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环境中医疗救援的实践与探讨
2013-10-13彭碧波郑静晨
郭 晓,彭碧波,郑静晨
高温环境通常指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以上的生产环境,高湿环境指相对湿度在60%以上的环境[1]。环境温度、湿度及热源释放出的辐射热均能协同增加人的体温,并使其超过安全界限。在湿热环境下救援,环境的高温高湿加上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机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失控,从而引起热痉挛(Heat Cramps)、热衰竭(Heat Exhaustion)及中暑(Heat Stroke)等。湿热环境中,机体还容易因日光照射及蚊虫滋生而诱发日光性皮炎、蜱咬伤等一些典型的热带疾病。湿热环境常见于靠近赤道的热带地区(25°S~24°N)的任何季节和亚热带地区(23.5°~40°N 和23.5°~40°S)的夏季。我国从秦岭淮河以南有大面积国土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因此研究在湿热环境中的灾害医学救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ese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Team,CISAR)医疗分队历次执行的救援任务进行总结和研究,探讨在极端气候——湿热条件下,救援队如何加强自身医疗救援卫勤建设以适应极端天气,从而达到极端湿热气候下救援效率的最大化。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总结中国国际救援队自2004年开展流动医院进行医疗救援以来,历次在湿热环境下医疗救援的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救援数据汇总
1.2 研究方法
1.2.1 信息数据分析 本研究以CISAR 四次湿热条件下医疗救援的信息数据为研究组,以发生在亚热带气候的巴基斯坦西北边省地震的医疗救援的信息收据为对照,设计医疗救援效率指数(Medical Rescue Efficiency Index,MREI)=救治病人总数/(医生数·救援天数)来客观评价医疗救援的效率。
1.2.2 采访医疗救援队员 以电话巡访及面对面访谈的形式采访部分医疗救援队员,并记录他们如何看待高湿热环境对医疗救援的影响。访谈问题主要为:(1)您参加过哪些医疗救援?(2)在您参加过的医疗救援中,您得过什么病或出现过什么不适(例如,不明原因发热)?(3)您认为灾害发生地的环境对您开展医疗救援工作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主要是在哪些方面?(4)您认为在极端环境下怎样能提高医疗救援队的医疗救援工作(例如:减少救援天数,增加轮替次数,如十日一轮换;增加和提高后勤保障)?
2 结 果
2.1 中国国际救援队(CISAR)历次救援情况CISAR 自2001年建队至2011年十年间参与国内国际救援17 次,医疗队参与救援14 次。灾害发生地理位置在25°S~24°N 不限季节以及纬度在23.5°~40°N 和23.5°~40°S 之间,发生在夏季(7~9月份)的医学救援算为湿热条件救援。湿热条件下的医救援共计4 次(见表1),占十年间总医疗救援次数的28.6%(4/14)。CISAR 参与的医疗救援任务,且发生在湿热条件下的灾难分别为: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海啸、2006年5月27日的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地震、2010年1月13日发生在海地太子港地震和2010年7月的巴基斯坦洪灾。参照标准为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巴基斯坦西北边省的地震医疗救援,救援时当地为亚热带气候,白天高温,晚上寒冷,昼夜温差大。四次湿热环境下的医疗救援和对照亚热带气候下的医学救援均采用流动医院的方式,高效地开展医疗救援[2]。
2.2 医疗救援效率指数/MREI 为了量化四次湿热环境下和对照亚热带气候下医疗救援的效率,我们设计了MREI,即每个医疗救援队员每天救治的病人数。本研究试图量化各次医疗救援,方便比较。经过计算,发生在湿热条件下的MREI 分别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海啸,18.9个病人/每人·每天;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地震,7.9个病人/每人·每天;海地太子港地震,11.9个病人/每人·每天;巴基斯坦洪灾,11.5个病人/每人·每天;巴基斯坦西北边省的地震,5.7个病人/每人·每天(见表2)。在湿热条件下的医疗救援效能指数普遍大于在一般环境的救援效能指数,提示湿热条件并未对医疗救援产生重大影响。
表2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救援效率指数/MREI 比较
2.3 医疗救援队员访谈 受访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救援队员一致认为湿热环境对于医疗救援没有影响。在被问及怎样提高在湿热环境下医疗救援的效能时,观点出现分歧。部分队员认为减少救援天数,增加轮替次数没有必要,因为队员适应救援环境、进入工作状态需要时间;部分队员认为极端气候下长时间救援会影响医疗救援效率,新加坡等国际救援队采取的十日一轮替[3]太短;在被进一步追问合适的医疗救援时间时,队员普遍认为救援时间不应超过二十日。至于被问到改善后勤保障能力是否会提高医疗效能时,大多数队员认为现有的条件可以坚持。
2.4 在湿热环境中医疗救援常见的疾病 总结四次湿热条件下的医疗救援疾病谱[4],并与一般环境下救援相比较,发现感染性疾病(创伤后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相较于一般环境发病率高,提示在湿热环境下医疗救援备灾方面应注意抗感染性药物的准备及提高相应专业医疗队员的比例。我们还注意到,腹泻性疾病,如痢疾、霍乱等;虫媒病,如疟疾等;不同程度的中暑及皮肤病在湿热环境下较常见。在湿热环境中,部分医疗救援队员出现蜱咬伤、日光性皮炎、不明原因发热等情况。这提示我们在医疗救援备灾时应注意准备相应防护设备及措施。同时应在出发前,向队员介绍救援环境及注意事项,使队员们对可能发生的状况、危害及可采取的措施有所了解。
3 讨 论
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不言而喻,探讨在极端湿热条件下的作业有重要意义。然而,医疗救援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医疗救援时间一般不长,工作环境在室内或流动医疗帐篷内。本文总结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历次在湿热条件下医疗救援的相关数据,采用MREI 来定量比较湿热环境对医疗救援效率的影响及访谈医疗救援队员的社会学方法来进一步确定其关系。两种方法均证明湿热环境对医疗救援工作没有重大影响。
MREI 是本研究首次提出用于评估医疗救援效率的指标。本研究比较的5 次医疗救援行动均采取流动医院的模式展开,因此在本质上,数据间有可比性。个别MREI 数值的差异可能代表了救援行动本身的特点。例如,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震海啸的救援中,每位医疗队员平均每天救治18.9个病人,这可能与印尼亚齐地震海啸救援的特点有关。在此次行动中,我国国际救援队主要负责对转运来的病人进行快速检伤分类及简单稳定病情后,后送到后方医院,因此,在计算救治病人总数上较大。具体救援行动已经被总结和分析[5,6]。影响MREI 数值的因素除了与医疗救援的内容[3]有关系外,还与灾害发生地医疗系统状况、医疗救援的药品保障[5,7]、救援装备[6]、国际救援力量的联合[5],以及救援力量的协调和部署等因素有关。另外,对灾害需求的评估,对灾害导致疾病的信息,以及救援力量间的协调被认为是影响高效救援的重要因素[8]。鉴于以上因素,MREI 只是一个参考指标,而评价一次医疗救援任务成功与否的精标准仍应是在灾害发生地现有的条件下,医疗救援队能否满足请求支援国家或政府、地方和人民的需要来判断。
为了确定湿热环境与医疗救援的关系,我们对部分医疗救援队员进行了电话及面对面的访谈。在访谈中,我们尽量避免诱导性问题,多以开放性问答方式提问,当医疗队员对于问题理解不够准确时,我们采取举实例的方法帮助队员理解。
在湿热环境中,感染性疾病(创伤后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和皮肤疾病在受灾人群中发病率高,这与灾害发生地气候炎热,患者穿戴衣物少,伤口多直接与砂石、泥土等接触,伤口污染严重,而且绝大多数患者无法在伤后8 h 内得到及时处理有关[9]。因此,在备灾时应注意相应药品的保障及救援队伍的组成。此外,痢疾、霍乱和腹泻性疾病,及疟疾等虫蚊叮咬性疾病在湿热环境中可导致疾病大面积暴发,在备灾及救援时应确保灾区食品与饮用水安全和灾区环境的消毒,灾后应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10]。由于救援条件艰苦,有时救援队员会在野外无防护的环境下睡觉,因此救援队员中普遍发生被虫蚊叮咬的现象,部分队员还因防护不够出现了日光性皮炎,这在以后的救援行动中应引起注意。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迅速执行国内外紧急救援任务的现代化专业救援队伍[10]。队员们医疗技术过硬,身体素质高,因此普遍认为湿热环境不会影响医疗救援工作。在灾区执行任务时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极易疲劳[3],因此,应加强对队员们饮食及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在湿热环境下工作时,人体散热困难容易产生热应激。当热应激超过一定限度后,会产生热损伤,即中暑等现象。刘小冬等人研究发现在科学的安排和合理的运动量下,高温、高湿环境下短时间系统性训练可获得热习服[11]。在湿热环境中由于出汗量增加需要不断补水,人体耐受的安全底线为2%,而当失水超过5%时可能导致热病和热危害[1]。吕石磊等[1]报道依靠人体自觉补水无法完全满足人体水分平衡,建议工作中应在自觉补水的基础上采取强制补水方式每12 分钟补水一次。因此,医疗救援队应注意科学地训练,以便在救援中使队员快速适应高湿热环境,并确保队员们身心健康地执行任务。
[1]吕石磊,朱 能,冯国会,等.高温高湿热环境下人体耐受力研究[N].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6):982-985.
[2]侯世科,郑静晨,刘 庆.流动医院模式在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2):720-722.
[3]李向晖,程纪群,刘爱兵,等.印尼海啸灾区救援中的卫生防疫工作[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4):275-276.
[4]Li X H,Hou S K,Zheng J C,et al.Post-disaster medical rescue strategy in tropical regions[J].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al,2012,3(1):23-28.
[5]李向晖,郑静晨,王 洁,等.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海啸灾区中的医疗紧急救援工作[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4):272-274.
[6]吴学杰,郑静晨,侯世科,等.印尼地震海啸灾区急危重伤员的多国联合转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0):945-947.
[7]杨造成,彭碧波,白晓东,等.赴巴基斯坦地震医疗救援药品保障的探讨[J].武警医学,2006,17(2):148-149.
[8]Bremer R.Policy development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management: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January 2001 earthquake in Gujarat,India[J].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2003,18(4):370-382.
[9]彭碧波,仝青英,杨造成.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流动医院疾病谱分析[J].武警医学,2006,17(10):785-786.
[10]李向晖,杨造成,候世科,等.印尼海啸的紧急医疗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7):555-556.
[11]刘小冬,房 晓,张 雷,等.模拟湿热环境下军人习服训练干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