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①

2013-10-18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孙蕾

中国商论 2013年28期
关键词:韩城市韩城第三产业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蕾

所谓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产业和部门之间的技术变动和扩散的相互联系,是经济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3],而且它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的增长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韩城市是一座20世纪70年代新崛起的能源城市,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依赖传统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建设和发展了以煤炭、电力、焦化、建材、冶金等为支撑的工业生产体系,为韩城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 目前韩城市产业结构现状

1.1 韩城经济状况

2011年,韩城市产业结构之间所占比重为5.8:74.9:1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47.7亿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增加值38.0亿元,增长10.5%。生产总值达到19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50325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7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7亿元[4],这使得韩城在2011年经济实力中居西部地区第46位,陕西第2位,这是韩城市在市域综合实力中连续八年入围西部百强,成为西部地区百强县(市)之一。

1.2 韩城市产业结构现状——韩城市产业结构之间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

图1 韩城市2003~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由上图可知,韩城市的第一产业比例连续由2003年的11.92下降到2012年的5.55,下降了6.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发展快速迅猛,由2003年的64.24上升到2012年的76.4,上升了12.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发展十分缓慢。

韩城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近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农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升,在工业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传统行业不断强大,新兴产业也有所发展。产业结构之间的排序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一、三的成功顺利转型,但没有实现从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成功转型。根据以前威廉配第、考林克拉克和库兹涅茨所说,“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农业部门生产总值在全部生产总值中的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生产总值在全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仍占统领地位;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在全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上升”[5]。

2 目前韩城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近现代以来,韩城市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着很明显的不足,即农业结构升级缓慢、传统工业所占比例过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新兴工业发展缓慢等,尤其是大力发展重工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2.1 韩城市农业增长不稳定,农业结构升级缓慢

韩城市片面地发展种植业,其他各业(比如渔业、畜牧业、林业等)落后于国内外的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作物较少,粮食作物较多。而且长期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收入下降,导致了农业的不稳定性。由于资金技术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概念,自然禀性与农业生产特征以及农产品加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等原因,使得韩城市处于农业内部失调、劳动生产率低和生产不稳定的状态,加剧了农业内部结构的升级缓慢。

2.2 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工业产值所占比值偏高,新兴工业发展缓慢

近几年来,韩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两位数的较大增长,主要是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传统工业产值所占总产值的比例偏高。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精煤和焦碳质量较好,一直畅销省内外,为韩城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进入2l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而韩城现有的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效、洁净能源的需要。而且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适应买方市场的新形势和具备分层次、多样化等特点的工业生产体系[3]。

2.3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结构不合理

韩城市第三产业的GDP所占比重为18.5%[4],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而国内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服务业生产总值比重已大大超出第一、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之和。而且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过大,新型服务业比重依然很低。服务业仍以传统的商业和餐饮为主,而且这些行业的发展不是那么理想,而金融、保险、证券、教育、文化、咨询、资产评估、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太小,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

2.4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差,产业竞争力不强

目前,韩城市产业结构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差,产业竞争力不强。韩城市产品的附加价值明显偏低;产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尽管传统生活服务业有了一些发展,但是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中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农业没有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产业技术含量低,缺乏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

2.5 重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韩城市目前在重工业化过程中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较明显的改变。走进韩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而是被众多高耗能工业企业所造成的严重污染。古老的文化名城笼罩在烟尘土雾废气之中,加上韩城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域生态脆弱,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城区大量小型燃煤锅炉没有除尘设备,废气烟尘随意排放,运煤、拉白灰的货车造成的扬尘污染,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致使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3 韩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和方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从多途径努力实现经济协调、生态文明和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3.1 协调和完善农业内部结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实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

依靠现代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营效益,尽快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加大对科技的扶持力度,逐步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替代传统技术,加大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力度,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大力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创办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稳定农产品产业的稳定发展。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力争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取得突破,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6]。

3.2 依托韩城传统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对韩城工业结构的调整,重点要依托传统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传统部门的技术改造,振兴装备制造业。鼓励企业运用适用技术对资源实行深度加工,积极稳定发展焦化工业的高附加值工业,减少污染输出,提高产品效益,让煤炭资源由单一优势、单项效益向多种优势、多项效益发展[6]。积极开发与引进大型先进技术,改变燃烧固态煤的单一途径,加快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技术是保证韩城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使韩城顺利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优化的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从资源密集型和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向技术密集型、深度加工增值型为主的转变,从而使韩城传统能源、原材料工业企业焕发出新的面貌。

3.3 调整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重点在于发展旅游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韩城市政府在狠抓工业生产的同时,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更加要注意是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同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以及韩城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且要统筹兼顾,照顾重点,即根据韩城经济发展的现实,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发展某些特殊行业[3]。具体方法是:首先,韩城市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政策向第三产业倾斜;其次,积极推进发展旅游文化的制度创新,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减少行政干预,推动大型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和社会服务业,创造自主品牌,大力弘扬韩城的文化精神,提升城市形象;最后,积极吸引民间资本、金融资金投入和拓展新兴服务领域,增强第三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吸引更多的社会闲散人员,进一步扩大人流、物流,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3.4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韩城市的政府和企业都要增加研发投资,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产业竞争力,缩小同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先进水平的发展差距。要做到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辅相成,但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科技装备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不仅不能出现技术排挤工人,而且还要积极解决非农劳动力的转移安排;提高企业产品整体的研发水平,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3.5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优化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韩城市应运用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循环经济理念科学规划和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在集聚区内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减少物资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废弃物再利用等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建矿区应该借鉴和吸取其他矿产城市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着眼于长远的利益,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严格界定生产和生活区,优化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积极做好采煤沉陷区的治理,高度注重环境的修复和生态林的建设。从而实现以“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为特征的集约式经济增长,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从而实现经济协调、生态文明和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1]杨德勇,张宏艳.产业结构研究导论[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陕西省韩城市统计局.2013.

[3]杨公朴,夏大慰,龚仰军.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张萍,刘临战.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报,2011(4).

[5]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M].2005.

[6]樊森林.河南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4).

猜你喜欢

韩城市韩城第三产业
韩城市:首次自主采集市“两会”影像资料
韩城市文化馆:韩城市文化馆新馆正式开馆
韩城市文化馆“云上幸福年”韩城市首届网络春晚成功举办
陕西韩城:种好花椒奔上小康路
“黄河边”的韩城现象
陕西省首届乡村振兴运动会在韩城举办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韩城大红袍花椒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