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物理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正螺旋”

2013-10-11林健华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转化

林健华

摘要:“正螺旋”与“负螺旋”,原本是两个极其简单的物理学概念,顺时针拧动螺丝,螺丝就会被越拧越紧,这便是“正螺旋”,反之就是“负螺旋”.中央10台推出了一个关于教育改革的电视报告文学《新教育风暴》,里面提出“正螺旋状态”与“负螺旋状态”两个新概念.反观自己的物理教学,其实也可以运用方法,促使学生向“正螺旋状态”发展,并把处于“负螺旋状态”的学生转化为“正螺旋状态”,使得更多的学生喜欢物理,热爱物理.

关键词:负螺旋状态;转化;正螺旋状态

物理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有兴趣,学得自然就好,容易受表扬,就有成功感.一次次强化成功感,一次次成功又强化了自信心,这样,这个学生就进入“正螺旋状态”,简称“正螺旋”,这是一个上升的状态.反之,学生在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自信心、上进心,就步入了一个“负螺旋状态”,简称“负螺旋”.这是一个下降的状态,如果不及时将学生“负螺旋”转化为“正螺旋状态”,就会出现“学困生”或“后进生”.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负螺旋”状态的学生向 “正螺旋”转化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体会:

首先,激发兴趣,唤醒学习的欲望.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唤起他们学物理的欲望.所以在导入新课时候,可以采用故事法,如在讲密度时,可以用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的故事来导入;介绍“浮力”知识前,可以和学生说说死海不死来吸引学生等.学生对这些故事感兴趣,无形就会关注到物理知识中去,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除了用故事法,还可以用实验导入法,这时候就可以专门邀请“负螺旋状态”学生来协助完成,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会使学生感到兴奋,惊奇、从而激起学习的欲望这样持续锻炼,学生自然会带着获得新知识的兴趣来学习物理.

如,我在教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中,先把全班60个同学分成15个小组,四个同学一组.我提前给每组学生准备三个盒子(盒子里面分别在适当的位置放置凸透镜),指导学生在一端朝向另一端光亮的地方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教学对话如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三个盒子,里面藏着什么呢?谁大胆猜测一下?(生兴致勃勃,展开想象翅膀,众说纷纭)谁想上来看看?请生上来.

师:保持这个小孔向上,从这一端向里透着光亮的地方看,你看到什么?(大大的希望、小小的努力、小小的自信),老师这里有3个一样焦距的凸透镜,同学们再猜想一下,如果在这个小孔插入这样凸透镜,里面会有什么变化呢?甲同学,你说一下.

(生答略.)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是的,刚才从这小孔看到是大大的希望的字样,插入凸透镜后,希望字样就变小成倒立了.乙同学,你呢?哦,之前看到的小小努力字样,现在看到变成倒立放大了.它做了倒卧还变强大了!丙同学,之前看到自信字样,现在怎样了?变大了!对,大大的自信!)

师:同学们,看到这,你有什么感受?(生答略)

师:对啊,神奇,物理就是这么神奇,那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密.请打开书本,齐读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理教学中,经常会有一连串的与日常生活看到的相冲突的现象,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自所为会大为触动,这样就很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探究未知的兴趣.原来处于“负螺旋”状态的同学,通过实践获取了体验的成功,渐渐地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去,这是迈向“正螺旋”的第一步——兴趣给予学好物理的信心.

其次,给予空间,在探究中获取知识.

物理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物理活动中,要充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处于“负螺旋状态”的学生,在充分探究后会所获有所思,进而有所得,同时,他们对自己探究所获取的知识会格外珍惜,印象会特别深刻,更加有说服力,物理魅力感染了他,自然就会刺激他继续钻研下去,学习下去,久而久之,学习中慢慢转化为“正螺旋状态”.

如,我在教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在探究环节安排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七个环节.在所有环节,我都尽量多提问处于“负螺旋状态”的学生,遇到难度比较大的,则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一、提出问题

师:每个小组桌面都有老师为你们准备这样的三个盒子,请同学们细心观察,并将你看到的现象进行对比,看有什么疑问,小组讨论归纳出问题,再跟全班同学交流.俗话说“正确提问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看谁是最会提问题的人.

生:为什么字离凸透镜近时呈放大的像,而这放大的像有时是倒立有时是正立?为什么字离凸透镜远时会成倒立缩小的像呢?

师:谁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指生说),对,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谁能把这些问题合成一个问题?

生:为什么物距不同,成的像的性质也不同?

二、猜想假设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进行大胆的猜想,同学们,请你们根据刚才小盒成像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后猜想.

学生经过猜想后得出猜想:物距大,成缩小倒立的像,物距小,成放大的像.

三、设计实验

有了猜想假设,那下一步我们就要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在这之前,我会向学生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以及其用法,并强调设计实验方案的目的是探究成像的情况与物距是否有关.这时,我会建议学生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自行选择其他器材来进行探究.请同学们积极讨论后制定研究方案.

四、进行实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着我要求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中统一用f=5cm的凸透镜做实验,把它固定在光具座中间的位置,并要求学生在光具座的刻度尺上的一倍焦距处和两倍焦距处贴上小红点作标记,装透镜和光屏时请注意,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要在同一水平面上.课前我对全班同学分了15个小组,下面我要求第一到七组同学移动蜡烛和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缩小的像,第八到十五组同学移动蜡烛和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

五、分析论证

进行实验更重要的是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请各小组代表将实验数据汇报,得出成倒立缩小的像必须u>2f,此时f

六、评估

此[WTBX]时,我进一步介绍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让学生进一步得出成放大的实像时f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安全的学习和探究氛围,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增长物理探究的能力,获取物理知识.同时,学生在进行物理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物理探究能力,而且学会了与人合作、善于质疑的物理态度,这样,在多方面的肯定与成功愉悦的体验后,“正螺旋状态”逐渐向学生又靠近了.因此,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物理知识是促使学生进入“正螺旋状态”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夏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4):21-22.

[2] 李卫国.中学物理高效课堂中的愉快教育初探[J].中学物理,2012(12):16-17.

[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初级中学 (519100)]

猜你喜欢

转化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大学生外在压力的转化研究
引例浅谈导数应用中的转化策略
对小学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思考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