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腥草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2013-10-09杨梅李敏卿光明何刚王兴贵杨行军葛亚风

中药与临床 2013年6期
关键词:鱼腥草发芽率光照

杨梅,李敏,卿光明,何刚,王兴贵,杨行军,葛亚风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1], 原名“蕺”,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别名有岑草、俎菜、臭猪巢、臭腥草、侧耳根、猪鼻孔、九节莲等。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2],尤以浙江蓬都、青田、松阳,江西永丰,贵州安顺、贵阳,福建沙县,云南会泽,河南正阳,湖南长沙,广西柳州,四川西昌、雅安、德阳,重庆,安徽绩溪等地最为适宜[3,4]。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临床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病症。

《中华本草》中记载[2]:“鱼腥草果实为蒴果,卵圆形,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鱼腥草种子发芽率不高,发芽适宜温度为17~25℃变温,发芽率为20%左右。”目前对鱼腥草药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而对鱼腥草种子的形态及萌发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从四川、贵州、云南等5省收集鱼腥草种子样品共计10份。详见表1。

表1 鱼腥草种子样品来源

1.2 实验仪器

微型生化培养箱SPX-250B(上海悦丰仪器表有限公司);解剖显微镜(ZEISS Stemi 2000-C);电子分析天平BP121S(北京Sartorius天平有限公司);镊子;培养皿;滤纸等。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种子形态观察

采用肉眼和解剖显微镜观察果实、种子外观形态。鱼腥草果实为蒴果,卵圆形,黄绿色,顶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表面具方格网纹,黄棕色至红棕色,具特异芳香气。如图1~4。

图1 鱼腥草果穗

图2 鱼腥草果实

图3 ~4 鱼腥草种子

2.2 种子千粒重测定

选择千粒法测定。先将样品充分混合,从中随机取3份,每份1000粒,称重,精确到0.00001g,取其平均值,即种子的千粒重[5~6]。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种子千粒重进行单因素两两比较[7]。结果见表2。结果:由表2可知,YXC-8的千粒重最重(62.69 mg),YXC-5的千粒重最轻(38.17 mg)。由上可知,鱼腥草种子极小,平均千粒重为49.19 mg。

表2 鱼腥草种子千粒重比较(n=3)

2.3 种子发芽实验

2.3.1 光照条件的考察 取YXC-4鱼腥草种子样品,置于铺有两层滤纸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中,分别于25 ℃的黑暗与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三次重复,每次重复50粒种子,保持滤纸湿润,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待种子萌发达到最高时,以后再无萌发种子出现时的天数为末次计数时间,计算种子发芽率[8]。结果见表3。

表3 光照条件初步考察结果

结果:鱼腥草种子开始萌发时所需时间为8天,光照条件对鱼腥草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影响,黑暗条件下,鱼腥草种子不发芽。

2.3.2 种子萌发实验 将鱼腥草种子置于铺有两层滤纸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中,在25 ℃恒温光照条件下培养,3次重复,每次重复50粒。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待种子萌发达到最高时,以后再无萌发种子出现时的天数为末次计数时间[8],计算种子发芽率。结果见表4。并采用解剖显微镜观察鱼腥草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形态(如图5~12)。

发芽率 = 最终种子发芽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 = 规定时间内种子发芽数/供试种子数×100%(本实验以第17 d作为计算发芽势的时间)

发芽指数(GI)= ∑(Gt/Dt )(Gt为在t天的种子发芽数,Dt为相对应的种子发芽天数)[5]

表4 不同产地鱼腥草种子的发芽情况

图5 (1-9天,吸胀阶段)

图6 (8-11天,胚根突破种皮)

图7 (10-13天,根茎迅速生长)

图8(12-15天,开始生长须根,胚芽发育成两片嫩叶)

图9 (14-18天,胚芽发育成的嫩叶见光变绿)

图10(17-22天,种皮脱落)

图11 (21-24天,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 图12(24-25天,根系更发达)图5~12 鱼腥草种子不同萌发阶段

3 结论与讨论

3.1 通过本实验可知,鱼腥草种子为光敏感种子,即光照是该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这种现象在我国现知的三白草科(Saururaceae)4种植物中均未见报道。但究竟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如何影响鱼腥草种子发芽,何种光照条件最适合鱼腥草种子萌发尚在研究中。

3.2 千粒重表示的是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它是体现种子成熟度及饱满程度的一项指标[9],千粒重越重,饱满种子占供试样品质量的百分率越高,种子品质越好。鱼腥草种子极小,其中YXC-8的千粒重为62.69 mg,YXC-5的千粒重38.17 mg。平均千粒重为49.19 mg。其种子千粒重大小是否与鱼腥草的种质资源、生长环境等不同有关,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3.3 YXC-5样品的千粒重最小,其外观形态为卵形,浅黄色,且种子的发芽率为0,可能是因为种子还未成熟。

3.4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YXC-6样品霉变较多,对比其他样品贮藏方式及试验结果表明,YXC-6样品在收集之前已被病菌感染,导致实验过程中霉变严重,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

3.5 一般而言,某些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活力降低,种子的发芽势也降低,但种子的发芽率不一定降低。通过本实验可知,其中YXC-1、YXC-8、YXC-9的发芽率高,但其发芽势较低,这可能与种子的贮藏年限有关。贮藏时间与贮藏条件对鱼腥草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及何种条件最适合鱼腥草种子的贮藏尚在研究中。

目前,鱼腥草的繁殖方式为种茎繁殖,但是鱼腥草种子实验证明其发芽率高,60%的样品发芽率超过70%,远远超出《中华本草》记载鱼腥草种子发芽率为20%左右的报道,究竟在生产中能否采用种子繁殖,有待进一步通过出苗率等实验探索鱼腥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发芽能力。通过该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鱼腥草的种子特性,还为后续进行鱼腥草药材的种质保存、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I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叶荣华,蓝云龙,施林妹,等.鱼腥草种源试验初报[J].浙江林业科技,2008,2(28):34.

[4] 杨健,郭书台,杨学礼,等.不同产地鱼腥草质量评价[J].现代中医药,2007, 6(27):62.

[5]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颜启传,毕辛华(译).国际种子检验规程[S].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6] 卢魏魏,朱再标,郭巧生,等.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1743.

[7] 郭巧生,张贤秀,王艳茹,等.夏枯草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7):812.

[8] 李卫东.益母草种子发芽和生活力检验方法的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0,11(12):15.

[9] 贺玉林,李先恩,淡红梅,等.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种子,2007,26(1):106.

猜你喜欢

鱼腥草发芽率光照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亦药亦食的鱼腥草
春光照瑶乡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夏季良药鱼腥草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