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清理加工技术在九十团推广运用
2013-10-04余洪程
■余洪程
〔农五师九十团轧花厂,新疆博乐 833409〕
九十团是农五师种植棉花面积较大的团场之一,2012年棉花总产45000 t,而本团人口不足1.5万人,这给每年的棉花采摘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外来季节工逐年减少。2012年九十团种植机采棉5333.33 hm2(8万亩),投资1800万元扩建机采棉生产线一条,目前四条生产线全部实现机采棉加工,占地面积10万m2,生产工艺采用二道烘干。此项技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采棉速度快、采净率高、机械化作业整体水平高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团地多人少、拾花劳力紧缺的矛盾。机采棉的种植、收获、加工形成了一体化的科学模式,给团场带来了可观的综合经济效益。
一、设备及工艺流程
1.设备配置:主要设备采用国产MY171型轧花8台,168型轧花机2台,气流皮清机10台,MQP600型锯齿皮清机16台,500型清弹机20台,144D脱绒机62台。打包机为400型,热源采用有机热载体炉和电烘干两种。
2.采棉机配套:目前已配有美国生产的采棉机3台,国产采棉机12台。
3.工艺流程:
二、加工质量
2012年收获机采棉31000 t,加工皮棉12915.4 t。经测试籽棉回潮率为10.4%,含杂率为13.6%;皮棉等级为329级,回潮率为7.8%,含杂率为1.2%,衣分率37.2%。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和经验与其他师团机采棉加工相比有一定差距,通过一年的生产加工的不断摸索和改进,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不少需研究和改进的问题,需不断分析、探讨和完善。
三、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
(一)经验教训
1.我厂机采棉加工实验表明,即使籽棉的回潮率较低,生产过程烘干也必须开启,不然清杂效果不好,因为棉花秸秆、棉叶的水分大,没有干燥程序,清理很困难,含杂率将增大,影响质量。
2.因为齿辊柱嵌着小棉秆,锯齿皮棉清理机的刺辊每班次至少要清机两次,这样可提高排杂效率和改善皮棉的梳理效果。
3.清理工序的生产力要大,这样清理效果好。实践证明,以171型轧花机为例,籽棉清理和皮棉的清理设备的处理量要大于轧花机的25%~30%,这样清理效果也更好。
4.采摘的籽棉含杂对清理效果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机采后落地花要单独存放、单独加工,不能混入机采棉,这是因为籽清机无法清理干净,棉秆易堵塞提净机、斜六辊清理机、皮棉清理机,甚至导致棉杆枝堵塞轧花机中间排籽箱,造成轧花中箱棉卷停转现象。
5.棉花加工时籽棉的最佳回潮率应为6.5%~8%,此时棉纤维既具有应有的强力,而且保持一定的弹性,能确保轧花过程的顺利进行。而机采棉早、晚采摘水分较高,烘干炉温度应控制在130℃~140℃为宜,有利于加工,确保加工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1.国产清理设备清理工序理论设计与实际生产能力不相符。
2.提净式清花机易堵塞,而堵塞后清理困难,影响生产。
3.打包机负荷大,主要是烘干后皮棉回潮率低,这说明工艺配置还不合理,需要增加加湿工艺。
4.机采棉短纤维偏多,加工后检测表明短绒率提高1%~1.2%。
5.含杂偏大,与手采棉相比,机采棉要高于手采棉。另外,特杂产生的原因是种植模式决定的。薄膜是机采棉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含杂超过20%无法加工,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机采棉工艺设备优化及发展思路
(一)立足精准农业种植、安全优质高效加工
1.棉花种植要精准化、多元化,立足市场,以市场需要来指导棉花种植,立足精准农业,既种植普通棉又种植机采棉,还应根据服装、棉纺市场需要进行种植,以增加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2.使棉花加工企业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保证到位的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
3.机采棉是今后九十团棉花加工企业的方向,针对近几年机采棉加工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机采棉成本过高、生产工艺和配套设备不规范、皮棉质量不稳、疵点高、短纤维含量高的问题。具体目标:一是总结近几年的经验,采用适合本团加工企业的机采棉烘干、皮棉清理工艺,使籽棉烘干后,付轧前水分保持在6%~8%左右,籽棉烘干运行稳定率保持在99%和95%以上;二是对机采棉清理加工车间风力输送、清弹棉回收、杂质处理辅助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电机配置等进行优化和提高,解决电耗高、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三是把皮棉加湿工艺应用到工艺中,保证皮棉外观特征和提高打包机的生产效率;四是引进设备远程排除故障技术,适时解决生产难题、五是籽棉采摘、打模、运输、开模加工全程实行机械化技术。
4.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坚持重大事故以零为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强化安全意识是基础;二是落实加工企业“三个源头”“三个防范”等原则,保障安全生产;三是开展认真务实检查,制定有效整改措施。
5.棉花加工的污染主要是噪音和粉尘污染,对噪音污染可以采取减震防护加以解决。
对粉尘采取一二级除尘工艺,并对粉尘进行回收利用,既可使企业增收又解决了环境的污染,实现效益最大化。
6.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建立激励机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承认企业中有等级差别,能力不同、分工不同,等级也应有所不同;承认收入有差异,贡献不同,报酬也应有所不同,切实改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以人为本,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强队伍建设,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环境和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氛围。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工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快构建工业发展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懂工业、善管理、组织能力强的领导干部队伍,实行内部选拔和对外招聘相结合。一方面要放眼未来,改革用人机制,向外引进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引进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和使用本单位人才,要舍得投入,加大培养力度。
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激发企业成员的创造热情,从而形成一种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
(二)以信息化带动棉花加工企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信息化的重点。走出一条科技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路子,是棉花加工企业的方向。以信息化带动棉花加工,要加快信息化棉花加工业的融合,抓好流程化的控制,生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的信息技术的改造,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建立企业信息化平台。
五、机采棉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机采棉的种植模式除了行距,株高与手采棉有一定差异外,其他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采摘前要对棉花进行脱叶处理,种植费用基本相同,但采摘费和其他费用节约3000元/hm2左右,而且管理面积由原来的人3.33 hm2(50亩)/人提高到10 hm2(150亩)/人,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植棉的收入,相对减少各种矛盾的发生,对团场的稳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总之,我团通过机采棉加工的运用,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定经验,但在工艺上和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完善。推广机采棉是全面实施精准农业的需要,是解决团场植棉工作中拾花劳力紧缺,降低拾花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棉花生产向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