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面子”和“里子”
2013-09-25过传忠
■ 过传忠
真难为了一位21岁的女大学生,把一篇本科三年级的“舞台剧写作”课的“学年论文”,演绎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文化事件,这就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系的艺术硕士剧团演出的话剧《蒋公的面子》。
由大学生温方伊编剧的这个戏,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巨大的轰动?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各个阶层各档年龄的观众?为什么激起了舆论界、尤其是网上难得见到的热烈反响?这不仅值得戏剧界深思,也值得史学界包括《世纪》这样的文史类刊物的关注。
吸引人的首先是剧名——《蒋公的面子》,不少观众是冲着“蒋公”两字去的,想看看舞台上的蒋是怎么一样模样。其实,蒋只是一个由头,并不出场,但全剧的情节倒是围着他展开的:1943年,蒋介石任中央大学(时在重庆)校长,邀请中文系几位教授吃年夜饭,于是在教授中引起了一番纠结。究竟去不去赴宴?究竟给不给“领袖”以面子?尽管历史事件难以坐实,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剧本还是把当时的蒋政权从“面子”写到“里子”,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作者既没有简单地辱骂蒋,又揭穿了在“抗战统帅”、“民族领袖”这些“面子”掩盖下的“里子”——蒋政权已威信扫地到何等地步。这种让事件和细节说话的写法,为观众提供了更为真实生动的历史环境和背景,有便于人们对历史作更深入的思考。
如果说,“蒋公”的“面子”只是个由头和背景,那么,对剧中三位教授的“面子”的刻划与揭示,就称得上精彩之笔了。套用惯常的提法,这三位分属“左、中、右”的教授时任道、夏小山、卞从周,或对蒋的统治异常愤怒,或埋头书案不问政治,或“拥护政府”、“希望它不断进步”,都有各不相同的政治倾向和思想状态。但他们又都不是类型化与脸谱化的产物,他们都有各自的“面子”,也都罩着各自的“里子”——时教授因学生被害绝不齿与蒋同席,但巴望能借机找回自己散落异地的珍贵古籍,想借助朋友在酒宴上打个招呼;夏教授清高自许,绝不承认“蒋校长”的学术地位,不愿赴宴,但作为一位“美食家”,宴会对他自有另一种吸引力;就连本想去赴宴的卞教授,慑于校内外的舆论压力,也不能不权衡轻重,以免真被人看作向上攀附的官方走狗。所有这些生动细腻的笔墨,都深入到了当时这些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触及到了人格,涉及到了矛盾,标志出了道德底线。这样一种具体而又复杂的独立的知识分子精神被呼之欲出,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难能可贵。
这出戏还有一处别开生面的地方,就是舞台有两个表演区:一是1943年重庆的中大,一是1967年南京的南大。重庆茶馆的争论和南大“文革”中“牛棚”的会面,虽然已相距整整24年,但三位教授的坎坷命运和心态变化却是一脉相承的。倘若当年不给蒋公面子的教授们身上,多少还表现出一些坚持真理、蔑视权贵的亮点的话,那么,到了“文革”的牛棚中,都成了“牛鬼蛇神”的他们,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到独立思想,都已被“无产阶级大批判”的“铁扫帚”冲刷得荡然无存。尽管相对重庆那段生活的描写,“文革”那段显得过于简略和粗糙,但作者决意把这二十多年的故事贯穿下来对比着写,却是用心良苦的。这就不仅触及到了“蒋公”的“面子”,也引导观众去观察与思索了蒋以后各阶段掌权者的“面子”,诸如“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兴无灭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之类,以及在这些幌子下知识分子固有精神与中华文化传统精神被否定与扫除的可悲结局。演出者曾说“这是一部将知识分子灵魂放在火上炙烤的黑色喜剧”,其实,被炙烤的岂止知识分子?各历史阶段的各色人等,尤其是掌有一定权力的主流人物,更会被炙烤得现出原型,趋向“面子”与“里子”的完全统一。从这一点上看,剧本具有深层次的价值。
说到底,所谓历史人物或事件的“面子”和“里子”,无非就是它们的表象和实质,两者关系复杂微妙,但又辩证统一。我们的历史研究倘能真正透过表象揭出实质,肯定对总结规律、吸取教训不无裨益。在这方面,《蒋公的面子》对我们大家是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