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皱记忆真丝小提花面料的开发研究
2013-10-16瞿才新,程友刚,丁志用等
蚕丝纤维作为一种蛋白质纤维,在面料加工及制成方面具有其他纤维制品无法比拟的易加工特性,其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和特殊的风格,历来丝绸制品就以其质地轻柔、外观华丽、透气吸湿、滑爽舒适等特性,倍受人们的青睐,并享有“纤维皇后”的美誉。
PT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属于聚酯家族中的新品,具有优良的拉伸及回弹性能,PTT面料抗皱性能好,面料缩率低,尺寸稳定性高,保持性好,具有形态记忆功能[1-4]。用PTT织成的面料手感舒适、光泽柔和、质地细腻柔软、尺寸稳定等特点,而最重要的是,有了“记忆”之后,面料变得免烫、易护理[5-9]。
真丝织物回弹性差,湿折皱回复角小,在日常洗涤和服用中极易起皱变形。为了克服丝绸的易褶皱易变形的缺点,本研究采用PTT形状记忆丝以经纱、桑蚕丝为纬纱,通过机织成小提花交织物,因而集PTT形状记忆、高弹吸湿及真丝优良特性于一体。本面料作为服用制品,与人体有着良好的亲和性,保持人体的舒适,且在折皱后用手轻抚即可完全恢复平整状态,易护理,克服了真丝织物易褶皱变形的缺点。
1 产品规格及组织
1.1 产品规格
经纱为PTT 75D/72F(DTY)半消光记忆丝,纬纱为3/22.2/24.4dtex 23T/S桑蚕丝;经密500根/10厘米,纬密320根/10厘米,幅宽172cm。
1.2 产品组织
图1 织造上机图
产品组织设计为小提花织物,织物上机图如图1。其中,地经色纱循环为14白+2蓝+1白+1深紫+2蓝+5白+2淡紫+5白+2蓝+1白+1深紫+1白+2蓝;每花根数为白28,蓝8,淡紫2,深紫2;全幅201花;穿综顺序为边5,6布身(5,6,7,8)×6,1,2,3,4,(5,6,7,8)×2,5,6;穿综根数40根。
2 工艺流程选择
经纱:XGD108高速络丝机→日发RF310G倍捻→贝宁格分条整经机→穿结经→斯密特GS900型剑杆织机→验布→修布→折布→打包入库
纬纱:泡丝→络丝→并丝→热湿定捻
3 织部解决的主要难题及创新点
3.1 准备工序
3.1.1 络丝工艺
调节络线张力,达到均匀一致,络丝机线速度控制在580±20m/min,卷取时单丝张力控制在0.1~ 0.15cN/dtex。
3.1.2 倍捻工艺
在倍捻机开机前对机台进行彻底清洁,确认铝三元、丝道等无伤痕,防止丝线刮伤,影响布面质量,倍捻时锭速控制在10000±20r/min,卷曲张力控制在18±2cN,退解气圈张力控制在25±2cN,使气圈高度一致,铝三元用2mm新瓦楞包裹,防止捻丝定形时内外层的收缩差异。
3.1.3 整经工艺
本工艺选择分条整经,遵循“中速度、小张力、小伸长、保弹性、减磨损、降毛羽、少断头”的工作原则。整经时单丝张力控制在32±2cN,定幅筘号19.68(齿/cm),定幅筘位移量0.76cm,每花40根,全幅201花,车速控制在120±20 r/min,百根万米断头控制在1.5根以内,落轴车速控制在60±5r/min,刹车距离控制在2~2.5m,使断头后的丝线不至于被卷入缩回,提高好轴率[10-12]。另外,经轴边盘须保持光洁平整,车间相对温湿度保持在65%~70%,应使经轴经丝张力纵横向均匀一致,保证一定的卷绕密度及经轴硬度,保证高速无梭织机经丝退绕时的张力一致性。
3.2 织造工序
根据该款记忆提花面料的特点,选择斯密特GS900型剑杆织机,织造工艺参数如表1。
4 织物性能
采用本工艺织成的PTT记忆真丝小提花成品的各项性能如表2。
表1 织造工艺参数
表2 织物性能
5 结语
(1)采用半消光PTT记忆丝为经纱,桑蚕丝为纬纱,成功开发了抗皱记忆真丝面料。该面料集PTT形状记忆、高弹吸湿及真丝优良特性于一体,本面料作为服用制品,与人体有着良好的亲和性,保持人体的舒适,且在折皱后用手轻抚即可完全恢复平整状态,易护理,克服了真丝织物易褶皱变形的缺点。
(2)该产品的开发迎合了国际流行趋势,织物质量指标较好,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服用效果及开发前景。
[1] S.Schauhoff,W.Schmidt.New develop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poly trims ethylene terephthalate(PTT)[J].Chem. Fibers Int.1996,46 (4) :263-264
[2] Goswami B C,etal. Textile Yarns:The Technology,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Yams[J].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97:262-268
[3] 赵立环,王府梅.形状记忆织物的发展及展望[J].纺织导报,2008,(2):50-53.
[4] 周绚丽,成玲.PTT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发展前景[J].陕西纺织,2007,(3):43-45
[5] 朱丽华.应用PTT纤维开发纺织新产品[J].上海纺织科技,2004,(5):58-59
[6] Zhang-Y,Wang-H,Chen-Y.PTT Uses and potential[J].Textile-Asia.2006,37(4):22-23
[7] 方雪娟.PTT纤维及织物的结构、性能与应用[J].合成纤维,2005,34(2):32-34.
[8] 朱远胜.竹纤维、PTT、棉混纺牛仔织物的开发[J].上海纺织科技,2010,(3):37-41
[9] 谢定章.记忆面料开发的关键技术[J].上海纺织科技,2009(8):28-30.
[10] 刘颖,任永花,俞建勇等.PTT长丝力学性能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05,(6):56-58.
[11] 黄花,顾国平,王国和.记忆面料的结构区域与设计 [J].丝绸 , 2009,(5):12-13
[12] 赵立环,王府梅.形状记忆织物的发展与展望 [ J].纺织导报,2008,(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