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MW机组下环补焊修复探讨
2013-10-09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蔡建明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 蔡建明
1.概述
下环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 ZG00Cr13Ni4Mo),用于水电站,主要为起保护和支撑作用,由于性能要求较高,故需要专用的铸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此铸件比较薄,平均壁厚约为106mm,铸造时补缩比较困难,容易在中间部位形成微小的缩孔及缩松,严重影响铸件强度;而且此铸件补焊比较困难,补焊时容易产生淬硬组织,产生焊后裂纹。我公司采用专用铸造工艺,成功铸造了下环,但在后续机加后,超声探伤还是发现了超标缺陷,为此我公司采用专用补焊工艺,成功焊接了超标缺陷。下环三维照片及实体照片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下环三维图
图2 下环实体照片
2.补焊工艺及操作过程
此铸件已经进行了精加工,没有任何加工余量,补焊温度过高会产生变形,补焊温度低会产生裂纹。
为此,我公司焊接专业人员制定的补焊工艺如下:①局部预热温度控制在70~110℃。②层间温度要严格控制80~160℃。③焊条进行350℃×1.5h烘干,并放在保温桶中。④打底特别注意焊缝与母材的熔合情况,特别要注意根部和搭接处不得产生夹渣缺陷。⑤补焊时采用单道多层操作,严禁摆动,每层焊缝厚度应小于6mm,以减小焊接应力。⑥焊接参数:φ4mm焊条,焊接电流150~170A,短弧操作。⑦补焊时应及时进行锤击,以求达到释放焊接应力的目的。⑧补焊时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80~160℃,严禁连续、快速施焊造成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⑨补焊时起、收弧及运条要特别注意坡口边缘的熔合情况,确保焊透和不产生夹渣等缺陷。⑩补焊时一旦发现熔合不良,尤其是裂纹时应立即停下来,视情况采用砂轮或磨头清除干净后再焊;焊后使用石棉毡保温缓冷。铸件现场补焊照片如图3、图4所示。
图3 焊工用风靶子进行消应力处理
图4 补焊温度为76℃左右
为了防止变形,补焊预热温度采用工艺预热温度的下线即为70~100℃,由于补焊过程中有断续现象,没有持续补焊,所以焊后打磨探伤发现补焊8处有6处不合格。
我公司总结经验教训后,又重新定制了如下补焊工艺:
(1)清除缺陷及焊前坡口准备 ①由于该下环已经精加工完,为减小变形,依超声波探伤确定的缺陷位置决定采用机械加工方法进行清除,原则是在保证缺陷清除干净的前提下尽量少去掉完好金属。②为了便于焊接操作,清除缺陷时刀具尽量向下有一角度,若机械加工难以实现,可用砂轮(磨头)打磨圆滑过渡。③缺陷清除后对坡口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确保无任何裂纹和夹渣等缺陷。④坡口底部要平整,根部要修出大于5mm的圆角。
角度α=15°~25°,以便补焊操作,坡口示意如图5所示。
图5 坡口示意
(2)焊前预热及层间温度 补焊前用燃气局部预热下环待焊处130~150℃。层间温度要严格控制在160~200℃之间。
(3)焊接方法与焊接材料的选择 焊接方法选择质量可靠,便于实现的焊条电弧焊。焊条选择自行研制的本体电焊条TY00Cr13Ni4。
(4)焊工资格 选用补焊下环的焊工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具有船检焊工资格。
(5)补焊前准备 ①补焊现场应配备风耙、小磨头、砂轮等工具。②工件置于合适位置放稳并进行预热。③焊条按使用说明进行350℃×2h烘干,并放在保温桶中。
(6)补焊工艺要求 ①开始底层的补焊要特别注意焊缝与母材的熔合情况,特别要注意根部和搭接处不得产生夹渣缺陷。②补焊时采用单道多层操作,严禁摆动,每层焊缝厚度应<6mm,以减小焊接应力,如图6所示。③焊接参数:φ4mm焊条,焊接电流160~180A(可适当放大),短弧操作。④补焊时应及时进行锤击,以求达到释放焊接应力的目的(锤击操作和要求由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如图7所示。⑤补焊时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200℃,严禁连续、快速施焊造成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如图8所示。⑥补焊时起、收弧及运条要特别注意坡口边缘的熔合情况,确保焊透和不产生夹渣等缺陷。⑦补焊时一旦发现熔合不良,尤其是裂纹时应立即停下来,视情况采用砂轮或磨头清除干净后再焊。⑧补焊完成后,进行6h消氢处理。对坡口边缘的咬边和低点部位用氩弧焊补焊平整。
图6 焊道布置示意
图7 捶击消除焊接应力
图8 补焊层间温度约为169℃符合工艺要求
此次补焊,我公司专门安排专业人士现场跟踪,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补焊,使补焊预热温度达到140℃左右,保持持续焊,在间歇期间补焊处及周围用石棉布盖上,外围用火苗烘烤,使其温度保持在120℃左右,每焊一层,采用风靶子及时排应力,每焊1h采用烤枪烘烤补焊部位10min左右,达到消应力,补焊完成后及时按照工艺进行消应力。打磨探伤后,补焊缺陷全部合格。
3.对比两次补焊工艺
(1)两次补焊相同点 即补焊操作者相同、补焊场地相同、补焊所用焊条相同,以及缺陷破口以及深度大致相同。
(2)两次补焊不同点 ①首要不同点就是预热温度的变化,第一次预热温度在70~100℃,第二次预热温度在140℃左右,两者相差70℃左右。②操作者对待补焊缺陷的态度不同,第二次比第一次更认真谨慎。③在补焊过程中,第二次采用连续施焊,但又保持层间温度不超过规定层间温度,而且在工人休息时或换班时补焊处用石棉布及时覆盖,防止了急剧冷却。④第二次每补焊1h左右用烤枪烘烤补焊处30min左右,达到去除补焊应力的目的。⑤第二次补焊后进行了消应力处理,第一次补焊后只用石棉布覆盖。第二次补焊后,及时采用消应力热处理,消应力时间为6h左右,然后用石棉布覆盖缓冷。
4.经验及探讨
在这两次补焊过程中,笔者作为技术员进行了全程的跟踪。现总结如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1)焊前准备 补焊前一定要确保补焊处缺陷清除干净,不准有气孔及夹渣和其他杂物,如灰尘,油渍等。
(2)预热温度 补焊首要条件就是预热温度,预热温度与补焊件材质有密切关系,而材质的预热温度和碳当量密切相关.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CE(IIW)=C+Mn/6+(Cr+Mo+V)/5+(Ni+Cu)/15(%)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900MPa)。当板厚小于20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热;当CE(IIW)=0.40%~0.60%,特别是>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美国金属学会提出的用于计算预热温度的碳当量CE经验公式:
CE=C+Mn/6+Ni/15+Mo/4+Cr/4+Cu/13(%)
当CE<0.45%时,可不预热;当CE在0.45%~0.60%之间时,预热100~200℃;当CE>0.60%时,预热200~370℃。该式适用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
(3)焊材选用 根据补焊件材质选择合适的补焊焊丝或焊条。
(4)补焊过程 焊工要根据实际经验定时进行消应力处理。尽量连续补焊,但是层间温度也不可以太高,间歇补焊时,一定要用石棉布覆盖补焊处及周围200mm范围,防止急剧降温,产生应力。
(5)焊后处理 焊后一定要及时消应力热处理,如果不能及时消应力热处理也要及时用石棉布盖上,缓冷降温。
5.结语
经过两次补焊,我公司成功焊接了下环超标缺陷,此后测量虽有少许变形,但不影响使用。我公司采用重新制定的补焊工艺,成功焊接了超接缺陷,不仅为公司积累了补焊马氏体不锈钢的经验,而且为以后可能出现的类似焊接缺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