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氮肥工业应依靠科技力量通过创新谋求发展

2013-10-16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

中国农资 2013年44期
关键词:农资氮肥化肥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 高 力

氮肥工业困难与机会并存

当前氮肥工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二是资源、环境的约束。三是化肥优惠政策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化肥用气价、运价、电价几经上调,优惠幅度明显降低,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化肥优惠政策取消是必然趋势。四是限制尿素出口政策。根据我国化肥产业的现状和今年的出口状况,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明年的关税政策,希望关税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首先是农业经营主体改变,目前传统个体农户逐步让位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今后农资企业主要的服务对象。其次是农业的高效、农产品的安全、生态、环保的发展方向,要求化肥必须高效化、精细化、功能化、便捷化和友好化发展。再次是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化肥企业要积极创新经营模式,由传统的化肥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最后是科学施肥理念的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对氮肥品种提出新要求,同时为新品种肥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就要求氮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推进农资企业的整合、洗牌。

产品创新将成为氮肥工业发展的方向

“十二五”后两年氮肥工业工作重点和方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综合发力化解产能过剩。二是搞好化肥品种结构调整。生产企业要重视肥料的技术创新,推进单质化肥向复合、复混化发展;常规肥向高效化、功能化、液体化发展,满足农业的不同需求,有效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三是重视新形势下的创新。生产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重视现有生产工艺、装备等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的优化和提升,更要搞好企业长远战略创新的规划和部署。

战略创新方面:在“十三五”期间,在新的发展平台上,面对新的竞争格局,研究新的战略定位和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目标。

管理创新方面:重视管理变革,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学习并采用跨国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体系创新方面: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多方面发展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产业化技术创新方: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并且要加大创新投入,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设立技术研发的专门机构,加大创新的投入。

四是维护市场稳定,防止过度竞争。产能过剩,市场信心缺失,农资企业处于保本甚至亏损的边缘,已经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十三五”的开局。

为防止产能过剩导致的过度竞争,必须建设好行业信息平台,定期开展信息交流和沟通,统一对市场的认识,提振信心,降低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

顺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势,搞好农资行业的整合。生产、流通企业,包括大型种植业户,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资本联合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推进农资市场的平稳与健康。

提高全行业及企业的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行业自律水平,规范行业内部竞争秩序,要以邻为伴、结伴而行,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充满着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未来两年以及“十三五”期间,中国氮肥行业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农业历史性的变革为化肥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长期快速发展中积累的,发展方式粗放、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矛盾,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农资氮肥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