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统浓郁的北京生活

2013-10-08万建中

北京观察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北京历史

文/万建中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并不遥远的中国梦。小康社会应该是缩小了城乡差异,基本上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的社会。小康社会首先是现代化的社会,同时,也应该是保持了浓郁的传统意味的社会。人们在享受富裕的同时,也同样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温馨和美好。

有文化的城市才有吸引力,而文化所指应该是独特的文化底蕴。如果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很高,却与其他城市没有什么区别,就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另外,传统与现代得到完美结合的城市才有魅力。如果尽是现代化建筑,高楼林立,传统完全被灭迹,那么,便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成为城市中的“暴发户”。以北京而言,现代化的高楼与四合院及其他古建筑并存,建筑本身便昭示了首都的发展脉络和悠久的历史。北京的胡同、民间小吃、牌楼、城楼、老字号、民间工艺等,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名片,也是北京城区别于全世界其他城市的文化标识。这些文化名片是内在的,为城市文化之命脉,也为北京所独有,不能被复制。

现在城市建设雷同化趋势明显,所有城市都建有文化广场,建筑样式和结构布局几乎一致。在有关部门的主导下,人们唱同样的歌,跳同样的舞,吃同样的饭,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地名不同而已。失去了独特性的城市让当地人没有了认同感,家乡观念渐渐淡薄。维系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的血脉之根被掀起。试想,一个人淡忘了家乡观念,又如何去爱自己的家乡?建设家乡的动力从何而来?北京的地上和地下文化遗产众多,历史记忆极为丰富。如何充分发掘北京地区文化遗产内涵,展示历史文化影响力,让北京人在享受历史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增强认同感和向心力,这是必须直面的问题。还有,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该以“人”为重心。“老北京人”在延续和传承北京历史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今,几乎所有北京城里的“土著”居民都和“外来户”杂居,有些甚至被“赶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难以保存原来的生活情调和习惯。保护北京传统文化的一个最有效的措施,是让老北京人聚居在同一个传统的空间里,延续原有的生活方式,形成有机的环境美好的传统文化生态区。

现在一些地方将仅有的历史文化遗留保护起来,以此作为大拆大建的幌子。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口号之下大兴土木,致使本来已经很脆弱的文化生态链完全断裂。一些古迹的重建也是在大兴土木,这一做法反而是在断送历史记忆。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要得到可持续发展,仅仅靠复制一些传统文化产品和建造一些仿古建筑远远不够,这些做法是表面化的。北京变了,曾经洁净的马路,古朴的老房,亲和的杂院大婶,都已成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成千上万的汽车,奔波的人潮,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每平的混凝土高楼大厦。北京不再叫北京,它叫首都,一个新的移民城市。最明显的就是北京方言没有人说了。土著没有了、土著文化没有了,久而久之,文化自觉和自信也没有了。北京方言正濒临灭绝,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语言交流本是自然的社会现象,政府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保护方言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只顾一端而放弃另一端。方言的生动与美妙是普通话所不可比拟的。

在北京,文化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教训很多。文化需要大发展大繁荣,但应警惕过犹不及,文化的发展建设与其他方面的建设不同。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原本就很有文化,有着自身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历史文化的根基极为深厚。北京很有文化,问题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千万不要走到另一极端,即不能滥用文化,滥用文化将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破坏。现今,热烈讨论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关注的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质、食品安全等直接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然而,同样是与人们生存休戚相关的文化生态则很少得到重视。除了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推高GDP而得到重点发展之外,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本身并没有被真正视作一种文化建设事业而得到重视。有些地方为了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甚至计划将旅游景区的村落整体迁出,全然不顾村民的生活情感以及人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依赖性。所有的建设,都应该“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之外,更应该顾及当地人的情感、态度和对家园深深的眷恋和依赖。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北京历史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Tough Nut to Crack
北京,北京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