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猪合理用药新思维
2013-09-26孙献忠
孙献忠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0)
自媒体曝光“速成鸡”事件以来,揭露了部分地区违法销售、滥用兽用抗生素的冰山一角。2013年1月14日,农业部网站发布加强兽药生产经营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立即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违法行为。兽药是防治动物疫病和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关系到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但正如近期媒体报道的,一些地区兽药市场秩序混乱和非法制售假劣兽药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给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对于当前养猪业来讲,如何合理的使用兽用药物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意味着更大的疾病风险,更严格的饲养管理;增加抗生素的使用量又面临着无药可用或是违规用药(复方药和人用药品)的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当前药品研发的现状和养殖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健康养殖理念下的合理用药新思维。
1 当前动物药品的类别和使用情况
按药品的作用对象可以大致分为抗微生物类、抗寄生虫类、消炎解热镇痛类和调节代谢类。根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09年中国兽用药品统计资料显示,70%的药品为抗微生物类的,其次是抗寄生虫药品占11%;这两类药品主要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是养殖户观念中的治疗药物。除此之外的消毒药、消炎药和调节代谢药品不足15%。而解热镇痛药品仅占2.5%。虽然解热镇痛药品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却是违规用药的重灾区,是今后应该重视的一个药品领域。解热消炎镇痛类药品可分为甾体类和非甾体类。其中甾体类为地塞米松等,属于激素类;非甾体类有安乃近,氨基比林,氟尼辛葡甲胺、卡巴匹林钙等。目前大多数猪场普遍使用安乃近、氨基比林和地塞米松等毒副作用较大的解表药,而氟尼辛葡甲胺和卡巴匹林钙还应用较少,大部分猪场没有重视起来。
2 猪只出现发热症状时,在不同发病阶段的合理用药思路
2.1 具有发热症候群的猪病及其病因分析
发热是指动物体在致热原刺激作用下,体温调节机能发生改变引起产热与散热平衡失调、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出现的以体温升高为主,并伴有寒战、多汗、皮温不均、心率加快、呼吸增加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改变等发热综合症候群的全身防御性反应。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直肠温度,健康猪的体温范围是38℃~39.5℃。通常体温凌晨较低,午后较高,同一个体其体温的昼夜波动在0.5℃~1℃之间。影响体温变动的非病理性因素除了随昼夜节律变化外,还与品种、性别、年龄、海拔、精神状态及外界环境有关。肥育猪、妊娠后期母猪、幼龄仔猪的体温上限可达40℃;而营养不良、老龄猪体温稍低。兴奋、运动、采食、咀嚼等可使体温升高0.1℃~0.3℃。因而临床上应在病猪安静休息一段时间后检测体温。
当直肠温度超过正常值,或昼夜波动超过1℃时,可判定为发热。但仅靠体温升高来判定发热是不够的。例如,外界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过大,空气流通不畅,或广泛的皮肤疾病可使机体散热困难而引起体温升高,这种体温升高则不是发热,而称体温过高。发热的同时或前后,机体常表现寒战、皮温升高、皮温不均、肢体末端发凉、多汗、心率加快、呼吸增数或急促、沉郁、消化障碍、食欲不振、少尿等,我们把发热时或发热前后相继表现的这一系列症状叫做发热症候群。在评价发热对机体的影响时,除参考直肠温度测定值外,必须结合发热症候群的有关症状,尤其是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体温与症候群协调上升,常提示病情加剧;体温与症候群逐渐下降,则反映病情好转与恢复;而体温与症候群变化相异或交叉,常是预后不良的征兆。
如前所述,临床上常将发热分为微热(体温升高1℃)、中热(体温升高 2℃)、高热(体温升高 3℃)和最高热(体温升高3℃以上)。一般说来,发热程度可反映疾病的性质、程度及范围。微热常见于局部炎症或轻微的疾病及某些寄生虫病,如猪蛔虫等;中热可见于消化道、呼吸道的一般炎症及某些亚急性、慢性传染病,如胃肠炎、支气管炎、亚急性或慢性痢疾等;高热可见于急性传染病和广泛的炎症,如猪瘟、肺疫、流感、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急性弥散性胸膜炎、腹膜炎等,最高热则见于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如丹毒、炭疽、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等。
临床上常每日对动物定时检测体温两次,并逐日将体温记录连接起来,构成体温曲线,称为热型。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各自特殊的热型,疾病的热型对认识疾病的本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猪只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体温变化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发热分为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致热原性发热是一种由内外源性致热原引起的发热。致热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体温升高的各种物质,包括感染性致热原和非感染性致热原。感染性致热原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及原虫等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这些外源性致热原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和释放内生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非感染性致热原包括恶性肿瘤细胞、无菌性炎症如手术、外伤、肺或其他组织梗死所产生和释放的某些蛋白质,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和进入体内的异体蛋白和类固醇物质,如睾丸酮和雌二酮等。非致热原性发热是指无致热原参与的发热,其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体温调节中枢机能障碍而导致的发热,这类发热体表无汗;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物质分解代谢增强、产热增多时也出现发热;持续的严重脱水,也可引起散热减少而出现发热。
2.2 发热过程的3个阶段
2.2.1 体温上升期。是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同时肌肉收缩增强,肝、肌糖元分解加速,使产热增多。这时病猪有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心跳、呼吸加快,寒战,喜钻草堆等表现。不同的疾病,体温升高的速度不一致,如猪丹毒、猪肺疫等病,体温上升很快,而猪瘟、副伤寒则较慢。
2.2.2 高热期。此时产热和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维持平衡,散热过程开始加强,皮肤血管舒张,产热过程也不减弱,所以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病猪表现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潮红、粪便干燥、尿少黄短。不同疾病高热期持续的时间不相同,如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持续时间较长,而伪狂犬病、口蹄疫则仅数小时或不超过1天。
2.2.3 退热期。由于机体的防御机能增强或获得外援(经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病猪的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大量排汗、排尿、产热减少。如果体温迅速下降或突然下降,则为骤退,可引起虚脱甚至死亡,而逐渐下降,则预后良好。
2.3 猪发病过程中炎症的作用与消除
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动物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动物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
从炎症的主要组织变化可分类如下:变质性炎症;渗出性炎症(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坏死性炎、卡他性炎);增生性炎症。特异性炎症(结核、梅毒、麻疯、淋巴肉芽肿等)。
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即致炎因子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放射性物质及紫外线等和机械损伤);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异物;坏死组织;变态反应。
一般来说,炎症的临床表现分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
2.3.1 急性期。表面现象取决于炎症部位所在位置。浅表炎症明显可见红、肿、热、痛四方面症状。在深部脏器发生炎症时,或许只感到疼痛和(或)发热。有时触诊可见脏器肿大等等。炎症初起时的红、肿、热、痛是由于:
(1)血管扩张。小动脉收缩与松弛交替,血流量增多。浅表处可见红及热。
(2)血管通透性增加。水漏入,产生水肿。
(3)多形核细胞在炎症发生处集结,产生疼痛因子,造成刺激感觉疼痛。
2.3.2 慢性期。由急性期转入慢性期时可见:炎症细胞向病变处集聚;局部组织细胞增生;结缔组织成分异常增生;破坏性损伤、化脓等。
在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剧烈的炎症会破坏组织和功能型器官,如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病变等,一旦病变形成很难在病后恢复,这样会造成实质性器官功能减弱,进而降低了猪只的生长速度和生理生殖功能,严重情况下会过早淘汰。现实养殖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和兽药经销商简单的把抗生素(如青霉素)和消炎药混为一谈,没有深刻认识到消炎药在疾病恢复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一少部分养猪场管理者和兽药经销商在使用和推广氟尼辛葡甲胺和卡巴匹林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解热镇痛消炎药市场的重视和反思,今后规模养殖场的用药方案将得到及时的调整,抗生素用量必将减少,消炎药和提高免疫力的药品将得到提升。
2.4 根据发病病理过程确定的用药方案
2.4.1 发病初期
发病初期一般是体温上升期,这时病猪有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心跳、呼吸加快,寒战,喜钻草堆等表现。不同的疾病,体温升高的速度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只是存在局部性的炎症,也就是炎症的急性期,病灶部位会表现出红、肿、热、疼等。在发病初期很多猪场会投喂一些普通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不单独添加安乃近等解表药物。笔者建议根据不同的发病情况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一块使用,具体为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解益舒(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拌料或饮水,病情严重的注射超长效畜可健(主要成份:板蓝根)。这样能快速恢复采食量,阻止猪群的病情恶化,有助于全群的健康和疾病的控制。
2.4.2 发病中期
发病中期一般是炎症的慢性期,这个阶段根据不同的疾病会达到该疾病引起的体温的最高值。病情严重的会出现采食量急剧下降,精神不震等各种临床表现。因此在发病中期最重要的就是解热,一般情况下这个阶段养殖户喜欢使用大复方药品以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会添加大剂量的抗生素和安乃近等解表药物。虽然这种方法短时间内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副作用非常明显,如体温反弹,高烧不止;免疫力差,病情难以彻底恢复等。笔者建议这个阶段的用药方案为初次2倍剂量的抗生素+解热消炎镇痛药解益舒 (卡巴匹林钙)+提高免疫力的植物药紫奇 (紫锥菊散)+营养类药物(维生素)
2.4.3 发病后期
发病后期是疾病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病猪的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大量排汗、排尿、产热减少。如果体温迅速下降或突然下降,则为骤退,可引起虚脱甚至死亡,而逐渐下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这个阶段慎用安乃近等快速退热药物,避免降低基础体温。此阶段需要加强代谢,补充营养,恢复体质。因此用药方案为适度剂量抗生素+消炎药解益舒(卡巴匹林钙)+植物药紫奇(紫锥菊散)+营养类药物(维生素)。
2.4.4 猪群亚临床状态下的群体保健
群体保健的重点是妊娠前期和后期、哺乳期、保育期的猪群。要经常巡视检查猪群的体况、体温、毛色、粪便、姿势、饮食、饮水、生长状况等,通过定时巡视、检查、记录和汇报制度,全面掌握猪只生产状态而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比如调整日粮营养水平、改善猪舍环境条件、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及制定药物保健计划等,使猪只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减少患病的风险。
群体保健还包括平时的免疫增强剂、中草药保健;必要的防病促生长的抗生素保健:驱虫保健等。要慎重制定药物保健计划,严格筛选药物,使用适当剂量和配伍,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案,尽量采用预防量,没有必要长期用药,如果超时用药,也要按照规定留出足够的停药期,坚决禁止使用任何违禁药物。
3 未来养殖业中用药理念的新观点
传统猪病处方中的大复方药品在国家严厉的监管之下必将退出市场,违规违禁药品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然而猪群的疾病压力并没有减轻,部分地区甚至有增加的趋势。如何合理用药成为养猪经营者们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如何让猪更健康的、更符合科学的生长需要所有从业人员共同努力。
3.1 一些违禁、毒副作用大的药品必将被新药替代,如安乃近、地塞米松、氨基比林必将被卡巴匹林钙和氟尼辛葡甲胺所代替。毒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如土霉素)的用量将会持续降低。安全性较高、抗菌谱广、高效的抗生素的用量将会增加(如头孢噻呋和头孢喹肟)。
3.2 植物药市场将更加规范。一些国际流行的植物药随着技术和工艺的改进将在养殖业中大力应用,如紫锥菊等。而一些打着植物药之名,行抗生素药之实的低档中草药也必将退出。
3.3 营养类产品将得到持续的强化使用。高品质的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寡糖、有机酸、有机微量元素等将在养殖业更广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