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区学校服务中的社区工作方法——以“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

2013-10-10高鉴国孙天骄

关键词:社工社区服务

高鉴国 孙天骄

(1.山东大学 社会工作系,山东济南 250100;2.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安徽淮南 232038)

一、个案研究背景与方法

(一)项目背景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紧急行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在四川省德阳市和广元市实施“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此项行动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所属9所会员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四川省德阳和广元两地的10所“抗震希望学校”,开展为期三年(2008年9月到2011年8月)的学校社工服务。

2008年下半年第一期工作持续四个月,来自各高校社工专业师生共计65名参与了第一期行动计划。因项目服务效果受到广泛好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延长项目。从2009年3月,各项目点转由参与高校各推荐一位社工学生担任专职工作员;同年9月,各项目点的两位工作员均开始实现全职化。2011年1月,全国首家教育系统内社工服务中心——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成立。广元市利州区政府出资40万购买社工服务,驻利州区各项目点的8位工作员竞聘为机构工作员,“不走的社工”从愿景变为现实。实际项目结束以驻点工作员离开学校岗位时间(2011年8月)为止。

(二)研究目的

希望学校社会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社区工作作为常规服务方法之一,由项目团队出版的两本总结文集分别介绍了相关“社区服务”活动和“社区工作案例”。①史柏年主编:《希望社工常规服务十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史柏年主编:《希望社工经典案例评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史柏年认为,希望学校社会工作项目服务的专业性较高,不亚于中国发达地区和城市的社会工作服务;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参与灾后重建事业,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心灵家园,具有载入史册的历史性意义。②简报通讯员:“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行动总结会在京召开”,《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简报》第16期,2009年1月13日。现有社区工作教课书中的实务方法知识能否走进实践场域?项目组织者及工作员究竟是如何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包括基本模式、活动形式、实务技巧、阶段特征)的?项目工作员在服务活动中的角色和能力状况如何?主要成果和局限是什么?本研究试图结合项目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实务经验和学理知识的交互分析,对以学校为基础的社区工作基本方法框架作出初步梳理。

(三)文献回顾

美国学者J·罗斯曼(J.Rothman)根据美国经验将社区工作(组织)实务总结为三大模式:地区(局域)发展、社会计划(规划)和社会行动(1968)。随后,罗斯曼与特普曼把社区工作实务(包含前述三种模式),与社会政策实务和社会行政实务并列,称其为宏观社会工作的三种实务模式③Rothman, J., & Tropman, J.E., Model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macro practice perspectives:Their mixing and phasing.In F.M.Cox,J.L.Erlich,J.Rothman,&J.E.Tropman(Eds.),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Macro practice(4th ed.),Itasca,IL:F.E.Peacock Publishers,1987,PP.3-26.,以凸显社区工作介入方法的地位和价值。Weil&Gamble把常用的社区工作实务方法或模式归纳为以下八种类型:(传统)邻里与社区组织、功能性社区组织、社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社会规划、项目发展与社区联络、政治与社会行动、社会组织联盟、社会运动等,各自包含不同的社区类型、预期成果、目标群体、支持群体和中心任务④Weil,M.O.,&Gamble,D.N.,Community practice methods.In R.L.Edwards(Ed.),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 ed.,Vol.1).Washington D.C.:NASW Press,1995, P.581.;Hanna和Robinson从社区增权视角总结的社区工作三个基本模式是传统社会变迁(通过传统的选举政治)、直接行动性社会变迁(通过直接反对或支持行动)和转化性社会变迁(通过广泛的自主教育和学习过程)。⑤Hanna, M.& Robinson, B., Strategiesforcommunity empowerment.Lewiston,NY:Edwin Mellen Press,1994.有的学者认为社区照顾亦属于社区工作的重要模式。⑥Sharkey,P.,Community work and community care:Links in practice and in education.Social Work Education,2000,10(1),PP.7-17.综观以上各种模式类型,可以发现专业社区工作的切入点呈现多样性,没有完全统一或包罗万象的实践模式。各种模式类型的实践途径有些侧重于从上而下,有些则注重从下而上或由里到外(或由外到里);然而其共同特点在于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强调社区工作是一种发展过程,主张根据具体条件运用不同的策略或技巧。

社区工作策略或技巧处于相对微观的层面。Checkoway概括了社区变迁的六个不同策略:群众动员、社会行动、公民参与、政治倡导、大众教育和地方服务发展。⑦Checkoway, B., Six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change.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1995,30(1),PP.2-20.实务技巧可分为分析技巧(背景与问题分析、动力分析、政策分析、社区研究、逻辑性与批判性思考)、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居民联系、团体与政府部门联系)、组织技巧(居民动员、居民会议、公共讲演、传媒运用、请愿游行、谈判、游说、社区组织、自助组织、宣传教育、社会网络、社区领袖与志愿者)、议会政治技巧(协助确认候选人、助选、监察议员)和行政技巧(服务策划、方案设计、过程与成效评估、经费筹集)五大类数十种⑧甘炳光、胡文龙、冯国坚、梁祖彬编:《社区工作技巧》,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Herrera等所总结的社区工作主要实务技巧包括预估、自我应用(assertiveness)、机构、工作小组(委员会/团队)、社会网络、营销、社会行动与倡导、组织行动、社区个案工作等。①Hardcastle, D.A., Wencocur, S.& Powers, P.R.,Community Practice:Theories and Skills for Social Worker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以上学术界对社区工作实务模式、方法和技巧的基础性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社区工作实务工具的层次和类型。

在重大灾难援救和重建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社区介入方法,包括雇用专职社会工作者和设立专业性社区救灾组织系统②Yanay,Uri and Sharon Benjamin.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in disasters:The Jerusalem experience,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2005,48(3),PP.263-276;CERT.The 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Team,2008,https://www.citizencorps.gov/cert/index.shtm.;释放灾区居民接受援助或灾难管理、参与重建的社会实践能力③UN/ISDR.Building Disaster ResilientCommunities:Good Practicesand LessonsLearned, Geneva, 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June 2007.(UN/ISDR,2007);设立由社会工作者参与的持续性服务项目如“社区家庭支持中心”、“生活重建中心”、“社会福利工作站”,以及民间单位原住民乡服务站、儿童扶助工作站等④冯燕:“九二一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九二一灾后重建经验交流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2000年版;林万亿:《灾难救援与社会工作:以台北县921地震灾难社会服务为例》,《台大社会工作学刊》2007年第7期,第127-202页。;其中的核心原则是透过社区发展的工作方法,协助新兴社团的发展,增进组织间的沟通与串连,提高社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⑤王增勇:《社工在九二一灾后重建的实践与反思:以南投县小区家庭支持中心经验为例》,《社会工作学刊》2003年第9期,第53-79页。在中国四川地震灾区,社会工作者也开展了群众性社区心理支持服务和社区互助网络重构。⑥张和清、裴谕新等:《社会工作者在灾后重建中的行动策略和角色定位——以汶川县映秀镇广州社会工作站为例》,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上述文献和实务文本对从方法论角度探讨相关社区工作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框架和案例。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以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为“纵轴”,以所采用的实务方法、技巧、形式为“横轴”,以项目工作员的能力发展和工作成效为主线,对项目过程中的社区工作实务活动方式进行辨识、梳理和综合评估。

研究方法主要是实地文献分析和参与性观察。二手文献资料主要是“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系列简报(2008-2011年,共71期)、“希望社工服务简报”和《希望学校社工系列丛书》;参与性观察主要是项目执行期间本文作者作为山东高校团队负责人和项目工作员的实地经验。

二、项目实施中的社区工作实务方法

在“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总体应用频率高于社区工作。然而,上述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个体与小群体等微观层次,难以应对复杂场域中的系统协调与资源互动。社区工作在一些关键时刻和节点对整个项目的推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社区工作是由专业工作员,根据社区居民的自身需要,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改善其生活质量的过程;并通过培养居民的能力和整合资源,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项目执行期间,学校工作员依托学校平台,运用社区工作方法,针对社区特定人群的需求进行了各类专业服务。

(一)服务目标对象的类型

灾后以学校为基础的社区工作根据服务目标对象分为三类:(1)以校内服务取向的社区工作,主要以校内师生为服务对象,目标重点是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素质,协调师生关系;(2)以学生家庭服务取向的工作,重点解决学生家庭所关注的需要,协助学生的校外生活,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3)以居民服务为取向的社区工作,以周边社区其他居民为服务对象,重点目标是扩展社区性公益服务,改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这三种类型的社区工作的服务群体和地域空间有所不同,但也有一定的重合性,表现为学校和社区设施作为服务场所的相互重合性和青少年儿童及家庭作为受益人群的重合性。从项目设计看,以学校师生服务取向的工作带有密集性、时效性、常规性的特点,能够持续影响服务群体,可相对有效地评估服务成果;而以学生家庭和居民服务为取向的社区工作相对具有随机性、临时性,主要配合学校服务的主目标,为学校社工服务扩展空间和领域,增加社会影响力。

(二)服务形式与实务方法

项目总结文集和活动简报所报道的主要社区服务活动典型有: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的以课外托管为内容的“爱心岛”家庭服务中心;以家校合作为宗旨,包含家长培训、家庭辅导、亲子教育等活动的家长学校;针对困境留守学生的校外服务;暑期综合性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如“成长在我家”社工服务进社区活动);针对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的社区公益行活动等。①吴思宇:《社区服务》,载史柏年主编:《希望学校常规服务十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113页;姚政宏、周玉琴、杨亮等:《社区工作篇》,载史柏年主编:《希望社工经典案例评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5-227页。这些服务活动的实施,需要工作员具备相应的工作技巧能力,构成各类社区工作模式的具体介入途径(参见表1)。

从具体的工作技巧运用方面,可以发现项目中后期团队工作员能够初步使用三类基本技巧:(1)过程技巧,包括关系建立与维系、社区分析与需要预估、服务目标认定和方案设计、活动组织、成效评估等,并能够利用特定的理论工具或概念(如生态系统、优势视角、增权、场域等)指导工作过程;(2)策略技巧,主要包括参与教育、领袖培养、项目发展等,而不刻意注重群体行动或运动方面的策略技巧;(3)功能或角色技巧,包括行政、督导、研究等。

表1 不同取向社区工作的活动形式与实务方法

在历时三年项目实践过程中,工作员并没有明确参照或遵循某个特定的实务模式,但从具体活动其设定的工作目标、主题和组织形式,可以看出某些基本的实务模式特征,如邻里与社区组织、功能性社区组织、项目发展与社区联络、社会组织联盟,以及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区服务。

在工作形式的选择方面,通常由项目管理方提供目标建议和资金支持,各高校实地督导教师提供专业指导,项目工作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和实施服务;项目工作员也可以提出相应的服务方案,反馈到项目管理方,由管理方给予批准或做出调整。

(三)行动系统

社区工作的行动系统包括项目工作员、行政支持系统、各类志愿者和“本土工作员”等(参见表2)。学校服务取向的社区工作所依托的行政体系是学校分管校长、团委和政教处,由此通过项目工作员及校内社工站开展活动;而以社区居民取向的工作,多以社区组织体系(基层民政部门、乡镇或街道办、居委会等)为行政支持系统。工作员在专项服务中注重动员志愿者参与和发展社区组织,如在小学生中发展了小志愿者队伍、小记者队伍等志愿组织,同时按项目规划发展了学校内的本土工作员,选拔和培养部分校内专职老师担任“本土社工”。在学校外一些活动中依托了其他社区志愿组织,如广元885义工协会、老年大学等。

表2 服务主题与行动系统

三、介入方式的阶段性特征

在项目服务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工作主题和活动形式呈现不同的特点:

(一)阶段性特征表现

1.灾后危机介入期(2008年9—12月)

危机介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1)开展志愿服务;(2)探索灾后学校服务方法;(3)开展学校社工的宣传。由于社会工作是新兴专业,社会认知度低,因此项目工作员注重在对口中小学进行一些富有特色的专业服务。

第一,服务活动的主要目标针对校园内心理减压和增强师生凝聚力。各项目点学校普遍反映教师、学生灾后心理压力较大;项目团队向项目主管方申请经费(5000元/项目点),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开展以减压、增强团队凝聚力为主题的大规模的校园趣味运动会。①除注明的文献来源外,本文中有关项目服务活动的资料均来自《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简报》(第1-71期,2008年9月-2011年1月)。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师生、亲子间的互动,缓解地震带来的各种压力,提升团结互助意识,掌握团队协作的方法。

第二,开展有助于建立特定专业关系的联谊活动。为了让灾区学校师生更快了解社工是什么、工作员能干什么等问题,除了直接给老师做的社工知识传输外,通过融冰式社区活动让老师体验专业服务的有效性。比如:在2008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各项目点开展的以师生共融或减压为主题的团体体验活动,使灾区学校师生对工作员及专业手法有了初步了解。

第三,结合社区重建需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社区宣讲活动、“留守儿童之家”活动、“5·12特大地震半周年图片展”、“社区公益行”等。

第四,由大学生志愿者担任的项目工作员一般在督导教师带领下开展服务,工作关系协调方面依靠督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主要为认识社区技巧、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工作程序计划及设计技巧、宣传推广及教育工作技巧。

2.灾后危机介入到常规服务转变期(2009年3月到2011年1月)

由危机介入向本土化模式建设转变阶段,工作目标是:(1)提供优质驻校社工服务;(2)与学校各部门及学校周边社区建立良好关系并做好维系工作;(3)产出灾后学校服务的精品服务及标准化服务模式;(4)扩大项目影响力。工作员团队转向专职化后,对工作员实务能力的要求提高,工作员须相对独立在驻点学校开展服务。随着灾后危机的过去,学校逐渐步入常规时期,项目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校园文化倡导类活动逐步纳入学校的德育系统。项目工作员策划和实施的大中型校园活动较多与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相结合。如“文明道德宣传月”、五一劳动节系列活动、“和谐美好校园,你我共同奉献”签名活动、母亲节活动、5·12周年纪念活动、诚信商店、校园文化墙、“勿忘灾难、学会感恩”等等。这一时期中较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是根据港台专家的指导,开展的系列生命教育活动。①王素英、何聪:《希望社工常规服务十法之五:生命教育》,载史柏年主编:《希望社工经典案例评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0-99页。

第二,社会服务活动向社区延伸,并建立探索性的社工服务组织实体。2009年暑期,广元、德阳项目点根据地区青少年的需求开展各类外展式社区服务活动,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受众规模大,依靠工作员团队力量完成。天元镇中心小学项目点创意建立的“爱心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座落于居民区内,设有图书室、学习室、活动室等多项,扩大了为学生和家庭提供的校外社区服务。

第三,进行社会资源链接的尝试。具有高校组织背景的工作员开展大学生与灾区小学生“连线互动”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电话接受来自大学生哥哥姐姐的鼓励;动员大学生对低收入家庭小学生的“手牵手”捐助活动也非常成功;并联系大学生网络志愿者为项目点学校义务提供网站建设及维护服务。这些资源的链接,体现了工作员的能量,让灾后学校师生切实受益。

第四,发展学生志愿团体和本土工作员的参与项目服务。志愿者组织是重要的社会工作目标和技能,各项目点工作员建立了多支校园学生小志愿者、小记者等志愿组织。自2009年3月,项目主管方开始在每个驻点学校选拔和培养3位“本土社工”,平时配合项目工作员的服务,并为将来项目结束后的服务延续做准备。

第五,这一时期督导老师撤离驻点学校,项目工作员开始独立开展工作。工作员所运用的基本技巧主要有计划及设计技巧、评估技巧、自助组织的成立与维系技巧、宣传推广及教育工作技巧、运用传播媒介技巧。专业机构的成立要求工作员有更高的研发、培训、创新能力等,所招募的实习工作员需要由专职工作员督导。工作员缺乏外部专业督导的后续协助成为这一时期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3.专业机构服务时期(2011年1月—2011年8月)

项目合作各方于2011年1月建立中国教育系统内首家社工服务中心——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②该中心设于嘉陵中学综合楼六层,占500平方米,设有小组活动室3个、个案室2个、图书室1个(配置图书2000册)、多功能室1个,并设有办公室、茶歇室、财务室、储物室及其他活动室。以后,标志着该地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走向常态化、常规化。在专业机构运作时期,工作目标是:(1)延续项目时期的驻校服务成果,积极探索机构的嵌入运作模式;(2)开展实习工作员培养;(3)在机构层面建立与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联系;(4)积极开展项目运作与管理。专职工作员不仅担任直接服务职责、开展驻点服务,还要承担机构部门主管、实务督导两个角色。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第一,形成希望社工服务中心督导实习工作员驻点服务的新工作格局。希望社工服务中心成立后,依托校内社工站,继续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由实习工作员根据需要组织学校内大型活动,学校行政方也习惯性地将学校社工站作为一个下属部门。这种工作格局存在的问题是,由外地高校社工专业实习学生担任工作员,实行周期轮换制,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角色职能。

第二,依托专业社工机构,更加系统地开展校外社会服务尝试。希望社工服务中心除学校社会工作督导职能外,也成为新的社区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娱乐、信息交流场所。中心在非工作日开放,提供亲子活动、公益电影、兴趣小组、个案咨询与辅导等服务。

第三,开始引进社区项目管理,服务方式进一步多样化。包括策划和引入与儿童青少年相关的社区服务项目,开展服务评估,建立机构网站、新浪微博等信息传播形式。

第四,工作员角色转化能力有进一步提升。此时期对工作员的能力要求不仅局限在直接服务能力,而且涉及到机构部门行政管理能力。工作员所需具备的技能为社会政策分析技巧、关系建立及维系技巧、运用传播媒介技巧、自助组织的成立及维系技巧、社区网络的建立与维系技巧、服务计划及设计技巧、服务管理、督导及评估技巧、经费募集技巧、谈判技巧等。

(二)工作员身份界定与角色转换

在三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者根据发展需要,调整工作员来源和身份。工作员不断积累项目服务经验,克服不足,充实服务角色,取得明显的专业成长。

在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三年项目实施中,工作员来源和身份经历了四次较大转变:

1.“1+1”志愿服务模式(2008年 9-12月)。在项目第一阶段工作员来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9所会员院校,每所高校派遣师生志愿者2人,即1名社工老师(督导)+1名社工学生,负责进驻一个项目点学校开展工作,工作员每月轮换,工作自主性较强。

2.“1+2+3”模式(2009年 3-7月)。在项目第二阶段前期,项目合作方开始聘用专职社工,使用“1+2+3”模式,即每个项目点工作员由1名全职工作员、2名志愿工作员和3名本土工作员组成。本土工作员由对社工服务认同感较高的本地专职教师担任。专职工作员均为社工专业本科毕业生,其中80%从事过前期项目志愿服务。由于第一阶段派驻的高校专业老师撤离,此阶段项目工作员不同程度向体制内岗位职能过渡。

3.新“1+2+3”模式(2009年 7月—2011年 1月)。鉴于前两种模式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使项目点的工作员团队更加稳定,项目管理方提出了新的“1+2+3”模式:“1”代表督导老师,即每个对口高校指定一位督导老师,远程指导专职工作员的工作;“2”代表两名专职工作员,主要招聘社工专业毕业生担任,与项目签订劳动协议,承担团队具体工作;“3”仍指3位本土社工,只起协调配合作用。此模式阶段,项目点专职工作员人数增加至20名。

4.专业机构运作模式(2011年1月至今)。在项目运行中,项目管理方一直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促使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于2011年1月正式成立,广元地区学校社工项目正式转变为机构化运作模式。该阶段从前期项目20名专职工作员中选聘8人担任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的全职工作员。该中心在各项目点采取了“1专职社工+4志愿者(实习学生)”的团队模式(图1)。专职工作员脱离了与驻点学校领导部门的工作关系,开始隶属于校外独立的服务机构,其自主运作的地位上升。

图1 工作员的身份结构的变化

四、服务成效与过程评估

相比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服务目标的综合性强,受益群体范围更为广泛。以下对学校服务中的社区工作成效、过程等做初步评析。

(一)直接服务成果

在项目实施期间,社区工作为社工服务打开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项目执行期间有特色的服务形式包括:(1)以社工服务组织实体为学生家庭和其他居民提供服务,如天元镇“爱心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项目时期比较成功的以专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工作形式,在社区机构内开展家长学校、小组活动,同时也设计体验活动、图书借阅、主题工作坊等①吴思宇:《社区服务》,载史柏年主编:《希望学校常规服务十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113页。;(2)针对社区青少年或家长需求开展的主题工作坊(小组活动);(3)为宣传社工开展的社区(校园)体验活动;(4)以学校为阵地开展的家长学校;(5)以需求评估和社区照顾为目标开展的社区探访活动;(6)调动社区及外界资源的资源(信息)链接平台等。在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推广阶段,为期3天的“爱有中心”社区系列活动,成功地缩短了社工服务机构与周边社区的距离,实现了机构与社区、社区居民的融冰。

相比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活动工作周期短,达成目标的手法多,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受益人数最多。对于以成效为导向的基金会来说,社区服务活动被认为是更容易体现成效的服务活动形式之一。各项目点根据项目主管单位的要求,力图扩大服务人群的覆盖面。不少活动设计考虑到服务对象的特点,采取了多样化形式,扩大了人群参与。从2008年9月到2011年9月,项目累计服务学生、老师、家长103654人,辐射到学校、周围社区和街道。②姚洁:《2011年项目服务总结报告》,2011年9月。如广元社工团队于2009年暑期开展的“成长在我家”社工服务进社区活动,活动设计了亲子工作坊、快乐芯体验、新学期规划小课堂、家庭教育咨询、快乐电影放映等环节,服务时间为3天,受益人数达3396人,受影响人数达13500人,占宝轮镇总人数的30%。③姚政宏:《“成长在我家”社区活动》,载史柏年主编:《希望社工经典案例评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195页。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取得的良好效果,得到公共媒体的重视。《中国政协报》刊登了宝轮小学项目点的典型案例“天骄姐姐的合唱团”。《中国教育报》专文介绍了社工灾后援助温暖数万学生,开展的贫困救助、家长学校等服务。④陈晓慧:《天骄姐姐的合唱团》,《中国政协报》2009年11月18日;宋怀忠、夏应霞、刘磊:《四川广元利州区出资设岗 大学生社工在这里扎根》,《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5日。其他各类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新浪、网易等都给予了关注报道。

当然,开展校外社区活动需要更强的协调能力和人脉资源,如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提供场地支持,另外还需要项目主管方增加活动经费。这对年轻工作员的主动性和控制力都是很大挑战。因此,工作员更多地是组织学校内的群体活动,而不是校外的社区活动。

(二)直接服务过程

根据通用过程模式分析相关项目活动,可以发现以下特点或不足:

第一,项目工作员初步遵循了通用过程模式设计或执行服务活动。社区工作涉及面广,动用资源多,因此在方案设计上需要工作员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在一些活动方案中,工作员采用了焦点小组方法,对服务需求、活动流程及成效评估方式进行讨论。如宝轮“成长在我家”社区活动,在方案设计上经过了五次讨论,包括邀请本地的教师参与方案设计。⑤谭蓉、姚洁:《成长在我家抗震希望学校社工服务进社区》,《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简报》第31期,2009年9月7日。在项目后期,一些服务活动对于服务对象选择、人群规模和服务满意度作出初步评估。服务人群评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服务人群的选择,是否与计划和目标相符,二是服务人数的评估,即受益人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①吴思宇、刘静文:《家长们的加油站,社区里的“爱心岛”——家长学校第一期纪实》,《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简报》第31期,2009年9月7日,第6-7页。服务满意度评估一般采用的是计分制,“成长在我家”社区活动实施过程中便即时进行了服务满意度调查。②姚政宏:《“成长在我家”社区活动》,载史柏年主编:《希望社工经典案例评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195页。

第二,项目发展初期比较重视对工作员社会形象的宣传,造成在接案环节对主要工作任务的考虑有一定局限。社会工作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及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③史伯年主编:《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24-26页。在这个阶段需要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工作员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激励服务对象进入角色;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但项目实际执行过程,工作员面临身份困境,不得不将扩大社区居民的社会工作认知作为出发点,没有直接将界定社区的核心问题或需要作为首要目标。如2009年8月广元“成长在我家”社区活动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进行项目宣传,对社区居民的直接服务不多,因而自然没有考虑后期跟进等问题。以学校为取向的社区工作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第三,缺乏总体项目设计,没有预设多层级评估指标,造成各类活动系统性不强,服务效果较难深入。项目个案中的各类社区工作活动,一般由各项目点随机设计、临时实施,开展周期一般为半天到一个工作周,没有明确的计划衔接。就成效评估而言,除受益人数统计外,更重要的是揭示服务对象的改变或改善。这需要在方案设计时确立一些服务对象改变测量要素或指标。整体方案设计缺失,造成工作员对相关文本信息的整理或记录不全,给后期评估研究带来瓶颈。项目个案中的社区工作,除了主题工作坊有较为规范的评估及结案步骤,其他展示体验会、社区宣讲等均没有比较科学的评估体系和结案标准;工作员只能根据对受益人数和受助者的主观评价来判断服务成效。

(三)工作员督导和培养流程

工作员在一线服务过程中会面临知识枯竭,继续学习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相对于项目服务方案的总体设计,项目主管方投入较多资源用于工作员的直接服务能力方面的督导。工作员经历了如下成长过程:

第一步:督导驻点示范带领。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社工,自身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对社会的适应力差,专业经验不足,沟通协调能力差等。在项目初期,驻点督导老师的示范带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作员在督导老师带领下感受社会、感受专业,培养专业认同感。

第二步:服务实践和专业培训。第二期项目期间督导教师不能继续进驻项目点参与服务。管理方通过平均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片区督导会或者培训的形式进行服务指导。这一时期项目管理方组织的多次集中专业培训包括两届抗震希望学校专职社工及学校老师培训班(2009年7月和2010年8月)、五期生命教育专题培训(2009-2011)。除此之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还邀请国内社会工作学界资深专家,平均每年两次到各项目点开展督导工作。

第三步:工作员自身的专业发展机制。长期服务会导致工作员的情感和知识透支,需要不断从第三方获得一种动力和疏导。项目实施期间工作员时常会通过同辈督导方式来解决某些自我成长问题。在专业机构运作时期,工作员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接受高级课程培养,有4名工作员参加了社会工作、心理学硕士学位课程学习。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曾采取“两级督导”模式。一级督导人员由有经验的专家担任,人数少,不是所有的项目点或服务活动都可以得到一级督导的指导;二级督导由各高校社工教师构成,其中不少社工教师转行而来,自身专业理论和实务经验积累不多,对于一线工作的指导能力难以适应服务需要。

(四)专业性服务机构

服务机构是社区工作的重要模式或工具之一,强烈地影响着服务提供方式和结果。①Hardcastle, D.A., Wencocur, S.& Powers, P.R.,Community Practice:Theories and Skills for Social Worker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Chapter 8 Using Your Agency,PP.215-247.项目主管方(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和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建立的广元市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为当地以学校为基础(中心)的社区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和新型的组织方式(见图2)。

图2 专业机构的背景组织结构与功能

在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之前,工作员缺乏统一的工作计划,进行的社区工作活动相对分散,很难对学校服务、社区服务、学校服务中的社区工作三个关键词形成清楚的辨析。专业机构建立后,工作员的服务方式以及职业生涯发生深刻变化:(1)通过机构整体性计划设计,有助于建构制度化、体系化的社区服务模式;(2)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空间设施,给工作员提供了统一的服务标准和供给平台;(3)工作员有了相对稳定的组织身份和明确的自我形象,有助于职业化服务的扎根;(4)工作员由相对独立的项目点集中到相对统一的专业机构系统,服务视野和协作力度扩大,易于形成较完整的家、校、社区联动机制。然而,机构建立以后也在较大程度上失去项目提供的外来专业督导的直接支持。专业机构建立半年后,原驻点工作员大部分陆续离开学校岗位,部分项目工作续聘成为新的机构工作员。从此历时三年的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正式结束,此后机构后续工作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

五、总结与讨论

本文对学校为基础的社区工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项目中实施的社区工作方法将现有教科书知识与实践场域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一套工作模式、活动形式和服务技巧相互对接的方法体系。社区工作方法作为灾后学校服务中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对项目初期的心理减压与团队建设、项目中后期社工服务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期待更多对此感兴趣的专家学者能够将一线服务方法做出提炼,总结出更多更为科学的社区工作模式。

项目背景下的学校社区工作基于当地经济和社工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其介入途径,主要活动形式包括社区(校园)宣讲、社区(校园)展示体验会、家长学校、主题工作坊、信息(资源)链接平台、家庭和机构走访等。这些活动通常以单次活动为主,实施频率较高,具备相对明确的工作目标,但在整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应用的社区工作方法没有制订综合规划,因此缺乏对各类具体方法的筛选和有机组合。以一些随机组合和系统性较弱的活动方式开展社区工作,是由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导致的,在这个阶段项目工作员常常把促使社区直接了解“什么是专业社会工作”而不是解决特定的问题或需求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以学校和社区工作为宗旨的希望社工服务中心的成立是迄今项目的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随着近几年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本项目个案最初从以学校为基础的社会工作,走向了依托社区专业组织开展学校和社区服务。该机构体现着与政府部门之间相互合作的项目运作模式,与某些外来机构独立运作模式(如香港红十字会资助成立的德阳残疾人康复中心)不同。然而,类似专业民间机构的出现无疑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成果。项目实施的突出成果还表现在创造出难得的社区工作实践机会,造就出一批优秀专业工作员。“督导+社工+志愿者”的团队模式,是未来社区工作团队的最佳组合形式之一。项目实践证明,项目后期计划中试图培育的“本土工作员”,只能作为志愿人员,并无法转化为专职社工。

项目条件下的本土化社区工作模式与国际上社区工作模式有相似点,但也有不少的差异。相同点包括遵行社区参与、能力建设和助人自助原则,重视工作过程的专业化设计,并借鉴了通过发掘社区资源、建立相关服务机构进行运作的经验;不同点涉及本土化行政体系下社区参与和合作各方自身的局限性,即难以享有相应的权利和资源;现有学校和社区行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类项目活动的自愿性、自主性和持续性。另外,本项目专职工作员在项目实施期间,始终以“社会工作者”或“希望社工”的名份出现,主要是为了宣传和推广社会工作新生事物,并没有得到职业身份的规范性和合法性认证。这种将项目工作员以“社会工作者”身份称谓,从严格意义上并不符合国际通行的专业注册或认证惯例。

项目从一开始就设立了在中国构建学校社工目标,因此在工作的不同阶段,试图推行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制度的建设。学校社工倡导贯穿社区工作始终,逐步加深宣传社会工作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及社区对学校社工的认知度提升。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以学校服务取向的社区工作需纳入常规学校社会工作;而以家庭和社区居民为取向的社区工作,应通过建立相应的社区专业机构来承担。

猜你喜欢

社工社区服务
青春社工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