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土保持的意义与措施

2013-09-30王谦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意义措施

王谦

[摘要]水土保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只有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形成资源、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08-01

水土流失使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水土保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水土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资源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水土保持的意义

1、水土保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所以一块良好肥沃的土地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一方面有些区域特别是农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过分的砍伐树木开垦荒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再加之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早晨已有耕地变为“三跑”耕地,无论是哪种农作物种在跑水、跑土、跑肥的土地上都不会有好的收成。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多,人们又把一些耕地变为建筑用地,有—部分农民开始走向城市造成土地的浪费,土地常年没人打理造成肥力下降等诸多问题。水土保持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以保水、保土、保肥为主要目的的耕作措施,它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在农业上建设自给有余型农业,建立生态农业。水土保持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目标:—是按季节分布最大限度的将天然水变为土壤水,减少各种形式的径流产生;二是根据土壤中的水分储存原理,最大限度的把“土壤水库”中的水应用于农作物的生长,减少地表水的蒸发等非生产性消耗;三是应用耕作原理,使土壤的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合理分布,使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分布,最大限度的使地表水存于土壤中,满足土壤中的农作物根的水分的供给和呼吸;四是提高肥效,减少耕地中的杂草等,使土壤中的水分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农作物。可见,水土保持在农业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是发展生态型农业的基础。

2、水土保持是林业发展的基础

全球遏制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是运用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但是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大力发展林业,建造人工林,但是仍然出现极端气候频繁的现象,归结起来主要是由于造林整地方式落后、造林整地方式落后、林分质量低下、经营方向的片面性等原因造成。水土保持在林业中的应用,是建造布局、配置、树种结构、经营及其功能都具有其特殊性的森林。最能体现这—林种功能的应该是原始森林。它主要由乔木、灌木和草被组成,地表有近10cm甚至更厚的枯枝落叶层,这些枯落物覆盖林地土壤表层,一方面减少了雨滴直接打击土壤颗粒,防止了土壤结皮;一方面枯落物对泥沙具有过滤作用,避免土壤毛管空隙堵塞;一方面枯落物的分解转化,增加土壤的肥力并促进土壤入渗能力的提高。这种层次结构的林地土壤就能形成很强的拦蓄雨水的功能。而现在的人工林却拦蓄雨水作用十分微弱,这意味着拦蓄雨水的任务由森林中的植物和土壤共同承担变成主要由土壤来承担,这就造成了虽然有大量的森林,但是仍然水土流失的现象。

3、水土保持是水利工作的基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而且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利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然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存在着现有水资源贫乏且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的现状。目前我国有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有7个省区人均水资源低于60m3,国内农村有2000多万人存在着饮水困难。水资源供需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我国水利存在着部分现有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高设计标准偏低等问题,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遏制水土流失是当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唯—选择。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并且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这些灾害对水利工程的损坏率,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这些灾害对国民经济的破坏,进而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水土保持的措施

1、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我们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

2、注重综合效益,改善滦河生态环境

地表植被覆盖对地面尤其是坡面土壤侵蚀影响极大,植被的减蚀作用主要表现在:植被茎叶对降雨雨滴动能的削减作用,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对径流流速的减缓作用;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入渗‘可以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蚀性作用;植被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侵蚀危害。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禁止毁林、毁草;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植被或砌护措施,防止坍塌和冲淤。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除抓好河道疏浚、护岸建设外,注重综合效益,在河岸两侧堤顶大搞防护林建设,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这里已经初步树立了高标准的景观河道新形象。并建设了一批疏浚达标、水清面洁、绿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样板段,达到“利水、治水、亲水”的综合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场所,为创建卫生城市、促进城市郊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改良耕作措施,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

耕作措施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增加地面覆盖率和粗糙度。主要方法有:深耕、混播与套播、增施有机肥以及起垄种植等。农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要遵循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4、搞好水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坡面渗蓄、工程拦蓄天上水,使地表淡水向土体深层转化,并保持在地下。因高差形成的势能,在无雨时节,上游的地下水转换为下游的地表水,维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以补给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发挥以淡压咸的作用。

二是减少水库、江河淤积,使水利工程延长寿命,增加效益,减轻防洪负担。三是避免点源和非点源(面源)污染通过径流汇入受纳水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一切都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都建设景观水利、营造亲水空间的基础。缺少水资源管理,就会使陆地淡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失衡,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分配上失调;就会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生态修复和湿地恢复难以实施;就会损害地表植被,使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水土流失逐年加剧。没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就会失去支撑,失去生机和活力。唯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之上的水资源管理才是健康的、稳固的、可持续的。

三、小结

由于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日趋严重,生物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严重威胁着中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与土壤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实现山川绿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Z]

[2]李智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意义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有意义的一天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