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园文化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3-10-16张晓红王笑颜
张晓红 王笑颜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普及化,从而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许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革命者的行动指南,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然而由于当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承担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使命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广大学生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因此,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方法,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指导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学术界、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解上的最新共识在高校进行宣传普及。这样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共产党人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理论的价值是通过被接受、被掌握,而对实践进行指导实现的。马克思在早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提出:“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对现实生活关注的目的是要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理论的正确指导。在实践中,理论只有被广大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大众化就是其理论的本土化、通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本土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广大社会成员对这一理论的接受与认同程度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某一个国家独有的静止不变的理论,它是世界的、民族的、与时俱进的。因此,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整合大众的思想情感,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文化特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大众在文化心理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意识形态主导的一元性与文化多元性是紧密相连的,感受到伟大理论的真正魅力。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通俗化
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系统、严谨且科学的理论,涉及学科众多、专业性强,经典著作晦涩难懂。因此,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就离不开对科学语言的通俗化,即用最直接、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博大精深的理论及其精髓。但通俗化并不等同于庸俗化和简单化,不能以大众化为借口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表述形式的通俗化,不仅不能冲淡理论的深刻性,反而要更充分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逻辑性。“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群众只有被理论说服,才能逐渐将这一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意识和素养。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普及化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总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就是普及化,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本土化、通俗化,为大众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的信念和行为模式。所以,在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确立其主导地位,更要在实践中采取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其真正地认同并主动地去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可以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及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理论被群众所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努力找到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点和契合点,找到符合大众接受能力的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有效地进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途径即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源头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许多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问题都给予了回答,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些国内学者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的存在与生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在理论层面上创新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让马克思主义走到群众的生活当中去。具体而言,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映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要不断地研究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努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始终坚持用中国人特定的思维习惯阐述马克思主义原理,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形式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各群体的差异性,运用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在传播方式上,要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只有鲜活的传播方式才会使理论鲜活,并发挥出无穷魅力,因此,要努力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载体,创新其传播机制。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时代实现思想或理论的有效传播至关重要。在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要注重利用新媒体,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巨大潜能,把互联网开辟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和新平台。
社会团体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众多的社会团体当中,学校成为了集聚众多人才、学者、专家的大本营,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在校园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有效的途径,更容易将这些象牙塔中的知识精英转变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更容易通过他们作为桥梁将马克思主义以最实效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高等学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责无旁贷的重任。学校“不仅应当传播一般共产主义原则,而且应当对劳动群众中的半无产者和非无产者阶层传播无产阶级思想”。高等学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化能够起到对人进行教化、熏陶和塑造的作用。长期浸染在一种氛围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与这种氛围相匹配的精神品格和人文气质。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校园文化不仅影响师生的审美情趣,还影响师生的智能。而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着尤为重大的影响。“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意识形态不仅能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和典范”,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了新的途径。首先,高校校园文化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能够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其次,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更容易将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向通俗转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也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的示范性作用,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因此,校园文化应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高校要重视依托校园文化的平台进一步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宣传功能,坚持正确舆论的引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应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支持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坚决反对学术腐败现象,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营造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氛围,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最广泛最深入的普及。
以校园文化为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应切实考虑学生的主体需求、生活实际和专业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形式展示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赋予其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在校园活动中充分利用流行的大学校园流行语,将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理论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不仅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校园中的传播速度,同时也更加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依托图书馆、大学生社团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通过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辩论赛、社会实践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文化,注重校园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公信力和亲和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理解、接受、宣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帮助他们认清国情、明辨是非,增强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实践,并在社会中起到示范作用。因此,帮助大学生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价值体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医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