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依赖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2013-10-16王颖超任庆银
王颖超 任庆银
摘要:环境污染不会自发地出现“拐点”,会因路径依赖而一直加重下去,所以我国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必须走“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树立绿色科技观,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培育低碳文化世界观。
关键词:生产;消费;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经济的起飞,资源的使用超过了资源的再生,有害废物大量产生,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即环境质量与收入呈倒U型关系。这是依据发达国家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提出的一种假说。然而,经济学上有一个路径依赖理论,说的是一种自我强化和锁定的效应。在人类社会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中存在一种类似于物理学上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依据路径依赖理论,EKC的临界点或“拐点”是不会轻易出现的。因为对路径依赖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背后的利益得失。
一、路径依赖视域下的环境污染
对生态环境而言,一种破坏生态系统的制度形成后,会形成某些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在各种利益的博弈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已有的制度有强烈的要求,只有巩固和强化既有制度才能保障他们继续获得利益,所以,他们只会加强既有的制度,不会主动推行新制度,从而促使既有制度保持原来的惯性、按原有的方向持续下去。
经济增长与环境是互动的大系统,环境恶化也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收入阶段环境恶化严重,经济则难以发展到高水平阶段,也达不到使环境改善的转折点。发达国家证明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假说是成立的,是因为发达国家把污染密集型工业向环境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了,而世界范围的污染并未下降。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避难所”,促成了发达国家在收入上升过程中改善环境质量。中国并不具备发达国家依靠对外转嫁制度成本来缓解国内环境问题的可能。当今的中国在收入提高的过程中,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从其他国家进口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品,在强化环境规制时,也无法将污染产业转移出去。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消耗仍然在不断增加,从而面临严峻的污染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但是,中国的发展,由于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早期工业化的局限,并且遇到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例如,中国每日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雾霾天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污染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垃圾围城现象越来越严重。调查显示中国空气质量好的城市个数占10.67%,中国70%的河流与湖泊已经受到污染,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1/4近岸海域污染严重,以至于中国主要城市近一半饮用水不符合标准。以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说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处于深深的路径依赖状态,环境保护步履维艰。受资源供给能力、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必须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基本国情等因素的制约,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
近年来,尽管中国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得到了一定控制,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逐步提高,污染物的排放强度逐步降低,但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由于国内一些中小企业随意排污,把净化设备当摆设;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指标,大量引进国内外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于造成污染的企业或事件处置不力;由于城市的盲目扩大,忽视公共交通,不切实际地发展私家车,造成交通堵塞,机动车尾气排放严重;由于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酸碱化,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等。
在促进经济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也要关注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一条加速跨越拐点、加快实现两者和谐发展的道路。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出路径依赖的被动局面,走边发展边治理、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突破路径依赖的生态文明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污染较严重的国家,走的路径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更大量的生产-异化的消费”路线。很明显,这是生产与消费模式上严重的路径依赖。
1.要“看生产”
资本的扩张与生态系统的固有平衡和资源的有限性难以协调。资本的扩张要求源源不断的资源,同时生产所产生的废物也源源不断地回到地球和大气层中。对资本的拥有者来说,维持赢利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生产成本。由于自然向来都被看做是免费获取的资源而不计入生产成本之中,只要今天的供应源源不断,未来可能的稀缺是置之度外的,环境退化的代价也是不加考虑的。因此,生产者无节制地开采和榨取自然资源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的统治下,自然环境只是作为资本的要素服从于其增值的逻辑。“有用性”是人们对待自然界的共同态度。
从博弈的角度看,如果所有的经济个体都发展粗放的非循环经济,都牺牲生态环境、唯利是图,就会形成一种均衡。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单独实施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就意味着脱离这一均衡群体,就会付出高于同行的、额外的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就没有优势。利益博弈不可怕,只怕博弈不对称。环境污染最终损害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而在破坏环境利益的博弈中,事实上也没有赢家。
2.要“看消费”
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我国已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奢侈型”消费。本来是用于满足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已经产生了裂变。消费异变为一种象征、符号、代码,成为划分社会等级、表征阶层差异的标杆。这种“过度消费”和“异化消费”不仅远远超过了人类正当的、合理的需求的界限,而且大大超出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界限,必然造成对人自身的异化和对资源的浪费及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不可持续的消费。
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冲突和扭曲,使现实中的人们处于“物役”的包围之中,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和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冲突,导致严重的代内消费与代际消费不公。从历时性的代际消费来看,由于不可持续性的消费使得当代人提前消耗了本该属于后代人消耗的资源,并加剧了环境污染,从而影响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自1996年以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2012年环境重大群体性事件增长120%。“十一五”期间,环境信访30多万件,行政复议2614件,远远超过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数量。各种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更是层出不穷:2005年中石油吉化双苯厂污染松花江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无锡饮用水危机;2008年东莞市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事件;2010年紫金矿业集团污水渗漏事故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事件;2010年怀宁高河镇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所有事件表明,中国的环境并没有出现“拐点”,库兹涅茨倒U形环境曲线在中国不会轻易实现。在生态、环境的负反馈集中、极端爆发之前,越早摆脱路径依赖,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越处于主动。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后,国务院明确提出全面停止长江、黄河上中游天然林采伐和有计划地退耕还湖、还林、还草的要求,并把生态恢复、建设和发展研究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目标,制定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启动了自然生态大规模恢复和建设的行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提到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是突破路径依赖,走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通过“绿色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绿色发展要求有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与之相匹配,要求人类必须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要让“需要”重新成为支配消费的唯一目的,让绿色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的时代潮流。发展绿色生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绿色生活之路,就是要坚持节约型、适度型的可持续消费,摒弃对物欲的过分追求,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主动构建与政治、教育和文化有关的丰富多彩的精神需要,提高生活品位。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保护资源和环境开始,坚持绿色发展,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控制环境污染,加大环保力度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和谐,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环境的改善依赖于环境规制的强化,没有环境规制的强化,环境污染的程度不会下降。严格的环境规制才能促使经济结构向低污染转变。尽管我国目前实行“强化环境管理”、“谁污染谁治理”和“预防为主”的三大政策,但由于全民环保意识尚未形成,长期以来采取掠夺式经营方式,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以及决策行为的短期化,致使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怪现象屡屡出现。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切实控制住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1)应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要节约利用资源,大幅度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加快水利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倡导生产和消费革命,鼓励产业转型升级,推广低碳节能产业的成功经验,推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大环保立法力度,依法取缔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健全污染者问责、付费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和信贷原则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制定绿色产品认证政策,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使企业能够从“绿色环保产品”中获得高额的溢价收益。
(2)要发挥民间监督力量。政府既是环保政策的决策者与制订者,又是环保政策的执行者与监督者,缺乏来自民间、新闻舆论、尤其是非政府组织的监督,是众多环境问题悬而未决的关键。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尤其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政府组织力量,监督与推动政府和企业治理污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全民参与机制。
2.依靠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发展绿色经济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通过各级政府的具体推动,通过对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仅仅依靠在原有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各级政府必须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才能推动国家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从博弈的分析视角,政府作为协调各方博弈的局外人,通过自己的政策在客观上为协调博弈确立一个生成互补机制的制度环境,以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为此,应依靠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发展绿色经济。
(1)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部分地方政府将GDP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砝码,致使GDP至上的政绩观成为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和污染事故多发的重要根源。创新绩效考核制度,应改变政府GDP至上的绩效评价机制。明确党和政府的生态责任,加强生态执政,防止和改变单一追求GDP的畸形发展观和政绩偏好。直接用一些环保指标如减排量、污染指数等评价地方官员的政绩。
(2)强化中央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学者认为,若中央政府不从内在动力上引导地方政府的环境资源配置,几乎所有的污染排量在短期内都会大幅上升。由于有些环境问题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而不能采取统一、协调、有效的措施;或者地方政府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认识不足;甚或是了解其重要性,但因眼前利益而不愿为之。因此,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间的策略协调和引导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外部制度环境,促使策略互补内生机制的形成。
3.正确运用和发挥科技的力量
在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这个问题上,科学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既能够给人类带来福音,是重要的生产力。但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始终伴随着经济规模的膨胀和更加集约化的工业化过程。技术和新型管理模式带来的效益已被经济增长的规模抵消了,而且新技术一般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潜在危险。
正确运用和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应扩大科学技术的正效应而规避其负效应,树立绿色科技观。绿色科技是将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同时又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只有用绿色科技体系武装起来的生产力,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应运用科技的力量,致力于发现清洁能源,致力于发明清洁生产技术和支持生态经济的技术,致力于创造调谐人类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协调健康的技术,让科技为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绿色技术保障。
4.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培育低碳文化世界观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革新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通过制度建设、政策引导、宣传教育等措施,培养整个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习惯,这样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同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分配制度,通过调节分配来调节消费,进而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从而保证全民进行绿色消费。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消除生态危机,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弥补和消除外在约束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一种内在自律的绿色低碳观念,变他律为自律,使人们自觉为低碳减排做贡献。因此,由低碳经济上升到低碳文化的高度就成了必然的要求,而将低碳文化有机融入到人类观念的方方面面,就是树立低碳文化世界观,就是要将低碳观念融入到人们的世界观之中,成为人们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低碳文化世界观,一方面要加强生态伦理观教育。对人类实践行为的反思、约束和规范是生态伦理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约束了人类的不合理的实践行为,才能真正做到对自然的保护。通过生态伦理观教育,让民众认识到低碳的必要性和高碳的危害性,让低碳意识成为人们的一种思想习惯。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评判和引导机制,对所有实行低碳生产、低碳生活者进行赞扬和鼓励,而对那些高碳者进行批评和制裁,让低碳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当人们都有低碳意识,自觉地向低碳靠近时,低碳文化的世界观便形成了。
参考文献
[1]廖志丹.“绿猫”理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J].生态经济,2010(3):156.
[2]张庆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未来与发展,2011(10):2.
[3]任春晓.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动力论[J].浙江社会科学,2012(1):110.
[4]温铁军,等.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88.
[5]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
[6]陈少英,苏世康.论生态文明与绿色精神文明[J].江海学刊,2002(5):44.
[7]王爱华.对新疆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6.
[8]李猛.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修正[J].经济评论,2009(5):54.
[基金项目:本文系济宁市社科联2013立项课题“引导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模式研究”(编号:JN13C009)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