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土地上房屋被征收人的公平感知对征收补偿意愿的影响

2013-09-23卢新海

中国土地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意愿公平补偿

王 玥,卢新海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1 引言

房屋征收是一把效率与公平的双刃剑,它提供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更多城市发展空间。但房屋征收也是对房屋所有者现有生活方式的强制性改变和对未来房产增值权利的剥夺,其引起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为规避因征收权滥用所造成的私权侵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共利益/用途”与“公正/公平补偿”确定为财产征收的法定前提[1]。2011年1月中国颁布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规定地方政府作为征收主体、界定了公共利益的范畴、明确了市价补偿的标准、提高了选择补偿方式的自由度、规范了征收程序,向强化公民私权保护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的驱动下,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角色冲突使得他们处于两难境地。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在财产征收现有研究中,已有将公平纳入征收补偿意愿或效率的讨论。如通过模拟公平补偿前提下的被征收人与征收人的博弈分析,研究动机对征收效率的影响[2];通过实验或者既有案例调查,研究不同征收程序和征收用途对征收意愿、补偿意愿或者是对征收满意度的影响[3-5]。现有文献揭示了补偿价格、征收用途或征收程序将会影响征收意愿或征收后的满意度,但并没有深入整个征收过程,考察现有制度背景下被征收人在征收全过程中的公平感知度及其对征收意愿和补偿意愿之间的关系。

本文受行为经济学公平偏好理论启发,尝试探究公平与被征收人的被征收意愿(下文称“征收意愿”)和被补偿意愿(下文称“补偿意愿”)的关系。而征收意愿所代表的谈判成本与补偿意愿所代表补偿成本可以作为衡量效率的依据之一。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丰富财产征收的微观主体决策理论,为化解征收冲突提供新的视角,为和谐征收目标下补偿方案和征收办法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公平偏好理论

近年来,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自利假说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已经令人信服地证实了人们完全自私自利的假设并不能成立[6]。实验显示了回应者对低于其公平交易点的要约的拒绝是一种“报复性回报”,即宁愿牺牲自身的利益去惩罚那些未公平对待他们的出价者。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的拒绝并不意味着参与者没有意识到标准博弈论中的最优策略,他们明白使自己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是什么,只是他们宁愿牺牲经济利益来追求包括其他满意的理性,如尊重、公平、好名声等,由此形成了公平偏好理论依据。

目前文献在公共政策领域关于公平偏好的讨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意图的公平。人们不仅关心分配的结果,而且关心产生这种结果的意图,相互之间的意图必须是对等、公正的。Rabin认为“人们常常会对他人采取某种行为的意图做出反应。如果感觉他人对自己怀有善意, 那么常常也愿意以善意回报他人;如果觉得他人想伤害自己, 那么就会采取报复行为,即使需要付出代价”[7]。他采用“心理博弈论” 的概念:效用不仅取决于最终节点的收益,而且还取决于局中人的信念,由此建立了互惠公平模型。第二类是基于程序的公平。Lind和Tyler提出影响法律公平心理的两个要素:判决控制和程序控制[8]。前者指对判决结果的控制力,后者则指当事方在法庭上陈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和主张的机会的大小,即当事方在法庭上有多大的“发声权”问题。当事人即便没有判决控制的能力,发声权的存在也使当事人更愿意接受对他们不利的判决。换言之,程序控制是接受分配结果的关键因素。第三类是基于分配结果的公平。心理学家Adams将分配的公平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两方面。所谓纵向比较就是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所谓横向比较是人际间的比较,即一个人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与自己的“投入”的比值和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9]。Charness和Rabin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线性效用函数模型,认为人们只在乎物质利益分配的结果, 但是他们在意的并非仅仅是本人分到的物质利益。这一模型的特点是假设相关主体面临着自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的权衡,也就是说,个人必须在本人物质利益和分配结果公平之间进行仔细斟酌才能使个人效用最大化[10]。

2.2 研究假设

根据上述理论梳理,假设房屋被征收人的公平感知分为意图公平感知、程序公平感知和结果公平感知三个维度,都会正向影响被征收人的征收意愿,即使他们认为征收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征收意愿在公平感知对补偿意愿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征收意愿会负向影响补偿意愿。

3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1 研究设计

本文验证的假设存在以下两个特征:首先,“公平感知”无法直接观察与测量,因此需要设计一张量表,通过对若干题项的测量来估计这一潜在变量值;第二,征收意愿既是公平感知的因变量,又是补偿意愿的自变量,需要通过三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检验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优于广义线性模型主要在于:第一,重视对概念的测量,测量模型实现了通过多个观察变量测量抽象概念(即潜在变量);第二,各个潜变量之间可以彼此相关,不必像一般的因子分析那样要求因子之间是正交的;第三,可以同时进 行多个变量的关系探讨和路径分析[11]。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利用AMOS 17.0软件,构建公平感知测量模型,然后通过结构模型进行公平感知、征收意愿与补偿意愿之间的路径分析。

在问卷设计上,本文根据公平偏好理论和房屋征收实践设计公平感知量表,由12个题项组成,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的方式进行测量(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不太同意”,3代表“无所谓”,4代表“基本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征收意愿采用5个选项进行测量(1代表“非常不愿意”,2代表“有点不愿意”,3代表“不确定”,4代表“勉强愿意”,5代表“非常愿意”)。补偿意愿通过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两种方式的补偿意愿来测量,“如果采用货币(实物)补偿形式,您认为您可以接受的补偿意愿价格占同地段同类商品房价格的百分之几”这种提法可以排除区域因素对补偿意愿的影响。

为提高题项的效度,本文在量表设计上进行了专家访谈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问卷预调查对题项进行探测性的因子分析,检验量表设计是否能反映理论结构假设,对部分题项进行调整,最终形成正式问卷。

3.2 数据来源

黄石市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旧城改造实践走在全国先列,探索出了以棚户区改造和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新模式。本文选择黄石市列入或拟列入征收计划的23个国有土地性质的社区为调查点。由于调查社区均处于征收前准备和预调查阶段,可以避免答题过程中的博弈行为,保证调查对象意愿表达的真实性。由于是事前调查,因此对公平感知的测量有一部分是根据被调查者的直接感知获得,有一部分是根据被调查者的间接经验获得。调查采取社区发放自填的形式,发放问卷700份,回收594份,回收有效问卷493份,有效回收率为70%。

3.3 征收补偿意愿与特征

3.3.1 征收意愿 房屋征收意愿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54.36%的人勉强愿意参与征收;18.86%表示不确定;16.43%十分愿意参与征收;只有10.35%的人表示不愿意。

3.3.2 征收用途与征收意愿 按照征收后土地的用途将数据分为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用途(如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用房等)建设和商业开发(如商业中心建设、商品房建设等)两组进行对比(图1)。相较于商业开发用途,房屋征收用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用途的征收意愿较高。这印证了互惠公平理论在征收中的存在:被征收人对征收用途是否属于公共利益的判断会引发他们对于政府征收动机的怀疑,从而影响在征收中呈现的支持或对立态度。

3.3.3 补偿意愿 对于被征收人的征收补偿意愿,问卷分两个问题进行调查。第一是“假设采取全货币补偿的方式,您愿意接受对房屋的补偿单价是同地段同类商品房单价的百分之几”,第二是“假设采取完全实物补偿方式就地安置,您愿意接受的安置面积是被征收房屋面积的百分之几”。统计发现,无论采取哪一种补偿方式,可接受补偿额是房屋原价值101%—119%的占被调查者人数的一半左右,120%以上的占近40%。由于本调查反映了相对真实的补偿意愿,被征收人要求高于同地段商品房价格的补偿意愿反映了他们在市价之上的补偿增额。

图1 不同征收用途下的征收意愿对比图Fig.1 Comparison of the WTE of different expropriation purpose

图2 货币补偿与实物补偿意愿价格对比图Fig.2 Comparison of monetary compensation and in kinds compensation

4 公平感知概念测量

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将493份有效问卷随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观察变量的理论构架;另一部分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其观察变量的构架进行检验和论证。最后用总体样本对研究假设模型进行验证。

KMO与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公平感知量表极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面检验结果拒绝变量间不相关的原假设,满足进行公平感知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对12个题项进行分析萃取共同因子,检验量表的建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配合最大变异法进行直交转轴,结果显示,3个因子所包含的题项与原先假设大致符合,可以分为意图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三个维度来测量公平感知潜在变量,共解释总变异量的68.359%。

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由于三个维度的公平感知潜在变量可能具有中高度相关性,因此尝试采用多因素斜交模型构建公平感知测量模型。利用卡方分布检验模型是否与观察数据拟合,是一个最早被接受的做法。但是卡方分布检验,包括卡方统计量或卡方自由度都容易受样本数的影响[12]。因此,学者们开始研发各种替代性的模型拟合指标。到目前为止,各种不同的指数仍不断被发表出来。已发表的指数是否合理,还在不断被质疑和争辩。本文根据相关学者的建议和指标类别的综合性考虑选取χ2、χ2/df、RMSEA、GFI、TLI、CFI、PGFI、PCFI来综合判断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13]。从公平感知测量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来看(表1),χ2值和χ2自由度比不太符合拟合标准值。这两个指标都容易受样本数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拟合度进行综合判断。其余指标显示拟合度良好。

从因子模型内在质量评估来看,在测量指标评估方面,各测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负荷均在0.7以上且具有很高的显著性;意图公平感知、过程公平感知和结果公平感知的组合信度分别为0.843、0.6350、0.672,均在0.6以上,聚合效度AVE分别为0.746、0.821、0.843,均在 0.5以上,因此以意图公平感知、过程公平感知和结果公平感知作为3个潜变量的测量题项是合适的,公平感知测量模型成立。

表1 公平感知因子测量模型拟合度评价指标Tab.1 Goodness-of-fit indices of PF factor model

由于三个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在0.8以上,说明这三个潜变量间有更高阶的共同因素存在。因此用多因子斜交模型构建公平感知测量模型是适宜的,并且可以尝试采用二阶形式构建最后的结构模型。

4.3 公平感知度描述性统计

表2 公平感知三维度描述性统计表(按1—5分测量)Tab.2 Three dimension description of the PF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将公平感知量表结果按照意图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维度进行统计。总体来看(表2),三个维度的公平感知均值都在3分以上,标准差较小,呈现偏分和变异较小的特点。说明被征收人对征收的公平感知度较高。

5 公平感知对征收补偿意愿影响路径分析

5.1 结构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根据研究假设与因子分析结果,构建结构模型。三个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在0.8以上,因此可以尝试采用二阶结构模型形式(图3)。

图3 结构模型假设Fig.3 Structural model assumptions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 17.0,以49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假设模型的路径参数估计。结果显示(表3):路径系数都是显著的,并且系数符号符合预期,假设得到支持。

从模型整体拟合度看(拟合度指标选取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同,表4),虽然χ2拒绝虚无假设,但是RMSEA在0.08以下,GFI、CFI、TLI大于0.09,PGFI和PCFI大于0.05,综合考虑模型的复杂性和样本的数量,认为模型拟合度比较好。

表3 路径参数估计结果Tab.3 Path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表4 结构模型拟合度指标Tab.4 Goodness-of-fit indices of the structural model

5.2 中介效应分析

以上结果说明,征收意愿具有中介效应,但是公平感知是否还会直接影响补偿意愿,需要进行中介效应分析。设定无中介效应、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三个模型,路径系数及显著性结果显示见表5,通过比较发现:在不考虑征收意愿影响的模型中,公平感知对补偿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在完全中介效应模型中,公平感知对征收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征收意愿对补偿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当征收意愿作为部分中介效应模型的中介变量时,公平感知对补偿意愿关系显著,系数略微减小,而征收意愿对补偿意愿的关系显著,系数明显减小。这说明,征收意愿在公平感知与补偿意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影响较小。从拟合度指标看(表6),三个模型都拟合较好,其中部分中介模型比其他两个模型表现略好。

表5 中介效应分析Tab.5 The mediation effect analysis

表6 中介模型拟合度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the goodness-of-fit indices of the mediation model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公平感知对征收意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平感知对补偿意愿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征收意愿对补偿意愿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路径关系如图4。

图4 路径关系图Fig.4 The path diagram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公平感知可以分为意图公平感知、过程公平感知与结果公平感知三个维度。公平感知的测量结果表明,被征收人对黄石市旧城改造的公平感知度较高。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公平感知对征收补偿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1)被征收人的意图公平感知、过程公平感知、结果公平感知对被征收人的征收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被征收人直接感知到的或间接经验感知的政府征收房屋的用途是否“怀有善意”、征收过程是否给了被征收人“发声权”、征收结果是否经得起比较等三个维度的公平感知度会正向影响他们的征收意愿。另外,在对补偿意愿的调查中发现征收用途影响被征收人的意愿,房屋征收后土地用于商业开发需要的被征收人比用于传统认知中公共利益需要的被征收人征收意愿要低,这印证了互惠公平理论。

(2)公平感知对补偿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帕累托最优理论认为对被征收人的补偿意愿应该受到征收导致的个人福利损失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揭示,补偿意愿还受到公平感知的影响。被征收人公平感知度越高,他们的补偿意愿就越趋向合理的补偿意愿;如果被征收人认为受到不公平对待,他们就会提出较高的补偿意愿。

(3)征收意愿对补偿意愿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一般认知中,补偿金额的增加可以提高征收意愿。本文研究发现,征收意愿的提高还可以降低补偿要价,可见征收意愿在补偿金额的博弈中是中介变量。因此,除了依靠 补偿金额来提升征收意愿外,房屋征收政策的制定还要注重被征收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补偿的人际公平,并且强化征收目的的公益性宣传,从而提高征收意愿、降低补偿意愿。

综合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公平不一定与效率相对立,反而能提高征收的支持率,缩短谈判的时间,降低补偿要价。市价之上的20%补偿增额,可能比拖延造成的机会成本、资金成本的增加少很多。

6.2 政策建议

(1)建立征收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虽然将公共利益列为征收的前提,但是以旧城改造为目的的征收,在公共利益的界定上常有分歧。公众参与机制的引入是采用民主的形式,赋予了当事人和利益相关者征收项目的决定权和利益表达权。比如采取网上调查、入户调查的方式或者建立听证会制度。

(2)提高征收补偿方案的公众参与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对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召开听证会的前提和听证会的人员组成并没有详细规定。建议各地市在具体实行办法中将被征收人的补偿意愿和办法纳入征收预调查内容,广泛听取被征收人对补偿的要求和建议,集中被征收人的意见建议制定补偿办法;其次,将补偿方案公示并召开听证会,将听证会的参与人选组成比例、选择办法用条文固定下来。

(3)提供多样化安置方案。实物补偿的方式是大多数被征收人的意愿补偿方式。征收房屋之于被征收人的效用是多方面的。要达成相对完全的补偿,需要提供多套安置方案供选择,包括地段的差异、社区类型的差异、楼层的差异等方面,赋予被征收人选择权。

(4)建立与被征收人的长效沟通机制。政府作为征收主体要避免发出自上而下的命令型指令。在征收启动后,借助基层组织的力量,采用网络、公告、咨询窗口等多种渠道,建立与被征收人的长效沟通机制,赋予被征收人知情权。沟通机制的建立不仅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更是被征收人意见的收集与反映渠道。

(5)补偿结果的公开透明化。为避免产生人际比较的不公平感知,需要将补偿方式的计算方法透明化、将补偿结果公开化。对于个别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要制定详细的补助政策,做到补偿有规可循。

另外,在征收宣传上,弱化因招商引资需要进行的区域价值炒作,强化旧城改造对居住环境改善、区域功能完善、就业岗位的提供等的公共利益性,以提高被征收人对征收意图的公平感知。

(References):

[1] 王太高.土地征收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6):16-30.

[2] Niemann P., Shapiro P.Efficiency and fairness: Compensation for taking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2008,(3):157-165.

[3] Nadler J., Diamond S.S.Eminent domain and the psychology of property rights: Proposed use, subjective attachment, and taker identity[J].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2008, (4):713-749.

[4] 陈莹,谭术魁,张安录.公益性、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的差异性研究——基于湖北省4市54村543户农户问卷和83个征收案例的实证 [J].管理世界,2009,(10):72-79.

[5] 刘祥琪,陈钊,赵阳.程序公正先于货币补偿:农民征地满意度的决定[J].管理世界,2012,(2):44-51.

[6] Thaler R.H.Anomalies: The ultimatum game[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88, (4): 195-206.

[7] Rabin M.Incorporating fairness into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3, (5): 1281-1302.

[8] Lind E.A., Tyler T.R.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ocedural justice[M].NEW York: Plenum Press,1988: 45-48.

[9] Adams J.S.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J].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3,(5): 422.

[10] Charness G., Rabin M.Understanding social preferences with simple test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3): 817-869.

[11]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应用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6.

[12] Rigdon E.E.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identification rule for structural models estimated in practice[J].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1995,(3): 359-383.

[13]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40-53.

猜你喜欢

意愿公平补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笨柴兄弟
解读补偿心理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
关于完善非居住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思考