠我们正确地执行各项政策,依靠我们艰苦奋斗,我们就完全能够克服当前的各种困难,有步骤地进入经济建设高潮和文化建设高潮。建设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新西北。”⑥《习仲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这里,土地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数量很大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同农耕区情况截然不同,因而土地改革的任务极为艰巨,更为复杂。作为西北地区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的习仲勋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辛努力。1949年冬,习仲勋接到中共中央征求开展土地改革时间安排意见的电报后,即对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做了初步设想和筹划:计划1950年秋后,先在陕西大部分地区,甘肃、宁夏部分地区和青海个别地区进行;1952年春耕前完成陕甘宁三省,基本完成青海土地改革工作。这个计划得到了中央批准。习仲勋按照计划逐步推进土地改革,他要求“许多事情要在土地改革前逐步做好,土改时便不会拖时过长”⑦彭德怀、习仲勋、张治中:《关于西北地区土改、减租工作简况给周恩来的报告》,1951年3月16日。,即“做好剿匪、反特务、反恶霸、减租等工作中,发动了群众,进入土地改革,而不是等到土地改革时才去发动群众。”⑧习仲勋:《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1951年3月24日。各地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指示,掌握好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尤其是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不仅鼓励了地主,更重要的是稳定和保护了中农。在推进土地改革的进程中,习仲勋及时纠正了“过分强调贫雇农、放松中农的倾向”,“乱打、乱捆地主”等偏差,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改革工作。1950年冬,在习仲勋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精心组织领导下,陕甘宁部分地区七百余万人口首批土地改革工作顺利完成。

习仲勋还亲自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部长,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西安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建设新中国,争取世界和平,团结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前进》的讲话,提出要建立“一个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尽快经过各界代表会议及其他适当组织形式,实现西北人民的大团结,共同担负起解放和建设大西北的伟大使命。”①《习仲勋传》(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114页。习仲勋以他丰富的经验,在统一战线工作大显身手。他十分注意同宗教领袖、上层人士交朋友,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团结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就是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而不是我们一党包办,是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或共产党专政。无产阶级及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来实现的,这就是要承认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在政权中大家有份,善于在和大家合作共事中,提出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正确主张,获得大家的真诚拥护,而将大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②习仲勋:《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党员干部会上的讲话》,1950年7月7日。这段论述是有远见卓识的,对于西北地区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就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习仲勋是创造性地执行这些方针政策的杰出领导人,因而,他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习仲勋在统战工作中,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大胆而妥当地解决了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团结争取了一批少数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为巩固新生政权,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了搞好西北的经济工作,习仲勋在各有关部门各省市财经负责人会议上作了《为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而斗争》的讲话,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接着,又以西北军政委员会的名义,先后发出了《关于贯彻政务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为执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的决定的通令》和《为贯彻政务院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等文件,在西北地区认真贯彻落实。“由于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军政委员会采取一系列的正确措施,西北地区的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各项税收显著增加。”③《习仲勋传》(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114页。习仲勋曾描绘过西北经济的发展图景,他指出:“战争结束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在建设事业中又是以工业建设为重心,以便经过一定时期,将西北由一个在经济上散漫、落后的农牧区,改变为工业经济起领导作用的先进地区。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步骤。恢复与发展现有的公私企业,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有计划地建设新的大规模的工业,这种新的大工业经济,必须是用最新式技术装备建立起来的,其中又以重工业为主。”④《习仲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随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会议决定经济建设方面以“铁路、石油、煤、电、纺织五项为重点”,西北军政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西北区经济建设三年计划草案提要》(1951-1953年)提出了石油、煤炭、电力、纺织、交通等行业的具体目标,还提到筹备建设钢铁、轮胎、硫酸、皮革、造纸等工矿业。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习仲勋的大力争取下,西北石油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带动西北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习仲勋在主持西北工作期间,正确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切从西北实际出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1952年初,毛泽东曾问薄一波:“你讲讲,习仲勋这个同志怎么样?”薄一波脱口而出:“年轻有为。”听完,毛泽东不假思索地说:“如今他已经‘炉火纯青’。”⑤《习仲勋革命生涯》,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这四个字,是毛泽东对习仲勋的充分肯定和他在西北工作的高度评价。1952年8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习仲勋和几个大区的主要负责人调中央工作。习仲勋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养育他的西北故土,踏上了参与中央工作新的征程。

综上所述,习仲勋为解放大西北、建设大西北建立的功勋永不磨灭、永载史册。他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特别是对西北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深深铭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猜你喜欢

习仲勋西北同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一座西北小城
FOR YOU, O DEMOCRACY
缠海鞭杆—西北棍
同志关系
习仲勋受命主政中国“南大门”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黔西北行吟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