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集法干燥固体颗粒性能
2013-10-18牛红军
孙 昊 牛红军 孙 波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固体颗粒或粉料的干燥普遍采用流态化或移动床空气干燥技术[1]。但是传统的干燥技术也普遍存在能耗大、干燥效果差的问题,脱除每千克水的能耗均在8 MJ 以上,是水的汽化热3~5 倍[2]。能耗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热空气的利用效率低,且为一次性利用。能耗高已成为固体颗粒干燥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在气固流化床内,使用浮集法干燥固体颗粒的过程。并通过监测操作过程中水的质量损失,描述出颗粒中水分变化过程和传质系数kg的变化过程,推导该方法的扩散系数D[3]。扩散系数是衡量干燥效率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希望为该方法干燥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装置
选用气固流化床,其流程如图1 所示。实验所使用的空气储存在气罐中,并使用减压阀保持压力为50 kPa,以控制空气流量。床料颗粒采用氧化铝球,平均直径0.106 mm,密度为3 000 kg/m3。
图1 实验装置Fig 1 The experimental setup
1.2 理论基础
实验的目的是干燥流化床内床料颗粒,这项技术称为浮集法,其基本原理就是通入热空气来去除颗粒中的水分。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来确定在一定时间t 内通过流化床的水的质量,进而可以推论出传质系数kg。
被干燥的水质量依据实验装置内水的物料平衡求得。在本实验中,认为进口的空气湿度为0(Ye=0),也就是说进入实验装置的空气为干燥的。故方程(1)为流出床体的水的质量流量:
式中,qm为空气的质量流量,Y 为出口的空气湿度(水的质量/空气的质量)。
使用方程(2)来计算除去的水质量m:
式中,m0为进口空气中水的质量,Δt 为干燥持续时间。
依据方程(3)将流出床体的水的质量流量与kg建立函数关系[3]:
式中,αp为体积传质因子,ΔY=Y*-Y,Y* 为空气的湿度。
依据方程(4),可以求得kg:
式中,V空气为热空气的体积。
2 结果与讨论
固体颗粒水分和kg的变化过程结果如图2。
图2 流化床干燥过程的结果Fig 2 Results of drying process in fluidized-bed
2.1 固体颗粒水分的变化过程
从图2 可知,随着时间的进行,除去的水分逐渐减少;当颗粒被完全干燥时,m 为0。
干燥过程分为2 个阶段:第1 阶段中,热空气以恒定的速率除去颗粒表面的水分,干燥效率是恒定,表现为m-t 近似为直线关系,这一阶段持续大约1 000 s。第2 阶段,热空气干燥颗粒内部的水分,水分首先从颗粒内部扩散到表面,然后才被热空气干燥,因此干燥的速率会放缓。
2.2 kg的变化过程
如图2 所示,kg的变化过程与颗粒中水分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形状不同。但它也分为2 个阶段,对应颗粒中水分变化过程的2 个阶段。第1 阶段中,kg变化较小,这是颗粒表面的水分通过热传导作用以恒定的速度除去。当开始干燥颗粒中的水分时,干燥速度减小,相对应的kg也减小;当kg趋近于0 的时候,颗粒中的水分也趋近于0。
2.3 扩散系数的计算
通过计算颗粒中水的扩散系数D 可以表征干燥的扩散阶段。依据总体考量和半经验法,可用如下方程计算[4-5]:
式中,K1=Dp2/r2。wt、we、w0分别为在一定时间t时、平衡时、燥的扩散阶段颗粒中水的质量分数,r为颗粒的平均直径(0.106 mm)。
式(5)的导数形式为:
图3 为依据方程(6)描绘的曲线。
图3 K1的测定Fig 3 Determination of K1
图3 回归线的斜率即为K1,等于0.004 2,据此推导出扩散系数D=4.8×10-12m2/s。
3 结论
在气固流化床内,使用浮集法来干燥固体颗粒。依据实验结果绘制颗粒中水分变化曲线,传质系数kg的变化曲线。颗粒中水分干燥的演变过程分为颗粒表面水分热传导干燥,和颗粒内部水分扩散干燥。推导出扩散系数D=4.8×10-12m2/s。
[1]史勇春,柴本银.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6,4(3):122-130.
[2]李晓兰,叶京生,罗乔军.流化床干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通用机械,2007(8):61-64.
[3]陈箐清,吕慧侠,周建平.流化床干燥设备进展的研究[J].机电信息,2009(8):10-14.
[4]陈甘棠,王樟茂.流态化技术的理论和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6.
[5]王成军,张宝诚,高泰荫.流化床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