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河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思考

2013-10-11周可跃

职教论坛 2013年12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校企

□周可跃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之际,企业参与度低成为阻滞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为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集团化办学应运而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

一、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诉求的体现

集团化办学是顺应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学校寻求企业合作难的问题,优化了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同时还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便利之途,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强烈诉求。

(一)职业教育集团是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急切需求

学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形态演变的革命性变革[1]。它使职业教育由工作场所本位转向了以学校为本位,放弃了原来学徒教育中全程式的工艺教学,将整个生产工艺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工序进行教学[2]。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但在其诞生之日就注定了它脱离工作现场教学的宿命,违背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这是学校职业教育固有且自身又难以克服的先天缺陷。校企合作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但企业追逐经济利益的经济本性使他们不愿支持职业教育,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多是以人情关系为承载,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体制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多是敷衍应付,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陷入“一头热、一头冷”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将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等相关机构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组织,共同举办职业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集团化办学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可以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破解校企合作难题的急切需求。

(二)职业教育集团是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总体规模比较可观,基本上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但区域和个体之间实力相差甚远。省属职业院校在师资、办学经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地市职业院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下,生源相对稳定。这样,省属职业院校就因生源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地方职业院校生源多,却无力进行高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河南省属职业学校与市县属职业学校生源竞争愈演愈烈,充分表明职业教育的资源亟待优化整合。

同时,各个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重复和浪费现象严重。迫于生源压力,不少学校过度依赖市场,不从自身实际出发,盲目开设热门专业,这样既加剧了职业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那些重复设置的专业,因大于市场需求终都被迫缩减和淘汰。比如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等专业,由于生源急剧萎缩不得不停止招生。集团化办学通过 “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用人单位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将成员单位个体的“小”与“专”和集团整体的“大”与“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

(三)职业教育集团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利好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因缺乏社会责任而为人所诟病。企业社会责任外延宽广,职业教育责任只是其中之一。企业不愿参与校企合作,其实就是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集团化办学正好给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提供了机会,因为参与集团建设,企业不仅会享有一定的职业教育权利,而且还可以获取相应的利益。企业从职业教育集团中首先可以获得聘任优秀毕业生的优先权,保证企业高素质人才来 源,扩大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同时也节约了招聘成本。其次,企业在参与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还被赋予一定的职业教育权利,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这是一般校企合作形式所难以企及的。再次,企业在获得上述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承担起职业教育责任,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形象是被公众所接受的所有有关组织的声誉和行为方式。这是一种组织在观众头脑中的图像,它由组织所有有意无意的行为共同铸成。”[3]社会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只有具备良好的信誉和社会形象,企业才更具竞争力,开拓更大的市场。

二、河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河南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国务委员陈至立曾专程考察,时任教育部长周济也曾称赞河南职业教育集团经验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并作出批示:“引导其健康发展并尽快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截止到2009年底,河南全省职业教育集团总数达60个,其中,中等职业教育集团30个,高等职业教育集团13个,技工职业教育集团17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19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41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形式(见表1)。

表1 近年来河南职业教育集团统计[4]

河南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被誉为 “河南模式”,以“以城带乡”为主要特点。这种模式以城市名牌中、高职学校为龙头,以品牌专业为纽带联合城市和农村职业学校,同时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参与。然后利用集团的平台,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实现全省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主要做法有:一是城乡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二是城市学校在农村学校办分校;三是以集团名义联系就业单位,统筹安置学生就业;四是城乡学校推行教学一体化;五是城市学校为农村学校开展专业课师资培训;六是城市学校为农村学校提供实训条件,利用城市学校的技能鉴定资质为农村学校开展技能鉴定;七是通过城市学校的资源促进农村职业学校与企业结合。

在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过程中,河南扩大了集团相应的统筹权和管理权,允许自主制订集团内各层次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自主设置专业,自主制订教学计划,自主选用教材,自主开发课程,就业统一规划[5]。这样,职业教育集团就集招生、教育和就业于一体,成为资源和利益共享的自由联合体,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职业教育规模上,2010年河南省职业学校招生达72.4万人,比组建集团前的2003年扩大了42%;在校生突破189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47%[6]。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中牟农科”、“郑州旅游”、“少林武术”、“河南机电”、“信阳茶艺”、“林州建工”等一批品牌专业,造福地方人民。

河南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集团建设的深入推进和预期目标的达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松散,集而不团,有名无实

职业教育集团一般都不具独立法人地位,其组成往往是遵循成员单位原隶属关系不变、产权性质不变和教职工身份待遇不变的“三不变”原则,集团成员都强调各自的目标和利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和制度规范,难以开展实质性合作。现有的合作基本上就局限于每年的例会交流,成员单位平时都是忙于各自事务,鲜有主动交流沟通,甚至有些成员对于集团的活动及规定只是被动执行。这就使职业教育集团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无法实现集团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难以达到预期的规模效应和边际收益。

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松散的另一个表征就是沦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或“面子工程”。正如河南省教育厅崔炳建副厅长批评道:“有个别集团成立就是为了要项目、要资金,成立后既没有组织机构,更没有开展任何活动,集团甚至就是一个空壳子。”[7]这些地方政府不遵循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规律,强制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组合,这样无实质功能与内容的撮合,既损害了企业权益,使集团建设成为企业的负担,同时也浪费了职业院校提升内涵的时间和精力。

(二)由于组织松散造成集团各方权、责、利分配不明

职业教育集团参与方是基于 “共建、共享、共赢”的精神组建而成的,整合并协调各方的利益是集团一项伴随始终且至关重要的中心工作[8]。对整个集团而言,必须同时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努力挖掘成员之间合作交流的契合点,尤其要关注企业的兴趣点和利益点。而在现实中,集团各组成个体之间虽然达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共识,但是主体间权利、义务履行失范,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不实[9]。造成集团成员总是从本单位的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导致集团内部缺乏凝聚力,只是靠少数成员单位凭借情感因素来维护集团运转,这样就失去了组建集团的意义。所以,要明确各自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享有的权利尤为重要,利用权利和责任的制衡机制,形成集团稳定运行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政策机制。

(三)权、责、利不明导致企业参与程度仍然不够理想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企合作的问题,提高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但由于集团化在建设过程中各利益体权责分配不明,企业难以找到自己在集团中的定位,难以得到预期的收益分成。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还是不愿深度参与集团化建设。而且,目前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基本上均由职业院校的校领导担任,这 从某种程度上弱化或忽视了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排斥了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从既得利益方面讲,企业往往只对能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合作感兴趣,对一些见效慢,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合作不感兴趣,而教育教学改革又是职业院校生存的生命线,集团化建设往往会因这些需求的错位而难以产生理想效果。更有些集团因没有考虑到校企双赢,单方面考虑学校的利益,致使有的企业提出退出职业教育集团。

三、提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的策略

河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出现上述三个主要问题,关键是集团只是一个非法人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组织,难以实现实质性的有效运行。有鉴于此,实现这个“虚体”的“实”化是解决集团化建设问题的关键。

(一)将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转化为具有政府公共部门性质的组织

河南开封职业教育集团就是具有第一部门性质的集团,实践证明,运行效果良好。2003年10月,开封县政府牵头成立了开封县职教集团。该集团是正科级的全供事业单位,定编20人,以教育局、劳动局、卫生局分别下属的开封电子学校、县第一职业中专、卫生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高级中学职业班、黎明高中职业班等7个单位组成,囊括了全县除民办教育外的所有职业教育资源。集团成立四年多来,已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紧密型办学实体,促进了县域职业教育状况的大为改观[10]。这种在地方组建的具有政府部门性质的职业教育集团,有利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和集约发展。集团在专业建设、招生、就业、教学、师资、实习、技能鉴定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有效实现了区域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和效应。

(二)将集团转化为具有企业性质的第二部门机构

这是在现实条件下,有的职业教育集团正在探索的一种解困途径,即在职业教育集团下由各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一个具有法人性质的子公司。子公司作为集团的运行平台,功能主要涉及:1.统筹安排职业教育集团的对外业务,包括统一招生、校内外实训实习、以及就业推荐等;2.统筹安排集团的资金及资源,建设实训基地;3.统一招聘教师,先按合同制雇用为子公司员工,如果招聘到的教师能为人师表、善于教学,再转入学校的编制系列;4.统一进行产品经营,比如开发培训项目、建立专业资源库、开展技术科研服务等[11]。当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这种“子公司”能把所有职业教育集团存在的问题都解决掉,企业化的运作与现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仍存在诸多人事财务审计方面的问题。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作为职业教育集团办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

(三)构建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一种激发职教集团系统运行中集团内外单位参与集团活动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是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性的强化与整合。职教集团组建的宗旨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因此在集团的持续运行和发展中,也必须按照这个宗旨来构建促进职教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构建职教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第一,通过政府的主导与统筹作用来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订和颁布一系列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第二,建立起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和科研院所等主体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互惠互利机制。要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原则,构建起职教集团各方主体积极参与的互惠互利机制,要让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各方利益主体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共同发展。第三,建立社会各届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社会责任和荣誉表彰机制。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对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宣传报道;要建立职业教育专项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奖励在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第四,建立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集团化办学的评估机制,要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集团化办学等指标列入企业评估指标体系,从制度上增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而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

[1]聂伟.从职业教育发展史角度分析校企合作的必然性[J].职教论坛,2011(15):39.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20.

[3]Okorie Nelson.Corporate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Image Management:A Functional Approach in Promo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Banks[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Business,May 2011,VoL 3, No 1.

[4]李辉.论职业教育集团化理论与机制创新——以“河南模式”分析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1(04):6.

[5]杨大光,冯静.“河南模式”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及管理思考[J].管理观察,2009(14):120.

[6]崔炳建.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抓手,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J].河南教育,2011(02).

[7]崔炳建.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 加快我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J].河南教育,2011(02):6.

[8]孙芳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J].职教论坛,2012(13):44.

[9]黄国英.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2(03):71.

[10]余秀琴.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83.

[11]许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25-126.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