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未成年人科普资源需求调查

2013-10-18吴寒涛天津市科普发展中心天津300040

天津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接受程度科普活动年龄段

吴寒涛 (天津市科普发展中心 天津 300040)

邵雪梅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381)

科普资源建设是保证科普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中四大工程的核心就是建设丰富的科普资源。为使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有针对性,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于2011年开展了“天津市科普资源调查”。本研究“天津未成年人科普资源需求的调查”是该科普调查项目的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取得了天津市未成人科普资源需求的第一手数据,并依据此数据分析天津市未成年人对科普资源的偏好和需求,提出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定人群开发和利用科普资源的参考建议。

1 未成年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在和平区、北辰区、河西区、宁河县、南开区、蓟县、塘沽区的中小学生中展开,共回收有效问卷1260份。调查学校类别也分别选择市重点、区重点、普通学校3类,调查对象都为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布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其中男生545人,占总人数的43.3%。女生715人,占56.7%。未成年人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13岁,年龄最小的为7岁,年龄最大的为18岁。

以小学、初中、高中为限定条件做分段统计,受访者中小学生所占人数最多,为571人,占45.3%;高中生受访者人数位居其次,有405人,占32.2%;初中生人数最少,有284人,占22.5%(见图 1)。

图1 受访者年龄段分布图

2 未成年人对科普资源的偏好

科普场地,如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普活动室等;科普媒体,如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科普夏(冬)令营等,都是公众接受和参与科普的重要资源。

未成年人是否了解这些科普资源?他们对这些资源的偏好和需求又是什么?所调查的未成年人中,按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否有差异呢?本报告依据调查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回答以上问题。

3 未成年人对于科普场地资源的偏好

科普资源是公众接受和参与科技传播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场馆,植物园、动物园等科普基地和设于街道居委和乡镇的科普活动室等。本次调查采集了未成年人受访者对这些科普场地资源的知晓度和参与程度、偏好程度以及需求水平等信息,并予以整理描述。

3.1 科普场馆

科普场馆是指科技馆、博物馆等。调查中发现,在1260名受访者中,“知晓”科普场馆的共有998人。调查按小学、初中、高中3个年龄段对于科普场馆的知晓率、接受率、偏好率进行排序(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于科普场馆的知晓率、接受率、偏好率排序

可以发现,未成年人对科普场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其中初中生的知晓比率最高为81.7%。小学生对于科普场馆的接受程度最低,可是偏好程度最高。高中生对于科普场馆的接受程度最高,可是偏好程度最低;而初中生无论在接受程度还是在偏好程度上都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在中学生范围内,绝大部分未成年人都能接受科普场馆,但真正对科普场馆感兴趣的人数并不能与接受科普场馆的人数持平。

从表1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对于科普场馆的平均“接受率”为91.9%,平均“偏好率”为91.1%。表明未成年人对科普场馆的“接受率”和“偏好率”都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调查表明,受访者中参与科普场馆活动的共3831人次。其中男生平均参与次数为5.1次/人;女生平均参与次数为1.5次/人。男生对于科普场馆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女生。

3.2 科普基地

科普基地是指面向公众的动物园、植物园,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工业、农业企业,还有开放的大学试验室等。在1260个受访者中“知晓”科普基地的为1026人,占总受访者的81.4%。可见未成年人对于科普基地具有广泛的知晓度。调查按小学、初中、高中3个年龄段对于科普基地的知晓率、接受率、偏好率排序(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对科普基地的知晓率、接受率、偏好率排序

从表2中可以看出年纪越小,对科普基地的知晓率越高。未成年人受访者总体上对科普基地的“接受率”为91.3%,“偏好率”为90.4%。表明未成年人对科普基地总体上持有很高的接受度和偏好度。

在受访者中,参与科普基地活动的共有3810人次。其中受访者中男生平均参与次数为4.2次/人;女生平均参与次数为2.1次/人。男生的参与次数高于女生参与次数2倍。

3.3 科普活动室

科普活动室分布于街道、社区,并就近为市民提供科普资源。在1260名未成年人受访者中,“知晓”科普活动室的为543人,占受访人数的43.1%。调查按小学、初中、高中3个年龄段对于科普基地的知晓率、接受率、偏好率排序(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对科普活动室的知晓率、接受率、偏好率排序

其中小学生受访者的“知晓”比率为45.4%,初中生受访者的“知晓”比率为50.3%,高中生受访者的“知晓率”为34.8%。初中生对科普活动室的知晓程度最高,其次是小学生,高中对于科普活动室的知晓比率较低。

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受访者总体上对科普活动室的“接受率”为80.7%,“偏好率”为82.9%。可以看出,科普活动室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偏好率”要高于“接受率”。

数据显示,未成年人受访者中参与科普场活动室活动的共3086人次。其中男生平均参与次数为3.5次/人;女生平均参与次数为1.6次/人。

4 未成年人对科普媒体资源的偏好

科普媒体资源对于未成年人接受科普信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普媒体主要包括了报纸期刊、科普图书、广播电视、科普影片和互联网等。本次调查采集了未成年人受访者对这些科普媒体资源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以及需求水平等信息,并予以展开分析。

4.1 报纸期刊

报纸期刊是一种传统但有效的传播方式,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也是科普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对通过报纸期刊来传播科普内容,未成年人的总体“接受率”为71.6%,“偏好率”为69.9%。可见,未成年人对于报纸期刊这种科普资源接受程度比较高,偏好程度也比较高。其中,男生和女生受访者对于报纸期刊科普的“接受率”、“偏好率”存在差异。表4可以看出,女生对于报纸期刊科普的接受程度上高于男生,但在偏好程度上却低于男生,表明有部分女生能接受报纸期刊这种科普资源,但并不是真正的热爱。

表4 男生和女生对报纸期刊科普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进一步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析未成年人对于报纸期刊科普的偏好程度,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3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于报纸期刊科普的“偏好率”均在70%左右,可见未成年人对于报纸期刊科普的偏好程度差异不大。

但在报纸期刊科普的接受程度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所表现出的“接受率”就产生了一定的差异。高中生对于报纸期刊科普的“接受率”最高,为73.8%;小学生位居其次,为71.8%,初中生最低,不足70%,为67.6%。

4.2 科普图书

科普图书作为一种通俗易懂、适合大众群体的科普资源,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科普传播途径。调查发现,总体上未成年人受访者对于科普图书的“接受率”为81.8%,“偏好率”为80.1%,说明未成年人对于科普图书这种科普资源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依据性别来划分,对于科普图书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男生均要大于女生(见表5)。

表5 男生和女生对科普图书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未成年人受访者中,小学生对于科普图书的“接受率”和“偏好率”均超过了80%;而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接受率”和“偏好率”则不足80%。显然初中生和高中生对于科普图书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都要低于小学生。

4.3 广播电视科普

广播电视科普是指以电视台、广播电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的科普。因为其有声有形的特性,使得它在20世纪广泛发展起来,成为科普进程中重要的传播方式,有力推动了科普宣传和教育。对于广播电视这一科普媒体资源,未成年受访者的总体“接受率”为78.1%,“偏好率”为76.8%,说明未成年人对于广播电视科普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都处于一般水平。

对于广播电视这种科普方式,男生和女生的接受程度与偏好程度略有差距,女生对于广播电视科普无论是在接受程度上,还是在偏好程度上都要高于男生(见表6)。

表6 男生和女生对广播电视科普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进一步根据不同年龄段细分未成年人对于广播电视科普的接受程度,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3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于广播电视科普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表现出了各自的特征。小学生对于广播电视科普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基本持平,初中生对于广播电视科普的偏好程度要高于接受程度,高中生对于广播电视科普的“接受率”为82.7%,“偏好率”为78.5%,明显得出高中生对于广播电视的接受程度要高于偏好程度。

4.4 科普影片

科普影片是以推广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性电影,其中解释及阐述的各种科学现象,基本上都是目前被学术界普遍所接受、认可的真理。作为一种传统的传播形式,科普影片是一条重要的科普媒体资源,且受到科普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调查表明,未成年受访者对科普影片的总体“接受率”为82.6%,“偏好率”为82.3%。说明未成年人对科普影片有很高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按性别分,女生对于科普影片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都要高于男生,但是差距并不明显(见表7)。

表7 男生和女生对科普影片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进一步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从科普影片的接受程度上来说,高中生最高,为85.7%,初中生和小学生均为80.6%;从科普影片的偏好程度上来说,小学生最高,为83.3%,高中生其次,为81.9%,初中生最低,为78.8%(见图11)。

4.5 互联网科普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它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省时、宽松自由等特点和优势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受到科普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表8 男生和女生对互联网科普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调查显示,未成年受访者对互联网科普总体的“接受率”为77.2%,“偏好率”为80.2%。男生对于互联网科普的接受程度要高于女生,可是偏好程度要低于女生(见表8)。

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科普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异性。高中生对于互联网的接受和偏好程度明显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受访者“接受率”为 83.4%,“偏好率”为 87.4%初中生的“接受率”为 78.8%,“偏好率”为79.2%小学生的“接受率”和“偏好率”相对最低,分别为71.8%和75.3%。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受访者在“接受率”和“偏好率”上的排列完全一致,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

5 未成年人对科普活动资源的偏好

将静态的科普资源变成动态的科普资源,是实施科普的一个重要步骤,科普活动资源就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动态科普资源。此次问卷中设计调查的科普活动包含了以下5种: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科普专题活动、科技兴趣小组和科普夏(冬)令营。调查中,要求受访者依据对不同科普活动资源的接受及偏好程度做出选择,并予以展开分析。

5.1 科普讲座

科普讲座,如“家庭常见病防治讲座”、“银河系中恒星讲座”等,是一种传统且目标性明确的科普活动形式。此次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总体“接受率”为66.7%,“偏好率”为61.3%。可见,未成年人对于科普讲座的接受程度一般,而偏好程度还要低于接受程度。其中,女生对于科普讲座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均低于男生。

进一步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析未成年人对于科普讲座的接受程度,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3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于科普讲座的“接受率”均不足70%,可见未成年人对于科普讲座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但在科普讲座的偏好程度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所表现出的“偏好率”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小学生和初中生对于科普讲座的“偏好率”都在60%左右,而高中生对于科普讲座的“偏好率”则较低,不足60%(见表9)。

表9 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于科普讲座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5.2 科普竞赛

科普竞赛,如“防火防震知识竞赛”、“计算机知识竞赛”等,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新兴科普活动,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是实现科普资源利用率的良好方式。调查发现,总体上未成年受访者对于科普竞赛的“接受率”为71.3%,“偏好率”为69.4%。

依据性别来划分,男生对于科普竞赛的“接受率”为72.1%,“偏好率”为75.6%;女生对于科普图书的“接受率”为76.6%,“偏好率”为75.2%。可以看出女生对于科普竞赛的接受程度要高于男生,但两者的偏好程度近似(见表10)。

表10 男生和女生对科普竞赛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未成年人受访者中,小学生对于科普竞赛的“接受率”和“偏好率”均排在第一位,分别为74.6%和75.6%;初中生的“接受率”和“偏好率”排在第二位,分别为71.8%和67.3%;高中生对于科普竞赛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都处在最低的水平,“接受率”为65.9%,“偏好率”为61.7%。可以推出,年纪越小的受访者对科普竞赛的需求越高(见表11)。

表11 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于科普竞赛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5.3 科普专题活动

科普专题活动,如“低碳生活一小时”、“世界艾滋病日”等,它作为一种相对大型的科普活动,具有连续性和提领性的特点。专题活动会在一个时期内进行,但长期的坚持还需要通过自觉来完成。对于科普专题活动,未成年受访者的总体“接受率”为74.7%,“偏好率”为75.6%。说明未成年人对于科普专题活动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较高。

对于科普专题活动这种活动方式,男生和女生的接受程度与偏好程度相差无几。

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于科普专题活动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异。小学生对于科普专题活动接受程度要略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其受访者“接受率”为76.3%,初中生的“接受率”为72.8%,高中生的“接受率”为73.6%。在偏好程度上,高中生对于科普专题活动的“偏好率”最高,为77.8%,小学生其次,为75.7%初中生最低,为71.8%。可以看出,小学生对于科普专题活动的接受程度高,可偏好程度并没有相应提高(见表12)。

表12 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于科普专题活动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5.4 科技兴趣小组

科技兴趣小组,如“星空观测兴趣组”、“电子竞技兴趣组”等,是一种以兴趣为前提而组织开展的团体科普活动。调查表明,未成年受访者对于科技兴趣小组的总体“接受率”为84.5%,“偏好率”为85.2%。说明未成年人对科技兴趣小组有很高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其中,男生对科技兴趣小组的“接受率”为81.1%,“偏好率”为83.1%;女生对科技兴趣小组的“接受率”为86.9%,“偏好率”为86.5%,可见女生对于科技兴趣小组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都要高于男生,但两者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见表13)。

进一步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受访者对于科技兴趣小组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均保持一致,即“接受率”高的“偏好率”也高。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见表13)。

表13 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于科技兴趣小组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5.5 科普夏(冬)令营

科普夏(冬)令营是透过一群训练有素、专业热忱、细心耐心的工作人员精心架构出能培养孩子潜能的科普课程,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关心别人,在克服困境中建立自信,在团队竞赛中与人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能力。因为其趣味性,受到未成年人的欢迎。调查显示,未成年受访者对科普夏(冬)令营总体的“接受率”为79.4%,“偏好率”为79.9%。其中男生的“接受率”为75.6%,“偏好率”为81.6%;女生的“接受率”为82.1%,“偏好率”为82.8%。可以看出,男生对于科普夏(冬)令营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都要略低于女生(见表14)。

根据不同年龄段细分未成年人对于科普夏(冬)令营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3个年龄段的受访者体现出了显著的年龄特征。小学生对于科普夏(冬)令营的“接受率”和“偏好率”均最高,分别为81.1%、82.1%,可以看出小学生对于科普夏(冬)令营有很大的兴趣;初中生和高中生对于科普夏(冬)令营的接受程度和偏好程度基本持平(见表14)。

表14 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于科普夏(冬)令营的“接受率”和“偏好率”

6 开发适宜未成年人科普资源的思路与建议

6.1 未成年人对不同科普场地的实际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累计选择“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受访者人数,科普场馆占75.3%,科普基地占75.1%,科普活动室占48.9%。未成年人对于科普场地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差异,按其需求从高到低排列,科技场馆>科普基地>科普活动室。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对于科普活动室的需求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科普场地(见图2)。

图2 不同科普场地在“第一位”和“第二位”需求中的合计比率

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选择,从需求“第一位”的受访者人数比率看,小学生和中学生的选择总体上保持一致,需求均表现为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普活动室。

未成年人对科普场地资源的偏好排序差异一是源于科普场地资源自身的功能和定位不同,二是源于学校安排的课外参观活动多选择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建议科普场地工作单位注重自身的宣传推广,密切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激发未成年人对科普场地的兴趣。对于学生比较生疏的科普活动室,应在社区内加强宣传,联合居委会等机构,组织学生利用学校之外的业余时间运用科普活动室。

6.2 未成年人对不同科普媒体资源的需求

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对科普媒体的“第一位”选择以互联网科普、科普图书和科普影片为主,按选择比率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为:互联网>图书>影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累加“第一位”和“第二位”的选择人数,科普图书、科普影片和互联网科普仍占主要地位。可见,未成年人对科普资源的实际需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尤其是互联网科普和科普影片受到他们的广泛欢迎(见图3)。

图3 不同科普媒体“第一位”和“第二位”累加后的比率

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科普媒体“第一位”的实际需求。小学生对于图书科普的需求程度占了其科普媒体资源需求的很大一部分,为32.2%;其后依次是广播电视科普占24.7%;科普影片占20.1%;互联网科普占16.1%;报纸期刊科普所占比重最小,不足10%,为6.8%。可见,小学生对于现代化的、富有声像感的科普资源比较感兴趣,而对于报纸期刊这种传统的科普资源需求不高。建议相关科普单位,深入研究当前条件下小学生的思维、心理、知识状况,加强对大自然、生态环境、身边科学的介绍,改变重数理轻博物的习惯。站在小读者的立场上,以儿童为本,全方位开拓选题,提供合适的精神食粮。

初中生对于科普媒体的需求比率按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互联网科普28.5%>科普影片23.9%>科普图书19.4%>广播电视科普17.6%>报纸期刊科普10.2%。相对于其他两个年龄段来说,初中生对于不同种类的科普资源的需求较为均衡,其中最受欢迎的为互联网科普,需求相对较低的是报纸期刊科普。

高中生对于科普媒体资源的需求与小学生和初中生最大的差异在于对传统报纸期刊科普的需求度有所上升,为15.8%。相同点在于对互联网科普的需求排名仍占据第一位,为37.8%。其他3种科普媒体资源的需求度按从大到小排列为:科普影片21.2%>广播电视科普13.3%>科普图书11.6%。

通过对5类科普媒体的比较发现,互联网、科普影片受到中学生的喜爱。这是因为相比于传统科普,网络科普独具特色。借助互联网跨时空、跨地域、大容量、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网络科普在用户参与性和交互性、形式表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内容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上都有较大突破。建议相关单位加强关于互联网、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对未成年人影响的研究,丰富科普网站内容,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办一些青少年科普网站,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普知识。

6.3 未成年人对不同科普活动资源的需求

调查发现,对于所有科普活动资源,未成年人“第一位”的“偏好率”都在40%以下。其中,科普夏(冬)令营的“偏好率”最高,为39.5%。科普专题活动的“偏好率”最低,为6.1%。其余3种科普活动形式按偏好程度从高到低排列为:科技兴趣小组>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累计“第一位”和“第二位”综合的偏好程度,可以看出数据发生了一定变化。受访者对于科普夏(冬)令营和科技兴趣小组的“偏好率”趋于持平状态,分别为31.4%和30.8%;对于科普专题活动的偏好率也有所上升,为11.6%(见图 4)。

图4 不同科普活动“第一位”和“第二位”累加后的比率

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科普活动“第一位”的实际需求,总体也呈现相同趋势。即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对于科普夏(冬)令营的需求度都是最高的;对于科技兴趣小组的需求位居第二;最低的为科普专题活动。这表明未成年人对于传统的理论科普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相反对那些具有趣味性的科普活动需求明显。建议相关单位在未成年中开展科普活动,一方面要注重形式的创新和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注意选择未成年人感兴趣的科普内容。未成年人的这些兴趣,大多与其自身发展及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相关。同时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活动,根据青少年群体的需求,为其选择相关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传播。■

猜你喜欢

接受程度科普活动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我是天文演说家——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星云社科普活动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关于公众保肝护肝中药认识和接受程度的调查
中国饮食类纪录片与当今社会观众群体接受程度关系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浅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中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