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年轻人报》报道中的中国形象——以2010年与2011年为例

2013-09-27

东南亚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越南年轻人

黄 敏

(洛阳外国语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形象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形象组合而成,体现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的总体印象、认识、认同和评价。国家形象可以区分为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正面形象指一个国家积极向往和追求并且得到国际公众认可和接受的形象;负面形象指背离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会促使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抱有不友好的观念和态度[1]。国家形象的建构离不开各种符号手段,其中大众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是因为,一般民众不可能到世界每个地方去亲自了解每个国家,他们所建构的另一个国家的形象只能基于他们所接触的大众传媒中提供的信息[2]。本文试图采用社会科学中内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的研究方法考察越南《年轻人报》 (The Tuoitrenews)报道中的中国形象。

一 已有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同时,研究中国国家形象问题的学者日益增多。王正绪、杨颖的《中国在东南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一文分析了中国在泰国、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6个东南亚国家的形象。作者发现,东南亚陆地国家 (如越南和泰国)的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比海洋国家 (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的民众更正面,中国在东南亚的形象总体而言好于美国在东南亚的形象,但不及日本的形象。在东南亚各国中,越南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是最为正面的。其中,越南各地区(北部、中部及南部)的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别,北部和中部的越南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比南部的越南民众好①王正绪、杨颖:《中国在东南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5期。。尹鸿伟、于胜楠在《恨爱交织:当代越南人的中国印象》中指出,越南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都是负面的。这些教科书描写中国时都强调,越南的领土属于越南人民,而中国是贪婪的扩张者,历史上曾多次对越南发动战争并统治越南10多个世纪,并且现在仍然有领土扩张的野心,尤其是对南沙群岛②尹鸿伟、于胜楠:《恨爱交织:当代越南人的中国印象》,《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8月31日。。张旭东在《东南亚的中国形象》一书中从东南亚神话、史籍、本土文学、华人文学和政治领袖五个角度入手,描述和分析存在于东南亚各国文化、历史、文学及政治领域中的中国形象。作者发现,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认知纷繁复杂,有仰慕与蔑视、兄弟与对手、真实与虚幻、敌人与朋友等,因此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很难简化为单一的画面③张旭东:《东南亚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

此外,也有越南学者关注这一问题。阮怀秋在其博士论文《从边缘看大国:越南〈中国研究〉期刊对越中关系的认识》中考察越南社科院下属的中国研究院《中国研究》期刊 (1995—2004)发表的关于中越关系的文章,并对越南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进行访谈,由此揭示越南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④阮怀秋:《从边缘看大国:越南〈中国研究〉期刊对越中关系的认识》,台湾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近些年来的研究中,以新闻报道为语料对中国形象进行考察的当属李春霞的《越南官方媒体的中国认知变迁分析——以越南〈人民报〉(2000—2011)为例》。作者发现,越南《人民报》关于中国的报道总量少于美国,但关于中越双边关系与互访的报道量远远多于越南与美国双边关系的报道。由此反映出,中国对越南而言是一个重要而且友好的国家。此外,自2005年以来,关于中越关系的描述从“亲密邻国”变成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而关于两国在地区和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也从强调中国的影响与作用变成强调越南对中国的配合与支持。基于这些考察,作者认为越南官方媒体的中国认知从身份、视角到心态,正在经历从榜样到伙伴、从关注低级政治领域到关注高级政治领域,以及从追赶到平等的变迁⑤李春霞:《越南官方媒体的中国认知变迁——以越南〈人民报〉(2000—2011)为例》,《当代亚太》2012年第5期。。

以往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理解,但是仍然有许多方面有待探讨。首先,关于中国在越南的形象研究数量偏少,显示出这一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越南作为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地区大国,与中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同时,又存在一些矛盾和利益冲突。研究中国在越南的国家形象能够使我们深刻理解越南政府和民众对中国的深层态度,从而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外政策和外宣策略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传播和谐世界的理念。

其次,现有关于中国在越南形象的研究尚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张旭东的研究对中国在东南亚的形象进行了整体的描述,但研究范围很广,无法使我们对中国在越南的形象有一个准确认识。阮怀秋的研究集中在越南学术界对两国关系的认识,无法全面反映越南媒体 (尤其是民众)对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的全面认识。李春霞选择《人民报》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准确地反映越共领导层和政府对中国的认识,但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在越南民众中的形象。一个国家官方媒体塑造的他国形象与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不一定是一致的。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择越南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报纸《年轻人报》为语料进行考察,分析对象为2010和2011两年中的所有涉华报道。之所以选择《年轻人报》,是因为该报在越南的发行量最大①2010年2月5日,《年轻人报》转载了国际报纸与排名网站http://www.4imn.com/2010年对世界各国主要媒体的测评,从发行量、读者数量等指标综合计算, 《年轻人报》被评为越南排名第一、亚洲排名第六的报纸,见http://chuyentrang.tuoitre.vn/TTC/Index.aspx?ArticleID=362511&ChannelID=7,在越南民众中影响巨大,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越南民众的真实认知。

二 对《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定量分析

本文选择的分析对象为《年轻人报》2010和2011两年中的所有涉华报道。2010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两国都很重视双边关系的友好发展,而2011年中越之间出现激烈摩擦,两国关系出现复杂变化,因此这两年《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语料对于本文研究的主题颇具代表性。

通过对2010年和2011年越南《年轻人报》报道进行统计发现,该报这两年有关中国的报道共计1905条,平均每天2.61条②本文所考察的语料是从《年轻人报》网站中6986篇报道中筛选得出的。由于越南目前还没有建立全国报纸数据库,并且越南国家图书馆对《年轻人报》的收录不全面,笔者对于《年轻人报》2010—2011这两年中有关中国新闻报道的整理工作的主要语料来源是《年轻人报》网络版(《年轻人报》网站http://tuoi tre.vn,网络版登载的内容与纸质版稍有不同)中登载的纸质版报道的内容。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准确性,笔者还收集到这两年间的《年轻人报》纸质版378份,在378份报纸中整理出其中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并在《年轻人报》网站搜索引擎中输入“Trung Quô'c”、“Trung Hoa”、“Bă'c Kinh”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整理出其中纸质版标示的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将两者进行比对,吻合率达到96.87%。所以,笔者认为利用《年轻人报》网站进行涉华报道的整理筛选是科学的。。这些报道内容广泛,既有政治经济热点问题 (如南海争端、政治谈判、经济发展状况等严肃话题),也有文化娱乐和趣闻轶事。在1905条涉华报道中,主要以消息与通讯为主,评论 (36条)、采访 (21条)、读者反馈(19条)较少。

按照报道内容,笔者将1905条涉华报道分为11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环境问题、体育与文化娱乐,科教与医疗卫生、自然灾害、港澳台、读者反馈及其他报道③有关港澳台的报道和读者反馈部分由于整体数量较少,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仅作数量统计将其单独列出,不作为分析重点,不进行性质细分;其他报道是指在性质上难以区分的新闻报道,故将其单独列出。。各类报道的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年轻人报》涉华报道分类及各占比例 (2010—2011年)

由图1可以看出,《年轻人报》涉华报道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其中经济领域的报道数量位居第一,共634条,占涉华报道的33.3%;政治报道451条,在报道数量中位居第二,占23.7%;社会报道位居第三,占15.6%;体育与文化娱乐的报道占13.1%;环境、军事、科教与医疗卫生、自然灾害类报道的总和仅占11.2%。下面具体对各类报道进行定量分析。

(一)经济报道

《年轻人报》涉华经济报道的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两国间经贸往来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后,中越两国贸易额大幅增加,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在两国经贸关系报道中,商品贸易的报道占70%以上,说明中越经贸的密切程度成为越南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话题之一。《年轻人报》对涉华经济报道的重视不仅由于中国经济强劲快速的发展,更因为作为中国的邻邦,越南在经济上受中国的影响非常大。从表1可看出,在两国贸易量增大的同时,贸易纠纷也随之增多,有关中国商品质量以及两国贸易中的走私违法现象成为报道的焦点。

图2 《年轻人报》涉华经济报道分类及数量 (2010—2011年)

表1 《年轻人报》关于中越经贸关系报道分类及数量(2010—2011年)

(二)政治报道

《年轻人报》涉华政治报道在比例上次于经济报道,但受关注度最高。从《年轻人报》读者调查中可发现,政治报道是涉华新闻报道中网络点击率最高的一类,尤其是有关南海问题的报道占所有报道点击率一半以上,是越南网民的热门话题。鉴于南海问题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及其在中越关系中的敏感性,我们将南海问题的相关报道单独列为政治报道中的一个类别。政治类报道可分为:南海问题报道176篇,中国外交报道252篇,中国国内政治报道23篇。如果从时间上考察南海问题报道,2011年关于南海问题的报道显然比2010年多且密集 (见图3)。2011年南海问题的报道为126条,而2010全年仅为50条。这说明2011年的南海局势比2010年紧张,尤其是在2011年5月中国海监船与越南非法作业的油气勘探船相撞之后。176篇有关南海问题的涉华报道中,有123篇报道中越之间的争端,25篇报道中国与菲律宾的南海争端,关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表现与态度20篇,其余为其他国家或组织对南海问题的看法以及国际会议对南海问题的讨论的相关报道。

图3 2010—2011年各月《年轻人报》对南海问题的新闻报道数量

《年轻人报》关于南海问题与中国外交的报道总量约占涉华政治报道的95%,对中国国内政治的报道仅占5%。这反映《年轻人报》与西方媒体在涉华报道上的明显差异,说明《年轻人报》更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以及中国外交对越南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越南不仅关注中越两国的政治外交,而且对中国重大的外交活动、中国对国际热点的态度等都有报道。如果按国家排列,除中越外交关系外,《年轻人报》更关注中国与美国、日本的政治外交关系。

图4 《年轻人报》对中国外交新闻报道的分类及数量 (2010—2011年)① 中国外交报道分类中不含涉及南海问题的外交报道。

(三)社会报道与体育、文娱报道

社会报道在比例上居第三位,内容涉及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等报道,包括暴力犯罪。分类如下:

表2 《年轻人报》涉华社会报道的分类及数量 (2010—2011年)

《年轻人报》对中国社会的报道聚焦于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包括食品安全、反贪腐、贫富差距、住房、春运、堵车、婚外情问题等。就单一事件来看,报道密度最大的是“小悦悦事件”,在事件发生一周内刊登了8篇与该事件有关的报道及评论。此外,犯罪报道66条,其中26条涉及中国国内犯罪,40条涉及中国的跨国犯罪及中国人在越南的犯罪。

《年轻人报》涉华体育与文化娱乐报道共249条,其中体育报道123条,文化娱乐报道126条。体育报道关注的主题有中越体育交流 (46条)、广州亚运会 (36条)等。就体育项目而言,报道最多的项目是足球 (27条)和网球 (16条)。《年轻人报》对中国足球的关注不仅因为足球在越南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更由于中国足球的丑闻。网球报道都集中于李娜、郑洁。文化娱乐报道的主题有中越文化交流,但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中国国内电影和电视剧、中国影视作品在越南上映或开播,以及中国畅销小说在越南出版等。这反映了越南民众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喜爱。

(四)环境问题报道、军事报道及其他

环境问题报道 (共62条)之所以被单独列出,不仅因为这些问题日益受到媒体和民众的关注,而且因为该类报道不只涉及中国,相当一部分还涉及中越关系。在环境问题报道中,涉及中国国内环境污染的报道有21条,名列首位,其次是关于中国水电站与湄公河环境问题的报道,有20条。军事报道 (59条)中有47条涉及中国军队的建设,主题包括中国军费、航母、演习、中国与其他国家 (主要是美国、日本)的军事关系等。关于中国的军事报道中有很大部分直接引自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的报道。除了以上两类报道外,其他领域的报道包括科教 (26条)、医疗卫生 (23条)、自然灾害 (41条)、港澳台报道 (31条)、读者反馈 (16条)。

以上对《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定量分析表明,《年轻人报》赋予中国全方位的关注,其报道不仅涉及与中国政治、经济相关的重大问题,而且涉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年轻人报》对中国的报道快速及时,其涉华报道中不仅有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而且进行评论,引导越南读者参与到话题讨论中。这一方面说明涉华报道在《年轻人报》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越南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度很高。

三 对《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定性分析

以上对《年轻人报》1905篇涉华报道进行的定量分析还不能完全反映其中的中国形象,下面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报道态度,我们把这些报道分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中性报道三类①这里所指的报道态度是指《年轻人报》记者在写作时有意或者无意地对报道对象流露出来的态度和表达的感情色彩。通过对报道内容和遣词造句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报道态度大致分为三类: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正面报道常常使用赞赏口吻,使用“合作”、“友好”这样可以使读者对中国产生美好联想的词汇,报道内容能够使读者对中国产生良好积极的印象。负面报道主要揭露阴暗面,对报道对象持一种批判性眼光,常常使用“侵犯”、“抗议”等词汇,报道内容能使读者对中国产生消极有害的印象。中性报道指报道内容感情色彩不明显或者感情色彩难以判断,这样的报道大部分是使用不带感情色彩的词汇向读者介绍新闻事实的简讯,也包括对中国赞扬或批评的态度都有,正负态度交织的报道。,如表3所示。其中,中性报道占53%,正面报道占18%,负面报道占29%。就正、负面报道而言,负面报道居多,两者之比约为3∶5。关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军事、自然灾害、读者反馈及港澳台的负面报道都多于正面报道,仅体育文娱与科教医疗的正面报道相对较多。下面就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进行具体分析:

表3 《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类别和总体态度 (2010—2011年)

(续上表)

(一)正面报道

1.主题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年轻人报》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在地区和全球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中国的邻邦,越南的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国相似,中国在国家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越南借鉴。

(1)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年轻人报》在政治报道中突出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国对欧洲“大方”》、《中印达成一致“更亲近”》等正面报道集中表现了中国是世界舞台积极参与者的形象[3]。中国的态度对利比亚局势、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安全等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局势上,中国不仅对促成六方会谈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延坪岛炮击事件”后“尽最大努力维护半岛和平”[4]。《年轻人报》认为,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要“面对中国崛起”的挑战[5]。该报关注中国与其他国家双边关系发展,尤其是中美关系。2011年中国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年轻人报》进行了全程报道。

(2)中国的经济成就

《年轻人报》对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成就持肯定态度,尤其肯定2010年世界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对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经济起到拉动作用[6]。《年轻人报》甚至转载了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报告《2020年:中国经济升至世界第一》[7]。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形象更加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人民币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银行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对此予以报道[8]。

同时,《年轻人报》认为,越南可以向中国学习经验,如“借鉴中国控制通胀的经验”,“参考中国的强制性财政政策”,仿效中国“设立国有企业资产监察委员会”等[9];在进行大型基建项目时,也可以把中国已建成的项目作为参考。如越南讨论修建高铁议案时,经常把中国高铁的经验教训拿来讨论,甚至在报道越南国会对越南南北高铁项目投票时,以当年中国三峡大坝邀请院士、学者进行公开反复论证为例,认为越南对“超级项目”的投票,也应该多听“第三方意见”[10]。

(3)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年轻人报》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正在不断增强,对地区安全产生重要影响。该报对中国军事的报道多为转载其他国家的报道或评论,内容集中在航母和军演两个话题。该报对中国航母进行了详细报道与分析预测,内容包括中国人的“航母梦”,中国购买、改装、建造航母,中国航母试航、训练,以及舰载机配置等等。例如,评论员文章《中国“炫耀”航母》认为“中国首艘航母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但这也表示中国军事“不再仅仅是 (中国)领海范围……足以让整个亚洲地区关注”[11]。

(4)中国的软实力

《年轻人报》在社会、体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报道体现了近年来中国文化 (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现实。该报对中国成功举办世博会、亚运会进行了多个专题报道,并对中国体育、文学、摄影、绘画、电影等在国际上获奖的情况进行报道,如《李娜开创历史新篇章》、《林丹太强大》、 《莫言作品在法国受到追捧》等[12]。这些报道直接或间接表现出当代中国越来越多地在世界上展现自己,是当代“中国自信的表现”,“希望世界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13]。

2.主题二:中越两国文化亲近,关系紧密

《年轻人报》1905篇涉华报道中,政治和经济报道约有一半与中越关系有关,而社会、文体、环境、军事等其他报道大部分都有涉及中越关系的内容。这表明,中越两国在多方面都有联系。其中的正面报道表明,两国领导人互动频繁,经贸往来、文化教育交流密切。

(1)良好的政治关系

在政治报道中,《年轻人报》对两国领导人的互访都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报道,尤其对中越建交六十周年、中越青年友好大联欢等中越关系的重大事件进行了专题报道。中越两国青年友好交流不仅以协定的形式正规化,而且积极发展地方团组织之间的关系。此外,该报对两国间的各项合作,如建立领导人热线、落实陆地边界协议、进行联合缉毒、海上搜救等做了积极报道。

(2)密切的经贸关系

《年轻人报》有关两国经贸关系的报道占到其涉华经济报道数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中国一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商品贸易是中越经贸关系的最重要部分。《年轻人报》认为越南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很高,中国商品价格便宜,符合越南国情,“约80%越南人口集中在农村和山区……中国商品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14]。除了价格优势以外,中国商品贴近越南消费者的需求,如“中国进口的茶杯设计刻意迎合越南消费者”,“中国商品的样式和外观似乎天天都在改变……而正是这些小的变化足以吸引消费者花钱购买”[15]。与此同时,中国对越南农产品、矿产等的需求也刺激了越南的出口。投资方面,《年轻人报》频繁报道中资公司承接越南各项工程,中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越南的经济建设中,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接受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16]。

(3)频繁的文化交流

《年轻人报》关于体育、文化等领域的正面报道同样体现了两国密切关系。两国在田径、足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中交流频繁,体育新闻多次报道越南运动员到中国丽江集训,中国教练赴越执教,中国运动员为越南俱乐部打球等。同时,越南民众对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象棋等也十分喜爱,中国名家经常受到越方邀请,赴越表演和指导,如“中国象棋高手柳大华下盲棋,与越南十二名棋手对决”,给越南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7]。

《年轻人报》书讯、节目预告等栏目大量报道了中国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进入越南的情况。中国不少作家和作品受到越南不同读者群追捧,如莫言的作品《蛙》受到越南文学界的推荐,小说《山楂树之恋》在越南成为畅销书[18]。中国电视剧同样受到越南观众的喜爱,《手机》在越南热播后,《年轻人报》不仅在影视版,还在文化娱乐版对其引发的思考进行讨论[19]。

(二)负面报道

1.主题一:中国与多国关系紧张,国内问题丛生

《年轻人报》涉华负面报道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国际方面,中国与多国关系紧张,特别是周边国家;国内方面,中国被塑造为一个贪污盛行、贫富悬殊、道德滑坡、假冒伪劣遍地、天灾人祸不断的国家。

(1)中国与多国关系紧张

《年轻人报》关注中美关系,多次报道达赖访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等,在这些报道中更多的是引用西方媒体的观点,中国被塑造为一个挑战者的形象,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与中国“亚洲人的亚洲”意愿相悖,损害了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导致中美关系紧张[20]。此外,中国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邻国摩擦不断。《年轻人报》认为,中国提出“和谐外交”的概念,然而从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与经济政策没有看出任何保证“和谐”的迹象,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仍然没有消除,中国成为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21]。

(2)贪污腐败盛行

《年轻人报》认为贪腐已经成为中国官场的顽疾,仅2010年中国就有146,517名官员因贪腐被查,而且中国贪官将百亿财产转移到国外,造成国有资产的极大损失[22]。《年轻人报》多次报道中国各级干部因贪腐落马,包括政界高官、国企高管等。中国的贪污腐败不仅是政治问题,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贪官打人”、“记者索要封口费”、“贪官与二奶”都成为《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热门话题[23]。其中,还对李薇—— “中国十五名贪官身后的女人”做了5期专题报道,详细叙述了贪官情人的发迹史,对中国贪官情妇的能耐叹为观止,反映了中国官场的乱象[24]。

(3)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中国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在报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年轻人报》说,中国民众并不因为经济发展而兴奋,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让人民感到忧虑[25]。社会发展产生的富裕阶层同样给人负面印象,“中国富豪害怕做慈善”,不是购买奢侈品、游艇,就是养天价藏獒,或者投资移民。《年轻人报》还以“郭美美炫富牵扯中国红十字会”为例说明中国富豪群体炫富成风,而且财富来路不清白[26]。

(4)群体性事件频发

《年轻人报》对中国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诸多报道。因拆迁、抗税、环境污染以及民族问题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如“广东暴发民众游行要求政府归还土地”、 “浙江民众抗税暴乱”[27]。该报认为,中国“尖锐的社会矛盾已经导致多起游行动乱发生”,“中国当下必须面对的是一波由平民产生的暴动风潮”[28]。

(5)“中国制造”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年轻人报》不仅对三聚氰胺乳品事件做了跟踪报道,而且认为“毒奶粉”不只是三聚氰胺。“距中国政府关闭近500家劣质乳品厂家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又发生了中国幼儿因劣质奶粉致死事件”[29]。该报认为,食品问题仅是中国假冒伪劣商品盛行状况的冰山一角,还有“河北小学生铅笔中毒”、“上海火灾再次暴露中国建筑质量问题”等事件,甚至中国高铁也存在“三大危机”。从奶粉到高铁,中国都出现重大事故,“人民成了中国高速发展问题的买单者”[30]。

(6)自然灾害、事故频发

近年来,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在中国各地频发。《年轻人报》对中国自然灾害与事故的多次报道也容易使读者对中国产生负面印象。除了自然灾害以外,该报多次连续报道中国矿难、高铁相撞等重大恶性事故,还有大量关于中国环境恶化的报道,如“中国渤海湾因原油泄漏造成黑潮”、“中国湖南湘江水污染导致农民死亡”、“中国长寿村因环境污染变为癌症村”等[31]。

2.主题二:中国是越南的威胁,中国给越南带来消极影响

中越关系中最敏感的南海问题是《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重点,在此问题上大量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使读者认为中国经常“侵犯”越南领海主权,损害越南的核心利益,是越南最大的威胁。除南海问题外,中国还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给越南带来了消极影响。

(1)南海问题:中国是越南最大的威胁

在《年轻人报》的报道中,中国渔船不仅经常“非法”出现在“越南海域”,而且“在越南渔场中活动猖獗”[32]。中国海监船在“越南领海海域进行巡查”,“严重侵犯越南主权”,并且多次“强行抓扣”越南渔船、渔民,给越南沿海民众带来了人身威胁和巨大的财产损失[33]。报道南海安全研讨会时,《年轻人报》提出“北京应该放弃黑老大的态度”[34]。面对中国的“威胁”,越南实施了多种多样的应对措施,如“向被中国抓捕四次的渔民颁发奖状”,“组织李山县人民就如何保卫海上主权举行座谈,表示绝不屈服”,“面对中国的公然侮辱,越南企业纷纷向南沙捐款捐物”等[35]。

(2)中国商品困扰越南社会

首先《年轻人报》多次报道中国出产的牙签、茶杯等日用品,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以及手机、小家电等轻工业产品等“占领”越南市场。《苏醒吧,那些卖传统商品的老街》一文报道,过去专卖越南国货的老街“各个角落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中国商品”,老街上传统手艺人“不再做祖传百年的手艺,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没法与廉价的中国商品竞争”[36]。

其次,来自中国的假冒伪劣商品危害到越南民众的生产生活。《年轻人报》对来自中国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报道约占中越经贸关系报道的35%,是该类报道中比例最大的。例如,“河内市场上发现假伟哥和假减肥药,货源来自中国”[37],“岘港发现儿童玩具枪有毒,产自中国”[38],类似报道频繁出现在《年轻人报》经济版和社会版。

第三,《年轻人报》报道涉及越南市场的中国商品时,很多与违法违规联系在一起,如“走私货、劣质货充斥 (越南)市场,大都来自中国”[39]。这些来自中国的走私商品绝大多数又与假冒伪劣商品有关,即便不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对越南市场秩序造成影响。

(3)中国企业、商人带来消极影响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及商人频繁在越南购买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然而在《年轻人报》的报道中,中国企业或商人似乎是对当地进行掠夺。例如,“越南产椰子却缺椰子,因为中国商家的收购,椰子的价格猛涨三倍”[40];“中国商人在越南大肆收购海产品,导致越南加工企业无法开工”[41]。

其次,中国企业、商人虽然积极参与到越南的经济建设中,但部分企业和商人不遵守当地法律,不尊重当地人。这些问题多次被《年轻人报》曝光,如“中国商人非法收购越南农产品”[42],“中国包工头虐待越南民工”等[43]。2011年,关于中国企业带来大量中国非法劳工问题在越南社会成了热点话题,如“这些工人都是持旅游护照来越南工作”[44],“中国企业称这些工人是技术工人,但是所谓的技术工人却在干着普通活计”[45]。

(4)越南的环境破坏、暴力犯罪与中国有关

《年轻人报》的文章中多次出现中国影响到越南环境的负面报道,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中国在湄公河上游 (澜沧江)修筑水电站。《年轻人报》认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筑多个水电站,不仅“影响到越南九龙江平原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湄公河下游各国的环境安全”[46]。中国与越南进行贸易时,掠夺资源性商品也对越南环境造成破坏,比如“越南千年大树被砍倒,出口中国”[47]。中国还是《年轻人报》关于贩卖野生动物的报道的主要对象。例如,“越破获象牙走私,准备卖到中国”[48];“每年上千吨野生动物从缅甸、老挝、泰国过境越南,走私进入中国”等[49]。

《年轻人报》报道跨国暴力犯罪时频繁提到中国。一部分报道涉及中国人在越南犯罪情况,如“越警方驱逐非法入境3年、从事非法婚介的5名中国人”[50],“越南警方抓获20名中国籍高科技犯罪嫌犯”等[51]。更多关于贩卖妇女儿童、器官买卖等犯罪活动的报道涉及中国,如 “(越南)警方抓获贩卖新生儿到中国的嫌疑犯”[52],“起诉非法卖肾到中国的嫌疑犯”等[53]。

四 结论与探讨

(一)《年轻人报》报道中的中国形象

以上关于《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分析表明,《年轻人报》中的中国形象是矛盾的。一方面,它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认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快速增长,文化影响力不断向周边辐射,世界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的影响;另一方面,关于中国诸多社会问题的报道凸显的是一个负面形象:贪污腐败成为社会顽疾,民众对政府不信任,商品质量问题严重到影响民众人身安全,贫富悬殊,民族问题突出等。就中越两国关系而言,中国的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同样并存。一方面,两国官方往来频繁,经贸关系与文化交流密切,越南从中国高速发展中受益。由于意识形态相同,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经验,特别是制度层面的改革值得越南借鉴,中越关系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越南认为,中国对越南主权构成威胁,两国在经济领域存在竞争关系。中国产品挤压了越南产品的市场空间,来自中国的劣质假冒商品扰乱越南经济秩序,并且危害越南民众安全。

其次,《年轻人报》中的中国形象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是割裂的。综观《年轻人报》涉华报道,负面报道略多于正面报道。然而与西方媒体不同,《年轻人报》涉华报道中评论较少,大多是叙述事件,引用各方观点。除了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政府的抗议、谴责外,绝少对中国外交、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进行直接的批评;基本上对中国政府取得的成绩都持以肯定的态度,比如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成功举办大型活动等,并且对两国官方交流交往,包括领导人互访、政府间合作、党组织交流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总体而言,关于中国政府的正面报道相对较多,而负面报道更多地集中在个体问题上,包括中国各种行业、各个阶层具体的人和事。因此,越南媒体关于中国宏观方面的报道往往与“强大”、“发展”、“积极”有关,尤其是关于中国官方的报道,而与个体相关的中国事件则往往与“弊病”、“混乱”、“有害”等联系在一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中国日益强大的正面形象与特定的中国商品、中国人身上体现出的负面形象并存。

第三,就越南普通民众而言,媒体关于中国的正面形象过于宏观、数字化、遥远而抽象,而负面形象则十分具体,贴近生活。例如,在描述中国经济发展时,《年轻人报》会报道,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各项大型项目建成等等,但一般读者在对此发出惊叹之余,往往只会留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相反,那些具体的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劣质玩具”、“有毒食品”、“欺辱渔民”等则是越南读者容易理解的,并与其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报道能够引起共鸣,使中国的负面形象更容易在读者心目中固化。因此,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多次成为读者反馈的主要内容。

以上分析表明,《年轻人报》在报道中国时总体上呈现的是负面形象,并且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对比是矛盾的、割裂的。这种矛盾与割裂产生的结果是,在越南民众眼中,正面的中国是模糊而遥远的,负面的中国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二)这种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

目前这种中国形象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层面的因素,又有文化、历史的因素,还有媒体自身的原因,由此造成中国形象负面多于正面,正负形象交织,对比强烈。

1.国家因素

在影响媒体涉外报道的诸多因素中,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作用十分突出。中越两国有着相同的意识形态,因此《年轻人报》不像西方媒体那样深受反共意识形态影响而对中国的国家制度及政府体制抱有成见。相反,《年轻人报》在涉华报道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肯定态度,对中国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进行积极报道。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的正面报道中,甚至在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意识形态对其报道仍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例如,2011年中越撞船事件引发越南国内反华游行活动时,《年轻人报》仅在法律版对游行活动刊登了一篇报道[54],体现出了《年轻人报》作为胡志明青年团机关报的克制,这应该是受到越南政府官方立场的影响。

但是,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加上中越南海争端加剧等因素,国家利益成为影响越南媒体涉华报道的主要因素,其作用超过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利益的争夺中,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还是国际地位等,越南与中国都不在一个等级上。因此,《年轻人报》在与中国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上强调越南的国家利益,在政治和经济报道中对中国基本上持批评态度。政治报道以南海问题为核心,《年轻人报》对中国的南海政策以及在南海水域的巡航执法活动进行负面评论,并频繁报道越南渔船渔民出海作业受到“威胁”。这些报道体现出的中国形象是“蛮横”的、 “傲慢”的,认为中国是地区“不受欢迎的霸主”。[55]经济方面,两国同属劳动密集型国家,在不少产业中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而且,虽然两国贸易量增大,但是越南长期处于入超地位,贸易纠纷增加,投资问题增多。这些都引发了《年轻人报》等媒体的不满,在这样以争夺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新闻报道中,中国形象必然以负面居多。

2.民族文化与历史因素

公元10世纪,越南独立建国。在此后1000多年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越南民族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并且,历史上多次抗击外来入侵的胜利使越南强化了其民族自豪感。正如越南学者所评论的那样,“越南人民与众多不同的、在经济与军事潜力方面比我们强大无数倍的外国侵略者作斗争”[56]。一方面,越南在弘扬民族主义时不断强调自己是弱小民族,但屡屡打败强敌,有着不屈不饶的独立精神,可歌可泣;另一方面,越南多次表达自己被侵略、被欺辱,不得不与大国抗争的悲情意识。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中,这种悲情意识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美国在长达十余年的越南战争中对越南造成人员和财产的严重损失,但越南历史教育中却充斥着“自古以来,就受到北方封建帝国的侵扰、支配与压迫”的观点,提醒民众需要时刻提防来自“北方”的威胁。特别是目前中越南海纠纷频发,在越南民粹主义分子思想中,中国才是越南最大的威胁。《年轻人报》也不免受其影响,在涉及南海问题的报道中,大肆渲染越南渔民的苦难,罔顾事实指责越南渔民被中国海巡船“驱赶”、 “抓捕”,甚至“鸣枪威胁”。一方面“哭诉”越南渔民被逼得走投无路,另一方面又大肆鼓动越南渔民在争议水域“奋勇抗争”。涉及到投资、贸易纠纷的报道,报道口吻几乎都是指责中方。这些涉华报道的态度显然是要把中国形象置于负面。

但是,中越之间在民族、历史、文化等诸方面都有许多共性。越南对中国文化上的天然亲近感也使得越南媒体不排斥中国文化,对两国传统及文化交流的报道比较正面。所以《年轻人报》有时会出现一种有趣现象是:同一天的报纸有6篇关于中国的报道,其中4篇强调中国侵犯越南主权、欺辱渔民,中国包工头不履行合约等,而另外两篇则报道中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3.商业因素

根据越南新闻体制,越南媒体是国家行政体制的一部分。如上文分析所表明的,越南媒体是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武器”,所以不难理解,在中越两国国家利益冲突时,越南媒体报道会对中国形象进行歪曲。另一方面,在越南实行革新开放过程中,绝大多数媒体被推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年轻人报》也不例外。该报更乐于报道负面消息以此吸引更多的读者。对《年轻人报》来说,中越两国发展道路相似,越南在革新开放后积极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中越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尤其是近年来,越南的经济增速低于中国,而通货膨胀水平却远高于中国,民众的生活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往往更能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兴趣。加上随着中越经贸关系的深化,中国企业、商人等在越南的经济活动增加,其中不乏违反当地法律与风俗的举动,这也影响了《年轻人报》看待中国的角度。

4.西方媒体的影响

在中国负面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西方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对《年轻人报》涉华报道的研究、统计发现,在2010、2011两年时间里,《年轻人报》在对中国的报道中引用非本国媒体报道1879条,其中引用西方媒体142家,共计1199条,引用中国大陆媒体80家,共计680条。这些西方媒体的报道大部分呈现的是中国的负面形象,这与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①例如潘志高的《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政治、历史及文化成因》(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李正国的《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明安香的《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均发现西方主流媒体中的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因此,在广泛引述西方媒体的报道时,《年轻人报》受到其中关于中国的不实报道以及对中国的误读的影响,造成其报道中建构的中国形象以负面居多。

【注 释】

[1]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潘志高:《〈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政治、历史及文化成因》,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越〉陈方:《中国对欧洲“大方”》,《年轻人报》2011年6月30日世界版; 〈越〉幸原: 《中印达成一致“更亲近”》,《年轻人报》2010年12月17日世界版。

[4]〈越〉孝中:《六方会谈朝鲜—中国达成协议》,《年轻人报》2010年8月20日世界版;〈越〉阮玉长:《朝鲜半岛:仍有和平机会》,《年轻人报》2010年12月8日观察—评论版。

[5]〈越〉山河:《东方已从世贸大厦遗址上“升起”》,《年轻人报》2011年9月13日世界版。

[6]〈越〉陈方:《金砖四国:世界新经济的火车头》,《年轻人报》2010年4月15日经济版。

[7]〈越〉阮玉殿:《从小事出发》,《年轻人报》2010年2月14日观察—评论版;〈越〉名德:《当〈环球时报〉变腔调》,2010年8月10日《年轻人报》观察—评论版;〈越〉美湾:《2020年:中国经济升至世界第一》,《年轻人报》2010年1月22日世界版。

[8]〈越〉美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人民币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年轻人报》2011年2月12日经济版;〈越〉N.军:《发行人民币债券》,《年轻人报》2011年1月6日经济版。

[9]〈越〉幸原: 《世界各国对应通胀:优先考虑民生》,《年轻人报》2010年2月25日世界版;〈越〉V.V.成:《应该采用强制性储备政策》,《年轻人报》2011年5月19日经济版;〈越〉L.青:《应设立国有资产监察委员会》,《年轻人报》2011年11月30日经济版。

[10]〈越〉范富:《按下“投票键”前的三点疑问》,《年轻人报》2010年6月8日时事—思考版。

[11]〈越〉孔湾:《中国“炫耀”航空母舰》,《年轻人报》2011年4月11日世界版。

[12]〈越〉进福:《等待李娜书写新历史》,《年轻人报》2011年6月4日体育版; 〈越〉N.K.: 《林丹太强大》,《年轻人报》2010年11月20日体育版;〈越〉公卿:《〈丰乳肥臀〉受到法国读者追捧》,《年轻人报》2011年5月15日文学版; 〈越〉银川: 《2011年布鲁克文学奖揭晓》,《年轻人报》2011年4月2日文学版;〈越〉澜雅:《张艺谋的奥斯卡战略》,《年轻人报》2011年9月29日影视版。

[13]〈越〉海明:《上海世博会:中国的自我证明》,《年轻人报》2010年5月3日世界版;〈越〉孔湾:《2010年世博会畅想》,《年轻人报》2010年5月2日经济版。

[14]〈越〉子文:《越南商品再接再厉》,《年轻人报》2010年2月22日经济版;〈越〉T.V.疑:《为越南商品献计献策》,《年轻人报》2010年2月22日经济版。

[15]〈越〉如平:《越南商品款式不吸引人》,《年轻人报》2010年8月23日经济版;〈越〉范文中:《越南商品还存在差距》,《年轻人报》2010年9月13日经济版。

[16]〈越〉H.江:《中国对越投资工程项目居东盟各国之首》,《年轻人报》2010年7月17日经济版。

[17]〈越〉TR.民:《名家柳大华玩“盲棋”》,《年轻人报》2010年4月25日体育版。

[18]〈越〉L.殿: 《莫言最新作品已到胡志明市书展》,《年轻人报》2010年1月2日书讯;〈越〉兰田:《山楂树之恋》,《年轻人报》2011年12月5日书讯。

[19]〈越〉娥玲:《不再相信》,《年轻人报》2011年11月2日文化—娱乐版。

[20]〈越〉H.明、N.T.铎: 《为何近来中美关系紧张》,《年轻人报》2010年8月16日世界版。

[21]〈越〉山河:《美国国防部:中国对军事投入超过1600亿美元》,《年轻人报》2011年8月26日世界版。

[22]〈越〉幸原:《给硕士开设反贪课》,《年轻人报》2011年1月24日世界版;〈越〉美湾、H.中:《中国贪官将大量资产转移国外》,《年轻人报》2011年6月26日世界版。

[23]〈越〉东方:《中国:打人贪官被围三天》,《年轻人报》2011年11月21日世界版;〈越〉美湾:《记者收受“封口费”》,《年轻人报》2011年12月2日世界版;〈越〉布衣:《贪官与二奶》,《年轻人报》2011年3月3日日常随笔版。

[24]〈越〉美湾:《15名贪官身后的女人》,《年轻人报》2011年2月21日世界版;〈越〉美湾:《李薇情事一:初尝权力》,《年轻人报》2011年2月27日档案版;〈越〉美湾:《李薇情事二:贪污联盟》,《年轻人报》2011年2月28日档案版;〈越〉美湾:《李薇情事三:石油美人》,《年轻人报》2011年3月1日档案版;〈越〉美湾:《李薇情事四:美人出逃》, 《年轻人报》2011年3月2日档案版。

[25]〈越〉名德:《当〈环球时报〉变腔调》,《年轻人报》2010年8月10日观察—评论版;〈越〉陈玉诗:《有钱就幸福吗》,《年轻人报》2010年1月2日观察—评论版。

[26]〈越〉陈方:《中国富豪们害怕做慈善》,《年轻人报》2010年9月28日世界版;〈越〉海明:《亚洲人购买奢侈品毫不吝啬》,《年轻人报》2010年1月12日时尚版;〈越〉陈方:《中国有钱人竞相购买游艇》,《年轻人报》2010年10月7日世界版;〈越〉青俊:《中国有钱人玩藏獒》,《年轻人报》2010年3月25日世界版;〈越〉H.明:《中国:7亿美元“买国籍”》,《年轻人报》2010年7月30日世界版;〈越〉山河、英如:《炫富女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年轻人报》2011年7月6日世界版。

[27]〈越〉美湾:《广东爆发讨地示威游行》,《年轻人报》2011年12月16日世界版;〈越〉美湾:《中国:抗税暴动》,《年轻人报》2011年10月29日世界版;〈越〉美湾:《新疆暴动,十四人丧命》,《年轻人报》2011年7月21日世界版; 〈越〉东方: 《中国:跪地进行示威》,《年轻人报》2011年11月9日世界版。

[28]〈越〉孝中:《中国:社会矛盾爆发》,《年轻人报》2011年6月14日世界版; 〈越〉美湾: 《中国对应“国内恐怖主义”》,《年轻人报》2011年6月2日世界版。

[29]〈越〉孝中:《上海熊猫乳品公司三聚氰胺奶事件:消息被隐瞒一年》,《年轻人报》2010年1月7日世界版;〈越〉美湾:《中国:再次出现新生儿食用毒奶粉死亡事件》,《年轻人报》2011年4月9日世界版。

[30]〈越〉孝中:《上海28层住宅火灾:再次拉响质量警报》,《年轻人报》2010年11月19日世界版;《年轻人报》2010年6月13日世界版简讯;〈越〉美湾:《中国:“挂羊头卖狗肉”》,《年轻人报》2011年7月15日世界版;〈越〉美湾:《中国高铁的三大危机》,《年轻人报》2011年2月19日世界版;〈越〉陈方、东方: 《中国人民日报文章:不要让人民成为高速发展的牺牲品》,《年轻人报》2011年7月26日世界版。

[31]〈越〉美湾:《渤海湾上的“黑潮”》,《年轻人报》2011年7月7日环境版;〈越〉美湾:《那些被逼死的河流》,《年轻人报》2011年5月26日环境版;〈越〉东方:《“长寿村”变成“癌症村”》,《年轻人报》2011年11月16日世界版。

[32]〈越〉中部记者报道团:《下海保卫渔场》,《年轻人报》2011年5月30日政治—社会版; 〈越〉香江:《维护主权》,《年轻人报》2011年5月30日政治—社会版;〈越〉H.江:《如果强硬,中国将会变本加厉》,《年轻人报》2011年5月30日政治—社会版。

[33]〈越〉H.江: 《要求中国停止在南沙的巡查》,《年轻人报》2010年4月6日政治—社会版;〈越〉春龙、武贵求: 《要求中国尽早释放被捕船员》,《年轻人报》2010年4月7日政治—社会版;〈越〉阮文协:《不让任何人侵犯越南主权》,《年轻人报》2011年5月31日“读者反馈”。

[34]〈越〉T.明、Q.求:《又有一渔船被中国抓捕》,《年轻人报》2010年3月27日政治—社会版;〈越〉V.Q.求、P.春:《被中国抓了三回》,《年轻人报》2010年10月6日政治—社会版; 〈越〉孝中: 《中国:地区的“强盗”》,《年轻人报》2011年6月11日世界版。

[35]〈越〉N.方: 《向渔民梅奉留颁奖》,《年轻人报》2010年12月31日政治—社会版;〈越〉茶江:《开拓潜能,保卫主权》,《年轻人报》2011年4月28日政治—社会版;〈越〉日方:《对远海的渴望》,《年轻人报》2011年2月3日越南春节版;〈越〉青俊、孝中:《为南海问题寻找出路》,《年轻人报》2011年6月23日世界版;〈越〉武文成:《肯定西沙主权》,《年轻人报》2011年11月29日政治—社会版。

[36]〈越〉何江:《苏醒吧,那些老街》,《年轻人报》2010年8月15日文化—娱乐版。

[37]〈越〉M.Q.: 《查获贩卖假万艾可》,《年轻人报》2010年4月17日法律版。

[38]〈越〉D-.南、D-.强:《没收一千支塑料枪》,《年轻人报》2010年1月25日经济版。

[39]〈越〉白环、陈武疑: 《伪劣商品横行于市》,《年轻人报》2010年12月20日需求消费版。

[40]〈越〉梅顺、金宣:《椰子产地却缺椰子》,《年轻人报》2011年4月18日经济版。

[41]〈越〉陈孟:《近150家企业停止海产加工出口》,《年轻人报》2011年6月15日经济版。

[42]〈越〉C.V.K:《必须对外国商人非法收购农产品进行惩处》,《年轻人报》2011年7月31日经济版。

[43]〈越〉何同:《凶犯被停工,其用工业胶水将工人手掌粘贴到铁门上》,《年轻人报》2011年11月28日政治—社会版。

[44]〈越〉东何:《使用旅游护照在越南开采砂石》,《年轻人报》2010年4月27日法律版。

[45]〈越〉D-.平、M.光、H.方:《“技术工人”干着普通活计》,《年轻人报》2011年8月14日政治-社会版。

[46]〈越〉黎坚: 《湄公河水电站:巨大的威胁》,《年轻人报》2010年11月8日环境问题版。

[47]〈越〉洪秉:《疯狂收购景观树,贩卖到中国》,《年轻人报》2011年7月11日“读者来信”。

[48]〈越〉明光:《查获2吨象牙走私》,《年轻人报》2010年5月6日法律版。

[49]〈越〉林怀:《上千吨野生动物过境越南》,《年轻人报》2010年12月22日政治—社会版。

[50]〈越〉M.光:《驱逐16名中国骗子》,《年轻人报》2010年11月6日法律版。

[51]〈越〉D.青、V.奇:《抓获23名利用高科技诈骗的外国人》,《年轻人报》2011年10月18日法律版。

[52]〈越〉M.Q.:《当场破获拐卖新生儿案件》,《年轻人报》2010年5月12日法律版。

[53]〈越〉远景:《建议对向中国贩卖肾脏的案犯进行起诉》,《年轻人报》2011年8月10日法律版。

[54]〈越〉X.龙:《河内市公安局长阮德楠表示不会镇压抓捕示威游行者》,《年轻人报》2011年8月3日法律版。

[55]〈越〉孝中: 《中国:地区“霸王”》,《年轻人报》2011年6月11日世界版。

[56]范文德:《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挥当今越南民族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越南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越南YAM餐厅
越南Chicland酒店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打卡』
年轻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会穷一辈子
年轻人如何理财
越南百里“银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