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协作式教学法

2013-10-09王笑春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

王笑春

[摘要]笔者解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协作教学法的内涵、具体实施步骤、实施分组协作教学的好处及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分组协作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72—01

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促进职教事业迅速发展,成了中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不断去探究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分组协作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分组协作式教学的内涵

分组协作式教学,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以学生为主体而组成的小组或团体。小组和团体是分组协作式学习之根本所在,协作式学习则是教学方式的重要载体。协作式学习是有小组或团队成员之间协同工作、共同配合进而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发现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一起实现学习目标。分组协作式学习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平等性、发展新和创造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具有合作性、自主性、交互性、高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组协作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如何分组

教师应该先摸底后分组,分组之前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等形式了解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程度、对计算机知识的接受能力、实际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互助协作精神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按优生和差生分别错开进行分组。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应用的有以下三种:

“头脑风暴”式分组合作教学一般以8-12人为宜,也可略有增减(515人)教师交给学生讨论的应是明确且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的问题,主题确定后,要力争吸引所有学生参加,吸引每个人思考和发言。

“模拟课题”式分组合作教学法是把教、学和做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和目的,制定相关的模拟课题供各小组挑选,待各小组挑选感兴趣的课题后,给予适当的说明指导,并提供相关必要的材料,然后由学生小组研究分析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研究结果展示出来,最后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角色扮演”式分组合作教学法就是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引入或创设一个现实的或虚拟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带有情景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充当各种角色的行为演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参与者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以特定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扮演不同的角色,就会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不同侧面,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知识,而且也有助于他们以更真实和更现实的角度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

2.分组协作式教学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每次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每讲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进行操作。在学生动手操作时以小组为单位,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求每个人都独自完成;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运用集体智慧去分析、解决问题。当遇到大部分学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进行集体讲解,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展开竞争,做得好就给予表扬鼓励。整个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逐步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对每组的学习任务落实情况应予以抽查。实行动态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每隔一段时间,经过检测分析后,对各组成员及组长应作个别调整,保证分组更加合理,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加强指导和监管

实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后,教师要在小组间流动指导。对于理论性的关键问题,一定要亲自指导较差的学生,顾及每一位学生。由于学生的自律性及专注性不一,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充分必要的课堂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例如对于成绩下降的组长可考虑取消他的职务,进步陕的组员可考虑让他担任小组长。同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并对表现出色的组长给予表扬,对进步陕的学生加以认可。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兼顾公平在实施分组教学的过程中。

三、运用分组协作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合作,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组合作教学法提倡小组合作,提倡知识共享,强调团队合作意识,互帮互助,来完成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分工。分工是成功合作的基础,可以加强各成员的责任心,减少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同时也避免做重复性工作,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会讨论,讨论是提高的前提,讨论穿插于分组合作教学活动每一阶段(开始、展开、结束),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讨论可以辨别正误,讨论可以促进提高让学生学会表达,表达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之一,分组合作教学法提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表达,在表达中学会更好的合作,让学生学会竞争竞争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使人不断进步,分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有竞争,并强调在合作基础上有竞争,竞争是合作的手段,有了竞争,合作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让学生学会反思,在分组协作学习中,由于强调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四、采用分组协作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分组的数量应当不超过教师的管理能力,以避免学生浪费时间或出现讲空话的现象;某一组的学生人数应控制在能使小组成员从该组的各项活动中获得最大利益的范围内。

第二,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的特长、个性的差异等,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台理分工,也可以由组内成员商量分工,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避免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有的成员忙得很,有的成员却无所事事的情况发生。

第三,分组学习会增加攀比心,只想表现自己的组,不管别组学生的表现,甚至有贬低其他组的一些做法。这时教师要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反思与探讨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这还是弥补了是整体教学中班级授课制度的不足,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了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团节协作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发挥其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就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更多的新型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慧明:《“分层、分组”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辽宁高职学报》2008(10)

[2]冯敬益:《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同》,2010(12)

[5]韩云风:《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4]张水波.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2006,(8)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
浅谈影响中专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