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专业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翻译

2013-09-27黄文卫李珊俊高清洋

关键词:专业英语形容词隐喻

黄文卫,陈 杰,李珊俊,高清洋

(长沙理工大学 a.外国语学院;b.水利工程学院,长沙 410004)

伴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与发展,水利工程专业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对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的研究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其文体特征的研究。周志浩等[1]认为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被动句和复杂的长句是水利英语的三大主要特征。王丽等[2-4]分析了水利英语中的常见结构。这些研究对于水利英语为何呈现这些文体特征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和更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其翻译的原则、方法与技巧的研究。李楠等[1,5-7]提出了词类转换、语序转换和语态转换,等等。这类研究是相关学者和技术人员基于自身多年的专业素养和翻译的经验所做出的总结归纳。停留在语篇词汇和句法层面的认识以及经验总结式的研究导致目前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研究存在有限性和盲目性。

Halliday[8]对大量科技语篇进行分析,发现语法隐喻多出现在书面语言,尤其是科技语篇中。科技语篇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语言简洁、专业术语多、客观性强。这些特征在词汇和语法层面以大量使用语法隐喻的形式体现。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名词化隐喻(Nominalization)、形容词化隐喻(Adjectivation)和动词化隐喻(Verbalization)。这几种语法隐喻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英语科技语篇的文体特征,即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高、名词化现象频繁、非谓语动词形式增多[9]。赵德全等认为,语法隐喻越多,文章隐含的意义就越丰富,理解的难度就越大[10]。据此,笔者认为语法隐喻的大量使用造成作为科技英语一支的水利工程专业英语晦涩难懂。本文以英国水工规范标准Maritime Structures[11]及其中文译本《海工建筑物》[12]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的方法探析其语篇中的语法隐喻并分析它们的语篇功能和翻译方法。

一、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概述

语言系统由表达层和意义层构成。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层次是相对应的,其关系表现出一致性。即动词用来表示动作/过程,名词用来表示参与者,形容词表示特征等。但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发现原关系的变化,人们可以把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这个变化就是从一致式到隐喻式,而这种变化就被称作语法隐喻。

通过对科技语篇的分析,Halliday[13]总结了语法隐喻的13种类型(如表1所示)。其词汇语法表现形态包括名词化现象,同时也包括动词到形容词(包括分词),介词到名词、介词词组或连接词到动词以及其他多种转换。通常,我们把1至4项概括为名词化,第5、6、7和13项概括为形容词化,第8和9项概括为动词化。

语法隐喻从语法层面上看降低了句法级阶(down in rank),但是具备重塑人类经验的语篇功能(discourse function)。将句子“打包”(pack)或压缩,使次一级的单位可以起和上一级单位一样的语义功能,这样可以浓缩句子,大大增加句子的信息,使科技语显得抽象、客观、简炼、技术性强。

表1 Halliday的语法隐喻类型表① 转引自Halliday,1996:44。

二、水利工程专业英语语篇样本分析

Maritime Structures即《海工建筑物》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外国标准之一,是很多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其内容涵盖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Maritime Structures的分册进行分层抽样,从各章中随机抽取一段100字的文字分别编上序号①~⑤组合成样本,对这个样本的词汇密度、语法隐喻类型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海工建筑物》词汇密度分析表

表3 《海工建筑物》语法隐喻分布表

Halliday认为词汇密度是区别语体正式程度的一个标准,非正式的英语日常口语语篇的平均词汇密度为1.5至2,书面语篇的平均词汇密度为3至6。同时,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增加词汇密度。也有研究者[14]通过实证研究证实概念语法隐喻、语篇语法隐喻与词汇密度正相关。表2显示《海工建筑物》的平均词汇密度为7.5,密度远高于正式语篇平均值。因此,Maritime Structures使用了大量的语法隐喻。

表3显示Maritime Structures中语法隐喻类型主要有7种。其中,第1、2和4项属于名词化,在样本中占全部语法隐喻的67.6%,比重最大;第5、13项属于形容词化,在样本中占全部语法隐喻的24.3%,比重次之;第10和11项是关于连接词的隐喻,在样本中占全部语法隐喻的24.3%;第8和9项属于动词化,在样本中没有出现。

三、水利工程专业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类型

(一)名词化

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使其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加者[15]。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的一个最有力工具。同时,它也被视为水利英语的最主要特征之一[1,16]。

Maritime Structures中名词化的词汇一部分通过加缀的方式转换词性,有些形式不发生变化。名词化的典型结构包括名词迭加,如:threshold stability(稳定块重);表示动作意义的名词+of+名词 +修饰语,如:The use of rubble mound,or mound of concrete armour units will…表示情态意义的名词+of+名词+修饰语,如:The reliability of wave spectra obtained from site records should be…

(二)形容词化

国内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主要涉及名词化而很少触及其他级转移与语法隐喻的关系[17]。而从表3可看出,形容词化显然是水利英语语篇中的一种重要语法隐喻形式。形容词化是指通过用形容词替代其他词类来表达一般不是由形容词表达的意义[18]。

Maritime Structures中形容词化的词汇由动词或者名词转化为形容词,如:undesirable,coastal。形容词化的典型结构有名词+be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如:…because these are virtually impervious to the transient effect of wave action.

(三)连接词的隐喻

连接词的隐喻形式有3种:或从连接词转变为实体,或从连接词转化为质量,或从连接词转化为环境。从表3看出,这类隐喻也是水利英语语篇中的一类重要语法隐喻形式。其典型形式有occurs,under conditions of,the phenomenon of等。

四、语法隐喻在水利工程专业英语中的语篇功能

(一)认知功能

语法隐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认识世界的认知方式和途径,能够帮助人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塑周围的世界。它通过名词化手段能够把原来动态的范畴转化为静态的实体范畴,我们的知识就能够以非常有序的方式在人的大脑中储存起来。水利专门术语就是典型的产物。水利科技人员将复杂难懂的技术过程实体化,生成了一个一个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专业术语以帮助读者建构对水利专业的专门的认知。在Maritime Structures中专门术语比比皆是,例如:breakwater(防波堤),overtop(越浪),offshore(离岸),等。这些词汇都由语法隐喻化而成水利专门术语。

(二)人际功能

科技文本的作者作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和推广者,为了维护自己在读者心中的权威或在读者心中激起对自己的敬畏之情,在篇章中大量使用语法隐喻,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凸显自身的权威地位。此外,因为语法隐喻化过程的实现会因词汇密度的增加导致词汇密度增大进而导致理解难度加大,同时也会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这些缺乏信息的“高度隐喻化的语篇把专家与一般读者区分开来”[19]。

(三)承载信息的功能

采用语法隐喻可以将小句打包压缩成名词,把“原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句表达的概念语义通过一个小句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而使语篇的句数减少,但每句的信息量却相对增大”[20]。Maritime Structures的词汇密度之高表明语法隐喻所具备的这种强有力的承载信息功能。这与水利科技语篇的精炼、信息高密度性的特征是吻合的,因此语法隐喻是水利英语语篇实现其文体特征的有力方式。

五、水利工程专业英语语篇中语法隐喻的翻译

构建隐喻化句子,水利工程专业英语从简单的小句被“打包”成词组,或者从两三个小句“打包”成一个小句。这样,有时可以直接翻译,更多的时候要经历一个“拆卸”(unpack)的过程,从语法上去隐喻化(grammatical demetaphorization)的过程。

(一)名词化的翻译

名词化结构,不论是动词名词化还是形容词名词化,直接译成名词,或者进行词性的逆转换,翻译成动词。

方法一:译成名词

例1 Wave overtopping and transmission and their effect on harbour layout and response are determined by the design of the breakwater structure.

译文:防波堤的结构设计决定了波浪的越顶与透射作用以及它们在港口的布置与响应方面的影响。

句中overtopping和 transmission分别由动词overtop和transmit加上后缀-ing和-ssion转换而成名词。直接译成(word-for-word)“越顶”与“透射”。汉语和英语不同之处就在于汉语中的动词可以直接当成名词使用,形式上没有变化和区别。这句话在汉语中由名词的偏正结构“波浪的越顶与透射”来显示它们的名词属性。“the design of the breakwater structure”中的“design”同样直译成名词。“the+N1(名词化的词)+of+N2(名词)”(后可再附带修饰性成分)结构通常情况下可以直接译成“N2的N1”或者“N2N1”。

方法二:译成动词

例2 Breakwaters are structures which provide protection to harbours and structures such as sea intakes against wave action and this Part of BS6349 gives guidance on the main types of breakwater.

译文:防波提是用于防护港口及诸如海水进水口等建筑物免受波浪冲击的建筑物。英国标准的BS6349的本分册仅对几种主要型式的防波堤给与指导。

名词化结构后有逻辑上的宾语时,将其译成动词,能把整个句子顺译成主谓宾结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方法三:译成小句

例3 With some types of construction the vertical face can be either plane or curved in plan.

译文:直面墙可以设计成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

当名词化结构特别长的情况更倾向于此种译法。

(二)形容词化的翻译

形容词化结构类型虽不少,但翻译时基本是译成名词或者动词即可。

方法一:译成名词

例4 Settlement of the breakwater foundation needs to be assessed and for a vertical face breakwater very little settlement is usually tolerable,so that such structure are usually employed only in good ground conditions.

译文:应分析防波堤地基可能产生的沉降,对直立堤而言其容许值很小,因而此类结构通常仅在地基良好的地点建造。

方法二:译成动词

例5 As construction proceeds,the sea bed at the exposed end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subjected to particularly severe scour,comparable with that at the end of the completed structure.

译文:与竣工后的情况相比,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物暴露的端部可能受到严重的冲刷。

方法三:译成小句

例6 The use of a core protected by a very thick layer of relatively small primary armour which is reshaped by wave action into an S-shaped or berm type profile.

译文:堤心外的护面层使用重量相对较小但厚度很大的块石,在波浪作用下外坡将被冲刷成为S形或带平台的断面。

(三)其他语法隐喻类型的翻译

抽样样本中虽没有动词化类型,但在《海工建筑物》是存在的。Halliday的分类中,动词化包括第8、9项,是分别将be/go+介词和连词转换成动词。但在《海工建筑物》中,动词化主要是由名词转化而来的,因而具有该名词的意义,翻译时直接译成动词充当谓语或者升级译成动宾(补)结构的小句。

例7 Breakwater can also be required to protect an approach channel form littoral drift to stabilize or train the alignment of a tidal entrance.

译文:防波提也可用于防护进港航道不受沿岸漂砂影响或增强潮汐通道的稳定与顺畅。

六、结束语

水利工程专业英语大量使用语法隐喻,导致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的理解难度大增。这是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特征。语法隐喻在水利工程专业英语语篇中有典型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且发挥着认知功能、人际功能和承载信息功能。其翻译过程是将语法隐喻拆析(unpacking),从语法上去隐喻化(grammatical demetaphorization)的过程。不同的语法隐喻类型翻译方法不同,同一种语法隐喻也有不同的翻译方法。

[1] 周志浩,蔡璇.水利科技英语中语言结构的特点和汉译原则探讨[J].科技信息,2009(17):529 -624.

[2] 王丽.水利科技英语常用结构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7):446-448.

[3] 蒋昭侠.水利科技英语行文特点简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9(1):68 -69.

[4] 蒋昭侠,王丽.再论水利科技英语常用结构[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9):27-29.

[5] 李楠.基于水利专业科技英语翻译的技巧[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2):98 -99.

[6] 邵愠修.水利水电专业英汉翻译的技巧[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2):96-101.

[7] 石宝杰.浅论水利水电资料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J].人民长江,2004(4):57-58.

[8] Halliday M A K.New Development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M].London;New York:Pinter,1988.

[9]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赵德全,宁志敏.解读报刊英中的语法隐喻[J].国外外语教学,2005(1).

[11] Civil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Structures Standards Policy Committee.BS 6349-7-1991Maritime structures-Part7:Guide 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reakwaters[S].

[12]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BS 6349海工建筑物第7分册:防波堤设计和施工指南[S].

[13] Halliday M A K.Things and relations:Regrammat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C]//Martin J R,Veel R.Resding Science: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ces of Science.London:Edward Arnold,1996.

[14]黄琪.语法隐喻、词汇密度和语法密度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信息,2008(29):467-472.

[15] 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

[16]赵江葵.水利水电英语翻译中的难点及翻译方法[J].水利水电快报,2011,32(11):38-41.

[17]靖安典.国内语法隐喻研究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5):119 -124.

[18]方义桂.语法隐喻的形容词化类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2):34 -37.

[19]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S.l.]: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1994:253.

[20]董宏乐.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8,19(7):108 -112.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形容词隐喻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认识形容词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活的隐喻》
形容词找家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形容词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