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路径研究:基于重庆的实证分析
2013-09-26王志章庞雅莉
◎ 王志章 庞雅莉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朝着纵深方向加速发展,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至,城市如同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蓬勃成长,城市的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呈现出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趋势,城市的形象与自身的气质和文脉极不相符,城市的“魂”已基本丢失,重塑城市文化形象已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城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1]。城市文化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各种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是当今城市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国际地位与竞争力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与世界紧密相连,城市的竞争更多体现在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生活品质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2]。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要想在世界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立足全球背景,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向世界,确立新的文化定位,塑造富有特色与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名城。
二、重庆构建城市文化形象的意义
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气质、品味最为直接、最为生动的表现,是新世纪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文化的属性不同于其他,它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生命力,不像社会体制那样多变和相对短暂,因此文化是民族的象征和根,是一个民族的姓氏;一个城市最后取胜的武器并非靠经济,最后取胜的一定是靠那些只属于你一家独有的东西,就是文化[3]。重庆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又是一座具有多元活跃文化元素的城市。整合丰富的城市文化资源,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形象,对于重庆缩小与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的距离,打造与其“直辖”身份相符的城市文化名片,走出西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独特城市文化形象有利于增强重庆的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埃比尼泽·霍华德认为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周围众多的人、财、物,并将他们“磁化”,即使他们离开城市,仍然带着这个城市明显的“烙印”,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重要媒介物。[4]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是城市“磁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凝聚力,一方面表现为城市中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程度,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对外部的人才、财富、知识、技术等各种资源的吸引程度。而城市辐射力则是城市对周围地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将直接影响城市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同程度,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文化是一座城市具有持久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根源,特色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能充分整合重庆的城市文化资源,提炼重庆的城市精神,有效地传递城市的文化内涵,加强公众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不仅意味着更深的人文理念,更好的文明风貌,还有更高的市民素质,更优的城市环境,为城市在资源的吸引和聚集上赢得更大的优势,同时扩大城市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城市的公众形象,为城市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有利于推动重庆城市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和国家在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丰富实践和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全球化挑战,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战略抉择。重庆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要发展目标,提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艺术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必须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予以落实。而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则是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构建优秀的城市文化发展形象就是要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扩大城市文化品牌的辐射与影响力,从而实现文化强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可以说,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是重庆基于国家战略方针,结合自身实际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是保持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国内外知名城市差距的客观需要。
(三)构建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有利于提升重庆在全球城市中的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5]。城市要在世界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增强城市竞争力。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先生也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基于文化的优势才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6]。而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正是以文化为核心,以城市的历史文脉为根本依据的形象建设工程,是城市文化魅力的充分展现,同样具有难以复制的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在全球城市数量剧增,城市竞争激烈的今天,重庆积极投身城市文化建设,重塑良好城市文化发展形象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重庆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重庆实证的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为了更全面、深入了解重庆在城市文化形象方面的建设现状,探讨现存的困惑和问题,以制定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于2011年11月对重庆部分区县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面向国内外人员,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到有效问卷552份,回收率为89%。其中,中文问卷针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员工、学生、工人、农民等群体在重庆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481份,回收率约90.8%。英文问卷主要以留学生及本地工作的国外人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90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回收率约78.9%。调查结果发现,虽然重庆开放的文化氛围以及美食、美女、夜景、山水等文化元素给国内外的受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重庆在文化形象定位、文明风尚、空间规划以及城市营销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重庆城市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不利于重庆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一)城市文化定位模糊,发展方向尚未明确
从调查结果来看,重庆城市文化形象定位不清晰表现在受访者对于重庆的城市定位呈多极化,如图1,国内受访者在重庆城市的定位上,“有一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普通直辖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市”及“经济发达的商贸中心城市”的选择较为平均,选择率均在20%~30%之间。这虽然说明重庆是一个内容丰富、环境优美,有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商贸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但也暴露出城市定位模糊,文化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同时,城市形象定位的不明确,也导致受访者对重庆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的理解莫衷一是。在对重庆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调查中(如图2),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西三角中心城市”、“长江上游中心城市”、“一流直辖市”、“五个重庆”、“国内一流特大型城市”的选择比例也同样接近平均分布,没有哪个选项得到了受访者的广泛认同,这说明重庆市对于现阶段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这将会严重影响重庆的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阻碍城市文化形象的构建。
(二)市民秩序意识薄弱,城市文明风尚欠佳
重庆市民在日常行为表现中给国内受访者留下了耿直(64.03%)、热情(56.55%)的深刻印象,国外受访者也认为重庆市民热情开放(42.25%),工作努力(38.03%),个性友好(30.99%)。但是,重庆市民在一些行为的表现上依然不尽如人意,市民秩序意识薄弱,城市文明风尚不佳成为国内外受访者的共同感受。根据调查显示,分别有50.73%、33.26%及27.23%的国内受访者表示重庆人性格火暴、素质不高和粗鲁,有23.94%的国外受访者表示重庆人“容易冲动”。在排班站队上,有33.80%的受访者表示文明情况一般,还有21.13%表示插队情况比较普遍,这说明市民秩序意识不强,文明风尚不足。在市民关系上,高达40.85%认为重庆人关系和谐度一般,认为不和谐的占8.45%。此外,在调查中,也有高达56.96%的受访者表示要提高市民素质,认为要“加强礼仪文明”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分别占到了66.74%和58.21%。这都说明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文明行为的塑造是重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进一步提升重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改良城市的文明风貌,增强重庆的城市磁力。
图1 国内受访者对重庆的城市定位
图2 国内受访者对重庆未来发展的期许
图3 国外受访者对重庆市民文明秩序、关系和谐以及娱乐活动的认同程度
(三)空间规划不够合理,景观文化个性缺失
良好的空间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能有效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然而,目前受访者对重庆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满意度不高。据调查结果(如图4),有31.61%的国内受访者认为重庆的城市规划一般,认为很不满意和较不满意的占12.26%;而国外受访者认为重庆总体规划一般的接近一半,认为不合理的约10%。同样,认为重庆未来需要加强城市规划的国内受访者也占到了47.82%。这都说明重庆在城市规划上不尽如人意。在景观设计上,认为重庆街景文化个性一般的占34.72%,认为没有个性的占17.46%。还有11.85%的受访者认为城市雕塑没有文化品位,38.05%的受访者认为“一般”。可见,重庆的景观大多虚有其表,没有突出城市的文化内涵,迫切需要建设与重庆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景观。而规划上的欠缺以及景观文化内涵的缺失也造成城市文化的展现力不足。根据调查结果,仅有6.03%的国内受访者认为“建筑文化”留下深刻印象,认为“历史文化”留下深刻印象的占20.37%,远不足1/3,而国外受访者则仅仅占到1.41%。事实上,重庆历史悠久,不乏特色的文化资源,然而,重庆在城市规划上没有充分结合城市特点,导致城市文化个性不突出,整体感弱,没有展示出重庆的城市特色和魅力。
(四)公共设施不够完善,市民需求尚未满足
图4 国内受访者对重庆规划及景观设计的评价情况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市民学习交流、休闲娱乐以及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重庆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充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在国内受访者中(如图5),有41.7%的人认为“一般”,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3.1%、3.83%。相比之下,国外的受访者对重庆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显得更加不满意。其中,表示“一般”的将近45%,“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高达21.31%。可见,重庆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国内外公众当中的评价都不高。在对广场等公共空间的满意评价上,有接近1/3的受访者表示“一般”,另外,认为“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也占到10.19%,这反映出广场等公共空间没有很好满足市民的需求。同时,在重庆未来发展中,45.11%的受访者认为要增加休憩场所,42.62%认为要增加老年活动中心,39.5%认为要增加全民的健身设施,这反映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关注生活质量以及精神满足,对休闲、养老、健身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的公共文化设施并没有很好发挥这些功能。在交通设施上,如图6所示,23.91.%的国内受访者认为重庆交通便捷性较差,13.31%认为很差,难以找到并到达目的地。同样,国外受访者中认为交通条件较差的也占到25.35%,认为很差的约占10%。这都充分的说明了重庆的交通设施、条件亟需改善。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血脉,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的重要途径。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将会阻碍重庆城市的发展,影响重庆与外界的交流。
图5 国内外受访者对重庆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
图6 国内外受访者对重庆交通便捷性的评价
(五)城市营销力度不足,传播方式过于单一
城市营销是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获取社会公众认同,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然而,重庆城市营销力度不够,宣传不足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一方面,重庆对自身城市的文化宣传不足。据调查,不认识“人人重庆”城市标志的国内受访者占到35.76%,即使是本地市民也有34.33%不知晓这一标志。城市标志作为城市文化与精神的符号,却没有在公众中得到很好的推广,揭露了城市文化营销在重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参加过重庆名人馆的受访者仅有31.39%,大部分没有去过重庆名人馆,对重庆相关历史知之甚少,同样反映重庆对历史文化的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宣传手段过于陈旧单一。据调查,受访者大部分是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了解到重庆的。尤其是国外受访者(如图7),“人际传播”是其了解重庆的主要途径,占到35.21%,其次是“互联网”(32.39%)、“书刊报纸”(16.90%),“旅游”(11.27%)。其他如“会展与节庆”等途径仅约5%。同时,有约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要加强互联网、电视等媒介对重庆形象的传播,这充分说明了公众对重庆传播方式的诉求。此外,有40.85%的受访者提出要加强城市形象宣传,35.21%的人认为要加强重庆的对外文化交流。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重庆亟需转变陈旧的传播手段,必须发展多元的传播方式,充分利用会展节庆以及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平台,加大城市在国内外的营销与推广,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四、制约重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根源分析
图7 国外受访者了解重庆的主要途径
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在提升重庆经济实力,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也使重庆陷入了迷茫与混沌。形象定位不鲜明、文明风尚不佳、城市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层出不穷,造成重庆城市文化形象模糊,文化表现力不足,严重削弱了重庆城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深究其问题根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推动力不足
政府在重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中推动力不足,是导致重庆城市硬件与软件不相协调,城市文化形象定位模糊的重要原因。政府是城市建设的主导者,也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引航人。然而,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政府对文化形象塑造的推动力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对重庆城市精神与内涵的提炼不清晰,传播不稳定。城市领导者对重庆文化内涵理解的不一致以及对城市定位的差异,造成城市理念传达不稳定,不持续,难以强化城市在公众中的一致形象,导致公众对城市文化形象认识的模糊。二是政府虽然明确了城市文化以及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和地位,但并没有上升到一种战略的高度,即将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造成部分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建筑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要求不相吻合。三是部分城市政策的实施没有很好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影响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成效。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主体,也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最为有力的推动者,需要将城市丰富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地整合,凝练城市的精神与内涵,指导城市建设,以塑造符合重庆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
(二)市民文化素养与文化形象的建设要求不符合
市民文化素养不高、文明意识不强,是影响重庆城市面貌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公众极力要求改善的重要方面。市民作为城市的细胞,其行为规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还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形象的优劣。然而,重庆市民整体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11年全市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为8.64%,高中、初中、小学程度分别为13.21%、32.98%、33.79%,且全市文盲率达4.30%,高于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文化素质的低下导致市民文明意识不强,城市中插队、乱丢垃圾、公众场所等行为比较普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另外,重庆市民学习氛围不够浓厚。2010年,全市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为621万,仅占总人口的18.8%,共外借705万册图书,相当于全年5个人才借一本图书,反映了市民学习意识的薄弱,这也造成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度不高。调查中反映超过10%的市民对于政府的政策不了解,约30%的受访者对于城市的理念、符号标志不知晓。这严重阻碍了城市行为文化的建设,不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三)城市符号建设与城市文化个性不相协调
重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在城市符号建设中却没有充分结合城市的文化特色,忽略城市气质与品性的展现,造成城市的文化传承与表现力不足,给公众留下文化品味不足,特色不鲜明的印象。一方面,重庆在城市建设中缺乏统一的布局和规划,没有充分考虑空间建筑的布局与环境、地形的协调性,以及与文化特色的融合度,高楼大厦中“白宫”、“城堡”镶嵌,城市商业圈异国调、欧美风盛行,极大影响了重庆文化特色的展现与传播。另一方面,城市建筑缺乏文化内涵,代表性不强。事实上,重庆不乏解放碑、观音桥、朝天门、大剧院等标志性的建筑,但这些建筑大部分与重庆自身的城市精神的融合度不高,文化内涵的展现力不足,缺乏一些能集中体现重庆形象与个性的建筑,如纽约的自由女神、上海的东方明珠、深圳的拓荒牛等,提升整个城市的精神与内涵。同时,街道、雕塑等城市景观与周围建筑、文化形态等不协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城市不仅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7]因而,城市形象建设中,形与神的交融变得十分重要。
(四)文化形象建设与公众需求没有达成有效对接
文化形象建设与受众需求的错位是重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城市内涵、精神等价值理念的制度与讨论中,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过低,形成领导、专家等精英阶层制造,社会公众被动接受的模式,不利于核心价值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其次,城市传播方式也仍然采用传统的人际传播、书刊、新闻等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赛事节庆以及会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城市传播缺乏从受众需求的角度进行定位和传播,影响了城市文化形象对外传播的成效。事实上,调查中有高达40%的国外受访者有意愿参与文化活动却没人组织,也有38.03%的重庆市民表示他们的文化活动不够丰富,内容单一。文化活动作为传扬城市文化魅力的有效方式,受到公众的青睐,却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和充分利用。最后,传统的公共空间与设施如广场、基本健身器械等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生活需求,目前公众不仅重视设施的功用,更关注它们是否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因此,重庆在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要注重公众需求的研究,只有站在受众的视角,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文化形象的影响力。
五、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路径构建
(一)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精心做好城市文化定位
随着城市开放程度的加深,重庆不仅面临着外来文化、观念对地方主流文化、价值的冲击,同时邻省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对重庆造成夹击与威胁。重庆要在城市之林中出类拔萃,必须要结合现有的资源和特色,进行准确的城市文化定位,树立与众不同的文化品牌,以文化制胜。
首先,紧扣重庆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增强城市的号召力和聚合力,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遵循城市的文化内涵,铸就与城市精神相协调的主流价值;引领、包容和整合不同阶层及社会群体的价值观,最大限度表达公众的文化价值意愿,改变领导、精英阶层制造,社会公众被动接受的模式,力争建立一种参与、交流、对话式的价值传播文化模式,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8]。
其次,树立“文化强市、品质立市”的城市建设理念,将文化目标明晰化,文化政策具体化,文化工作科学化,文化普及全面化,实现“民兴文化、文化惠民”;充分开发、整合重庆巴渝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饮食文化、美女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强化提升这些资源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依托;做好城市文化空间的规划,使文化资源与城市特色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同时在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中找到新的平衡点和结合点,让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重庆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最后,利用多元的文化特色,弘扬城市兼容并包的特性。继续尊重来自不同地域市民的民俗文化,在政策上不歧视、不打压,鼓励他们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将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纳入到城市的节庆当中,持续传承;注重不同层次文化的培养,在文化建设中尤其要着力挖掘、提炼、培养通俗文化,鼓励市民了解、学习、传承这些文化;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碰撞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保持城市文化的活力。通过多元文化的挖掘、凝练、传承、保护、整合以及创新,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富有活力的城市文化,彰显重庆兼容并蓄、综合创新活力的城市品性。
(二)进一步规范行为文化,提升市民整体人文素养
行为文化是城市面貌与生活方式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城市文化内涵与个性色彩的有力折射。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社会文明的承载者和展现者。
首先,要完善公共教育体系,构筑市民分享知识网络。通过举办更多公办教育机构,或向非营性民办教育机构购买服务等方式,降低市民接受教育的成本,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基础公共教育设施及师资力量的建设。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教学质量与效益持续低下的学校予以取消和合并,保证公共教育的质量。另外,整合知识基础设施资源,畅通知识分享渠道。具体而言主要是活跃“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构建完备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网络系统;普及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增强市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9]
其次,依托城市文明公约,培育市民良好精神风貌。结合重庆的城市精神与文化内涵制定市民公约,充分发挥公约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引导、规范、约束作用。通过逐层开展讨论会,征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背景的居民的意见,尤其是基层市民的意见,弥补征集活动中文化程度低的市民无法参与的局限性,增强公约的威信力以及市民遵守公约的自觉性。同时,开展教育学习,主题表演,征文、演讲等比赛以及大型签名等活动,让文明公约深入民心,引导规范市民的行为,铸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最后,发挥基层社区职能,打造共同使命精神家园。一方面,依托古建筑、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社区空间布局和景观设置,优化社区文化环境。基于优势资源,发展包括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以及时装业、美容业等社区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的模式,带动社区文化经济发展。[10]建立集图书馆、艺术中心、体育馆、电影院、广场、活动室等于一体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社区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建立居民为主导的社区管理模式。鼓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的管理过程,积极发展和建立社区中介服务、社团协会等组织机构,开设特色社区服务项目,实现广大居民自行组织和自行管理,使市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自觉参与社区的建设[11]。
(三)整合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服务城市文化发展需要
重庆作为一座依山傍水的内陆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化发展需要进行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具体而言,在城市空间建设中要遵循功能与品位结合、整体与局部统一、外观与内涵兼顾、历史与现代共存、人工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构建具有特色、协调美观而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第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一是结合市民的生活需求,制定宏观的、整体的城市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科学确定文化设施的数量、功用,建立点多面广、疏密合理、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保证所有市民,尤其是基层市民有机会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提高文化设施的品位,建立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功能完善的与重庆未来发展目标相符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纽约的百老汇、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水平与文明程度的标志。三是降低文化设施的使用成本,增加文化设施的使用次数,拓宽文化设施的使用途径,以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文化设施的信息平台让市民更方便地使用文化设施资源。四是建立文化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体系,定期对文化设施进行功能性与安全性评估与检测,对损坏的文化设施及时进行维修,保证市民使用的安全和文化设施的持续供给。
第二,精细城市景观文化,建设绿色宜居生态都市。英国城市规划学家吉伯特说:“我们说城市是美的,这不是仅仅意味着应该有一些美好的公园、高级的公共建筑,而是说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最琐碎的细部都应该是美的。”[12]因而,要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重组优化,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尽力克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自我循环、浪费资源等现象。在景观设计中注入文化要素,融入城市的精气神,塑造具有重庆特色风貌的城市文化景观,打造成市民的真正家园。同时,重庆是一座典型的山城,依山傍水,地势高低不一,道路曲折萦绕,在景观设计中要根据这些地理特征进行规划和布局。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建设成错落有致的城市景观,营造“柳暗花明”的意境,也不失为一种特色。
第三,构架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西部通勤便捷高地。一是借鉴国际城市经验,采用颜色、标志等建立城市公交识别系统,即利用公交车颜色与其停靠车站颜色一致,或设置相同的标志,便于市民,尤其是外来人员的辨认。二是加快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过江索道、缆车、自动扶梯、轮渡等特色交通工具,形成特色的重庆交通网络,同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重点建设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线路,缩短市区到周边区县的距离,加强区县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借助西部枢纽优势,开拓多元对外交通渠道,充分发挥承东启西、南北传递的联系作用;继续完善重庆与东南亚地区的航线网络布局,力争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国际门户性枢纽。
(四)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大城市文化营销力度
城市营销是在发挥城市整体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整合营销的方式,有步骤地传达目标城市价值,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目标客户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或过程,即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城市。[13]充分利用多元的现代传播手段,提高城市文化营销的效率,才能使重庆迅速在国内外建立起城市文化品牌,推广重庆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首先,要建立起城市识别系统,做好文化整体形象包装。一是在重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中导入城市识别系统理念,对外突出重庆的城市个性与特色,对内形成公众认同的一致性,提升城市的形象魅力,为重庆的城市营销打好坚实基础。二是以城市理念为指导,完善城市的制度管理体系,构建与城市核心价值体系相协调的城市行为、城市服务。三是加强城市公共信息系统的管理,对城市中的公园、广场、道路、广告、标识牌等进行规范设计和严格管理,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建立和完善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及时准确地传达城市共有的价值观和城市发展理念。
其次,整合数字网络平台,及时对外提供信息资讯。一方面要加快步伐,构建综合的信息基础设施,建立高速度、高性能的宽带信息骨干传输网络,优化通信网络环境;完善如基础信息管线、无线基站、卫星接收站、长途通信光缆等建设,构建起遍布各地的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平台,缩小市内区域间的“数字鸿沟”。另一方面要对城市“数字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避免信息平台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加强部门间、行业间、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提高设施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举办权威文化活动,增强国内外受众认同度。文化活动是城市文化与外界对接的桥梁。一要依托城市特色文化元素以及文化名人效应,开展富有重庆特色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打造系列富有文化内涵、具有重庆民俗特色的活动项目,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建立重庆文化活动品牌。二要积极承办国家文化艺术交流项目,加强对外合作,联合举办一些跨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获取更多国内外受众的认可,提升重庆的国内外城市形象。三要充分利用国际性的会议活动如AAPP会议、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等加强城市文化与特色的宣传,通过互联网、媒体等手段,对外传播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公众,扩大城市的影响力。
(五)建立文化形象评价体系,构建城市“瞭望塔”系统
城市“瞭望塔”系统是基于城市发展现状,通过对本城市以及周边城市的发展机遇及挑战的研究,为城市未来发展走向提供趋势预测以及有效应对策略的研究体系,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城市文化形象评价体系是城市“瞭望塔”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形象发展的评价与监测体系。结合重庆城市文化的实际,建立完善的城市文化形象评价体系能为重庆文化的未来发展制定更科学准确的目标和规划,是理性指导并合理规范重庆文化规划与城市建设的有力措施。基于城市文化的特性以及重庆城市文化的特点,本文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初步探讨重庆城市文化形象评价指标的制定:(1)城市总体形象,主要指公众对城市总体的感知、印象以及总体评价;(2)城市价值文化形象指标,主要包括城市哲学、城市精神、城市价值观、城市发展理念、城市伦理准则等;(3)城市制度文化形象指标,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4)城市行为文化形象指标,指的是城市民众在城市管理、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5)城市符号文化形象指标,指包括建筑、街景、城市节点、公共空间等物质空间所体现出的文化风貌和形象;(6)城市传播力指标,包括城市传播内容、形式、途径、效力等。通过完善这一系列指标,建立城市文化形象的评价与监测体系,构建完善的重庆城市“瞭望塔”系统,以确保城市文化形象的设计、包装、传播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充分展现城市的个性与魅力,同时保证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提升重庆的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
[1]张钟汝,章友德.城市社会学[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56.
[2]王志章.关于重庆直辖市战略新定位中城市文化建设的研究.“重庆直辖战略新定位和战略新重心专题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2007,5,31.
[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266.
[4]周游,张敏.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规律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6-17.
[5]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34.
[6]辜胜阻.经济转型需重视文化重塑与软实力提升[N].中国经济时报,2006,1,19.
[7]潘什梅尔.法国[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120-126.
[8]刘怀光,刘雅琪.主流价值认同的现代价值困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 .
[9]王志章.知识城市:中国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M].人民出版社,2012:1.
[10]项家祥,王正平.小康社会与都市文化建设[M].上海三联书店,2004:210-220.
[11]宋辉,王志章.大力加强城市边缘社区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007版),2012,3,25.
[12]F·吉伯特等.市镇设计[M].中国建筑出版社,1983:1.
[13]谭昆智.营销城市[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