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浙古海塘与民间信仰探析

2013-10-16冯宝英

浙江水利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海塘石塘钱塘江

冯宝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4)

1 江浙古海塘简述

1.1 修筑的历史背景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 km,自古遭遇无数海潮灾害,以东南江苏、上海、浙江最甚,统称江浙海患 (上海原为松江府,历史上长期归属江苏,故统而简称江浙,下同)。因太湖流域东临东海,南接钱塘江,地势低洼,海潮冲击海岸,既易海岸内蚀,还常咸潮难退,加上海岸线不断迁移摇摆,故海患严重。随着该区域经济与战略地位的上升,及对海患认识的提高,朝廷对海洋灾害的重视程度一代胜过一代。史料中的海洋灾害记载随之显著增多,记载内容也日趋详细。环太湖及钱塘江一带海灾,唐代记载不及10次,至宋代上升至30多次,明代与清代超过了100次(根据 《中国古代海溢灾害的初步分类研究》[1]概括)。

“(唐大历)十年(775)…七月已未夜,杭州大风,海水翻潮,飘荡州郭五千余家,船千余只…苏、湖、越等州亦然 。”[2]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七月,(泰州)海溢,坏庐舍数百区,牛畜多死。”[3]

“(元)大德五年(1301)(华亭)海大溢,溃塘,漂没人口一万七千有奇。”[4]

“(明万历十年)(1582)七月,苏松六州县潮溢,坏田禾十万顷,溺死者二万人。”[5]

“(清)道光十二年 (1832)八月二十日,风潮大作,冲击海宁及仁和海塘,木棉地被淹四万余亩。”[6]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各朝各代想方设法治理太湖流域海潮灾害,不间断地修筑江浙海(江)塘(堤),经历屡坏屡修的循环,直至近年仍在不断修筑、养护。江浙海潮灾害频繁严重的地段,首推钱塘江口海宁一带,其次是杭州湾的海盐和金山,再次是长江口的宝山附近,即苏松海塘与浙西海塘之经过区域。因海岸线的不断摇摆及风潮转向的不确定,历史上还有位于宝山以北的 “范公堤”及钱塘江南岸的“萧绍海塘”共同护卫泛太湖流域。“江浙古海塘”内涵丰富,即或泛太湖流域部分也史实甚丰,本文择取的是后者一些史料,江浙的其余海塘略过不述。

1.2 修筑的历史过程

江浙古海塘始筑于何时无定论,但大多史书引以《水经注》的 “(东汉)防海大塘在县 (钱塘,今杭州)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议立此塘以防海塘。”[7]作为最早海塘记载。唐代之后的海塘修筑记录已比较详尽:浙江有唐代开元元年 (713年)重筑的位于海盐的一百二十四里捍海塘,江苏有唐代大历元年(766年)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从盐城到海陵的百余里常丰堰等。

范公堤,宋代范仲淹建议修筑。宋代天禧年间,因海侵及年久,原常丰堤不堪使用,范仲淹上书泰州知州张纶,建议急速修复捍海堰,得到张纶支持,朝廷任范仲淹为兴化县令,负责修筑泰州捍海堰。在修筑过程中,虽 “值隆冬雨雪,连旬潮势汹涌,兵夫在泥泞中死者两百余人。”但张纶熟知水利,与朝廷派到泰州查勘实情的淮南转运使胡令仪一起支持继续修筑。经过4年多,终筑成 “计百四三里”的捍海塘,“呼为范公堤以仲淹力赞之也”[8]。明、清延伸至长江口,但仍统称范公堤。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督高斌于茶、角斜大规模续修。清代中后期虽因堤东逐渐淤积海塘外移,但长期以来此堤仍有 “束内水,隔外潮”之效。

苏松海塘,北起江苏常熟的东沙,经太仓,南至上海与浙江交接处。唐早期已有记载,唐中叶与浙西海塘已联通。苏松海塘较重要的修筑,宋代主要在乾道年间,沿塘修筑十八堰以利排水;明代在成化、嘉靖、万历、崇祯年间各有多次。明以前松江府所修海塘都是土塘,崇祯七年(1634年)开始修筑条石塘,“知府方岳贡、华亭县令张调鼎,始于氵崇缺建捍海石塘”[9],此为江南海塘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因雍正二年七月江浙大潮灾,朝廷下决心将江浙海塘一并修筑成石塘,雍正十二年基本完工,再经乾隆朝加固整治。之后海塘渐向外移筑,旧海塘不再御海改作它用。

浙西海塘,是以钱塘江口为界,北岸称浙西海塘,起自浙江杭州,终于苏松海塘交接处平湖县。在唐代建成后,吴越时钱用竹笼装石筑石堤,北宋时张夏曾从六和塔至东青门筑石堤十二里护卫杭州,南宋时利用薪土筑柴塘。此后至明中叶,大多延用石塘与土塘间筑法。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黄光升筑海盐塘时,塘身采用五纵五横的石砌,后世著名的鱼鳞石塘砌法大多缘于此。明万历三年(1575年)钱塘江发生大潮灾,之后10多年间,海盐筑成外有防浪桩,中有石塘,内有备塘河及土备塘的四道防线海塘,形成比较完整的海塘工程体系。清康熙年间,海宁多次潮灾,遂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开始筑鱼鳞石塘,历经雍正、乾隆二朝修筑,在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海宁县全线建成石塘,其中盐官等要冲之地为鱼鳞大石塘,其余为条块石塘。之后100多年皆以此塘为基,道光年曾大修。

萧绍海塘,位于钱塘江南岸,西起现杭州萧山区的临浦,东至上虞市,长约100多公里。海塘形成年代无考,嘉泰 《会稽志》 载:“…唐垂拱二年(686)始筑…”[10]。其中萧山北海塘为捍海塘,位于海宁对岸。因潮灾较轻,历代修治工程规模较北岸小,海塘延用石塘与土塘间筑法。清中叶钱塘江江潮主槽北摆定向后,海潮危害次数与程度较小,萧绍海塘退居二三线内塘。

2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

2.1 民间信仰简述

在原始社会及商周时期,中国以信仰自然神灵和祖先崇拜为主,中国道教文化大多延续于此。在宋代,道教渐沦落为神权与族权信仰,祭祀对象与地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祭祀时间与方式逐利即祭,遇事即祈,又因其少禁忌、亲民性,成为狭义民间信仰代名词。宋代程朱理学,又将这种神权与族权放大为拱卫皇权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最重要精神支柱。统治者为此制定了相应的配建与祭祀制度,并且对延伸的各种神灵与祖先崇拜大力支持,坛庙建筑即实际载体。

2.2 海塘修筑过程中的祭祀活动

凡海塘修筑时官民皆不定期祭潮神,“董其役者孝廉吴嘉允泣有祭海神文,大学士钱龙锡为之记,其意旨大略相同,故不具载”;“…于九月既望,沐戒矢于神明,焚誓书,从仆二人亦令向神誓…祈土兴工”[9];宋咸淳六年 (1270年),萧山北海塘被海潮冲击倒塌,越帅刘良贵主持修筑,但由于浪大无法下石下土,刘良贵亲自祭神“公亲临祷之神,曰:此朝廷所加念者,愿有以相之。未几,沙果涨…”[11];《乾隆海塘新志》卷三有引用 《吴越备史》、《咸淳临安志》,意指在梁开平四年八月,潮击海塘,吴越国王修塘因浪大无法版筑,竟 “命强弩五百射之,既而潮头趋西兴。”“白乐天刺郡,日尝为文祷于江,然人力未及施也。开平中,钱武萧王始筑捍江塘,因命强弩,又致辞祷于胥山祠,仍为诗一章,函置海门山。既而潮水避钱塘,击西陵。”[7]才得以将装满石块的竹笼下江筑成海塘,直将海塘筑成之大功归于海神。

修筑过程中官祭、铁牛镇潮等巩固海塘的记载也不少,如光绪 《杭州府志》卷四十七卷至五十二卷记,宋政和八年(1118年)、宣和四年(1122年)杭州府及盐官县海溢,朝廷各降10道100斤重带咒语铁符入江镇潮;明永乐十六年 (1618年)大潮,朝廷遣官致祭海神;清乾隆朝筑江浙海塘期间,前后3次遣官致祭海神文,并分次铸铁牛16座下到各处潮流中。上述行为表面试图借助神力护堤,实质包含着依靠宗教作凝聚力,发动群众齐心抗洪的真意。

2.3 与抗潮、筑海塘相关联的祠庙

2.3.1 祠庙分布情况

泛太湖流域的人们,古时所受之最苦为潮灾,对变幻莫测的大海与海潮非常敬畏,面对代价惨重又屡次暴发的潮灾,无助的人们祈求神灵保一方平安,祭水神的各类祠庙遍地开花。与海塘有关的庙祠,除分布于府治、县治,还多建于海塘、闸堰、桥梁等水利设施附近。

在海塘经过之府县的地方志中,与海潮或海塘有关的祠庙记录多且详尽。通过对一些地方志不完全统计,该类祠庙数量众多,如《道光泰州志》卷十二载有相关祠庙11处,《东台县志》卷十三载有相关祠庙5处,《海宁州志》卷之六载有相关祠庙14处等。而且因志书编写的选择性与时效性,编志时有些祠庙缺漏,有些或已消失或改祈其它神灵,原 (曾)存在的数量更大。同地同种祠庙有些数量众多,如海宁天妃庙,明时在千户所营各建一,达十庙;静安绥公庙,据民国《萧山县志稿》载达9处,民间更有谚云:“沿江十八庙,庙庙祀张神”之说。为较直观地表达,择明清时海灾最严重的松江府华亭县、娄县与上海县及杭州府的仁和、钱塘县与海宁州作例,皆以府志为出处(见表1)。

表1 清中后期松江府与杭州府 (部分)祭水神祠庙情况表

续表1

2.3.2 祭自然神灵的祠庙

许多祠庙专为海塘修筑而建,如广灵庙 (宋建,为潮冲海塘祀潮神特建),运德海潮神祠(“因修海塘祷之平潮剌封潮王”[7])、英宣通应公庙 (“宝年间江潮冲医神现灵迹,塘岸安堵”[7])、海宁潮神祠(四十五年(康熙)江塘成建潮神祠其上[7])等。清雍正时任浙江总督李卫在海宁与杭州广泛建祈潮神的祠庙,新 (重)建达9处。最有名的当属杭州的六和塔与海宁的海神庙,六和塔初建于北宋初,据 《咸淳临安志》卷82载:“…开山建塔,因地造寺,以镇江潮…”[12],是最早专为镇潮而建的建筑物。海宁海神庙,是清雍正皇帝束力建,目的 “用答明神庇民,御患之休烈,令远近人民奔走瞻仰,兴起感动”[13],遂以御赐庙名、碑文和高规格建造的专祀潮神的庙宇,并将当地传说能镇潮灾之神灵、传奇人物一并祈之;造庙之前,雍正曾2次书写海神祭文并谕示地方官敬神。乾隆督阅海塘时多次亲临该庙上香,乾隆、道光朝屡次赐香并不定期派官员专祭。

2.3.3 祭有功之士的祠庙

因为江浙海塘经常溃决坍塌,修堤固塘从未间断,各代大规模修筑江塘的成功之作亦不少。这些亲主其事的地方官员、作出贡献的乡贤名人,其事迹或载入志书,或口耳相传,受到百姓崇敬和爱戴,自发建庙造祠供奉香火,世代纪念,有的还被神化。如古松江府对明中后叶修筑海塘的多任地方官夏忠靖、周文襄、何震、毕享、方岳贡等分别修建祠堂,最典型的为宋代的范仲淹和张夏。在古楚州与泰州各府县,宋时就建有多处纪念范张(张纶)2人的祠堂 “范仲淹…民为立张范祠祀之…”[14]。据嘉庆 《东台县志》载,其时境内尚有范文正公祠多处,三贤祠 (祀范仲淹、张纶、胡令仪)8处。不仅如此,后人延伸修建的范公堤所经各府县也建有多祠,如掘港有范张 “二贤祠”,石港有 “范文(天祥)二贤”祠。宋时建祠纯为纪念;后世建多祠,更多愿范公保佑百姓,将范仲淹神化。筑杭州钱塘江石塘防潮的张夏,初“人德之,立祠堤上”[6],曾移址多处,后演化为能保杭州的“土地公”。

2.4 上述民间信仰的特点

海塘关乎上至统治者下至百姓切身,既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也不是一府一县能完工,更不能以民间力量能成功,即或动用全国之力完成后,也不能一劳永逸。加上古代科技水平低下,海塘屡修屡坏,屡坏屡修,一次大潮可能全功尽毁,陷百姓于苦海之中。回天乏力,借由神佑,道出海潮民间信仰的艰辛与无奈,“病笃乱投医”决定了海潮民间信仰的实用、亲民、多样与地域性。

首先,是民间信仰实用性、亲民性:从对庙祠来历的记载上,除了纯粹的龙神祭祀,其余所祀对象与其说是神其实更是人,对水神的纪念大多是对水利建设有杰出贡献人士的纪念,对水神的崇拜即是对水利建设有杰出贡献人士的崇拜。在民间流传的不少有关水神的故事,不外乎水神的来历、水神的善良、水神的神力、治水的功绩等,具有教化功能。如天后庙,借由福建林姓女子指点船民进出海港得名;英卫公庙,借由冤死伍子胥搅潮报复之传说警示多行忠义;钱明宫借由祀吴越王钱缪修筑钱塘江江堤激励修筑海塘;杭州府茶槽庙借由明末有茶商因潮修塘不成遂跳江镇水褒奖以死捍塘之民间人士等。最特殊的当位于钱塘江南岸的张老相公庙,传说变迁甚多。初命护堤侯庙或英济侯庙,至清康熙之前,在萧山、绍兴、海宁等地都各建有多处,因最初祀之神原为萧山张姓人士,萧山祭祀最盛行,后在当地民间形成了三月初六庙会。清雍正后在萧山该庙改称静安公庙及 “静安绥公庙…今改题”[15],并开始将修筑杭州海塘的宋朝工部郎中、封安济公的张夏与该张姓布衣2人事迹混合形成静安公这一神灵,民间仍俗称张神殿或张老相公庙。从演化过程中可以看出,对筑堤防潮的有功之士更能得到人们的纪念。

其次,是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与地域性:凡是能有所谓镇海宁潮的神祗,皆搬来崇祀,如唐初建的潮王庙等至民国时尚存;海宁海神庙集镇水安潮之10多种神灵共祀;甚至关羽都可以神化成能镇水。不过,江、浙最广泛崇祀的水神当属地方神,如钱缪、张夏、范仲淹、伍子胥等。流行萧山的三月初六张神会;流行杭州、海宁的八月十八潮神会,沿江一带迎神、观潮等祭祀活动也极具地方特色还有大多数庙宇制定自己特定的祭日。

3 结 语

民间信仰与海潮变迁相得益彰,侧面印证了海塘修筑的时段性与地域变化。一种信仰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变故。在南宋中期之前,钱塘江南岸潮灾亦重,故位于钱塘江南岸的萧山等地,宋时形成的张相公祭、钱王祭、宁济潮神祭,一直延续到民国,后世少有新的水神诞生。范公堤所经过区域,虽后世屡修屡固,但宋时建堤的功臣范仲淹、张纶、胡令仪之先贤祠受到后世累修不间断,后代少有修堤之士享有建祠之荣。而古松江府关于水神崇祀的繁盛时期为明中后叶,明代嘉靖至崇祯100多年奠定了松江府江南海塘的基础,百姓为当时主事修筑海塘的地方官创建了多处祠堂,是松江因修塘立祠最集中时期。清杭州府(时海宁属杭州),在雍正至乾隆年间建成举世闻名的鱼鳞大石塘,保证了此后100多年钱塘江的安宁,同时也创建了数量众多的水神庙宇,以圣旨名义束力建多神信仰的海宁海神庙、观间庙(潮神庙)等,规格与规模都是当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古海塘及相关祠庙作为历史时期产物,应当保护。海塘修筑延续千年,直至当世,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浙江省专门出台了《海塘建设管理条例》。现海宁海塘及海神庙、六和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海塘与钱塘江海塘(余杭段)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苏州范文正公忠烈庙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奉贤华亭海塘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萧山的北海塘等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已得到了保护。

[1]吴芷菁.中国古代海溢灾害的初步分类研究 [D/OL].郑州:郑州大学,2006:[2013-8-15]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2](后晋)刘日向.《旧唐书》 卷三十七 “志第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清)周右.《东台县志》 卷之七 “考二·星野·祥异” [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4](清)冯鼎高.《华亭县志》卷三 “海塘志·海患” [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5](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十八 “志第四·五行一水·水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清)龚嘉俊.《杭州府志》卷八十五 “祥异四” [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8](清)周右. 《东台县志》卷之十一 “考五·水利下·堤圩”[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9](清)宋如林.《嘉庆松江府志》卷十二 “山川志·海塘”[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10](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第十 “水·堤塘”[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11]刘俨.《康熙萧山府志》卷十一 “水利志·北海塘”[M].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93.

[12](宋)潜说友.《临安志》卷之八十二 [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13](清)战鲁村.《海宁州志》卷首 [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14](清)梁元棣.《道光泰州志》卷二十 “名.宦” [M].影印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5](清)彭延庆,张宗海.《民国萧山县志稿》卷七 “建置门·坛庙”[M].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93.

猜你喜欢

海塘石塘钱塘江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钱塘江观潮
作品赏析(1)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Старинный приморский город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
鱼的温暖
礼仪是一种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