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疗效分析
2013-10-09于俊
于 俊
(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 河南信阳 464000)
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胃溃疡穿孔后患者上腹部出现突发性刀割样剧烈疼痛,迅速扩展至全腹部,能够放射到肩部[1]。该病一旦确诊,多需要给予急诊手术治疗,现将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有关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39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38.8岁;穿孔至入院时间28 min~42 h,平均时间为8.9 h。患者既往均有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病史,穿孔时表现出剑突下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将患者随机、盲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其中对照组53例,试验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单纯修补术,麻醉后探查患者胃穿孔部位、清洗腹腔,穿孔处用7号丝线缝合全层3~4针,外面采取大网膜覆盖、结扎加固,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给予胃肠减压、抗生素及抑酸剂应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进食后进行根除Hp治疗[2]。试验组患者施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全麻后于右上腹直肌切口进行开腹探查,术中确定患者胃穿孔部位,清除胃内的食物残渣以及腹腔渗液,用胃管排空残留胃液并用干纱布压住溃疡穿孔处,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切除范围包括胃体远侧、幽门及胃窦部等,约占远端胃组织2/3~3/4,根据患者胃溃疡穿孔的具体情况施行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术,关腹前认真检查吻合口,使用生理盐水与甲硝唑反复冲洗腹腔,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3]。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的溃疡复发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对比分析。
2 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试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胃溃疡穿孔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好发于胃窦前壁的小弯侧,50岁以上中老年胃溃疡穿孔发生率增加,胃壁穿孔后胃液、食物与血液等混合进入腹腔,如果未给予有效的临床处理,则6 h后可导致细菌感染而诱发化脓性腹膜炎,腹部出现持续性剧痛,这时应尽早诊断、积极治疗,阻止胃液外露,加快恢复肠道功能,防止发生感染;若时间大于12 h才给予治疗,腹腔内感染常常加重,导致发生肠粘连及中毒性休克等症状[4]。结合患者胃溃疡病史、上腹部疼痛并波及全腹、广泛性腹膜炎体征以及结合腹部平片等,术前确定诊断多不困难,治疗主要是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的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接受,而胃大部切除术存在一定局限性,不是所有患者可作胃大部切除,对于幽门部溃疡伴瘢痕狭窄、恶性胃溃疡、胆汁反流、胃巨大溃疡、胃溃疡反复发作、穿孔时间小于12 h者,或者虽超过12 h、但污染少、局部组织肿胀轻微、其它部位无病变者,都可以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否则应慎用[5]。胃大部分切除术不仅可以解决胃穿孔问题,而且可以达到溃疡病根治的目的,防止扩散而导致的更严重后果,其临床疗效持久,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修补术,但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容易出现并发症。本研究表明单纯修补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优于胃大部切除术,而复发率高于胃大部切除术,二者各有优势,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病理类型而选择合适术式。不论选择何种术式,均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术中应放置腹腔引流管,避免形成腹腔脓肿形成,给予胃肠减压以防发生吻合口瘘或穿孔修补失败,并积极抗感染及静脉营养支持,从而使患者尽早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胃溃疡穿孔是严重的急腹症之一,诊治不及时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治疗时常用单纯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复发。
[1]祁巍.胃溃疡穿孔手术8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40.
[2]李春虎.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对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0):1263.
[3]李海峰.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37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5):1226.
[4]顾勇敏.46例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2,(27):217.
[5]郭雄图.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临床探讨[J].医药前沿,2012,2(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